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6
1
作者 孟锐 杨力 +1 位作者 刘雅琦 孟晓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72-1274,共3页
目的:研究105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为内镜下治疗提供潜在的依据。方法:回顾3年间我院内镜中心随访行胃癌根治术后病理证实的105例早期胃癌病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105例早期... 目的:研究105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为内镜下治疗提供潜在的依据。方法:回顾3年间我院内镜中心随访行胃癌根治术后病理证实的105例早期胃癌病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105例早期胃癌,男80例,女25例,年龄19~89岁,发病高峰为40~60岁。汉族男性67例,回族男性13例;汉族女性24例,回族女性1例,回汉族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分布无差异(P〉0.05)。依次好发于胃窦部(56.1%)、胃体部(26.7%)、贲门胃底部(17.1%);病灶以2 cm以上多见(54.3%);内镜下分型以Ⅱ型(69.5%)为主;组织学分型以低分化腺癌(45.7%)为主;分化型与未分化型比例分别为43.0%、56.2%;黏膜内癌63例(60%),黏膜下癌42例(40%);12例(11.4%)发生淋巴结转移,病灶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期胃癌男性多见,发病高峰在40~60岁,回汉族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分布无差异,对于〉2 cm的病灶、未分化型且浸润到黏膜下层的患者有着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需要行胃癌根治术和密切的内镜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临床病理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oipA基因与胃黏膜组织中IL-17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4
2
作者 季春玮 杨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8-230,共3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oipA基因与慢性胃病及胃癌患者胃黏膜组织中IL-17表达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溃疡(GU)及胃癌(GC)患者胃黏膜活检标本,并分为3组:HP-组,HP+(cagA+vacA+)oipA-组,HP+oipA+组。应用PC...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oipA基因与慢性胃病及胃癌患者胃黏膜组织中IL-17表达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溃疡(GU)及胃癌(GC)患者胃黏膜活检标本,并分为3组:HP-组,HP+(cagA+vacA+)oipA-组,HP+oipA+组。应用PCR方法检测HP+标本中oipA基因的分布情况;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胃黏膜组织中IL-17的表达水平,分析HP oipA基因不同状态与IL-17表达的关系。结果在HP+标本中,oipA基因阳性率为70.7%(104/147),其中CAG标本oipA检出率为56.5%(26/46),GU标本oipA基因检出率为77.6%(45/58),GC标本oipA基因检出率为76.7%(33/43)。GU及GC标本的oipA检出率高于CAG(P<0.05)。CAG、GU及GC患者中,HP-、HP+oipA-、HP+oipA+3组患者的IL-17表达均依次增高(P<0.05)。CAG患者中HP+oipA+患者IL-17的表达明显高于HP+oipA-患者(P<0.05);GU与GC患者中,HP+oipA-患者的IL-17表达均高于HP-患者,HP+oipA+患者IL-17表达均高于HP+oipA-患者(P<0.05)。oipA+的CAG、GU及GC标本中IL-17表达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17.387,P<0.05)。结论 HP oipA阳性的胃黏膜IL-17表达水平高于HP oipA阴性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白介素17 胃炎 萎缩性 胃溃疡 胃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N、IKK-β、NF-κB p65和MMP-9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东涛 袁静 杨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59-1361,共3页
目的:检测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IκB激酶抑制剂-β(inhibitor of IκB kinase-beta,IKK-β)、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κB p65,NF-κB p65)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在具有转移潜能和低分... 目的:检测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IκB激酶抑制剂-β(inhibitor of IκB kinase-beta,IKK-β)、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κB p65,NF-κB p65)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在具有转移潜能和低分化的胃癌细胞系及永生化胃上皮细胞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OPN在胃癌侵袭转移中的可能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免疫细胞化学SP法和Western blot检测OPN、IKK-β、NF-κB p65和MMP-9在具有转移潜能和低分化的胃癌细胞系MKN45、GC9811-C11、803、AGS、GC7901及永生化胃上皮细胞293中的表达。结果:(1)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胃癌细胞胞浆及胞周可见OPN和MMP-9弱阳性染色,尤以803明显。而在293细胞中,未见OPN和MMP-9阳性染色。IKK-β和NF-κB p65在胃癌细胞胞浆中均成阳性染色,胞核中还可见NF-κB p65弱阳性染色,而293细胞中IKK-β和NF-κB p65未见阳性染色。(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OPN、IKK-β和MMP-9在胃癌细胞MKN45、GC9811-C11、803、AGS、GC7901与293细胞中的表达有差异,细胞核中NF-κB p65的表达也有差异。结论:OPN、IKK-β、NF-κB p65和MMP-9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OPN参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及其能否作为胃癌侵袭转移的生物学指标还需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骨桥蛋白 IκB激酶抑制剂-β 核因子-ΚBP65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素瘤抑制蛋白2和VEGF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帅 杨少奇 +2 位作者 杨力 李昭宇 王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1-214,共4页
目的研究黑素瘤抑制蛋白2(MIA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肝癌手术切除标本的MIA2及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36例HCC中MIA2、VEGF阳性表达分别为41.7%和77.... 目的研究黑素瘤抑制蛋白2(MIA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肝癌手术切除标本的MIA2及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36例HCC中MIA2、VEGF阳性表达分别为41.7%和77.8%;MIA2和VEGF表达有相关性(P<0.05)。29例癌旁组织中MIA2和VEGF阳性表达分别为93.1%和34.5%。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MIA2和VEGF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IA2在肝癌组织中呈低表达,且与肝癌的TNM分期、病理分级及肿瘤转移有关。MIA2和VEGF的表达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性肝癌 黑素瘤抑制蛋白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