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前及院内延迟因素调查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王振海 谢柳青 +1 位作者 赵春梅 刘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605-2608,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就诊及接受治疗情况,就其就诊及治疗延迟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法。方法连续收集我院2011年7月—2011年11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31例,对其院前及院内延迟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病后...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就诊及接受治疗情况,就其就诊及治疗延迟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法。方法连续收集我院2011年7月—2011年11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31例,对其院前及院内延迟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病后3 h内于我院就诊患者为36例(15.6%);延迟就诊组与及时就诊组患者的职业状态、脑卒中史、医疗保险、发病模式、发病地与我院的距离、首诊医院、到达首诊医院采用的交通工具、是否呼叫急救车、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各项因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诊医院非我院、未呼叫急救车、居住地与我院的距离及在职人员,其就诊延迟危险因素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脑卒中史及NIHSS较高的患者,其就诊延迟的危险性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退休患者就诊危险性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延迟各个时间段均与美国国立神经病与卒中研究所(NINDS)的要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延迟情况门诊就诊组与急诊科就诊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公众对卒中知识及早期就诊的重要性认识、提高急诊急救系统的宣传使用,加强卒中单元规范化建设对急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卒中 诊治延迟 卒中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疱病毒性脑炎小鼠中TLR4和IFN-β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强 赵春梅 +1 位作者 惠晶 王振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91-795,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TLR4和IFN-β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小鼠脑组织中的表达,为探讨TLR4在HSE发病中可能的免疫学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颅内接种法建立HSE小鼠模型并设置盐水组、正常组对照,分别应用RT-qPCR、RT-PCR方法检测小鼠脑组织... 目的:通过检测TLR4和IFN-β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小鼠脑组织中的表达,为探讨TLR4在HSE发病中可能的免疫学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颅内接种法建立HSE小鼠模型并设置盐水组、正常组对照,分别应用RT-qPCR、RT-PCR方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TLR4、IFN-β的相对表达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HSE小鼠脑组织中TLR4、IFN-β的相对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上调(P<0.01),TLR4和IFN-β表达呈正相关(r=0.851,P<0.01)。结论:TLR4可能会通过启动下游细胞因子IFN-β等介导宿主在HSE中的免疫应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TOLL样受体4 小鼠 免疫 IFN-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常见病原菌基因芯片的构建 被引量:8
3
作者 侯晓霖 梁志娟 王振海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研制化脓性脑膜炎常见细菌检测基因芯片,为化脓性脑膜炎病原学明确诊断提供新技术。方法在设计化脓性脑膜炎常见细菌: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目的研制化脓性脑膜炎常见细菌检测基因芯片,为化脓性脑膜炎病原学明确诊断提供新技术。方法在设计化脓性脑膜炎常见细菌: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特异性探针的基础上,通过芯片基片的制备、点样、固定、样品扩增标记、杂交及扫描等工艺过程的优化,完成基因芯片研制。结果初步研制出常见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检测的基因芯片。结论研究的基因芯片能够用于化脓性脑膜炎常见病原菌的诊断和分型检测,有望成为一种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常见病原菌的高效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脑膜炎 基因芯片 病原学诊断 脑脊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V刺激小胶质细胞后TLR9蛋白的表达及其与MCP-1、TNF-α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胡坤 王国玮 王振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83-1085,共3页
目的:了解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丙型肝炎病毒(HCV)刺激小鼠小胶质细胞(BV2)后Toll样受体9(TLR9)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对MCP-1(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TNF-α分泌的影响,探讨HCV感染中枢神经系统(CNS)后小胶质细胞TLR9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应细胞... 目的:了解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丙型肝炎病毒(HCV)刺激小鼠小胶质细胞(BV2)后Toll样受体9(TLR9)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对MCP-1(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TNF-α分泌的影响,探讨HCV感染中枢神经系统(CNS)后小胶质细胞TLR9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应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体外培养BV2细胞,分为HCV阳性血清组、正常人血清组、空白对照组。每组各20例细胞样本。在12h收集细胞和上清液,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LR9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MCP-1和TNF-α的含量,并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各组BV2细胞均有TLR9蛋白的表达,HCV阳性血清组中TLR9蛋白的表达高于正常人血清组、空白对照组(P<0.01);正常人血清组和空白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2)HCV阳性血清组MCP-1和TNF-α含量高于正常人血清组、空白对照组(P<0.01);且HCV阳性血清组TLR9蛋白的表达量与MCP-1和TNF-α的分泌可能呈正相关。结论:HCV阳性血清刺激可使体外培养的BV2细胞表达TLR9蛋白增高,且可能诱导了MCP-1和TNF-α的分泌。TLR9蛋白可能参与了HCV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早期固有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V-2细胞 丙型肝炎病毒 TOLL样受体9 TNF-Α MC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4介导的BV-2细胞抗HCV固有免疫应答机制初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强 赵春梅 王振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6-429,共4页
目的:观察BV-2细胞感染HCV后IFN-β、IL-6分泌和TLR4表达相关性,初步探讨TLR4是否介导参与中枢神经系统抗HCV固有免疫应答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BV-2细胞接种于24孔培养板,贴壁后换用含20%HCV阳性血清的培养液感染细胞,为HCV实验组,同... 目的:观察BV-2细胞感染HCV后IFN-β、IL-6分泌和TLR4表达相关性,初步探讨TLR4是否介导参与中枢神经系统抗HCV固有免疫应答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BV-2细胞接种于24孔培养板,贴壁后换用含20%HCV阳性血清的培养液感染细胞,为HCV实验组,同时设正常血清组和空白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BV-2细胞TLR4蛋白水平的表达;用RT-PCR观察阻断TLR4后各组BV-2细胞TLR4mRNA表达变化;用ELISA检测阻断TLR4后各组BV-2细胞IFN-β、IL-6分泌变化。结果:HCV实验组TLR4表达和IFN-β、IL-6分泌均高于正常血清组及空白对照组(P<0.01);阻断TLR4的HCV实验组TLR4mRNA表达及IFN-β、IL-6分泌明显低于非阻断组(P<0.01)。结论:HCV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后,TLR4可通过启动下游细胞因子IL-6、IFN-β等的转录和翻译,介导参与宿主抗HCV固有免疫应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小鼠小胶质细胞BV2 丙型肝炎病毒 IL-6 IFN-Β 固有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cheron动脉闭塞1例报告
6
作者 刘玉娇 干方舟 +1 位作者 张永锋 张庆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9期933-936,共4页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41岁,主因“发作性意识障碍2 d”于2017年10月16日收住神经内科。患者2017年11月14日9∶00乘车途中突感头晕,伴视物模糊,随即出现意识障碍,呼之不应。9∶40送往当地医院后患者意识逐渐恢复,约半小时后再次出现意识障...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41岁,主因“发作性意识障碍2 d”于2017年10月16日收住神经内科。患者2017年11月14日9∶00乘车途中突感头晕,伴视物模糊,随即出现意识障碍,呼之不应。9∶40送往当地医院后患者意识逐渐恢复,约半小时后再次出现意识障碍,呈嗜睡状,颅脑CT:右侧顶叶、右侧小脑半球陈旧性梗死灶,未见出血灶,考虑后循环供血区梗死可能性大,12∶00予以尿激酶150万IU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后患者意识清楚,14∶00患者出现烦躁,间断胡言乱语,问答不切题,再次出现意识障碍,性质同前,为进一步治疗转入我院。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发热、恶心呕吐、四肢抽搐和大小便失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cheron动脉 脑梗死 丘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