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和宁夏地区2家医院临床分离气单胞菌属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1
作者 陶佳 陈素明 +7 位作者 王文 李刚 王欢 王亮 马婷婷 曲芬 贾伟 王利茹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7-1113,共7页
目的了解北京和宁夏地区2家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和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临床分离气单胞菌属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和防控气单胞菌属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22年间2家医院临床分离气单胞菌属感染患者的... 目的了解北京和宁夏地区2家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和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临床分离气单胞菌属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和防控气单胞菌属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22年间2家医院临床分离气单胞菌属感染患者的年龄、性别、菌种分布、标本类型分布和耐药率等,使用Whonet5.6软件和Graphpad Prism 8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间2家医院分离气单胞菌属细菌共541株,分别为198株和343株,感染患者均是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多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2家医院检出的气单胞菌属中均以嗜水气单胞菌为主,其次为豚鼠气单胞菌、维隆气单胞菌温和亚种,其他检出的菌种包括维隆气单胞菌维隆亚种、杀鲑气单胞菌和斑点气单胞菌。541株气单胞菌的标本来源主要为胆汁和血液,分别占31.98%和19.78%,其他标本类型包括痰液、引流液、分泌物等。2家医院气分离单胞菌属的标本类型有统计学差异,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前五位的标本类型为血液、粪便、腹水、胆汁和引流液,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的标本类型主要为胆汁、痰液、分泌物、引流液、血液。气单胞菌属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低,3种气单胞菌均未检测到阿米卡星耐药的菌株。豚鼠气单胞菌对头孢类及单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明显高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结论2家医院检出的气单胞菌属的菌种组成类似,但在临床分布及耐药性间均存在差异性,每个医院都需要监测本地区气单胞菌的流行情况及耐药性,为气单胞菌的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单胞菌属 菌种分布 临床分布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弓形虫ROP16_Ⅰ对A549细胞表达谱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苏雅静 乔霞 +3 位作者 刘学雷 杨宁爱 贾伟 赵志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57-963,972,共8页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对ROP16 Ⅰ基因转染的A549细胞株的表达谱芯片结果进行数据挖掘,寻找影响Ⅰ型弓形虫疾病的差异表达基因,为揭示Ⅰ型弓形虫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过表达ROP16 Ⅰ的A549细胞株的表达谱进行...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对ROP16 Ⅰ基因转染的A549细胞株的表达谱芯片结果进行数据挖掘,寻找影响Ⅰ型弓形虫疾病的差异表达基因,为揭示Ⅰ型弓形虫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过表达ROP16 Ⅰ的A549细胞株的表达谱进行研究,从中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将得到的数据导入在线分析工具ToppGene和STRING中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同时进行GO 分析及KEGG分析。结果本研究共获得了48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的基因共有252个,下调的基因共有231个。ToppGene最终筛选得到CCL8、CXCL11、PIAS1及EIF2AK2等14个Ι型弓形虫相关的基因。GO分析和KEGG分析发现,这些候选基因与白介素IL-10、IL-4、IL-13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及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相关。在蛋白-蛋白互作网络中,这14个候选基因恰好处于网络的最核心位置。结论Ι型弓形虫疾病的发生可能与CCL8、CXCL11、PIAS1及EIF2AK2等基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P16 弓形虫 表达谱 生物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STAT3信号通路与肝癌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柳辉 郭乐 +2 位作者 丁淑琴 李元 姜中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656-1662,共7页
IL-6是一种多效细胞因子,主要通过IL-6/STAT3信号通路发挥生物学效应。IL-6在肿瘤微环境中含量丰富,异常激活的IL-6/STAT3信号通路可通过影响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血管生成和凋亡等过程参与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靶向药物可通... IL-6是一种多效细胞因子,主要通过IL-6/STAT3信号通路发挥生物学效应。IL-6在肿瘤微环境中含量丰富,异常激活的IL-6/STAT3信号通路可通过影响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血管生成和凋亡等过程参与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靶向药物可通过阻断该信号通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miRNAs可多靶点作用于IL-6/STAT3信号通路,抑制肝癌发生发展。深入了解IL-6/STAT3信号通路与HCC的关系有助于阐明其发病机制,并为HCC治疗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6 STAT3 IL-6/STAT3信号通路 肝细胞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ROP16_Ⅱ效应分子对宿主A549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苏雅静 董辉 +4 位作者 乔霞 王云杰 刘学雷 杨宁爱 赵志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23-329,共7页
