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护理风险分层筛查指标的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曾美玲 刘娟 +2 位作者 丁雯 王茹 张紫莹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2,共6页
目的: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护理风险分层筛查指标,为该类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风险分层评估提供依据。方法: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理论框架,采用文献分析法、研究小组讨论、德尔菲法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护理风险分层筛查指... 目的: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护理风险分层筛查指标,为该类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风险分层评估提供依据。方法: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理论框架,采用文献分析法、研究小组讨论、德尔菲法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护理风险分层筛查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ABC分类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和风险等级,并进行预调查。结果:共完成两轮专家函询,专家积极程度分别为88.89%、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2、0.93,第2轮专家函询一级和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77、0.130(P<0.05),预调查修改1项指标,最终确定3个一级指标(疾病生理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和治疗因素),18个二级指标。结论:构建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护理风险分层筛查指标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有效识别不同风险程度的患者,为实施分层、分级的延续护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风险分层筛查 延续护理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轨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斐 丁雯 +3 位作者 刘娟 姚丽 孙爱萍 康文娟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08-1313,共6页
目的:识别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轨迹,分析不同轨迹的预测因素,为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在银川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病房住院的213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识别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轨迹,分析不同轨迹的预测因素,为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在银川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病房住院的213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于住院期间进行首次调查,于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进行随访调查。采用潜类别增长模型识别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轨迹的类别,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类别轨迹的预测因素。结果:共173例患者完成全部随访调查,通过潜类别增长模型识别出3条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轨迹,分别为“低水平-下降”(29.5%)、“中等水平-维持”(39.9%)、“高水平-上升”(30.6%),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个人月收入、居住地、性别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轨迹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呈现不同的轨迹,应根据患者自我管理轨迹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帮助患者维持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自我管理 轨迹 潜类别增长模型 纵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应变技术评估PCSK9基因敲除对肥胖小鼠心肌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王琴 井一淑 +3 位作者 马鑫 潘璐 燕茹 马学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73-877,907,共6页
目的应用超声应变技术评估PCSK9基因敲除对肥胖小鼠心肌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材料与方法选取6周龄野生型C57BL/6雄性小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肥胖组,各10只;选取6周龄PCSK9^(-/-)C57BL/6雄性小鼠10只为PCSK9^(-/-)组。肥胖组和PC... 目的应用超声应变技术评估PCSK9基因敲除对肥胖小鼠心肌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材料与方法选取6周龄野生型C57BL/6雄性小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肥胖组,各10只;选取6周龄PCSK9^(-/-)C57BL/6雄性小鼠10只为PCSK9^(-/-)组。肥胖组和PCSK9^(-/-)组给予高脂饲料造模,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12周后从肥胖组和PCSK9^(-/-)组中选取造模成功小鼠,3组小鼠行心脏超声、透射电镜及免疫荧光染色进行观察。结果肥胖组、正常组和PCSK9^(-/-)组小鼠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分别为(0.98±0.13)mm、(0.77±0.07)mm、(0.78±0.1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0,P=0.02),肥胖组较正常组增厚(t=2.73,P<0.05),PCSK9^(-/-)组较肥胖组变薄(t=-2.92,P<0.05)。