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用高粱在宁夏银北盐碱地区的适应性
1
作者 马雪鹏 杜建民 +6 位作者 何建龙 俞鸿千 王占军 董嘉莉 曹铱曼 刘金龙 韩千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86-1495,共10页
为筛选适宜宁夏银北盐碱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饲用高粱(Sorghum bicolor)品种,于2022年(暖湿年)种植8个优质饲用高粱品种,调查生育期、农艺性状、干草产量并检测营养品质,使用灰色关联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个饲用高粱农艺性状变... 为筛选适宜宁夏银北盐碱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饲用高粱(Sorghum bicolor)品种,于2022年(暖湿年)种植8个优质饲用高粱品种,调查生育期、农艺性状、干草产量并检测营养品质,使用灰色关联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个饲用高粱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在2.89%~8.57%,营养品质指标变异系数在4.64%~31.22%,其中糖锤度、淀粉和相对饲喂价值变异系数较高,具有较大改良潜力;灰色关联度分析排序为‘光明星’>‘中科甜438’>‘海狮’>‘大卡’>‘F10’>‘大力士’=‘大奖1230’>‘海牛’。综合产量、品质及生育期等因素分析表明,最优品种为‘光明星’和‘中科甜438’,在宁夏北部盐碱地区比较适宜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分析 高粱农艺性状 干草产量 营养品质 生育期 糖锤度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地土壤微生物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2
作者 李凤霞 宋逸民 +7 位作者 王长军 沈靖丽 孙娇 张永宏 刘金龙 韩千 刘丽丹 黄业芸 《宁夏农林科技》 2025年第4期1-9,43,共10页
微生物在盐碱地土壤改良与修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国内外盐碱地微生物研究进行分析比较,可以优化微生物促生技术,并推动盐碱地土壤的可持续、高效改良和安全利用。基于CNKI和WOS核心数据库,采用CiteSpace、VOSviewer等对盐碱地微... 微生物在盐碱地土壤改良与修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国内外盐碱地微生物研究进行分析比较,可以优化微生物促生技术,并推动盐碱地土壤的可持续、高效改良和安全利用。基于CNKI和WOS核心数据库,采用CiteSpace、VOSviewer等对盐碱地微生物研究领域的发文数量与学科分布、发文作者、关键词及主要研究热点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国内外盐碱地微生物研究起步晚、发展快;(2)国内外研究机构合作较为紧密,文献高产学者引领了本学术团体的发展,并推动了技术和产品在实践领域的应用;(3)国内外的研究主题存在明显差异,国内研究侧重技术,国外研究侧重于基础及机理研究。基于以上发现,未来长效、安全的盐碱地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多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增效等将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土壤微生物 文献计量分析 Web of Science VOSview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黄灌区复种饲用燕麦种植模式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腾飞 马霞 +6 位作者 刘金龙 王斌 张译尹 李佳旺 马江萍 王小兵 兰剑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7,共11页
为探讨适合宁夏引黄灌区麦后复种燕麦种植模式,以燕麦、箭筈豌豆和毛苕子为试验材料,设置2种混播模式和3种单播模式,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草地种间竞争、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2年试验结果表明,复种燕麦混播模式相较燕麦单作在土地... 为探讨适合宁夏引黄灌区麦后复种燕麦种植模式,以燕麦、箭筈豌豆和毛苕子为试验材料,设置2种混播模式和3种单播模式,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草地种间竞争、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2年试验结果表明,复种燕麦混播模式相较燕麦单作在土地资源利用、生产力提升、营养品质改善和经济效益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复种燕麦混播模式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土地利用效率平均提高21%,复种燕麦×箭筈豌豆对草地生产力提高效果明显,其中干草产量(8.37 t·hm^(-2))、粗蛋白产量(1049.58 kg·hm^(-2))和经济效益(8817元·hm^(-2))较复种燕麦单作显著提高了16.97%、42.49%和30.89%。复种燕麦×毛苕子对营养价值改善明显,其中粗蛋白含量(13.33%)和相对饲喂价值(114.55)较复种燕麦单作显著提高了29.92%和17.78%。综上,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麦后复种模式,对牧草需求量大,可优先选择燕麦×箭筈豌豆混播模式;对牧草营养品质要求较高,推荐燕麦×毛苕子混播模式。研究结果对宁夏引黄灌区耕地资源潜力的挖掘和种植结构的调整提供了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灌区 混播 粗蛋白产量 营养品质 土地当量比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配施对盐碱地湖南稷子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项凌飞 张峰举 +7 位作者 麻冬梅 刘金龙 兰剑 邓建强 胡海英 王斌 蔡春江 马巧利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5-195,共11页
