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GBoost联合人工神经网络预测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的病理完全缓解
1
作者 陈志强 杨蔚 +4 位作者 周晓平 杨妍 张宁妹 尹清云 张朝林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3-203,共11页
目的:探讨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联合人工神经网络(ANN)构建模型预测三阴性乳腺癌(TNBC)新辅助化疗(NAC)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首诊为TNBC接受NAC并手术的患者治疗前的临床、血清、病理... 目的:探讨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联合人工神经网络(ANN)构建模型预测三阴性乳腺癌(TNBC)新辅助化疗(NAC)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首诊为TNBC接受NAC并手术的患者治疗前的临床、血清、病理、影像、免疫组化指标以及NAC前后对侧正常乳腺腺体背景实质强化(BPE)特征,应用XGBoost联合grid search降低维度筛选出与pCR相关的重要特征子集,并构建ANN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前瞻性收集我院2023年1月—2024年6月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验证。结果:共收集163个病灶,pCR 63个。经XGBoost及greed search筛选出8个重要特征子集,依次为较高的异质性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阴性、腋窝淋巴结阴性、较高的信号增强比(SER)值、雄激素受体(AR)阳性、Ki‑67指数低表达、NAC前BPE少许/轻度强化、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高,进一步构建ANN模型。该模型在训练集,测试集和验证组中均表现出优秀的诊断效能[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5、0.891、0.916]、校准能力及较高的临床净收益。结论:XGBoost联合ANN构建的模型能够预测TNBC患者经NAC后的pCR,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病理完全缓解 极限梯度提升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X线及MRI特征联合临床病理预测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 被引量:3
2
作者 周晓平 杨蔚 +4 位作者 尹清云 张宁妹 张朝林 刘开惠 吴林桦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110,118,共10页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病理、乳腺X线(mammography,MG)和MRI特征预测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DCISM)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最终经手术病理证实...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病理、乳腺X线(mammography,MG)和MRI特征预测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DCISM)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最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纯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和DCISM的首诊女性患者的病例资料为训练组,评估术前患者的临床病理、MG和MRI特征。采用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DCISM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联合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及校准图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应用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观察联合模型的临床实用性。前瞻性收集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作为验证组进行验证。应用沙普利加和解释(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HAP)分析联合模型中病灶最长径、核级别、坏死、Ki-67指数、P63状态、钙化状态和最小ADC值(minimum value of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min)预测DCISM的价值。收集535例患者共550个病灶(15例患者为同时性双乳癌),患者年龄23~81岁,中位年龄50岁。训练组(n=382)中102个病灶(27%)和验证组(n=168)中52个病灶(31%)被诊断为DCISM。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病灶最长径、核级别、坏死、Ki-67指数、P63状态、钙化状态和ADCmin是DCISM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参数构建临床病理及联合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均表现出较高的预测效能(AUC:0.937、0.899)。根据SHAP分析,病灶最长径、Ki-67指数和ADCmin在联合模型中对预测DCISM起主要贡献,而钙化状态、核级别、P63状态和坏死是补充因素。结论联合临床病理及术前MG和MRI特征的预测模型可有效从纯DCIS区分出DCISM,从而提升临床决策和治疗规划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导管原位癌 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 可解释性 乳腺X线摄影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并外部验证XGBoost模型鉴别乳腺非肿块病变良恶性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文 杨蔚 +5 位作者 周晓平 杨妍 张宁妹 尹清云 张朝林 刘召弟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6,145,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一个基于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的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模型,以鉴别乳腺非肿块病变的良恶性。材料与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4年7月2个机构,2种乳腺X线设备检查的有病理结果的首诊乳腺非肿块病...