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局部消融治疗外科术后复发性肝癌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冀柏宇 郝芬林 +4 位作者 海江涛 张俊生 吴向阳 金栋 卢震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72-1576,共5页
目的探讨外科术后复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局部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TACE联合局部消融治疗的47例外科术后复发性肝癌患者的资料。局部... 目的探讨外科术后复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局部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TACE联合局部消融治疗的47例外科术后复发性肝癌患者的资料。局部消融治疗后开始随访,评价近期疗效并随访其生存情况。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运用Kaplan-Meier模型及log-rank检验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47例外科术后复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后3个月,总体有效率(ORR)为89.3%,疾病控制率(DCR)为95.7%;6、12、18、24个月总生存率分别为95.70%、76.40%、63.30%、58.00%。单因素分析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显示:肿瘤边界不规整(RR=3.938,95%CI:1.709~9.073,P=0.005)和肿瘤位置临近危险区域(大血管、空腔脏器等)(RR=3.202,95%CI:1.415~7.245,P=0.001)与患者术后生存相关。结论TACE联合局部消融是治疗外科术后复发性肝癌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式。肿瘤边界不完整和肿瘤位置临近危险区域(大血管、空腔脏器等)是影响此类患者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消融技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多糖通过促进胆囊癌细胞铁死亡抑制其恶性进展
2
作者 辛国军 王建承 +6 位作者 杨勇 雷鹏 张亚文 李宝定 张多强 梁琦 卜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2-457,共6页
目的探究枸杞多糖(LBP)通过调控细胞铁死亡对胆囊癌细胞(NOZ和SGC-996)增殖和转移的影响。方法不同剂量的LBP处理体外培养NOZ和SGC-996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20μmol/LLBP组、40μmol/LLBP组、60μmol/LLBP组、80μmol/LLBP... 目的探究枸杞多糖(LBP)通过调控细胞铁死亡对胆囊癌细胞(NOZ和SGC-996)增殖和转移的影响。方法不同剂量的LBP处理体外培养NOZ和SGC-996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20μmol/LLBP组、40μmol/LLBP组、60μmol/LLBP组、80μmol/LLBP组、LBP+Fer-1组。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EdU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 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比色法检测Fe^(2+)的水平,BODIPYTM581/591C11分子探针测定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的水平;Westernblot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β-catenin和Wnt3A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40μmol/LLBP组、60μmol/LLBP组细胞活力、增殖、侵袭能力显著降低(均P<0.05),Fe^(2+)水平、ROS、MDA活性明显增加(均P<0.05),GPX4、β-catenin和Wnt3A蛋白表达显著减少,ACSL4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均P<0.05)。与LBP组比较,LBP+Fer-1组细胞活力、增殖、侵袭能力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LBP通过诱导胆囊癌细胞铁死亡进而抑制其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铁死亡 胆囊癌 增殖 侵袭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5J通过TOMM20调节线粒体功能并促进人肝细胞癌细胞转移 被引量:1
3
作者 冷君志 王根旺 +3 位作者 刘迪 柳科军 王琦 惠永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1-437,共7页
目的:探讨ATP合成酶H+转运线粒体F0复合体亚基F6(ATP5J)通过调节肝癌细胞线粒体功能介导细胞骨架重塑影响肝癌细胞转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培养人肝细胞癌Li-7细胞株,基因修饰ATP5J表达(过表达和敲减)。使用JC-1染色检测每组细胞线粒... 目的:探讨ATP合成酶H+转运线粒体F0复合体亚基F6(ATP5J)通过调节肝癌细胞线粒体功能介导细胞骨架重塑影响肝癌细胞转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培养人肝细胞癌Li-7细胞株,基因修饰ATP5J表达(过表达和敲减)。使用JC-1染色检测每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情况;利用DCFH-DA荧光探针检测Li-7细胞的活性氧(ROS)含量;线粒体ATP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功能;微丝绿色荧光探针(Actin-Tracker Green-488)检测细胞骨架重塑情况;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ATP5J和线粒体外膜转位酶20(TOMM20)的表达水平。结果:过表达ATP5J可上调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和线粒体ATP荧光强度、诱导细胞骨架重塑、促进细胞侵袭和TOMM20蛋白表达,抑制ROS生成(P<0.01)。相反,敲减ATP5J显著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和线粒体ATP荧光强度,显著降低细胞侵袭能力和TOMM20表达,促进ROS产生,阻断细胞骨架重塑(P<0.01)。结论:ATP5J可调节肝癌细胞线粒体能量转化,其通过TOMM20调节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和线粒体ATP产生介导细胞骨架重塑影响肝癌细胞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线粒体功能 ATP5J蛋白 细胞骨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余学海 陈本栋 +4 位作者 刘伊敏 马勇新 张旭升 周红才 马海燕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7-401,共5页