宁夏北部地区由于盐碱地分布广泛,造成土壤肥力差、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我国饲草安全。湖南稷子作为一种适应性广、耐盐碱性强的植物,是盐碱地改良和发展草畜产业的重要材料。为探究在盐碱地上适宜湖南稷子生长的施肥量,本试验... 宁夏北部地区由于盐碱地分布广泛,造成土壤肥力差、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我国饲草安全。湖南稷子作为一种适应性广、耐盐碱性强的植物,是盐碱地改良和发展草畜产业的重要材料。为探究在盐碱地上适宜湖南稷子生长的施肥量,本试验采用“3414”设计,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湖南稷子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N_(2)P_(1)K_(1)(N:180 kg·hm^(-2);P_(2)O_(5):45 kg·hm^(-2);K_(2)O:30 kg·hm^(-2))处理的平均株高最高,为1.58 m。N2P1K1处理的鲜草和干草平均产量较不施肥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67.24%、62.09%。氮磷钾肥配施可显著提高(P<0.05)湖南稷子的营养价值,粗蛋白、粗灰分含量最高的处理均为N_(2)P_(0)K_(2)(N:180 kg·hm^(-2);P_(2)O_(5):0 kg·hm^(-2);K2O:60 kg·hm^(-2)),分别为5.77%、8.75%,而相对饲喂价值与干物质消化率、总可消化养分、泌乳净能均在N0P_(2)K_(2)(N:0 kg·hm^(-2);P_(2)O_(5):90 kg·hm^(-2);K_(2)O:60 kg·hm^(-2))处理下最高。经主成分综合分析得出,在N2P1K1处理下排名最高,说明在配施N 180kg·hm^(-2),P_(2)O_(5)45 kg·hm^(-2),K_(2)O_(3)0 kg·hm^(-2)时,最适宜湖南稷子在宁夏北部盐碱地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稷子 氮磷钾配施 生产性能 营养品质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燕麦品种茎秆抗倒性的综合评价及筛选
5
作者 杨冰 王玉婷 +3 位作者 刘金龙 韩旭 李跃 孙彦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08-1417,共10页
为比较不同燕麦(Avena sativa L.)种质抗倒伏能力的差异,探究影响燕麦倒伏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以9种燕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穗部特征、茎秆形态特征和茎秆化学物质含量与抗倒性的关系。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明确影响燕麦抗倒性的主要性状... 为比较不同燕麦(Avena sativa L.)种质抗倒伏能力的差异,探究影响燕麦倒伏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以9种燕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穗部特征、茎秆形态特征和茎秆化学物质含量与抗倒性的关系。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明确影响燕麦抗倒性的主要性状,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初步筛选出优良品种和性状,为今后育种提供亲本材料和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抗倒性最强的燕麦品种分别是A05,AN222和A01,重心高度、第二节间长度、茎粗系数、穗长、穗下节长、钾和纤维素含量是影响燕麦抗倒伏能力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抗倒伏 形态特征 化学物质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耦合对湖南稷子饲草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6
作者 蔡春江 张峰举 +3 位作者 刘金龙 王学琴 项凌飞 马巧利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45-2754,共10页
为探寻宁夏半干旱区湖南稷子(Echinochloa frumentacea)‘海子一号’的最佳水肥配施量,本研究采用裂区试验,设置3个灌水量和3个施肥量,共九个处理:W_(1)F_(1)(灌溉量900 m^(3)·hm^(-2),施肥量300 kg·hm^(-2)),W_(2)F_(1)(灌溉... 为探寻宁夏半干旱区湖南稷子(Echinochloa frumentacea)‘海子一号’的最佳水肥配施量,本研究采用裂区试验,设置3个灌水量和3个施肥量,共九个处理:W_(1)F_(1)(灌溉量900 m^(3)·hm^(-2),施肥量300 kg·hm^(-2)),W_(2)F_(1)(灌溉量1350 m^(3)·hm^(-2),施肥量300 kg·hm^(-2)),W_(3)F_(1)(灌溉量1800 m^(3)·hm^(-2),施肥量300 kg·hm^(-2)),W_(1)F_(2)(灌溉量900 m^(3)·hm^(-2),施肥量600 kg·hm^(-2)),W_(2)F_(2)(灌溉量1350 m^(3)·hm^(-2),施肥量600 kg·hm^(-2)),W_(3)F_(2)(灌溉量1800 m^(3)·hm^(-2),施肥量600 kg·hm^(-2)),W_(1)F_(3)(灌溉量900 m^(3)·hm^(-2),施肥量900 kg·hm^(-2)),W_(2)F_(3)(灌溉量1350 m^(3)·hm^(-2),施肥量900 kg·hm^(-2)),W_(3)F_(3)(灌溉量1800 m^(3)·hm^(-2),施肥量900 kg·hm^(-2))。结果显示,不同水肥处理对湖南稷子株高影响显著(P<0.05),株高随生育期升高,蜡熟期达到最大,W_(2)F_(1)处理下最大株高可达1.93 m。鲜、干重受水肥影响显著(P<0.05),鲜重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干重持续升高。W_(3)F_(2)处理下鲜重于抽穗期达到最大值93 385 kg·hm^(-2),干重于蜡熟期达到最大值24 500 kg·hm^(-2)。在拔节期W_(1)F_(3)、抽穗期W_(3)F_(1)、蜡熟期W_(3)F_(2)处理下,粗蛋白和相对饲喂价值均达到较高水平,饲草质量较好,该研究结果可作宁夏地区湖南稷子水肥配施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稷子 水肥耦合 生产性能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离子体处理的苜蓿种子活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德成 黄晨 +4 位作者 尤泳 刘金龙 贺刚 张宇卓 惠云婷 《农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34-242,共9页