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一个基于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的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模型,以鉴别乳腺非肿块病变的良恶性。材料与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4年7月2个机构,2种乳腺X线设备检查的有病理结果的首诊乳腺非肿块病变480个。患者被分为建模组[n=310,数字乳腺X线摄影(digital mammography,DM)检查]、内部验证组(n=108,DM检查),和外部验证组[n=62,数字乳腺体层合成摄影(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检查]。记录患者术前乳腺X线(DM或DBT),MRI以及临床特征。采用XGBoost算法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分别构建XGBoost模型和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在建模组中,患者以7∶3随机分为训练集(n=217)和测试集(n=93)。训练集、测试集、训练集的内部验证组及训练集的外部验证组中,恶性非肿块病灶分别为159(73%)、58(62%)、73(68%)和43(69%)。XGBoost模型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LR模型,在独立的训练集、测试集、训练集的内部验证组及训练集的外部验证组中均表现出良好的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在0.884~0.913之间。XGBoost模型在四个队列中也表现出良好的校准能力和临床净获益。结论XGBoost模型能够准确鉴别乳腺非肿块病变的良恶性,具有推广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肿块强化 乳腺癌 极端梯度提升 机器学习 磁共振成像 乳腺X线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病理-影像联合模型构建列线图预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达病理完全缓解 被引量:8
4
作者 杨蔚 李正正 +3 位作者 刘开惠 张宁妹 尹清云 张朝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34-742,共9页
目的分析MRI与临床病理联合构建列线图预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NAC)达病理完全缓解(pCR)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8年1月—2022年5月接受NAC并手术的首诊女性乳腺癌患者,其中2018年1月—2021年5月就诊的159例患... 目的分析MRI与临床病理联合构建列线图预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NAC)达病理完全缓解(pCR)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8年1月—2022年5月接受NAC并手术的首诊女性乳腺癌患者,其中2018年1月—2021年5月就诊的159例患者为建模组,2021年6月—2022年5月69例为验证组。收集患者临床病理及NAC前MRI参数。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CR的独立预后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校准图评估列线图的诊断效能。结果肿瘤最大径线(OR=0.96,95%CI 0.93~0.99,P=0.01),HER-2状态(OR=0.07,95%CI 0.02~0.22,P<0.001),Ki-67指数(OR=1.04,95%CI 1.01~1.07,P=0.002)和信号强化率(OR=1.02,95%CI 1.01~1.03,P=0.002)是pCR的独立预后因素,其构建的列线图预测pCR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为0.82,95%CI 0.75~0.89)和校准能力(C指数=0.89,95%CI 0.83~0.94)。结论肿瘤最大径线、HER-2状态、Ki-67指数和信号强化率联合构建的列线图在预测NAC达pCR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和校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新辅助治疗 列线图 信号强化率 病理完全缓解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和肺腺癌双原发3例
5
作者 李晶晶 张宁妹 黄凌燕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6-268,共3页
病例1:男性,60岁。2022年1月7日因突发头晕1天余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胸部CT示:右肺下叶外基底段磨玻璃结节影(图1A)。PET-CT示:盆腔左侧髂外血管旁、双侧腹股沟见多发大小不等淋巴结影,最大最浓位于左侧腹股沟,大小约2.5 cm,SUVm... 病例1:男性,60岁。2022年1月7日因突发头晕1天余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胸部CT示:右肺下叶外基底段磨玻璃结节影(图1A)。PET-CT示:盆腔左侧髂外血管旁、双侧腹股沟见多发大小不等淋巴结影,最大最浓位于左侧腹股沟,大小约2.5 cm,SUVmax4.1。患者遂行左侧腹股沟区淋巴结穿刺,病理结果示: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small-cell lymphoma,SLL),见图2A~2E。骨髓涂片未见肿瘤细胞骨髓侵犯。流式免疫分型可见异常B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46,X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肺腺癌 第二原发恶性肿瘤 同时性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和位置信息的细胞核分割方法
6
作者 贾伟 江海峰 赵雪芬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1-197,共7页
针对细胞核的模糊边缘和重叠细胞核导致分割准确性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边缘和位置信息的细胞核分割方法。该方法使用细胞核边缘增强网络获取和增强掩膜中的边界信息,并利用增强的边缘信息引导卷积神经网络的编码器提取边缘信息。在... 针对细胞核的模糊边缘和重叠细胞核导致分割准确性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边缘和位置信息的细胞核分割方法。该方法使用细胞核边缘增强网络获取和增强掩膜中的边界信息,并利用增强的边缘信息引导卷积神经网络的编码器提取边缘信息。在编码器中利用边缘细化模块获得更为准确的细胞核边缘。在编码器和解码器之间,通过双注意力机制获得位置信息,并在网络训练中,使用结合边缘信息的损失函数。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利用边缘和位置信息,该方法有助于提高细胞核分割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 位置 细胞核分割 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母细胞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
