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rmedin_(1-53)对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8
1
作者 梁颖 薛立华 +3 位作者 黎济荣 闫琳 芦宁清 贾月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观察Intermedin1-53(IMD1-53)对两肾一夹(2-kid-ney1-clip,2K1C)高血压大鼠的影响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2K1C复制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检测心功能,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脏IMD的水平;放射免疫学方法检测血浆中IMD和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 目的观察Intermedin1-53(IMD1-53)对两肾一夹(2-kid-ney1-clip,2K1C)高血压大鼠的影响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2K1C复制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检测心功能,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脏IMD的水平;放射免疫学方法检测血浆中IMD和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的含量;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Griess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sythase,NOS)活性。结果 2K1C高血压大鼠心功能抑制,心脏IMD的水平及血浆中IMD和AngⅡ的含量升高,血清中NO、NOS的含量降低;与2K1C组比IMD1-53组大鼠心功能明显改善,血浆中AngⅡ的含量降低,血清中NO和NOS的含量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IMD在2K1C时表达升高,外源性IMD具有明显降低肾性高血压的作用,其降压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NO/NOS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MEDIN 肾性高血压 两肾一夹(2K1C)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血管紧张素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蓟醇提物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梁颖 薛立华 +2 位作者 闫琳 芦宁清 贾月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95-1896,共2页
目的:观察大蓟醇提物对两肾一夹(2-kidney 1-clip,2K1C)高血压大鼠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2K1C复制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用无创血压测量系统测定给予大蓟醇提物前后大鼠尾动脉压的变化,放射免疫学方法检测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 目的:观察大蓟醇提物对两肾一夹(2-kidney 1-clip,2K1C)高血压大鼠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2K1C复制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用无创血压测量系统测定给予大蓟醇提物前后大鼠尾动脉压的变化,放射免疫学方法检测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的含量;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Griess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thase,NOS)活性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大蓟组(高低剂量组)大鼠血压显著降低;而血清NO、NOS水平显著升高,血浆中AngⅡ的含量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大蓟对肾性高血压有降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蓟 两肾一夹(2K1C)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运动可促进大鼠下丘脑神经祖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光华 松崎健太郎 +3 位作者 王银 赵楠 杨敏 紫藤治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99-1106,共8页
目的探讨自主运动对大鼠下丘脑神经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E)和自主运动组(EX),以上两组又进一步分为6、13、23、33、43、53 d共6个亚组。各组大鼠从实验开始,连续5 d腹腔注射BrdU,于上述时间点处... 目的探讨自主运动对大鼠下丘脑神经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E)和自主运动组(EX),以上两组又进一步分为6、13、23、33、43、53 d共6个亚组。各组大鼠从实验开始,连续5 d腹腔注射BrdU,于上述时间点处死大鼠并取脑组织观察下丘脑的BrdU阳性细胞数的变化。结果免疫组化结果表明,EX组下丘脑的BrdU阳性细胞数在23、33、43、53 d亚组中明显高于SE组(P<0.05)。EX组中经43 d的自主运动后,BrdU阳性细胞数与神经元双染色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对照组各亚组则无显著性变化。结论自主运动可促进下丘脑的神经祖细胞增殖并分化为神经元,这可能与长期的运动锻炼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 自主运动 祖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蓟醇提物对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梁颖 黎济荣 +3 位作者 闫琳 赵迅霞 周永忠 贾月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87-2088,共2页
目的:观察小蓟醇提物对两肾一夹(2-kidney 1-clip,2K1C)高血压大鼠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2K1C复制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检测心功能、左心重与体重比值(LVM/BW);放射免疫学方法检测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含量;采用硝酸还原酶法... 目的:观察小蓟醇提物对两肾一夹(2-kidney 1-clip,2K1C)高血压大鼠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2K1C复制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检测心功能、左心重与体重比值(LVM/BW);放射免疫学方法检测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含量;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Griess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thase,NOS)活性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功能抑制,LVM/BW比值升高,血浆中AngⅡ的含量升高,血清中NO和NOS的含量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小蓟组(高低剂量组)大鼠心功能明显好转,LVM/BW比值降低,血浆中AngⅡ的含量降低,血清中NO和NOS的含量均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小蓟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具有降低血压和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蓟 两肾一夹 血管紧张素Ⅱ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辐照引起GC1小鼠精原细胞凋亡诱导因子核转位并诱导其凋亡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慧莹 丁敬宾 +3 位作者 王志军 丁娟 夏新舍 赵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7-361,共5页