为获取促进苜蓿生长效果的最佳等离子体处理条件,构建等离子体苜蓿种子处理的实际效应模型,该研究以中苜4号为试验材料,运用二元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探究等离子体处理功率和处理时间对苜蓿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电导率、种皮吸水... 为获取促进苜蓿生长效果的最佳等离子体处理条件,构建等离子体苜蓿种子处理的实际效应模型,该研究以中苜4号为试验材料,运用二元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探究等离子体处理功率和处理时间对苜蓿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电导率、种皮吸水率、幼苗根长、芽长、鲜质量、干质量8项指标的影响,通过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建立等离子体处理功率和处理时间与苜蓿种子综合发芽试验指数的数学模型,并寻求优化的处理条件方案。结果表明:等离子处理对苜蓿种子活力提升有积极作用,显著(P<0.05)提高了种皮吸水率(20.93%)、幼苗芽长(16.05%)、鲜质量(18.57%)、干质量(18.39%),显著(P<0.05)降低了种子电导率(28.86%);主成分分析提取了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93.38%,其中综合得分最高的是G12试验组(处理功率120 W、处理时间12 s);二因素对苜蓿综合发芽试验指数的影响有阈值效应,且影响效应为处理功率>处理时间;由模型分析得到等离子体处理的优化条件为处理功率142 W,处理时间16 s;经试验验证,在优化处理条件下的苜蓿综合发芽试验指数为0.973,与理论值0.955相比,相对误差为2.83%,进一步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为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为种子质量提供一种全面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活力 主成分分析 等离子体 苜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距和播量对燕麦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
8
作者 李跃 马承泽 +4 位作者 朱楷 王储 刘金龙 贾海霞 孙彦 《草原与草业》 2024年第4期15-21,共7页
燕麦是我国半干旱地区重要的一年生饲草作物。为探究华北地区燕麦种植的适宜行距和播量,研究通过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设置3个行距水平和3个播量水平,研究不同行距、播量组合对燕麦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试验... 燕麦是我国半干旱地区重要的一年生饲草作物。为探究华北地区燕麦种植的适宜行距和播量,研究通过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设置3个行距水平和3个播量水平,研究不同行距、播量组合对燕麦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试验范围内行距和播量对株高的影响以播量为主,行距影响不显著。行距和播量对茎长、茎节数影响不显著。播量增大时,叶片的宽与长都变小。穗长、穗数受播量影响大,受行距影响小。行距和播量对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有影响,播量比行距对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的影响更大。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均以窄行距S1(15 cm)低播量D1(20万粒/hm^(2))最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分蘖干重与干草产量最相关,其次是干鲜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行距 播量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湖南稷子苗期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9
作者 陆安桥 张峰举 +2 位作者 许兴 王学琴 姚姗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4-93,共10页
以湖南稷子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NaCl和Na_(2)SO_(4)盐胁迫对湖南稷子苗期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分别对两种盐胁迫下湖南稷子的生长发育指标(株高、根长、鲜干比等),叶绿体色素含量,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和超氧... 以湖南稷子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NaCl和Na_(2)SO_(4)盐胁迫对湖南稷子苗期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分别对两种盐胁迫下湖南稷子的生长发育指标(株高、根长、鲜干比等),叶绿体色素含量,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50mmol·L^(-1)(NaCl和Na_(2)SO_(4))的盐胁迫是限制湖南稷子苗期生长发育的阈值;50 mmol·L^(-1)(NaCl)和75 mmol·L^(-1)(Na_(2)SO_(4))时叶绿体色素含量最高;脯氨酸含量在盐胁迫下显著高于对照(P<0.05),100 mmol·L^(-1)(NaCl)和125mmol·L^(-1)(Na_(2)SO_(4))是脯氨酸含量可上升的最大盐胁迫浓度;丙二醛含量在盐浓度为100 mmol·L^(-1)(NaCl和Na_(2)SO_(4))时达到最大值;75 mmol·L^(-1)(NaCl)和100 mmol·L^(-1)(Na_(2)SO_(4))时可溶性糖含量、CAT活性达到峰值;SOD活性在盐浓度≥50 mmol·L^(-1)(NaCl和Na_(2)SO_(4))时显著高于对照(P<0.05),且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湖南稷子对NaCl和Na_(2)SO_(4)盐胁迫表现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且NaCl的抑制作用强于Na_(2)SO_(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稷子 苗期 盐胁迫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