7
作者 田海萍 黑静雅 孙金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18-1019,共2页
目的分析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对NB的认识,以尽早明确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病理科自2008年1月~2012年10月病理确诊的10例NB,总结其临床特点并复阅HE切片及免疫组化切片,观察... 目的分析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对NB的认识,以尽早明确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病理科自2008年1月~2012年10月病理确诊的10例NB,总结其临床特点并复阅HE切片及免疫组化切片,观察其组织学及抗体表达。结果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1个月~6岁,中位年龄2岁6个月。10例中,5例主诉腹痛,4例主诉分别为发热,触及腹部包块,咳嗽、咳痰,颈部淋巴结肿大,另外1例1个月男婴系新生儿体检时发现肾上极占位而就诊。肿瘤原发于腹膜后7例,其中原发于肾上腺4例,。肾上腺外3例;原发于纵膈1例,原发于盆腔1例,1例确诊为NB颈部淋巴结转移,但临床未发现原发瘤灶。肿瘤均呈类圆形或分叶状,最大径3~12cm,大部分包膜完整。病理学亚型:分化型6例,低分化型2例,未分化型2例。免疫表型:神经源性标记(NSE、CgA、Syn)大部分阳性,S-100、CD99灶状阳性,MyoDl、CD45、CK—pan均阴性。结论NB是起源于神经嵴的胚胎性恶性肿瘤,多见于婴幼儿和儿童,男性多见,好发于腹膜后,尤其是肾上腺,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征性,确诊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并结合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HE染色时与多种小圆细胞恶性肿瘤难以鉴别,需加做免疫组化染色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病理学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病理、MRI特征及IVIM参数联合模型预测宫颈癌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及其配体(PD-1/PD-L1)表达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开惠 杨蔚 +3 位作者 田海萍 张治宁 李云霞 何剑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5-240,共6页
目的基于SHAP法观察以临床、病理、MRI特征及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成像定量参数联合模型预测宫颈癌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及其配体(PD-L1)表达的价值。方法采集63例治疗前初诊宫颈癌盆腔MRI,并对病理标本行PD-1/PD-L1免疫组织化... 目的基于SHAP法观察以临床、病理、MRI特征及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成像定量参数联合模型预测宫颈癌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及其配体(PD-L1)表达的价值。方法采集63例治疗前初诊宫颈癌盆腔MRI,并对病理标本行PD-1/PD-L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PD-1表达阳性与阴性组、PD-L1表达阳性与阴性组临床、病理、MRI表现及IVIM参数(真实弥散系数D、灌注相关弥散系数D*及灌注分数f)的差异,并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宫颈癌PD-1及PD-L1表达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预测宫颈癌PD-1及PD-L1表达阳性联合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诊断效能,以SHAP法解释其中各变量的贡献价值。结果PD-1阳性组与阴性组、PD-L1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肿瘤病理分级、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及D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IGO分期、肿瘤病理分级、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和D值均为宫颈癌PD-1/PD-L1表达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以之建立的联合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及0.89。根据SHAP值,联合模型中FIGO分期和肿瘤病理分级的贡献最大。结论以宫颈癌临床、病理、MRI特征及IVIM参数D值构建的联合模型可有效预测其PD-1/PD-L1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弥散磁共振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程序性细胞死亡1受体 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病理、DWI定量参数构建列线图预测宫颈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阳性表达:不同ROI选择的比较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开惠 杨蔚 +3 位作者 田海萍 张治宁 李云霞 何剑莉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8-104,115,共8页
目的探究基于临床、病理及MR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定量参数构建列线图预测宫颈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阳性表达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来我院就诊... 目的探究基于临床、病理及MR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定量参数构建列线图预测宫颈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阳性表达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初诊宫颈癌患者为训练组(683例),行盆腔MRI扫描,并对病理标本行PD-L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参考T2WI及增强扫描图像,分别在DWI图像上选择包含肿瘤实体成分的所有连续层面,沿肿瘤边缘手动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从对应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伪彩图上获得各个层面的ADC值,将所有层面的ADC值平均,记作肿瘤平均ADC(mean ADC,ADC_(mean));在DWI图像上选择包含肿瘤实体成分的最大层面,沿肿瘤边缘手动勾画ROI,获得该层面ADC值,记作肿瘤单层面ADC(single section ADC,ADC_(ss));在包含肿瘤实体成分的每一个层面上手动放置若干个圆形或类圆形30~50 mm^(2)的ROI,选取其中一个ROI对应的最小ADC(minimum ADC,ADC_(min))值,记作肿瘤ADC_(min)。