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泌体miRNA在女性生殖领域研究概况及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晓荣 高婷 +3 位作者 仲佳雯 秦岭 王雪怡 罗玉雪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4-199,共6页
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讯的介质,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外泌体携带miRNA能够调控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包括女性不孕性生殖疾病,有望成为多种疾病早期诊断治疗、预后的新生物标志物。此外,研究发现外泌体及其miRNA广泛参与了药物治疗... 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讯的介质,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外泌体携带miRNA能够调控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包括女性不孕性生殖疾病,有望成为多种疾病早期诊断治疗、预后的新生物标志物。此外,研究发现外泌体及其miRNA广泛参与了药物治疗过程。中医药在治疗女性多种生殖疾病中均有较好的疗效,但由于中药治疗作用多靶点、多环节、多通路的特点,直接的信号通路研究已经不能解释药物作用的具体机制,研究发现外泌体及miRNA作为间接桥梁,可能是中药作用机制研究的有效物质。因此,该文旨在通过总结外泌体miRNA对女性生殖疾病的调控作用及外泌体miRNA在中药干预作用机制中的研究,为女性生殖疾病诊疗和中医药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文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MIRNA 生殖疾病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糖肽激活CAMKK2/AMPK/MCU信号通路改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衰老
2
作者 刘晓丹 凌晨 +5 位作者 刘璐 蒲静 马海滨 马会明 张文萍 陈冬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6-1125,共10页
目的探讨枸杞糖肽(Lycium barbarum glycopeptide,LbGP)改善大鼠原代卵巢颗粒细胞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原代卵巢颗粒细胞分为正常组,DOX组及DOX加入4种不同浓度的LbGP治疗组干预后,通过CCK-8、EDU和Ki67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免疫荧光... 目的探讨枸杞糖肽(Lycium barbarum glycopeptide,LbGP)改善大鼠原代卵巢颗粒细胞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原代卵巢颗粒细胞分为正常组,DOX组及DOX加入4种不同浓度的LbGP治疗组干预后,通过CCK-8、EDU和Ki67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免疫荧光法、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衰老标志和线粒体功能相关因子。结果CCK-8、EDU、Ki67与DOX组相比,经LbGP治疗可明显提高细胞活力(P<0.05),促进增殖(P<0.05);与DOX组相比,LbGP治疗后细胞中β-半乳糖苷酶阳性面明显减少(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DOX组相比,LbGP治疗后p21、γH2A.X下降(P<0.05)、pRB升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DOX组相比,LbGP治疗组衰老表型蛋白p21、p53明显减少(P<0.05),pRB升高(P<0.05);线粒体释放到胞质中的cyt C和活化的caspase-9明显减少(P<0.05);CAMKK2、pAMPK和线粒体钙稳态调节蛋白MCU水平升高(P<0.05);细胞核中能量代谢相关蛋白SIRT1、PGC1α/β和ATP5A1明显升高(P<0.05);与DOX组相比,LbGP治疗后ROS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LbGP可改善DOX诱导的大鼠原代卵巢颗粒细胞衰老,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CAMKK2/AMPK信号通路,进而改善线粒体钙稳态,提高细胞能量代谢相关调节蛋白的表达水平实现的。为LbGP能够辅助改善卵巢功能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糖肽 衰老 CAMKK2/AMPK信号通路 线粒体钙稳态 能量代谢 大鼠原代卵巢颗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对卵巢早衰小鼠激素水平、氧化应激、颗粒细胞自噬的影响及机制
3
作者 仲佳雯 姜波 +3 位作者 张文燕 李晓荣 秦岭 高婷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4-582,592,共10页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卵巢早衰小鼠模型激素水平、氧化应激状态以及颗粒细胞自噬的影响,并深入解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建立卵巢早衰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小鼠分为模型组、六味地黄丸低剂量组、六味地黄丸高...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卵巢早衰小鼠模型激素水平、氧化应激状态以及颗粒细胞自噬的影响,并深入解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建立卵巢早衰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小鼠分为模型组、六味地黄丸低剂量组、六味地黄丸高剂量组、戊酸雌二醇组、通路抑制剂组(NVP-BEZ235)、通路抑制剂+六味地黄丸高剂量组,连续灌胃28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对小鼠血清中的激素及氧化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包括抗米勒管激素(AM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及丙二醛(MDA)等指标。