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验旨在研究天蚕素A-马盖宁杂合肽对小鼠小肠黏膜结构、黏膜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18只健康且体重相近的BALB/c小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生理盐水0.75 m L/d灌胃)、低剂量杂合肽组(0.26 mg/m L的杂合肽0.75 m L/d灌胃)、高...本试验旨在研究天蚕素A-马盖宁杂合肽对小鼠小肠黏膜结构、黏膜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18只健康且体重相近的BALB/c小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生理盐水0.75 m L/d灌胃)、低剂量杂合肽组(0.26 mg/m L的杂合肽0.75 m L/d灌胃)、高剂量杂合肽组(0.52 mg/m L的杂合肽0.75 m L/d灌胃)。试验期为6周。结果表明:1)2个杂合肽组十二指肠绒毛长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各段小肠的隐窝深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段小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2个杂合肽组各段小肠黏膜内免疫球蛋白A阳性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3)2个杂合肽组小肠黏膜内白细胞介素(IL)-2、干扰素-γ(IFN-γ)及IL-4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IFN-γ/IL-4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4)2个杂合肽组盲肠内容物中的大肠杆菌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双歧杆菌与乳酸杆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天蚕素A-马盖宁杂合肽灌胃能改善机体小肠黏膜结构;可促进免疫球蛋白A的表达来提高小肠黏膜免疫防御功能;可促进IL-2及IFN-γ的分泌来提高肠道细胞免疫水平,促进IL-4的分泌以提高肠道体液免疫水平并能够保持辅助性T细胞(Th)1/Th2的平衡状态;可有效降低肠道致病菌大肠杆菌的数量并显著增加肠道益生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重组疫苗Eg14-3-3免疫后及厡头蚴攻击感染后不同阶段6种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在分子水平上研究重组疫苗的免疫学机制。方法研究采用r Eg14-3-3和PBS分别免疫两组ICR小鼠,每隔两周免疫1次,在第3次免疫后4周,活的原头蚴攻击感染,...目的观察重组疫苗Eg14-3-3免疫后及厡头蚴攻击感染后不同阶段6种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在分子水平上研究重组疫苗的免疫学机制。方法研究采用r Eg14-3-3和PBS分别免疫两组ICR小鼠,每隔两周免疫1次,在第3次免疫后4周,活的原头蚴攻击感染,在免疫后和攻击感染后不同时间静脉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对血清中IL-2、IFN-γ、TNF-α、IL-4、IL-5、IL-10水平变化进行检测。结果 r Eg14-3-3组小鼠6种细胞因子水平在免疫后和感染后高于PBS对照组,其中Th1类细胞因子IL-2、IFN-γ、TNF-α水平在第10周(急性感染期)达到峰值,30周后(感染慢性期)迅速降低并较长时间维持在高于免疫前水平,Th2类细胞因子IL-4、IL-5、IL-10免疫后水平相对无明显升高,在第18周后逐渐升高,30周达到峰值后逐渐降低,较长时间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PBS组Th1类细胞因子在感染前无明显升高,原头蚴攻击感染后迅速升高,在第18周达到峰值后逐步降低,在相对较长时期维持相对较高水平。Th2类细胞因子IL-4、IL-5、IL-10维持在较低水平,攻击感染后水平缓慢升高,IL-4在18周达到峰值后降低并长期维持相对较高水平,IL-5、IL-10在第30周水平达到峰值后逐步降低并长期维持相对较高水平。结论 r Eg14-3-3可诱导有效的Th1型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和Th2型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两种反应共同参与重组疫苗诱导的免疫保护作用。展开更多
文摘本试验旨在研究天蚕素A-马盖宁杂合肽对小鼠小肠黏膜结构、黏膜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18只健康且体重相近的BALB/c小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生理盐水0.75 m L/d灌胃)、低剂量杂合肽组(0.26 mg/m L的杂合肽0.75 m L/d灌胃)、高剂量杂合肽组(0.52 mg/m L的杂合肽0.75 m L/d灌胃)。试验期为6周。结果表明:1)2个杂合肽组十二指肠绒毛长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各段小肠的隐窝深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段小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2个杂合肽组各段小肠黏膜内免疫球蛋白A阳性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3)2个杂合肽组小肠黏膜内白细胞介素(IL)-2、干扰素-γ(IFN-γ)及IL-4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IFN-γ/IL-4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4)2个杂合肽组盲肠内容物中的大肠杆菌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双歧杆菌与乳酸杆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天蚕素A-马盖宁杂合肽灌胃能改善机体小肠黏膜结构;可促进免疫球蛋白A的表达来提高小肠黏膜免疫防御功能;可促进IL-2及IFN-γ的分泌来提高肠道细胞免疫水平,促进IL-4的分泌以提高肠道体液免疫水平并能够保持辅助性T细胞(Th)1/Th2的平衡状态;可有效降低肠道致病菌大肠杆菌的数量并显著增加肠道益生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
文摘目的观察重组疫苗Eg14-3-3免疫后及厡头蚴攻击感染后不同阶段6种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在分子水平上研究重组疫苗的免疫学机制。方法研究采用r Eg14-3-3和PBS分别免疫两组ICR小鼠,每隔两周免疫1次,在第3次免疫后4周,活的原头蚴攻击感染,在免疫后和攻击感染后不同时间静脉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对血清中IL-2、IFN-γ、TNF-α、IL-4、IL-5、IL-10水平变化进行检测。结果 r Eg14-3-3组小鼠6种细胞因子水平在免疫后和感染后高于PBS对照组,其中Th1类细胞因子IL-2、IFN-γ、TNF-α水平在第10周(急性感染期)达到峰值,30周后(感染慢性期)迅速降低并较长时间维持在高于免疫前水平,Th2类细胞因子IL-4、IL-5、IL-10免疫后水平相对无明显升高,在第18周后逐渐升高,30周达到峰值后逐渐降低,较长时间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PBS组Th1类细胞因子在感染前无明显升高,原头蚴攻击感染后迅速升高,在第18周达到峰值后逐步降低,在相对较长时期维持相对较高水平。Th2类细胞因子IL-4、IL-5、IL-10维持在较低水平,攻击感染后水平缓慢升高,IL-4在18周达到峰值后降低并长期维持相对较高水平,IL-5、IL-10在第30周水平达到峰值后逐步降低并长期维持相对较高水平。结论 r Eg14-3-3可诱导有效的Th1型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和Th2型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两种反应共同参与重组疫苗诱导的免疫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