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锥形束CT在下颌下腺结石精确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小凤 孙小娟 +2 位作者 乔光伟 周忠伟 兰会霞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41-1045,共5页
目的比较X线片、超声、CT、锥形束CT(CBCT)对不同位置下颌下腺结石的检出率,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下颌下腺结石诊疗中的辅助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21年3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113例下颌下腺结石患者的X线片、超声、CT、CBC... 目的比较X线片、超声、CT、锥形束CT(CBCT)对不同位置下颌下腺结石的检出率,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下颌下腺结石诊疗中的辅助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21年3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113例下颌下腺结石患者的X线片、超声、CT、CBCT检查资料,比较4种成像方法对不同位置结石的检出率及总检出率。利用Mimics 19.0软件和CBCT数据对结石进行3D重建,从可视化角度观察结石的位置、大小、形态及数目。结果CBCT和CT对下颌下腺结石的总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2%(111/113)vs 95.6%(108/113),P>0.05],但均高于X线片(65.5%,74/113)和超声(73.5%,83/113)的总检出率。超声对导管前、中段结石的检出率最低[分别为63.6%(21/33)、72.2%(26/36)],与CBCT[分别为97.0%(32/33)、100.0%(36/36)]、CT[分别为93.9%(31/33)、97.2%(35/36)]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X线片对导管后段结石的检出率低于超声、CBCT、CT[40.9%(18/44)vs 81.8%(36/44)、97.7%(43/44)、95.5%(42/44),均P<0.01]。将CBCT数据导入Mimics 19.0软件后,成功地对不同大小、形态及数目的下颌下腺结石进行了可视化重建,重建图像清晰,结石与下颌骨的解剖位置关系显示直观。结论CBCT对下颌下腺结石的诊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替代传统CT进行涎石病诊断。对于双手双合诊未查及但超声提示的导管后段结石,可直接行CBCT检查进行精确诊断;对于导管前、中段结石,可考虑X线片和CBCT检查。可视化技术有助于临床患者宣教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下腺结石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诊断 数据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