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硒蛋白H减缓谷氨酸对神经细胞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娟 王李瑶 +5 位作者 颜贝 常越 曹相玫 董俭达 郭永真 景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30-1134,共5页
目的探讨硒蛋白是否可以缓解谷氨酸(glutamate,Glu)对神经细胞的损伤。方法利用转入硒蛋白基因的HT-22细胞株(Sel H)和HT-22加空病毒载体细胞株(HT+V)两种细胞株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分为:HT+V对照组、HT+V Glu组、Sel H对照组和Sel H Glu... 目的探讨硒蛋白是否可以缓解谷氨酸(glutamate,Glu)对神经细胞的损伤。方法利用转入硒蛋白基因的HT-22细胞株(Sel H)和HT-22加空病毒载体细胞株(HT+V)两种细胞株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分为:HT+V对照组、HT+V Glu组、Sel H对照组和Sel H Glu组,MTT法处理Glu(4×10^(-3)mol/L)6、10、24 h后检测各组细胞的抑制率,用倒置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氧自由基(ROS)特异性标记探针DHE对各组细胞进行标记,用荧光电子显微镜观察ROS标志物的产生。结果 Sel H转染细胞在Glu损伤6、10、24 h后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9±0.023)%、(17.3±0.018)%、(20.4±0.029)%,明显低于空载体对照组(P<0.05)。倒置显微镜观察显示:HT+V Glu组细胞明显较HT+V对照组减少,细胞体积缩小,皱缩。Sel H Glu组处理后细胞数量虽比Sel H对照组数量减少,但较空载体处理组数量明显增多。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与HT+V Glu组相比Sel H Glu组凋亡细胞数目减少,线粒体、内质网的损伤减轻。荧光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Sel H Glu组DHE(特异性标记ROS)染色的平均光密度值(0.024 3±0.001 6)明显低于HT+V Glu组(0.048 0±0.001 6)(P<0.05)。结论硒蛋白H可以减缓Glu导致的神经细胞损伤,硒蛋白H可能通过减少受损神经细胞ROS产生实现减缓Glu对神经细胞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硒蛋白H 神经细胞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红燕 颜贝 +2 位作者 裴承斌 徐焱焱 张欣宗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1期41-45,共5页
目的探究经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enstrual blood-derived stem cells,MenSCs)对大鼠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只无特殊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MenSCs组和雌激素组。模型组、MenSC... 目的探究经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enstrual blood-derived stem cells,MenSCs)对大鼠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只无特殊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MenSCs组和雌激素组。模型组、MenSCs组、雌激素组大鼠采用子宫注射无水乙醇的方法构建薄型子宫大鼠模型,MenSCs组大鼠尾静脉注射MenSCs,雌激素组大鼠尾静脉注射雌激素。于3个动情周期后处死大鼠,取其子宫内膜标本制作切片,比较四组大鼠子宫内膜厚度和角蛋白、波形蛋白、整合素β3的表达情况。结果分离培养的MenSCs表现出明显的间充质干细胞特征,高表达CD44、CD73、CD90、CD105和OCT-4、C-kit、波形蛋白,不表达HLA-DR。成骨、成脂、成软骨分化均为阳性。模型组、MenSCs组、雌激素组大鼠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均P<0.001),其中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厚度最小,MenSCs组大鼠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大于雌激素组(P=0.047)。模型组、MenSCs组、雌激素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角蛋白、波形蛋白、整合素β3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MenSCs组大鼠上述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和雌激素组(均P<0.05)。结论MenSCs可改善大鼠薄型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和功能,其治疗效果优于雌激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 薄型子宫内膜 移植 干细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细胞异种神经桥接体联合经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影响
3
作者 王红燕 王贺颖 +5 位作者 梁雪云 贾桦 段昉 张博闻 仇莽莽 何仲义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5-181,共7页
目的:研究脱细胞异种神经桥接体(ANX)联合经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MenSCs)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自体移植组、单纯ANX组和ANX+MenSCs共培养组,制备SD大鼠右侧坐骨神经缺损模型,将不同组的桥接体移植到SD大鼠右... 目的:研究脱细胞异种神经桥接体(ANX)联合经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MenSCs)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自体移植组、单纯ANX组和ANX+MenSCs共培养组,制备SD大鼠右侧坐骨神经缺损模型,将不同组的桥接体移植到SD大鼠右侧坐骨神经缺损处,移植术后8周,用热板实验检测大鼠感觉功能的恢复,斜坡实验来检测运动功能的恢复,通过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检测大鼠坐骨神经功能,通过胫骨前肌湿重比率检测神经肌肉的功能,用透射电镜来观察髓鞘的恢复情况。结果:扫描电镜显示ANX组内原有的细胞及结构基本去除,完整保留了神经的基膜及外膜,ANX+MenSCs组可见圆形的细胞在基膜间稳定黏附生长;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神经生长因子(NGF)在ANX+MenSCs共培养组中有阳性表达;移植术后8周,ANX+MenSCs组的患肢回缩时间显著短于单纯ANX组(P<0.05),爬坡坡度、SFI值以及胫骨前肌湿重比率均显著高于单纯ANX组(P<0.05),ANX+MenSCs组与自体组相比,两组的患肢回缩时间、爬坡坡度以及胫骨前肌湿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自体组的SFI值显著增高(P<0.05);透射电镜显示与单纯ANX组相比,ANX+MenSCs组和自体组的髓鞘结构更完整,虽有水肿,但形状小而均匀致密。结论:ANX联合MenSCs修复SD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良好,MenSCs可能成为外周神经系统疾病细胞治疗的潜在候选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 脱细胞异种神经桥接体 共培养体系 坐骨神经缺损修复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