比较PD-L1阳性表达组与阴性表达组间患者就诊时年龄、治疗前宫颈癌灶的FIGO分期、病理分级、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不同ROI选择所提取的ADC值等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采用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确定宫颈癌PD-L1阳性表达的独立相关因素,并构建临床病理模型及临床病理影像联合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和De Long检验评估不同ADC值及模型的诊断效能。绘制联合模型的列线图,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前瞻性收集2020年8月至2022年12月就诊的宫颈癌患者为验证组(332例)对列线图进行验证。结果FIGO分期、病理分级、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ADC_(mean)、ADC_(ss)、ADC_(min)均为PD-L1阳性表达的独立相关因素(P均<0.05);三种ADC值中,ADC_(min)的诊断效能最高(AUC=0.882,95%CI:0.855-0.905);选择ADC_(min)联合临床、病理模型所构建的列线图在训练和验证组中均表现良好的诊断效能,AUC分别为0.906(95%CI:0.882-0.927)和0.903(95%CI:0.866-0.933);校准曲线显示该列线图的拟合度良好,决策曲线显示该列线图的临床净收益高于临床病理模型。结论临床、病理及ADC_(min)联合构建的列线图可有效预测宫颈癌PD-L1阳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免疫疗法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递归特征消除支持向量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鉴别乳腺导管原位癌及其伴微浸润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晓平 杨蔚 +2 位作者 尹清云 张朝林 张宁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45-1350,共6页
目的观察基于递归特征消除支持向量机(RFE-SVM)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鉴别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及其伴微浸润(DCIS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96例女性单发乳腺癌(DCIS 244例、DCISM 52例)作为训练集,另前瞻性收集120例女性单发乳腺癌(DC... 目的观察基于递归特征消除支持向量机(RFE-SVM)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鉴别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及其伴微浸润(DCIS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96例女性单发乳腺癌(DCIS 244例、DCISM 52例)作为训练集,另前瞻性收集120例女性单发乳腺癌(DCIS 87例、DCISM 33例)作为验证集;比较集间一般资料、乳腺钼靶及MRI表现,筛选最优特征子集并构建ANN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ANN模型鉴别DCIS与DCISM的效能。结果位列前10的最优特征子集依次为Ki-67指数、最小表观弥散系数(ADC_(min))、核分级、ADC_(异质性)、病灶最长径、年龄、P63、病灶强化类型、病灶钙化状态及病灶坏死。ANN模型鉴别训练集DCIS与DCISM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AUC分别为91.55%、63.46%、97.54%、84.62%、92.61%及0.950,在验证集分别为80.00%、69.70%、83.91%、62.16%、87.95%及0.896;其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走行均基本一致(P=0.355、0.480),且具有较高临床净收益。结论RFE-SVM ANN模型可有效鉴别DCIS与DC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乳房X线摄影术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苷通过调节星形胶质细胞改善孕期感染导致的子代大鼠白质损伤
11
作者 韩勇 李鑫 +2 位作者 陈瑾 孙金萍 马全瑞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1-428,共8页
目的:探讨肌苷预处理妊娠期大鼠对母体炎症介导子代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模型星形胶质细胞(Ast)反应的作用。方法:将妊娠期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PVL组、IN-PVL组。PVL组:孕17 d(E17)大鼠腹腔注射细菌脂多糖(350μg/kg)2 d;IN-PVL组... 目的:探讨肌苷预处理妊娠期大鼠对母体炎症介导子代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模型星形胶质细胞(Ast)反应的作用。方法:将妊娠期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PVL组、IN-PVL组。PVL组:孕17 d(E17)大鼠腹腔注射细菌脂多糖(350μg/kg)2 d;IN-PVL组:E1大鼠饮用肌苷溶液(1 mg/ml,25 ml/d)16 d后腹腔注射细菌脂多糖2 d。取各组妊娠大鼠的新生7 d仔鼠脑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或Western Blot检测髓鞘碱性蛋白(MB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补体C3(C3)、S100钙结合蛋白A10(S100A10)、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趋化因子配体1(CXCL1)和连接蛋白43(Cx43)的蛋白表达。结果:PVL组仔鼠较Control组髓鞘蛋白MBP着色面积减少、胞体肥大的Ast明显增多。而且,与Control组相比较,PVL组的促炎因子(TNF-α、IL-6、IL-1β)、GFAP、A1型Ast标记物C3及Ast连接蛋白Cx43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抑炎因子(IL-4、IL-10)、MBP、A2型Ast标记物S100A10、Ast分泌产物(PDGF、CXCL1)的蛋白表达反而显著降低(P<0.05)。肌苷预处理可明显反转上述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肌苷预处理妊娠大鼠可通过调控Ast反应性和促髓鞘形成物质的分泌改善子代PVL新生大鼠脑低髓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苷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髓鞘 星形胶质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SAL1在同型半胱氨酸致肺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2