处死后称取双侧卵巢计算卵巢指数;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评估卵巢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卵巢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含量以及透射电镜下自噬体计数评估线自噬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及qPCR检测自噬及通路相关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六味地黄丸高剂量组E2、AMH、SOD、GSH-Px显著升高(P<0.05),FSH、LH、MDA显著降低(P<0.05);卵巢指数显著提高(P<0.05);增加小鼠黄体数,减少闭锁卵泡数(P<0.05);自噬体计数均降低,线粒体自噬相关标志物LC3降低,而螯合体1(P62)、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总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总蛋白激酶B(p-AKT/AKT)显著增加(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保护卵巢免受环磷酰胺引起的卵巢损伤和氧化应激;六味地黄丸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mTOR抑制颗粒细胞过度自噬来改善卵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 卵巢早衰 激素 氧化应激 颗粒细胞自噬 环磷酰胺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术式对中隔子宫患者生殖预后改善的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丹 哈春芳 +1 位作者 吕春玲 刘培淑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40-543,共4页
目的:探讨经宫颈宫腔镜下子宫中隔切除术(TCRS)和经宫颈宫腔镜下子宫中隔切开术(TCIS)对有不良孕产史以及不孕的中隔子宫患者生殖预后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到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中隔子宫患者,对不同手术方式所用手术时... 目的:探讨经宫颈宫腔镜下子宫中隔切除术(TCRS)和经宫颈宫腔镜下子宫中隔切开术(TCIS)对有不良孕产史以及不孕的中隔子宫患者生殖预后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到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中隔子宫患者,对不同手术方式所用手术时间、术后月经情况、术后妊娠率、术后足月分娩率等指标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TCRS术组相比,TCIS术式可减少手术时间(17.23±4.14分钟,14.75±2.56分钟,t=3.050,P=0.003)、术中出血量(15.20±2.12ml,7.23±3.45 ml,t=11.474,P=0.000)、术中膨宫液用量(4820±840 ml,3910±760 ml,t=4.759,P=0.000);宫腔内膜上皮化满意率高(39.4%,64.9%,χ2=4.541,P=0.033)、术后残隔率低(21.2%,2.7%,χ2=4.217,P=0.040);但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宫腔镜复查宫腔粘连发生率差别不明显(P>0.05)。TCIS组术后总妊娠率高于TCRS组((64.9%,39.4%,χ2=4.541,P=0.033),但早孕流产率、早产率以及足月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IS术式在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膨宫液用量方面有优势,可增加宫腔内膜上皮化进程,提高术后总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宫颈宫腔镜下子宫中隔切除术 经宫颈宫腔镜下子宫中隔切开术 中隔子宫 生殖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移植对去势大鼠海马神经元数量和ER-β、NG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刘芳 黑常春 +4 位作者 郑小敏 朱万平 吴凯 王燕蓉 赵承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6-310,共5页
目的:观察去势大鼠卵巢移植后海马神经元数量变化及雌激素受体β(ER-β)和神经颗粒素(NG)表达的变化,评价卵巢移植对中枢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OVX)后,在肾被膜下移植出生3日内乳鼠的卵巢,于干预后的4、... 目的:观察去势大鼠卵巢移植后海马神经元数量变化及雌激素受体β(ER-β)和神经颗粒素(NG)表达的变化,评价卵巢移植对中枢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OVX)后,在肾被膜下移植出生3日内乳鼠的卵巢,于干预后的4、7、14、21 d和28 d,通过Nissl染色计数海马神经元的数量,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海马神经元ER-β和NG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与OVX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OVX组相比,卵巢移植组随移植时间的延长,海马神经元的数量逐步恢复;ER-β和NG蛋白的表达在海马各区均有所升高(P<0.05)。结论:卵巢移植可以防止海马神经元数量的减少,并促进ER-β和NG表达,发挥雌激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势 卵巢移植 海马神经元 雌激素受体-Β 神经颗粒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应激损伤对大鼠海马GABRD基因表达的影响及逍遥散干预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江东 孙琪 +3 位作者 郭维 马榕 陈晓梅 马会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9-192,I0022,共5页