3组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及整体圆周应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4、15.40,P<0.05),其中肥胖组较正常组整体纵向应变和整体圆周应变减低(t=3.79、5.50,P<0.05),PCSK9^(-/-)组较肥胖组整体纵向应变和整体圆周应变升高(t=-2.53、-3.37,P<0.05)。电镜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肥胖组心肌超微结构受损,NLRP3及Caspase-1表达较正常组增多(t=12.53、-4.73,P<0.05),PCSK9^(-/-)组心肌超微结构受损明显改善,NLRP3及Caspase-1表达较肥胖组减少(t=-6.23、2.05,P<0.05)。结论超声应变技术较常规心脏超声参数能更敏感地发现PCSK9基因敲除肥胖小鼠心肌功能的改变;PCSK9基因敲除后可能通过抑制NLRP3及Caspase-1表达改善肥胖小鼠心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超声检查 心脏 应变 显微镜检查 电子 透射 PCSK9基因 基因敲除技术 心肌功能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G894T多态性与宁夏回族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被引量:4
4
作者 陈丽娜 金梅花 +1 位作者 徐清斌 马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07-1109,共3页
目的:研究宁夏地区回族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人群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基因第7外显子G894T多态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14... 目的:研究宁夏地区回族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人群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基因第7外显子G894T多态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142例宁夏回族EH患者(EH组)和112例正常血压者(对照组)的eNOS基因第7外显子894位处进行基因多态性检测,统计分析该位点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EH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结果:EH组GG、GT和TT基因型分布频率为0.831 0、0.162 0和0.007 0,对照组中分别为0.857 1、0.142 9和0,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与T等位基因频率在EH组中分别为0.912 0、0.088 0,在对照组中分别为0.928 6和0.071 4,两组对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OS基因第7外显子G894T多态性与宁夏回族EH无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一氧化氮合酶基因 基因多态性 回族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对兔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及对快钠电流的阻滞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晶 杨震 +2 位作者 赵籥陶 周刚 刘德平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年第6期461-464,共4页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对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AP)的影响以及对快钠电流(INa-T)的张力性阻滞和使用依赖性阻滞作用。方法急性分离新西兰大白兔心脏,并予消化酶消化获得单个心室肌细胞,采用微电极技术检测AP相关参数:最大舒张期电位、零相最大...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对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AP)的影响以及对快钠电流(INa-T)的张力性阻滞和使用依赖性阻滞作用。方法急性分离新西兰大白兔心脏,并予消化酶消化获得单个心室肌细胞,采用微电极技术检测AP相关参数:最大舒张期电位、零相最大上升速率(Vmax)、AP振幅,以及复极化20%、50%和90%时的AP时程(APD_(20)、APD_(50)、APD_(90))。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兔心室肌细胞的INa-T。用100μmol/L利多卡因溶液灌流干预,观察各参数的变化。结果100μmol/L利多卡因灌流后,兔心室肌细胞最大舒张电位无明显变化[(-81±7)m V比(-80±6)m V,P=0.102],AP振幅显著降低[(100±12)m V比(127±9)m V,P=0.002],Vmax明显减慢[(328±41)V/s比(422±45)V/s,P=0.004],APD_(90)显著缩短[(66±8)ms比(85±10)ms,P=0.021],峰值钠电流明显降低[(2 468±389)p A比(3 223±367)p A,P=0.003]。在5 Hz频率刺激下,利多卡因灌流前第40个刺激与第1个刺激诱发的电流分别为(3 145±323)p A和(3 287±432)p A(P=0.087),灌流后电流分别为(1 125±298)p A和(2 365±376)p A(P=0.013)。结论利多卡因降低AP振幅,减慢Vmax,缩短APD90,对INa-T不但有张力性阻滞,更有显著的使用依赖性阻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动作电位 快钠电流 张力性阻滞 使用依赖性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心脏保护作用及其对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代谢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熊爱琴 马萍 +3 位作者 刘俊梅 徐烨华 王洋 徐清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43-747,共5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心脏保护作用及其对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代谢通路的影响。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异丙肾上腺素模型组、瑞舒伐他汀治疗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建立各组模型。检测血清学相关指标和血...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心脏保护作用及其对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代谢通路的影响。