作者 李昕怡 秦凯悦 +5 位作者 杨梓尧 张玲 李珍 杨亚丽 徐茜 杨晓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54-1461,共8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Hcy)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PMVECs)通透性的影响及Ras蛋白样激活剂(Ras protein activator like,RASAL1)的作用及机制。方法CBS^(+/-)小鼠喂养高蛋氨酸饮食(...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Hcy)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PMVECs)通透性的影响及Ras蛋白样激活剂(Ras protein activator like,RASAL1)的作用及机制。方法CBS^(+/-)小鼠喂养高蛋氨酸饮食(HMD)16周复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动物模型;HE染色观察肺组织结构变化;qRT-PCR检测肺组织RASAL1、DNMT1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RASAL1、DNMT1、ZO-1、VE-cadherin蛋白表达;MS-PCR检测RASAL1启动子区甲基化;PMVECs转染Ad-RASAL1检测ZO-1和VE-cadherin表达;si-DNMT1干扰片段转染PMVECs,检测RASAL1表达。结果HMD小鼠血清Hcy水平明显增加,HE染色显示肺组织结构严重紊乱,RASAL1、ZO-1、VE-cadherin表达降低而DNMT1表达增加,RASAL1启动子区甲基化程度增加。PMVECs转染Ad-RASAL1后ZO-1和VE-cadherin表达增加;敲低DNMT1后,RASAL1表达增加。结论Hcy可以导致PMVECs通透性增加,其机制与上调RASAL1甲基化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RASAL1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通透性 DNA甲基化 DNMT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检测胃黏膜活检标本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的价值 被引量:19
13
作者 徐东娟 李国富 +5 位作者 张红梅 吕怀盛 张宁妹 马莉琼 江海峰 张建中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2-624,628,共4页
目的比较快速尿素酶法、HE染色、亚甲蓝特殊染色以及免疫组化染色法在诊断胃黏膜病变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价值。方法收集214例行胃镜检查并行活检的病例,采用快速尿素酶法、HE染色、亚甲蓝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染... 目的比较快速尿素酶法、HE染色、亚甲蓝特殊染色以及免疫组化染色法在诊断胃黏膜病变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价值。方法收集214例行胃镜检查并行活检的病例,采用快速尿素酶法、HE染色、亚甲蓝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检测胃黏膜活检组织中HP的感染状况。结果 4种方法检测胃黏膜活检组织中HP的感染率差异具有显著性,HP阳性率从低到高依次是HE染色(27.6%,59/214)、快速尿素酶法(30.8%,66/214)、免疫组化染色(54.2%,116/214)和亚甲蓝染色(57.0%,122/214),亚甲蓝染色HP检出率最高,但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假阳性率为34.7%,34/98)。结论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HP清楚直观,结果准确可靠,是检测胃黏膜活检标本中HP感染的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 活检 幽门螺杆菌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突出椎间盘及相邻椎间盘退变程度的MRI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黑龙 赵建国 +4 位作者 马莉琼 马秀才 锁志刚 尚雁冰 丁惠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07-812,共6页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卅症患者突出椎间盘及相邻椎间盘的术前MRI表现,评估其退变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脊柱骨科已行手术治疗的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卅症患者突出椎间盘及相邻椎间盘的术前MRI表现,评估其退变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脊柱骨科已行手术治疗的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23—79岁(51.68±5.60岁),将所有患者以10年为一年龄段进行分组。突出椎间盘发生在L4/5节段50个,其相邻椎间盘100个;L5/S1节段50个,其相邻椎间盘50个。观察术前腰椎MRI,椎间盘采用Pfirrmann分级标准进行评估;软骨终板形态以Pappou分级标准进行评估。年龄段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邻椎间盘与退变椎间盘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相邻椎间盘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各年龄段L4/5、L5/S1突出椎间盘的Pfirrmann分级均在Ⅲ级以上、Pappou分级均在Ⅱ级以上,各年龄段间椎间盘退变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各年龄段间软骨终板退变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年龄段间突出椎间盘发生在L4/5、L5/S1的上位相邻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有统计学差异(P〈0.05).