近年来,关于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在肿瘤中的研究已成为热点话题,尤其是在黑色素瘤、结直肠癌、肺癌、乳腺癌等肿瘤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在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血管生成和肿瘤侵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肝细胞癌(HCC)是原... 近年来,关于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在肿瘤中的研究已成为热点话题,尤其是在黑色素瘤、结直肠癌、肺癌、乳腺癌等肿瘤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在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血管生成和肿瘤侵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肝细胞癌(HCC)是原发性肝癌中最常见的类型,而关于NLRP3炎性小体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仍争议不断。因此,本文就NLRP3炎性小体在HCC进展过程中的潜在影响以及在抗癌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认为NLRP3炎性小体可以作为HCC患者的有效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NLR家族 热蛋白结构域包含蛋白3 细胞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TMCO1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5
作者 冷君志 刘迪 +4 位作者 王根旺 柳科军 金栋 王琦 惠永峰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3-652,共10页
为探讨跨膜和卷曲螺旋结构域1(transmembrane and coiled-coil domains 1,TMCO1)对肝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构建肝癌细胞HuH-7和Li-7的过表达和敲低TMCO1细胞模型,采用Transwell、细胞克隆、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探针、线粒体... 为探讨跨膜和卷曲螺旋结构域1(transmembrane and coiled-coil domains 1,TMCO1)对肝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构建肝癌细胞HuH-7和Li-7的过表达和敲低TMCO1细胞模型,采用Transwell、细胞克隆、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探针、线粒体膜电位(JC-1)探针、Actin-Tracker Green-488染色、Western blot和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敲低TMCO1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线粒体功能、骨架重塑及VDAC1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敲低TMCO1可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影响线粒体功能和骨架重塑,并下调VDAC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TMCO1 VDAC1 MPTP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LL4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王亚婷 何彩霞 +3 位作者 卢振辉 王琦 杨少奇 李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3-117,共5页
目的 检测人类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4)在肝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SALL4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石蜡HCC标本及其中32例癌旁组织标本SALL4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HCC患者临床病理学... 目的 检测人类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4)在肝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SALL4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石蜡HCC标本及其中32例癌旁组织标本SALL4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HCC患者临床病理学资料及预后的关系;采用荧光定量RT-PCR、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23例新鲜HCC及癌旁肝组织中SALL4mRNA和蛋白的相对含量。结果 HCC组织中SALL4蛋白的表达率(81.67%,49/6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6.25%,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47,P〈0.01);SALL4蛋白在HCC中的表达与甲胎蛋白水平有关(P〈0.05);SALL4高表达和低表达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26.20±2.37、34.05±1.26)个月,SALL4高表达组患者的1、3年生存率(75.9%、55.2%)显著低于SALL4低表达组1、3年生存率(95.0%、85.0%,χ~2=5.044,P〈0.05)。肝癌及癌旁组织的SALL4mRNA的相对量分别为14.80±8.62、0.17±0.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4,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SALL4蛋白在HCC中的相对量为0.354±0.103。癌旁组织中几乎不表达。结论 SALL4表达与肝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肝癌患者判断预后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SALL4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WESTERN BLOT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基化神经酰胺合成酶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佐正 罗永云 +1 位作者 宋建军 赵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糖基化神经酰胺合成酶(GCS)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GCS、MRP在10例正常胰腺和胰腺炎及30例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 GCS在胰... 