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脾复胃颗粒通过IL-6/JAK/STAT3轴干预胃癌前病变黏膜损伤及其机制
1
作者 康菊英 关慧颖 +2 位作者 李培润 张立明 段永强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2-397,共6页
目的:探讨健脾复胃颗粒(JPFWG)通过调控IL-6/JAK/STAT3信号通路对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胃黏膜损伤的干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NNG联合复合因素造模法建立PLGC模型大鼠,随机分为6组(20只/组):空白组(未处理)、模型组(给予生理盐... 目的:探讨健脾复胃颗粒(JPFWG)通过调控IL-6/JAK/STAT3信号通路对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胃黏膜损伤的干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NNG联合复合因素造模法建立PLGC模型大鼠,随机分为6组(20只/组):空白组(未处理)、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维酶素组(0.05 g/mL维酶素)、JPFWG低剂量组(JPFWG-L,0.088 g/mL)、JPFWG中剂量组(JPFWG-M,0.176 g/mL)、JPFWG高剂量组(JPFWG-H,0.351 g/mL)。各治疗组大鼠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处理12周后,麻醉处死动物并取胃组织标本。采用H-E染色法观察胃黏膜的病理变化,通过免疫组化、qPCR和WB法检测胃黏膜组织中IL-6介导的JAK/STAT3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包括IL-6、JAK、STAT3)及其下游靶基因c-Myc、cyclin D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维酶素组和JPFWG-L、JPFWG-M、JPFWG-H组大鼠胃黏膜炎性细胞浸润均减少,病理状态改善以JPFWG-H组最明显;IL-6、JAK1、STAT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维酶素组和JPFWG-H组大鼠胃黏膜组织中c-Myc、cyclin D1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JPFWG能够改善PLGC大鼠胃黏膜的组织病理变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IL-6/JAK/STAT3信号通路,进而下调c-Myc、cyclin D1的表达,从而阻断炎-癌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复胃颗粒 胃癌癌前病变 IL-6/JAK/STAT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