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泌体miRNA在女性生殖领域研究概况及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晓荣 高婷 +3 位作者 仲佳雯 秦岭 王雪怡 罗玉雪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4-199,共6页
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讯的介质,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外泌体携带miRNA能够调控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包括女性不孕性生殖疾病,有望成为多种疾病早期诊断治疗、预后的新生物标志物。此外,研究发现外泌体及其miRNA广泛参与了药物治疗... 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讯的介质,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外泌体携带miRNA能够调控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包括女性不孕性生殖疾病,有望成为多种疾病早期诊断治疗、预后的新生物标志物。此外,研究发现外泌体及其miRNA广泛参与了药物治疗过程。中医药在治疗女性多种生殖疾病中均有较好的疗效,但由于中药治疗作用多靶点、多环节、多通路的特点,直接的信号通路研究已经不能解释药物作用的具体机制,研究发现外泌体及miRNA作为间接桥梁,可能是中药作用机制研究的有效物质。因此,该文旨在通过总结外泌体miRNA对女性生殖疾病的调控作用及外泌体miRNA在中药干预作用机制中的研究,为女性生殖疾病诊疗和中医药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文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MIRNA 生殖疾病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对卵巢早衰小鼠激素水平、氧化应激、颗粒细胞自噬的影响及机制
2
作者 仲佳雯 姜波 +3 位作者 张文燕 李晓荣 秦岭 高婷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4-582,592,共10页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卵巢早衰小鼠模型激素水平、氧化应激状态以及颗粒细胞自噬的影响,并深入解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建立卵巢早衰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小鼠分为模型组、六味地黄丸低剂量组、六味地黄丸高...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卵巢早衰小鼠模型激素水平、氧化应激状态以及颗粒细胞自噬的影响,并深入解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建立卵巢早衰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小鼠分为模型组、六味地黄丸低剂量组、六味地黄丸高剂量组、戊酸雌二醇组、通路抑制剂组(NVP-BEZ235)、通路抑制剂+六味地黄丸高剂量组,连续灌胃28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对小鼠血清中的激素及氧化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包括抗米勒管激素(AM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及丙二醛(MDA)等指标。处死后称取双侧卵巢计算卵巢指数;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评估卵巢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卵巢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含量以及透射电镜下自噬体计数评估线自噬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及qPCR检测自噬及通路相关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六味地黄丸高剂量组E2、AMH、SOD、GSH-Px显著升高(P<0.05),FSH、LH、MDA显著降低(P<0.05);卵巢指数显著提高(P<0.05);增加小鼠黄体数,减少闭锁卵泡数(P<0.05);自噬体计数均降低,线粒体自噬相关标志物LC3降低,而螯合体1(P62)、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总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总蛋白激酶B(p-AKT/AKT)显著增加(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保护卵巢免受环磷酰胺引起的卵巢损伤和氧化应激;六味地黄丸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mTOR抑制颗粒细胞过度自噬来改善卵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 卵巢早衰 激素 氧化应激 颗粒细胞自噬 环磷酰胺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研究探讨参芪抑瘤方联合顺铂对肝癌模型小鼠相关免疫基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马兰 杨玉萍 +2 位作者 冯鑫 段永强 张治宁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21-1733,共13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基于生物信息学研究参芪抑瘤方联合顺铂对肝癌模型小鼠相关免疫基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从TCGA和GEO数据库下载肝癌患者的基因表达谱和临床数据,并与ImmPort数据库下载的免疫相关基因取交集筛选免疫表达基因。计算免... 目的本研究旨在基于生物信息学研究参芪抑瘤方联合顺铂对肝癌模型小鼠相关免疫基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从TCGA和GEO数据库下载肝癌患者的基因表达谱和临床数据,并与ImmPort数据库下载的免疫相关基因取交集筛选免疫表达基因。计算免疫相关基因对系数(IRGPI)以构建IRGP预后模型。根据ROC曲线分析确定肝癌患者1年总生存率的IRGPI的最佳cut-off值,并将肝癌患者分为高、低免疫风险组,使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存状态。接着通过网络药理学技术筛选参芪抑瘤方治疗肝癌的有效成分和基因靶点,并获得参芪抑瘤方与疾病的交集基因,然后通过R软件“VennDiagram”提取肝癌相关免疫基因和参芪抑瘤方与疾病的交集基因的交集,并通过动物模型验证参芪抑瘤方联合顺铂对肝癌模型小鼠肿瘤组织中相关免疫基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在2483个相关免疫基因中,有84对免疫相关基因与实验组OS显著相关(P<0.001),以cut-off值-0.258将患者分为高、低免疫风险组中,高免疫风险组的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低免疫风险组(P<0.001)。单因素Cox分析显示,IRGP模型风险值与肿瘤T分期临床特征对预后有影响。多因素Cox分析显示,IRGP模型风险值与肿瘤T分期可以作为独立预后因素。通过网络药理学技术筛选出266个参芪抑瘤方与肝癌的交集基因,进一步与84对免疫相关基因取交集得8个基因。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小鼠瘤质量均有下降(P<0.05);小鼠脾指数和胸腺指数均升高(P<0.05);小鼠血清和脾脏组织中CD4+/CD8+比值均降低;小鼠肿瘤组织中ICAM1、FABP5、IGF2、CDK4、NR1、ADRB2、AR、NR3C2 mRNA的表达均下降(P<0.05),且联合组治疗效果显著(P<0.01)。结论本研究预测了肝癌相关的关键免疫基因以及免疫相关基因的预后分析,实验研究验证了参芪抑瘤方能够有效降低肿瘤组织中相关免疫基因的表达,并能改善肝癌模型小鼠脾脏组织中相关免疫细胞比例以及提高小鼠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免疫相关基因(IRG) 参芪抑瘤方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