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异丙肾上腺素模型组、瑞舒伐他汀治疗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建立各组模型。检测血清学相关指标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异丙肾上腺素模型组脑钠肽、肌钙蛋白I含量、血清ADMA和左心室最大下降速率(-LVdP/dtmin)明显升高(P均<0.01);左心室收缩压、心率、动脉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和左心室最大上升速率(+LVdP/dtmax)均显著降低(P均<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异丙肾上腺素模型组比较,瑞舒伐他汀治疗组血清脑钠肽、肌钙蛋白I含量、ADMA水平和-LVdP/dtmin明显降低(P均<0.01);左心室收缩压、心率、动脉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和+LVdP/dtmax均显著升高(P均<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异丙肾上腺素模型组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MT1)的表达增多(P<0.01),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2(DDAH2)的表达降低(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异丙肾上腺素模型组比较,瑞舒伐他汀治疗组PRMT1的表达明显下降(P<0.01),DDAH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机制与其降低血清肌钙蛋白I、脑钠肽及调控ADMA代谢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异丙肾上腺素 慢性心力衰竭 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 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 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核因子-κB与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变化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7
7
作者 李银萍 薛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45-1448,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活性与血浆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sVCAM-1)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在冠心病发生、发展和病情变化中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活性与血浆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sVCAM-1)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在冠心病发生、发展和病情变化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AP)患者和对照组血浆sVCAM-1和NF-κB浓度,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上述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 P65的表达。结果:AMI组、UAP组外周血浆sVCAM-1、NF-κB的浓度及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的活性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P=0.000,P=0.002)。SAP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329,P=0.819)。AMI组、UAP组NF-κB、sVCAM-1表达均高于SAP组,AMI组NF-κB、sVCAM-1表达明显高于UAP组(P=0.000,P=0.000),且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与sVCAM-1的水平呈正相关(r=0.657,P=0.009)。结论:NF-κB、sVCAM-1均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且二者均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sVCAM-1可能通过促进NF-κB的活化而导致各种促动脉粥样硬化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生成,最终促使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发生。NF-κB作为引发炎症的关键转录因子可能上调sVCAM-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技术定量评价肥胖小鼠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与早期炎症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高娜 马鑫 +3 位作者 燕茹 万富鑫 马学平 王琴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78-683,共6页
目的验证应变技术对肥胖小鼠左心室收缩功能监测的有效性,通过与病理结合进一步说明肥胖所致心肌损伤改变与炎症因子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选取C57BL/6J雄性小鼠,经12周SPF级饲养建立肥胖动物模型,纳入肥胖组小鼠24只、对照组小鼠20只,采用... 目的验证应变技术对肥胖小鼠左心室收缩功能监测的有效性,通过与病理结合进一步说明肥胖所致心肌损伤改变与炎症因子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选取C57BL/6J雄性小鼠,经12周SPF级饲养建立肥胖动物模型,纳入肥胖组小鼠24只、对照组小鼠20只,采用Visualsonics Vevo 2100 Imaging System超声生物显微镜测量常规指标[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室间隔收缩末期厚度(IVS-S)、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左心室后壁收缩末期厚度(LVPW-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以及应用应变技术定量获取左心室心肌应变参数(纵向、径向和圆周应变参数)评价两组小鼠左心室收缩功能;通过病理大体形态、HE染色、天狼星红染色、小麦胚芽凝集素+异硫氰酸荧光素染色评价两组小鼠心肌组织改变。