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管理者毒性领导行为对临床护士工作投入的影响
1
作者 郑栋莲 王艳 +4 位作者 刘娜 马嫔 吴亚丽 马富珍 郭淑萍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者毒性领导行为对护士工作投入的影响,为护士工作投入水平提升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29所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1310名临床护士,采用护理管理者毒性领导行为量表和工作投入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者毒性领导行为对护士工作投入的影响,为护士工作投入水平提升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29所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1310名临床护士,采用护理管理者毒性领导行为量表和工作投入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工作投入总分(59.07±10.03)分,护理管理者毒性领导行为总分(70.32±16.61)分。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一般资料变量后,护理管理者毒性领导行为可独立解释临床护士工作投入总分32.2%的变异。结论护理管理者毒性领导行为对临床护士工作投入可产生消极影响,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有毒领导行为,促进护士工作投入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护理管理者 毒性领导行为 工作投入 组织文化 领导风格 工作环境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三联抗结核药聚乳酸-羟基乙酸缓释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 被引量:12
2
作者 何胤 杨宗强 +6 位作者 王骞 施建党 王自立 金少举 刘海涛 岳学峰 赵晨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56-461,共6页
目的 :制备复合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的聚乳酸-羟基乙酸(HRZ/PLGA)缓释微球,观察其理化性质和体外缓释特性。方法:以PLGA(450mg)为载体,避光条件下称取H(40mg)、R(60mg)、Z(125mg),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HRZ/PLGA缓释微... 目的 :制备复合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的聚乳酸-羟基乙酸(HRZ/PLGA)缓释微球,观察其理化性质和体外缓释特性。方法:以PLGA(450mg)为载体,避光条件下称取H(40mg)、R(60mg)、Z(125mg),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HRZ/PLGA缓释微球,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微球的形态特征;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载药量、包封率;采用溶出法、HPLC于3h、6h、12h、1d、2d、3d、6d、9d、12d、15d、20d、25d、30d、40d、50d测定H、R、Z三种药物的浓度,观察其是否均大于10倍最低抑菌浓度(MIC),计算其日均释药率、累计释药率。结果:HRZ/PLGA微球在电镜下观察呈圆球形,平均粒径为10.3±4.7μm;H、R、Z三种药物的载药量分别为(18.02±0.36)%、(22.46±0.24)%、(21.68±0.37)%,包封率分别为(54.79±1.13)%、(72.35±0.39)%、(67.21±0.68)%;体外缓释试验显示微球缓释前12d左右,三种药物的累计缓释度均超过了50%,日均释药率分别为5.05%、4.89%、6.86%;第12天后三药的缓释基本趋于稳定,日均释药率分别为0.17%、0.26%、0.16%;三种药物缓释到50d时均大于10倍MIC。结论:HRZ/PLGA微球具有优良的载药及药物缓释效果,是一种理想的复合抗结核药物缓释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 异烟肼 利福平 吡嗪酰胺 聚乳酸-羟基乙酸 微球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三联抗结核药物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材料体外缓释性能的观察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海涛 施建党 +5 位作者 王骞 王自立 耿广起 德向研 王洁 杨宗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9-244,共6页
目的:探讨载三联抗结核药物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材料在模拟体液中的药物缓释性能.方法:避光环境下以100∶3∶3∶12的比例称取硫酸钙/氨基酸复合材料500mg、异烟肼(isoniazid,INH) 15mg、利福平(rifampicin,RFP) 15mg、吡嗪酰胺(p... 目的:探讨载三联抗结核药物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材料在模拟体液中的药物缓释性能.方法:避光环境下以100∶3∶3∶12的比例称取硫酸钙/氨基酸复合材料500mg、异烟肼(isoniazid,INH) 15mg、利福平(rifampicin,RFP) 15mg、吡嗪酰胺(pyrazinamide,PZA)60mg制备载药人工缓释材料,将其置于模拟体液中,分别于浸泡3h、12h、24h、36h、48h、60h、72h、1~14周时取材料浸提液,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其中INH、RFP、PZA三种药物的浓度,并据其计算单位时间段内药物释出质量.结果:载三联抗结核药的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材料在模拟体液中浸泡3h时浸提液中释出INH、RFP、PZA的浓度分别达到152.96±1.32μg/ml、92.90±2.17μg/ml和334.90±12.3μg/ml,在8周前各时间点的浸提液中,3种药物浓度均较高;至8周时PZA的释出浓度、10周时RFP释出浓度、11周时INH的释出浓度仍高于其10倍的最小抑菌浓度,之后逐渐降低;未载药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材料在有效检测时间内药物出峰时间处未见有意义杂质峰出现.结论:载三联抗结核药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材料具有较为平稳、持续时间较长的有效缓释性能,三种药物在模拟体液中释出药物的浓度均可达到体内杀死结核分枝杆菌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 硫酸钙/聚氨基酸 缓释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H-PZA-PLGA缓释微球制备及体外释药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杨宗强 何胤 +5 位作者 施建党 赵晨 岳学峰 刘海涛 张小敏 王洁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研究异烟肼(INH)、吡嗪酰胺乳酸(PZA)-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PLGA为载体,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INH-PZA-PLGA微球;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INH-PZA-PLGA微球形态特征;计算INH-PZA-PLGA微球中INH、... 