目的:用逍遥散干预慢性应激损伤模型大鼠,观察其海马区GABRD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以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慢性应激模型组、逍遥散治疗组3组,每组15只。造模方法采用Cart多相慢性应激大鼠模型并加以改进,逍遥散治疗组... 目的:用逍遥散干预慢性应激损伤模型大鼠,观察其海马区GABRD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以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慢性应激模型组、逍遥散治疗组3组,每组15只。造模方法采用Cart多相慢性应激大鼠模型并加以改进,逍遥散治疗组在造模同时给予逍遥散2 mL/只·d,连续造模21 d,于第22天处死大鼠并取材。运用Agilent表达谱芯片筛选各组差异基因,并选取GABRD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各组大鼠海马区域GABRD基因mRNA及其蛋白表达情况加以验证。结果:Agilent表达谱芯片结果显示慢性应激模型组大鼠海马GABRD下调,逍遥散干预后有上调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RT-PCR及免疫组化法验证结果显示:慢性应激模型组大鼠海马GABRD mRNA及其相应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中药复方逍遥散可从蛋白水平纠正这种下调的表达变化。结论:γ-氨基丁酸A受体δ亚型表达变化参与了慢性应激损伤的过程,逍遥散可能通过调控这一基因的表达而发挥对慢性应激损伤所致一系列神经、精神紊乱症状的保护性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散 慢性应激 GAB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肺军团菌重组MOMP蛋白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及其在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涛 张彩霞 +1 位作者 曹秀琴 杨志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22-1326,共5页
目的表达及纯化出嗜肺军团菌主要外膜蛋白(MOMP)作为诊断抗原,研究其在嗜肺军团菌感染血清学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将已成功构建的重组质粒pET-momp转化到大肠杆菌E.coli BL21感受态细胞中,诱导重组MOMP表达,运用SDS-PAGE和亲和层析法... 目的表达及纯化出嗜肺军团菌主要外膜蛋白(MOMP)作为诊断抗原,研究其在嗜肺军团菌感染血清学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将已成功构建的重组质粒pET-momp转化到大肠杆菌E.coli BL21感受态细胞中,诱导重组MOMP表达,运用SDS-PAGE和亲和层析法纯化。用DRG军团菌IgG、IgM、IgA的ELISA试剂盒筛选出58份阳性血清和32份阴性血清,用纯化的MOMP蛋白作为诊断抗原建立间接ELISA,同时与R&D公司军团菌的IgG、IgM、IgA 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已筛选血清中的IgG、IgM、IgA抗体,然后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这2种方法进行比较,通过敏感性、特异性以及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来评价重组MOMP间接ELISA的应用价值。结果成功诱导表达并纯化出相对分子质量(M r)大约为45 000的重组MOMP蛋白。重组MOMP建立的间接ELISA分别检测筛选血清中IgG、IgM、IgA抗体与R&D公司的ELISA试剂盒进行比较,IgG抗体灵敏度90.9%,特异度91.7%,一致性Kappa值0.784(P<0.05),ROC曲线下的面积0.913;IgM抗体灵敏度91.4%,特异度90.6%,一致性Kappa值0.809(P<0.05),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910;IgA抗体灵敏度92.1%,特异度88.9%,一致性Kappa值0.793(P<0.05),ROC曲线下的面积0.905。结论成功诱导表达及纯化出重组MOMP蛋白,将其作为诊断抗原所建立的间接ELISA表现出了较好的特异性,灵敏度和一致性,为军团病的血清学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肺军团菌 表达 重组蛋白MOMP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5基因rs17655多态性对精子DNA碎片率和原发性男性不育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马强 刘小霞 +6 位作者 杨杰 刘春莲 李元杰 闫有圣 徐仙 景万红 焦海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2期3817-3820,共4页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5(ERCC5)基因rs17655多态性对精子DNA碎片率和原发性男性不育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确诊的原发性男性不育患者347例为病例组,选...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5(ERCC5)基因rs17655多态性对精子DNA碎片率和原发性男性不育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确诊的原发性男性不育患者347例为病例组,选择同期来此院体检的生育史正常的男性368例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两组的rs17655基因型。采用精子染色质扩散(SCD)实验检测病例组患者精子DNA损伤程度。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rs17655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病例组亚组(无精子症组、少弱精症组、精液参数正常不育组)与对照组rs17655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少弱精症组精子DNA碎片率〔(50.0±22.1)%〕高于精液参数正常不育组〔(37.8±20.7)%,P<0.05〕,并且均高于对照组〔(21.4±9.2)%,P<0.05〕。