目的 ROPl6在弓形虫入侵宿主细胞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为了提高ROP16对宿主细胞的分子功能的认识,本研究分析了ROP16_Ⅱ基因转染的A549细胞株的表达谱,筛选了新的候选基因,为揭示Ⅱ型弓形虫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依据。方法通过表达谱... 目的 ROPl6在弓形虫入侵宿主细胞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为了提高ROP16对宿主细胞的分子功能的认识,本研究分析了ROP16_Ⅱ基因转染的A549细胞株的表达谱,筛选了新的候选基因,为揭示Ⅱ型弓形虫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依据。方法通过表达谱芯片技术对过表达ROP16_Ⅱ的A549细胞株的表达谱进行研究,并从中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利用ToppGene从差异表达基因中筛选候选基因,并通过RT-qPCR对获得的基因进行验证。结果共获得了9 99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的基因有4 293个,下调的基因有5 701个。将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类,主要涉及多种生物学过程,包括发育过程、生物调控、免疫应答和信号传导等过程。采用ToppGene筛选得到4个疾病候选基因,其中上调表达的有IL4R和STAT1;下调表达的有IL12RB1和IL2RG。RT-qPCR结果与表达谱芯片数据一致。结论 ROP16_Ⅱ入侵宿主细胞后影响宿主细胞基因表达谱,了解ROP16_Ⅱ的作用机制,对于更加全面地揭示Ⅱ型弓形虫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pGene ROP16 表达谱 弓形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多态性ROP16效应分子诱导宿主A549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苏雅静 董辉 +2 位作者 王云杰 刘学雷 赵志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0-206,共7页
目的探讨弓形虫Ⅰ、Ⅱ和Ⅲ型ROP16对宿主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以A549细胞株为研究模型,建立弓形虫Ⅰ、Ⅱ和Ⅲ型ROP16稳定转染的A549细胞株,通过表达谱芯片技术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基因进行GO分析和Pathway通路分析。结... 目的探讨弓形虫Ⅰ、Ⅱ和Ⅲ型ROP16对宿主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以A549细胞株为研究模型,建立弓形虫Ⅰ、Ⅱ和Ⅲ型ROP16稳定转染的A549细胞株,通过表达谱芯片技术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基因进行GO分析和Pathway通路分析。结果对差异基因进行聚类,发现ROP16I转染组776个基因表达上调,494个基因表达下调;ROP16Ⅲ转染组842个基因表达上调,520个基因表达下调;而ROP16Ⅱ转染组5 063个基因表达上调,5 989个基因表达下调。另外,ROP16Ⅰ/Ⅲ转染组基因表达谱相似。而ROP16Ⅱ转染组则不同,表达谱差异显著。对ROP16Ⅱ转染组差异基因进行Pathway通路分析发现,显著改变的通路共有74条,其中ROP16Ⅱ单独调控的信号通路有19条,主要与NF-κB、Toll样受体,趋化因子等信号通路、炎症反应及免疫调节和代谢等相关。结论 ROP16入侵宿主细胞核后影响宿主细胞基因表达谱。同Ⅰ、Ⅲ型弓形虫相比,Ⅱ型弓形虫在基因组上的差异导致其具有独特的差异基因表达谱和信号通路,了解其单独调控的信号通路对于Ⅱ型弓形虫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ROP16 表达谱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abaI基因的克隆表达分析、同源建模及分子对接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乔霞 苏雅静 +2 位作者 康宇婷 汪澎涛 贾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886-2893,共8页
高丝氨酸内脂合成酶(homoserine lactone synthase,abaI)是导致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关键酶之一,对其结构功能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抑制生物被膜形成有很大帮助。本研究通过Genebank查找abaI(A1S_0109)蛋白序列,运用分子技术对其进... 高丝氨酸内脂合成酶(homoserine lactone synthase,abaI)是导致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关键酶之一,对其结构功能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抑制生物被膜形成有很大帮助。本研究通过Genebank查找abaI(A1S_0109)蛋白序列,运用分子技术对其进行表达分析,应用生物分析软件ExPASy、ESPript、MEG5.0、SWISS-MODEL等对其进行结构分析,使用分子对接软件分析抑制剂的关键结合位点。结果显示,在含有pET28a-abaI重组质粒BL21菌株与野生BL21菌株相比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以及运动性显著增高。从生成生物膜被膜的定义上,BL21从不产生物被膜菌株,变成了产膜菌株。预测其结构蛋白与TofI蛋白高度相似,通过分子对接首次揭示abaI蛋白抑制剂与abaI蛋白相互作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abaI在BL21中能够促使生物被膜的形成和增强细菌的运动,分子对接揭示了abaI蛋白的相互作用位点,为进一步研究其活性以及抑制剂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abaI 生物被膜 克隆与表达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