结果超声生物显微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肥胖组小鼠LVEF[(75.04±2.81)%比(63.63±2.03)%]及LVFS[(43.17±2.63)%比(33.71±1.50)%]水平显著降低,LVID-S[(1.84±0.20)mm比(2.20±0.24)mm]、IVS-D[(0.78±0.09)mm比(1.01±0.06)mm]、IVS-S[(1.10±0.11)mm比(1.40±0.10)mm]、LVPW-D[(0.78±0.09)mm比(0.93±0.14)mm]及LVPW-S[(1.09±0.07)mm比(1.21±0.11)mm]显著增大(t=14.82、14.04、5.07、9.33、9.51、3.97、4.18,P均<0.001),纵向应变(24.81±2.97比9.43±2.49)、径向应变(26.56±5.46比19.17±8.03)及圆周应变值(26.49±5.40比14.25±6.03)均减低(t=11.91、2.40、4.65,P均<0.05)。病理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肥胖组小鼠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明显增厚,心肌细胞肥大且排列紊乱,胶原纤维分布增多,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炎症小体和半胱氨酸蛋白酶-1炎症因子明显呈高表达。结论超声生物显微镜可无创检测肥胖小鼠的心脏收缩功能,其应变技术可早期发现肥胖所致心肌损伤改变,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炎症小体和半胱氨酸蛋白酶-1炎症因子参与肥胖小鼠心肌损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技术 肥胖 NLRP3 CASPASE-1 心肌收缩功能 动物实验 小鼠 近交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技术用于检出肥胖小鼠心肌损伤及评估皮质抑素减轻该损伤的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井一淑 吴丹 +8 位作者 燕茹 潘璐 马学平 马鑫 万富鑫 刘姝靖 苏秀丽 杜欢 王琴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77-1481,共5页
目的观察应变技术用于检出肥胖小鼠心肌损伤及皮质抑素减轻该损伤的价值。方法将4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肥胖组、皮质抑素组及正常组,每组16只;对肥胖组和皮质抑素组小鼠以高脂饲料饲养、正常组以正常饲料饲养11周,之后对皮质抑素... 目的观察应变技术用于检出肥胖小鼠心肌损伤及皮质抑素减轻该损伤的价值。方法将4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肥胖组、皮质抑素组及正常组,每组16只;对肥胖组和皮质抑素组小鼠以高脂饲料饲养、正常组以正常饲料饲养11周,之后对皮质抑素组腹腔注射皮质抑素120μg/(kg·d),对肥胖组和正常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周。行心脏超声生物显微镜(UBM)、透射电镜,检测炎症因子表达水平,观察组间差异,评估应变技术检出心脏损伤的效能及皮质抑素对于心脏的保护作用。结果3组小鼠常规心脏超声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应变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肥胖组各应变参数显著低于皮质抑素组和正常组(P均<0.05)。肥胖组心肌超微结构受损,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Caspase-1)及血清IL-1β水平较皮质抑素组及正常组显著增高(P均<0.05);皮质抑素组心肌超微结构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利用应变技术可有效检出肥胖小鼠早期心肌损伤;皮质抑素能有效减轻肥胖小鼠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应变 肥胖 心肌病 超声检查 皮质抑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颈上交感神经节阻断延缓主动脉夹层病理过程的机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政军 王虎 +2 位作者 张玉京 苏金林 李建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6-532,共7页
目的:探讨双侧颈上交感神经节阻断对主动脉夹层病理过程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手术对照组、交感阻断组。采用β-氨基丙腈建立主动脉夹层模型,交感阻断组注射β-氨基丙腈前接受颈上交感神经节阻断术。采... 目的:探讨双侧颈上交感神经节阻断对主动脉夹层病理过程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手术对照组、交感阻断组。采用β-氨基丙腈建立主动脉夹层模型,交感阻断组注射β-氨基丙腈前接受颈上交感神经节阻断术。采用无创尾动脉血压监测大鼠的血压和心率,药物阻滞法间接监测交感神经活性,HE染色观察主动脉壁组织结构,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胶原纤维增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pelin蛋白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蛋白表达。结果:实验期间,手术对照组和交感阻断组体质量小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且交感阻断组体质量大于手术对照组(均P<0.05)。手术对照组的心率和交感神经活性较空白对照组增加(均P<0.05),而交感阻断组降低(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手术对照组主动脉管壁增厚,而交感阻断组主动脉管壁增厚情况较手术对照组有所改善。空白对照组主动脉血管壁中大量胶原蛋白-1被天狼星红染成褐色,交感阻断组次之,手术对照组胶原蛋白-1染色最浅。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手术对照组Apelin、MMP-2、MMP-9蛋白表达增加(均P<0.05),而交感阻断组Apelin、MMP-2、MMP-9蛋白表达较手术对照组减少(均P<0.05)。结论:颈上交感神经节阻断术可有效减少诱导大鼠主动脉夹层的发生及死亡,可能与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减少胶原蛋白1、Apelin、MMP-2、MMP-9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病理学 主动脉疾病/病理学 交感神经系统 颈上神经节 脂肪类/代谢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白细胞介素-6-572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贝那普利治疗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震 张德凯 +4 位作者 楚元奎 张怡清 白静 邢译文 于欣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6-540,共5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572 C/G多态性与高血压肾损害及贝那普利疗效的关联。