目的研究异烟肼(INH)、吡嗪酰胺乳酸(PZA)-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PLGA为载体,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INH-PZA-PLGA微球;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INH-PZA-PLGA微球形态特征;计算INH-PZA-PLGA微球中INH、PZA的载药量、包封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INH-PZA-PLGA微球在不同时段模拟体液中INH、PZA的药物浓度,观察其是否均大于10倍最小抑菌浓度(MIC),计算其各阶段释药量、累计释药度并拟合药物体外释放数学方程并观察其体外释药特性。结果 INH-PZA-PLGA微球成球规整、分布均匀、表面光滑、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11.04±0.4)μm,INH和PZA的载药量分别为(21.78±0.27)%、(24.91±0.16)%,包封率分别为(58.52±1.65)%、(72.26±1.28)%。INHPZA-PLGA微球中INH突释现象较PZA突释现象明显,46 d INH累计释放量93.01%,PZA累计释放量77.40%。前9 d两种药物释放规律拟合Higuchi曲线的R^2值最大,可认为两种药物按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的规律释放;12 d后两种药物拟合零级曲线的R^2值最大,可认为两种药物按等量的规律释放。结论 INH-PZA-PLGA微球具有良好的体外药物缓释性能,阶段释放量均大于10倍的MIC,理论上可达到体内杀死结核杆菌的浓度,为脊柱结核术后局部给药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INH-PZA-PLGA缓释微球 体外 释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MALAT1通过miR-34c/SATB2轴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郭玮玮 秦悦 +1 位作者 杨海波 米占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63-971,I0002,I0003,共11页
目的:探讨长非编码RNA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LncRNA MALAT1)通过微小RNA(miR)-34c/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2(SATB2)轴对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D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人ADSCs转染Lenti-NC、Lenti-MALAT1、sh-NC、sh-... 目的:探讨长非编码RNA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LncRNA MALAT1)通过微小RNA(miR)-34c/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2(SATB2)轴对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D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人ADSCs转染Lenti-NC、Lenti-MALAT1、sh-NC、sh-MALAT1、miR-NC和miR-34c,RT-PCR法检测ADSCs中LncRNA MALAT1、miR-34c和SATB2 mRNA表达水平;miRcode和TargetScan 7.1网站预测并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34c与LncRNA MALAT1、miR-34c与SATB2之间的靶向结合作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DSCs中成骨标志物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桥蛋白(OPN)和骨钙蛋白(OCN)表达水平;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茜素红S(ARS)染色检测ADSCs中ALP和ARS水平及钙盐沉积。结果:与第0天比较,ADSCs成骨诱导第3、7、14和21天后,细胞中LncRNA MALAT1、SATB2、Runx2、OPN和OC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miR-34c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Lenti-NC组和sh-NC组比较,Lenti-MALAT1组ADSCs中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Runx2、OPN和OCN蛋白表达水平,ALP和ARS水平明显升高(P<0.01),sh-MALAT1组上述指标明显降低(P<0.01)。与miR-NC+Lenti-NC组比较,miR-34c+Lenti-NC组ADSCs中Runx2、OPN和OC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ALP和ARS水平明显降低(P<0.01),miR-34c+Lenti-MALAT1组ADSCs中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enti-NC+miR-NC组比较,Lenti-SATB2+miR-NC组ADSCs中Runx2、OPN和OCN蛋白表达水平及ALP和ARS水平明显升高(P<0.01),Lenti-SATB2+miR-34c组上述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cRNA MALAT1通过miRNA-34c/SATB2轴促进ADSCs的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微小RNA-34c 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结核骨破坏的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谢磊 郑建平 施建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9-183,共5页
骨关节结核占所有结核病例的2.2%~4.7%,占肺外结核的10%~15%,其中约50%~75%为脊柱结核[1、2]。骨关节结核病灶组织破坏的最大特点是骨质的吸收及破坏[3]。骨吸收和骨破坏不仅影响了脊柱的支撑和保护功能,还常常压迫或侵及神经导致神经... 骨关节结核占所有结核病例的2.2%~4.7%,占肺外结核的10%~15%,其中约50%~75%为脊柱结核[1、2]。骨关节结核病灶组织破坏的最大特点是骨质的吸收及破坏[3]。骨吸收和骨破坏不仅影响了脊柱的支撑和保护功能,还常常压迫或侵及神经导致神经功能障碍。严重的骨质破坏可致脊柱后凸畸形,极大地影响患者的外观及生活质量[2、4]。骨组织的完整性是通过在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活性之间保持良好的平衡得以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结核 脊柱后凸畸形 神经功能障碍 肺外结核 脊柱结核 骨质破坏 骨破坏 成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