目的探讨糖基化神经酰胺合成酶(GCS)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GCS、MRP在10例正常胰腺和胰腺炎及30例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 GCS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0%,在正常胰腺及胰腺炎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胰腺癌GCS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胰腺和胰腺炎组织中的表达(P<0.05);MRP在胰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3.33%,在正常胰腺和胰腺炎中阳性表达率为10%,MRP在胰腺癌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在正常胰腺和胰腺炎组织中的表达(P<0.05)。GCS、MRP的表达与性别、年龄、原发肿瘤的位置、肿瘤的分化程度、肿瘤是否有侵袭性、是否有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的分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CS、MRP在胰腺癌的多药耐药性中可能占有重要地位。其介导的耐药机制各不相同,临床检测GCS、MRP对胰腺癌化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多药耐药 糖基化神经酰胺合成酶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化疗 多药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肝镰状韧带补片加固法在胰肠吻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雷鹏 刘学民 吕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5-127,共3页
目的介绍利用自体肝镰状韧带补片加固胰肠吻合的方法和经验。方法自2010年6月至2011年7月对6例质地脆弱的胰腺残端,术中利用自体肝镰状韧带制成补片加固行胰肠吻合,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及腹腔引流液情况。结果 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 目的介绍利用自体肝镰状韧带补片加固胰肠吻合的方法和经验。方法自2010年6月至2011年7月对6例质地脆弱的胰腺残端,术中利用自体肝镰状韧带制成补片加固行胰肠吻合,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及腹腔引流液情况。结果 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无胰肠吻合口漏。结论肝镰状韧带补片加固法取材容易,操作简单,效果可靠,对于质地脆弱的胰腺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状韧带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肠吻合 胰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基因对人肝癌细胞侵袭迁移影响的机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超 唐超峰 +1 位作者 常小伟 李昭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59-1162,共4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基因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侵袭迁移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应用RNA干扰(RNAi)技术合成针对HMGB1的siRNA并转染HepG2。跨膜迁移实验、平面划痕愈合实验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逆转录PCR(RT-P...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基因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侵袭迁移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应用RNA干扰(RNAi)技术合成针对HMGB1的siRNA并转染HepG2。跨膜迁移实验、平面划痕愈合实验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逆转录PCR(RT-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用40 nmol/L的HMGB1-siRNA转染HepG2细胞24 h,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的平面迁移活性及跨膜迁移活性均受到明显抑制;转染后MMP-2、MMP-9、ICAM-1的mRNA表达明显下调,而TIMP-2的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 HMGB1可促进肝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该作用与HMGB-1调控MMP-2、MMP-9、ICAM-1和TIMP-2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小干扰RNA 侵袭迁移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压榨吻合技术实现犬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快速无缝线吻合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仕琪 慈红波 +3 位作者 雷鹏 吕毅 王善佩 白纪刚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1-196,共6页
目的探讨利用磁压榨吻合(MCA)技术实现犬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快速无缝线吻合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成年健康杂交犬12只,按腹主动脉与人工血管吻合方式分为MCA组和手工缝合(HS)组,每组6只。比较两组术中腹主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吻合口情况... 目的探讨利用磁压榨吻合(MCA)技术实现犬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快速无缝线吻合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成年健康杂交犬12只,按腹主动脉与人工血管吻合方式分为MCA组和手工缝合(HS)组,每组6只。比较两组术中腹主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吻合口情况与术后吻合口影像学检查情况。结果MCA组腹主动脉阻断时间短于HS组[(5.2±2.3)min比(24.4±4.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CA组术中吻合口无渗漏血及狭窄情况发生;HS组术中6只犬均发生吻合口渗漏血,其中1只犬因失血过多死亡,2只犬因反复修补而出现吻合口轻度狭窄。MCA组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血管造影检查显示吻合口血流通畅,无狭窄及血栓形成,HS组术后4周时血管造影检查共发现4只犬吻合口狭窄。结论利用MCA技术可实现犬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快速无缝线吻合,减少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压榨吻合(MCA) 吻合口狭窄 血栓形成 人工血管 血管置换 血管造影 手工缝合 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Aurora-A抑制HepG2人肝癌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忠贤 韩淑霞 +4 位作者 刘斌 卜稳平 刘迪 严慧 刘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3-239,共7页