目的研究X射线辐照后GC1小鼠精原细胞凋亡诱导因子(AIF)细胞定位的变化。方法 GC1细胞分别给予0、3、6、9 Gy X射线辐照,溴脱氧尿苷(Brd U)掺入实验检测辐照对细胞增殖速率的影响;辐照后48 h,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观察... 目的研究X射线辐照后GC1小鼠精原细胞凋亡诱导因子(AIF)细胞定位的变化。方法 GC1细胞分别给予0、3、6、9 Gy X射线辐照,溴脱氧尿苷(Brd U)掺入实验检测辐照对细胞增殖速率的影响;辐照后48 h,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观察细胞核凝集情况,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胞质及胞核中AIF蛋白定位的变化,Western blot法分析细胞总蛋白、胞质蛋白及核提取物中AIF蛋白的水平。结果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GC1细胞增殖速率显著减慢,细胞活性降低。6 Gy X射线辐照后全细胞提取物中AIF蛋白总量变化不大,但细胞核提取物中AIF显著增多,即AIF出现核转位的现象。结论 X射线辐照能够诱导小鼠精原细胞发生凋亡,该过程中伴有AIF入核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诱导因子 细胞凋亡 GC1小鼠精原细胞株 X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形蛋白基因转染增强SW780人膀胱癌细胞的侵袭力 被引量:1
6
作者 卢冠军 丁娟 王志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13-716,共4页
目的构建人波形蛋白(vimentin)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SW780人膀胱癌细胞,检测vimentin上调对SW780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PCR扩增人vimentin基因的cDNA序列,将其插入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中,酶切鉴定并测序验证重组质粒pcDNA3.1-vi... 目的构建人波形蛋白(vimentin)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SW780人膀胱癌细胞,检测vimentin上调对SW780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PCR扩增人vimentin基因的cDNA序列,将其插入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中,酶切鉴定并测序验证重组质粒pcDNA3.1-vimentin后,转染人膀胱癌SW780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vimenti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明胶酶谱分析MMP-9活性,TranswellTM实验检测vimentin对膀胱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酶切鉴定有预期目的片段,测序证实重组质粒pcDNA3.1-vimentin构建成功。Western blot法检测提示pcDNA3.1-vimentin转染SW780细胞后,vimentin与MMP-9表达水平均上调。明胶酶谱表明vimentin能够显著促进SW780细胞MMP-9的分泌。TranswellTM实验提示vimentin能显著增强SW780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结论成功构建了pcDNA3.1-vimentin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成功转染膀胱癌SW780细胞。Vimentin上调能够增强SW780细胞的侵袭能力,可能与上调MMP-9的表达及促进MMP-9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蛋白 膀胱癌细胞 SW780 侵袭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断性热暴露导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胸主动脉损伤:基于激活AMPK/mTOR/ULK1通路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春丽 薛姝婧 +3 位作者 武晓敏 侯玲 徐涛 李光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1-198,共8页
目的 探讨不同热暴露方式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血管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选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构建热暴露大鼠模型,分为对照组SHR-CN(n=9,饲养在24℃室温下),间断性热暴露组SHR-8(n=9,每天接受任意连续8 h热暴露,其余... 目的 探讨不同热暴露方式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血管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选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构建热暴露大鼠模型,分为对照组SHR-CN(n=9,饲养在24℃室温下),间断性热暴露组SHR-8(n=9,每天接受任意连续8 h热暴露,其余时间饲养在与对照组相同的条件下)和持续性热暴露组SHR-24(n=9,持续暴露在32℃高温下)。进行自噬和通路干预的SHRs,分别于热暴露前30 min腹腔注射自噬激活剂Rapa,抑制剂3-MA和AMPK抑制剂Compound C(CC)。。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HE)观察大鼠胸主动脉形态的变化;利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IF)分别检测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LC3B和p62的表达情况;利用TUNEL检测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凋亡的情况,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Bax和Bcl-2的表达情况;用自噬的激活剂和抑制剂干预高血压大鼠后,检测自噬和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IHC)检测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大鼠腹腔注射AMPK抑制剂Compound C(CC)后,进一步观察通路及自噬的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显示,SHR-8组胸主动脉内膜排列分布不完整,细胞分布紊乱。Western blot显示Beclin1、LC3II/LC3I表达增高,p62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UNEL结果表明SHR-8组中凋亡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Western blot表明热暴露后Bax表达升高,Bcl-2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MA抑制自噬的表达,同时凋亡表达降低,Rapamycin促进自噬和凋亡的表达。IHC显示,与SHR-CN相比,SHR-8组p-mTOR明显降低,p-AMPK和p-ULK1表达升高。腹腔注射CC降低了pAMPK和p-ULK1的表达,同时自噬相关因子LC3B和Beclin1表达降低。结论 不同热暴露下,间断性热暴露导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形态、自噬和凋亡相关因子表达变化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AMPK/mTOR/ULK1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暴露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自噬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