下位相邻椎间盘Pfirrmann分级各年龄段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邻椎间盘软骨终板退变结果各年龄段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邻的L3/4椎间盘Pfirrmann分级与突出的14,5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有相关性(r=0.696.P=0.000),相邻L5/S1椎间盘Pfirrmann分级与突出L4/5椎间盘Pfirrmann分级间无相关性(r=0.214,P=0.136);相邻的L3/4、L5/S1椎间盘软骨终板形态Pappou分级与突出的L4/5椎间盘软骨终板形态Pappou分级均有相关性(r=0.467,P=0.001;r=0.380,P=0.007)。相邻14/5椎间盘的Pfirrmann分级与突出L5/S1椎间盘的Pfirrmann分级有相关性(r=0.549,P=0.000);相邻L4/5椎间盘软骨终板形态Pappou分级与突mL5/SI椎间盘的软骨终板形态Pappou分级有相关性(r=0.684,P=0.001)。L4/5椎间盘突出的相邻L3,4椎间盘Pfirrinann分级和软骨终板形态Pappou分级评分分别为3.26±0.87分、1.54±0.50分,均高于相邻L5/S1椎间盘的2.96±0.59分、1.23±0.49分(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突出节段的相邻椎间盘及软骨终板的退变与年龄及突卅椎间盘退变程度关系密切.且相邻上位椎间盘较下位椎间盘退变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邻椎间盘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曼托双黄酮通过JAK2-STAT3通路影响甲状腺癌SW579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被引量:5
15
作者 马涛 王红梅 +2 位作者 赵婷 黄凌燕 王瑞肖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1-216,共6页
目的:探讨阿曼托双黄酮(AF)对甲状腺癌SW579细胞中JAK2-STAT3通路活化及其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0、50、100、150、200μmol/L的AF处理SW579细胞24、48、72 h,采用CCK-8和Celigo计数、FCM、WB及qPCR法检测AF对SW579细胞的增殖... 目的:探讨阿曼托双黄酮(AF)对甲状腺癌SW579细胞中JAK2-STAT3通路活化及其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0、50、100、150、200μmol/L的AF处理SW579细胞24、48、72 h,采用CCK-8和Celigo计数、FCM、WB及qPCR法检测AF对SW579细胞的增殖、凋亡、JAK2-STAT3通路活化及其下游调控基因c-Myc、Bcl2、surviv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AF处理后,SW579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下降(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细胞凋亡呈浓度依赖性增多(P<0.05),细胞中JAK2-STAT3通路的活化受到显著抑制(P<0.05),其下游基因c-Myc、Bcl2、survivin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AF可通过抑制SW579细胞中JAK2-STAT3通路活化及其下游基因的表达而抑制SW579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有望成为治疗甲状腺癌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曼托双黄酮 甲状腺癌 SW579细胞 JAK2-STAT3 凋亡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ITIM结构域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伟杰 彭根远 +2 位作者 姜韬 张宁妹 李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086-2091,共6页
目的:研究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ITIM结构域(TIGIT)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TIGIT和CD155的表达... 目的:研究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ITIM结构域(TIGIT)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TIGIT和CD155的表达,同时结合Western blot法和ELISA检测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TIGIT和CD155的表达水平。结果:TIGIT和CD15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8%(63/80)和83.8%(67/8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率[分别为8.8%(7/80)和18.8%(15/80)](P<0.05)。肿瘤组织中TIGIT和CD155的表达呈正相关(r=0.867,P<0.01),且随着分期增高,TIGIT和CD155的表达水平增高。结直肠癌组织中TIGIT和CD155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分化程度、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TIGIT及CD155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具有相关性,可以作为评估结直肠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ITIM结构域 CD155 结直肠癌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miR-451a通过靶向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6
17
作者 董辉 王晶 +4 位作者 杨艳娟 张旭 俞梦楚 徐广贤 简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91-1098,共8页
目的探讨miR-451a对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的调控及对HepG2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实时定量PCR检测临床肝癌组织中miR-451a及MIF mRNA的表达,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miR-451a对MIF的靶向调控关系。包装miR-451a慢病毒过表达载体,感... 目的探讨miR-451a对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的调控及对HepG2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实时定量PCR检测临床肝癌组织中miR-451a及MIF mRNA的表达,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miR-451a对MIF的靶向调控关系。