携带rs17655 3种不同基因型的原发性男性不育患者精子DNA碎片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7655与吸烟、饮酒对原发性男性不育的发病影响无交互作用(P>0.05)。结论 ERCC5基因rs17655的基因型可能与原发性男性不育的发病风险无关,不会影响ERCC5修复精子DNA损伤的能力;其与吸烟、饮酒对原发性男性不育的发病影响无交互作用。精子DNA碎片率增加可能是原发性男性不育的病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 男(雄)性 基因型 DNA修复 吸烟 饮酒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逍遥散对慢性应激损伤模型大鼠海马区Cacnb4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江东 郭维 +3 位作者 孙琪 陈晓梅 马榕 马会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470-473,I0002,共5页
目的:本研究用逍遥散干预慢性应激损伤模型大鼠,观察其海马区Cacnb4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以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慢性应激模型组、逍遥散治疗组3组,每组20只。造模方法采用Cart多相性慢性应激大鼠模型并加以改进,逍遥... 目的:本研究用逍遥散干预慢性应激损伤模型大鼠,观察其海马区Cacnb4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以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慢性应激模型组、逍遥散治疗组3组,每组20只。造模方法采用Cart多相性慢性应激大鼠模型并加以改进,逍遥散治疗组在造模同时给予逍遥散2m L/(只·d),连续造模21 d,于第22天处死大鼠并取材。采用RT-PCR一步法及免疫组化检测方法测定各组大鼠海马区域Cacnb4基因及其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慢性应激模型组大鼠海马Cacnb4mRNA及其相应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中药复方逍遥散可从基因及蛋白水平同时纠正这种上调的表达变化。结论:电压依赖型钙离子通道β4辅助亚基的表达变化参与了慢性应激损伤过程,逍遥散对慢性应激所致神经细胞损伤可能通过调节这一基因发挥保护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散 慢性应激损伤 Cacnb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5/TNFRSF13B在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微环境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眉 蒋春樊 哈春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3628-3632,共5页
目的探讨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白介素5(IL-5)、TNFRSF13B表达的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襄阳市中心医院妇科15例因DIE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同期15例因输卵管再通行腹腔镜或开腹手术的... 目的探讨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白介素5(IL-5)、TNFRSF13B表达的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襄阳市中心医院妇科15例因DIE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同期15例因输卵管再通行腹腔镜或开腹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基因芯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检测IL-5及TNFRSF13B的表达。结果KEGG信号通路分析结果显示涉及免疫应答的hsa04672(intestinal immune network for Ig A production)通路在DIE中高表达,故对于主要涉及的IL-5、TNFRSF13B基因进行进一步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实验组IL-5、TNFRSF13B mRNA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ELISA显示实验组患者腹腔液及腺上皮细胞上清液中IL-5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ting显示,实验组TNFRSF13B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L-5及TNFRSF13B在DIE微环境中高表达,可能与DIE患者体内免疫机制异常有关,促使炎症形成而偏向免疫耐受,促使异位内膜腺上皮细胞在腹腔中种植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白介素5 跨膜激活剂与CAML交互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X射线辐照对离体大鼠脊髓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11
作者 王志军 李婷 +3 位作者 司胜斌 丁娟 夏新舍 赵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10-614,共5页