方法:入选284例初诊高血压病患者,测定24 h尿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依其结果将患者分为高血压组(UAER<20...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572 C/G多态性与高血压肾损害及贝那普利疗效的关联。方法:入选284例初诊高血压病患者,测定24 h尿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依其结果将患者分为高血压组(UAER<20μg/min)和高血压肾损害组(UAER≥20μg/min)。用酶联免疫检测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浆IL-6水平,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检测IL-6-572 C/G基因多态性。并取16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正常血压组。之后以贝那普利作为基础降压药治疗,评价IL-6-572 C/G多态性与贝那普利疗效的关系。结果:正常血压组IL-6-572 C/G以GG占比最高,然后是GC和CC,C/G频率分别为40%、60%;高血压组IL-6-572 C/G的基因型以CC多见,其次为GG、GC,C/G频率分别为51%、49%;高血压肾损害组IL-6-572 C/G的基因型以CG最为多见,然后是CC和GG,C/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8%、42%。3组间多态性及G/C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IL-6-572 GG基因型者贝那普利治疗前后IL-6和UAER的变化最为显著,其次是CC和CG型(P<0.05)。结论:IL-6-572 C/G多态性与高血压肾损害相关,并与贝那普利治疗的反应相关联。IL-6-572 C/G基因型检测有益于识别高血压肾损害的高危患者,并预测对贝那普利的治疗效应,以助益高血压肾损害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肾损害 白细胞介素-6 基因多态性 贝那普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对比剂脑病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何琳 别自东 +2 位作者 张政军 宋秀萍 沙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55-659,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对比剂脑病的发生率、患者临床特点和对比剂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09年5月至2019年5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内科行PCI的24042例患者中发生PCI后对比剂脑病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对比剂脑病的发生率、患者临床特点和对比剂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09年5月至2019年5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内科行PCI的24042例患者中发生PCI后对比剂脑病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将PCI后对比剂脑病患者分为精神症状组、皮质盲组、神经毒性脑病组及无菌性脑膜炎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估PCI后对比剂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在行PCI的24042例患者中,32例(0.13%)于PCI后出现对比剂脑病,其中精神症状组、皮质盲组、神经毒性脑病组、无菌性脑膜炎组分别有14例、12例、4例、2例。对比剂脑病患者的颅脑CT主要表现为:大致正常或皮层显影不清,皮层下增强。给予对比剂脑病患者充分水化排出对比剂、糖皮质激素抗变态反应治疗等措施后,未发生不可逆性神经功能损害。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重、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对比剂剂量、冠状动脉B/C型病变及PCI操作时间与对比剂脑病有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5岁(OR=2.79,95%CI:0.91~4.72,P=0.022)、冠状动脉B/C型病变(OR=2.92,95%CI:1.01~5.21,P=0.014)是PCI后对比剂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比剂脑病是PCI术中少见却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后迅速做出应对措施,多可避免不可逆损伤的出现。年龄≥55岁、冠状动脉B/C型病变是PCI后对比剂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对比剂脑病 危险因素 处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苷通过激活TrkA抑制芬太尼诱导的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佩佩 郝钰 杨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1年第4期630-637,共8页
本文旨在研究虎杖苷对芬太尼麻醉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分离小鼠海马神经元进行培养,并分别使用芬太尼,虎杖苷+芬太尼,虎杖苷+芬太尼+IgG,虎杖苷+芬太尼+MNAC13(TrkA封闭抗体)进行处理,然后通过TUNNEL检测细胞凋亡,通过免疫组... 本文旨在研究虎杖苷对芬太尼麻醉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分离小鼠海马神经元进行培养,并分别使用芬太尼,虎杖苷+芬太尼,虎杖苷+芬太尼+IgG,虎杖苷+芬太尼+MNAC13(TrkA封闭抗体)进行处理,然后通过TUNNEL检测细胞凋亡,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aspase-9和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Trk)受体的表达,并通过莫里斯水迷宫试验检测芬太尼,芬太尼和虎杖苷联合处理后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结果显示,虎杖苷预处理后可以显著增加TrkA磷酸化并抑制细胞凋亡,而MNAC13可以显著抑制TrkA磷酸化并诱导细胞凋亡;此外,与对照组小鼠相比,芬太尼组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显著下降,而虎杖苷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上述结果表明,虎杖苷可以抑制芬太尼诱导的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改善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苷 海马神经元 细胞凋亡 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