包装miR-451a慢病毒过表达载体,感染HepG2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miR-451a和MIF mRNA表达量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MIF蛋白水平,噻唑蓝(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率。结果 miR-451a在肝癌组织中呈现低表达,MIF mRNA在肝癌样本中呈现高表达;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显示,MIF 3'UTR野生型联合miR-451a模拟物共转染细胞的荧光信号强度明显弱于其他转染组,miR-451a慢病毒感染HepG2细胞,miR-451a表达显著升高,MIF表达显著降低,细胞增殖能力减弱,克隆形成能力减弱。结论 HepG2细胞过表达miR-451a通过抑制MIF的表达,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s-miR-451a 迁移抑制因子(MIF) HEPG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r-1与TNF-α在口腔扁平苔藓病损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新 吕晓丹 +2 位作者 漆明 韩恩善 师志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研究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arly growth response gene-1,Egr-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b... 目的:研究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arly growth response gene-1,Egr-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30例正常口腔黏膜(Normal oral mucosa,NOM)组织与30例OLP组织中Egr-1和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1)上皮层中Egr-1、TNF-α在NOM组和OLP组均有表达,两组比较Egr-1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表达为OLP组高于NOM组(P<0.05);在固有层中Egr-1、TNF-α的表达均为OLP组高于NOM组(P<0.05)。(2)Egr-1与TNF-α的表达量均为OLP组高于NOM组(P<0.05)。(3)在OLP组中Egr-1、TNF-α表达呈正相关(r=0.447,P<0.05)。结论:Egr-1和TNF-α是OLP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Egr-1可能调控TNF-α的过量释放引起OLP的发病;两者的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条件下PSB603干预后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改变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全瑞 周惠惠 +2 位作者 孙金萍 马江波 刘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61-665,共5页
目的:探讨在低氧条件下,经腺苷受体A2b(A2b AR)拮抗剂PSB603干预后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的改变。方法:原代培养新生SD大鼠脑皮层OPC,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PSB603组及实验组,实验组在2%低氧条件下再给予PSB603处理,4 d后用倒置相差... 目的:探讨在低氧条件下,经腺苷受体A2b(A2b AR)拮抗剂PSB603干预后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的改变。方法:原代培养新生SD大鼠脑皮层OPC,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PSB603组及实验组,实验组在2%低氧条件下再给予PSB603处理,4 d后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学差异,并用MTS检测各组细胞吸光值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SB603组的吸光值和形态均无明显差异,而低氧组的吸光值明显升高,且具有多分支或网状的细胞明显增多;与低氧组比较,实验组的吸光值明显下降(P<0.01),且具有多分支或网状的细胞明显减少。结论:低氧能够加速OPC的分化,PSB603能部分阻断低氧所诱导OPC的分化,提示A2b AR在低氧所诱导的OPC分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将对治疗脱髓鞘相关疾病以及进一步认识A2b AR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受体A2b PSB603 低氧 少突胶质前体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分析乳腺X线检查假阴性乳腺癌的特征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蔚 张宁妹 +1 位作者 张朝林 尹清云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1-276,共6页
目的:基于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分析乳腺X线摄影(MG)检查假阴性乳腺癌的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8年1月—2022年5月首诊乳腺癌患者,评估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表现。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MG假阴性乳腺癌的独立危险... 目的:基于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分析乳腺X线摄影(MG)检查假阴性乳腺癌的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8年1月—2022年5月首诊乳腺癌患者,评估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表现。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MG假阴性乳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SHAP分析各独立危险因素的贡献价值。结果:1505个病灶纳入研究,MG假阴性乳腺癌373个。较小的病灶、致密或不均匀致密的MG密度、无可疑钙化、非肿块样强化(NME)、原位癌和腋窝淋巴结阴性与MG假阴性乳腺癌独立相关,上述参数构建的联合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AUC=0.871)。根据SHAP分析,病灶大小、MG密度和病灶MRI强化类型是导致MG假阴性的主要因素;钙化状态、病理类型和腋窝淋巴结状态是重要补充。结论:MG假阴性乳腺癌具有一定的特征,此类患者需补充乳腺MRI检查以提高癌灶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X线摄影 磁共振成像 假阴性 SH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