目的:研究X射线辐照对大鼠原代脊髓神经元细胞的损伤效应。方法:制备SD大鼠脊髓原代神经元细胞,神经元标志物神经元核抗原(Neu N)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其纯度。给予0、3、6和9 Gy等距离X射线辐照,二甲基噻唑-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比色法检... 目的:研究X射线辐照对大鼠原代脊髓神经元细胞的损伤效应。方法:制备SD大鼠脊髓原代神经元细胞,神经元标志物神经元核抗原(Neu N)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其纯度。给予0、3、6和9 Gy等距离X射线辐照,二甲基噻唑-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比色法检测神经元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评价细胞膜完整性。Western Blot检测DNA损伤反应蛋白-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完整型和裂解型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胞浆胞核蛋白中凋亡诱导因子(AIF)的表达变化。结果:大鼠脊髓原代90%Neu N染色阳性,提示神经元纯度达90%以上。原代神经元细胞接受0、3、6和9 Gy等距离X射线辐照后48 h,9 Gy辐照使得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 <0. 05)及LDH漏出率升高(P <0. 05)。6 Gy辐照后神经元细胞中完整型PARP1表达显著升高(P <0. 05),而9 Gy辐照后PARP1水解明显加剧(P <0. 01),提示凋亡增加。6 Gy及以上剂量辐照后神经元细胞核蛋白中AIF显著增多(P <0. 05)。结论:大剂量X射线辐照破坏了大鼠脊髓神经元细胞膜完整性,引起DNA损伤,诱导了caspase依赖及非caspase依赖的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ADP核糖)聚合酶1 早期凋亡诱导因子 凋亡 原代脊髓神经元 X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子宫内膜对不同剂量雌激素的反应及其与生殖预后改善的关系 被引量:50
12
作者 张慧星 徐大宝 +4 位作者 胡明月 元娟娟 赵世云 曹佳 刘丹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子宫内膜对不同剂量雌激素的反应与生殖预后改善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妇科宫腔镜中心确诊并接受以TCRA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的中、重度宫腔粘连(IUA... 目的:探讨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子宫内膜对不同剂量雌激素的反应与生殖预后改善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妇科宫腔镜中心确诊并接受以TCRA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的中、重度宫腔粘连(IUA)患者16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IUA中度114例,IUA重度49例;每组内术后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分为雌激素(戊酸雌二醇)大剂量组(8 mg/d,中度57例,重度24例)、中剂量组(4 mg/d,中度57例,重度25例),用药2月后复查宫腔镜对比分析子宫内膜修复和再粘连情况;将宫腔形态基本恢复的可备孕患者改行小剂量雌激素(1 mg/d)人工周期维持至孕3月,B超监测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对比分析备孕1年内的生殖情况。结果:(1)术后2个月IUA中度及重度患者宫腔镜复查,IUA中度患者的大剂量组与中剂量组在正常/基本正常宫腔率、内膜上皮化满意率、内膜腺管密度满意率及再粘连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UA重度患者的大剂量组的内膜上皮化满意率、内膜腺管密度满意率优于中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宫腔形态恢复正常的143例患者采用小剂量雌激素(1 mg/d)进入备孕阶段,IUA中度及重度患者的大剂量组与中剂量组间有反应型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143例患者中,子宫内膜对小剂量雌激素有反应型85例,78例获孕;低反应型58例,10例获孕。子宫内膜有反应型的患者自然受孕率、辅助生殖受孕率、足月产率均高于低反应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RA术后大剂量雌激素对IUA重度患者子宫内膜的修复更有效,TCRA术后远期小剂量雌激素的运用在大剂量组及中剂量组间差异不明显,但对远期小剂量雌激素有反应的子宫内膜可能意味着更好的功能性修复,可能是影响生殖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 雌激素 宫腔粘连 子宫内膜修复 生殖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指蛋白146(RNF146)对吡柔比星引起的小鼠睾丸精原细胞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建华 杨晓霞 +4 位作者 杨慧莹 关立锋 丁敬宾 丁娟 赵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45-949,共5页
目的评价锌指蛋白146(RNF146)对化疗药吡柔比星引起的GC-1小鼠睾丸精原细胞DNA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1.0μg/m L吡柔比星处理的方法复制DNA损伤的小鼠GC-1精原细胞模型。构建小鼠rnf146慢病毒过表达载体p CDHrnf146并包装rnf146过表... 目的评价锌指蛋白146(RNF146)对化疗药吡柔比星引起的GC-1小鼠睾丸精原细胞DNA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1.0μg/m L吡柔比星处理的方法复制DNA损伤的小鼠GC-1精原细胞模型。构建小鼠rnf146慢病毒过表达载体p CDHrnf146并包装rnf146过表达慢病毒,感染GC-1细胞上调rnf146的表达,Western blot验证过表达效率。评价RNF146对吡柔比星引起的GC-1细胞增殖抑制、凋亡增多及DNA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成功构建了p CDH-rnf146重组质粒并包装具有良好感染效率的RNF146过表达慢病毒。溴脱氧尿苷(Brd U)掺入标记显示RNF146能够减轻吡柔比星引起的GC-1增殖抑制。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提示RNF146能够抑制吡柔比星诱导的GC-1细胞凋亡。彗星实验显示RNF146过表达能够有效保护吡柔比星作用下GC-1细胞DNA的完整性。结论 RNF146对化疗药吡柔比星引起的小鼠睾丸精原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指蛋白146(RNF146) 过表达慢病毒 GC-1细胞系 吡柔比星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