目的探讨敲低Aurora-A对HepG2人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Aurora-A短发夹RNA(shRNA)片段,构建和包装Aurora-A shRNA慢病毒载体,转染HepG2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Aurora-A 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Aurora-A蛋白及磷酸化水平,... 目的探讨敲低Aurora-A对HepG2人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Aurora-A短发夹RNA(shRNA)片段,构建和包装Aurora-A shRNA慢病毒载体,转染HepG2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Aurora-A 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Aurora-A蛋白及磷酸化水平,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成功构建Aurora-A shRNA慢病毒载体,转染后的HepG2细胞Aurora-A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敲低Aurora-A后,HepG2细胞增殖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结论敲低Aurora-A的表达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RORA-A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HEPG2人肝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继发胰腺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时间分布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成思 姚维杰 +1 位作者 袁鹏 王佐正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686-1690,共5页
急性胰腺炎继发胰腺感染是急性胰腺炎患者死亡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回顾了近几年急性胰腺炎继发胰腺感染的危险因素相关研究,按疾病发展时间轴为主线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梳理,发现继发胰腺感染的危险因素存在于病程始终,影响因素概括起... 急性胰腺炎继发胰腺感染是急性胰腺炎患者死亡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回顾了近几年急性胰腺炎继发胰腺感染的危险因素相关研究,按疾病发展时间轴为主线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梳理,发现继发胰腺感染的危险因素存在于病程始终,影响因素概括起来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以时间轴为主线”关注并及时处理这些危险因素是急性胰腺炎“抗感染”治疗的首要任务,对疾病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吻合实现犬下腔静脉人工血管置换快速无缝线吻合实验与效果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仕琪 慈红波 +4 位作者 雷鹏 吕毅 宋宇龙 王善佩 白纪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利用磁吻合技术(magnetic compressive anastomosis,MCA)原理,建立一种应用于腹腔大血管部分切除后可快速完成人工血管置换的磁性装置并观察效果。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杂交犬16只,雌雄不限,按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部分切... 目的利用磁吻合技术(magnetic compressive anastomosis,MCA)原理,建立一种应用于腹腔大血管部分切除后可快速完成人工血管置换的磁性装置并观察效果。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杂交犬16只,雌雄不限,按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部分切除后进行人工血管置换吻合方式不同,随机分为MCA组与手工缝合(manual suture,MS)组,每组8只。比较MCA与MS技术吻合效果,观察两组吻合时间、术中吻合口渗漏血情况、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血管造影检查血流及并发症情况。结果MCA组血管吻合耗时(6.25±2.25)min,短于MS组的(27.32±5.12)min(P<0.001);MCA组术中吻合口无渗漏血发生,MS组有4例出现渗漏(P=0.0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管X线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MCA组吻合口血流通畅,无狭窄及血栓形成;MS组术后4~12周时共发现3例吻合口轻度狭窄并发症(P=0.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CA组较MS组血管壁各层有较好衔接,吻合口炎性反应轻微。结论磁性人工血管置换装置提供了腹腔大血管切除后可应用的一种简单、快速、吻合效果可靠的快速人工血管置换方法,能够减少因传统缝合技术与材料导致的吻合口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 人工血管 血管置换 磁吻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三酰甘油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治疗进展 被引量:14
14
作者 赵成思 姚维杰 王佐正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860-2864,共5页
高三酰甘油血症性胰腺炎(HTGP)发病率逐渐升高,由于其发病机制较复杂且尚不明确,导致治疗困难。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治疗指南指导HTGP的治疗,按照HTGP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从急性发作期治疗、特殊人群治疗、长期预防复发等三个主要方面围绕近... 高三酰甘油血症性胰腺炎(HTGP)发病率逐渐升高,由于其发病机制较复杂且尚不明确,导致治疗困难。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治疗指南指导HTGP的治疗,按照HTGP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从急性发作期治疗、特殊人群治疗、长期预防复发等三个主要方面围绕近些年中、外相关文献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高脂血症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