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配合物Co(AHD)_(2)Cl_(2)的合成、晶体结构和性质研究
1
作者 张逢源 张小敏 丁润梅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1年第11期102-105,共4页
通过溶液法合成得到一种新型荧光配合物Co(AHD)_(2)Cl_(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其组成、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构研究表明,配体以双齿鳌合的形式与金属二价钴离子配位,所得配合物结构单元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形成... 通过溶液法合成得到一种新型荧光配合物Co(AHD)_(2)Cl_(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其组成、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构研究表明,配体以双齿鳌合的形式与金属二价钴离子配位,所得配合物结构单元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了配合物的超分子网络结构。荧光分析表明,标题配合物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钴配合物 单晶结构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野生荨麻水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陈铭扬 马巧莹 +7 位作者 马佳媛 陈金珠 李辉 黄琪 袁登举 苏文贵 王嘉丽 朱明星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期289-290,297,共3页
[目的]观察宁夏野生荨麻(Urticaangustifolia Fisch.Ex Hornem.)水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出10只为正常对照组喂以基础饲料,自由进食进水;其余大鼠喂以高脂饲料自由饮水... [目的]观察宁夏野生荨麻(Urticaangustifolia Fisch.Ex Hornem.)水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出10只为正常对照组喂以基础饲料,自由进食进水;其余大鼠喂以高脂饲料自由饮水,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45 mg/kg)诱导2型糖尿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即糖尿病模型组,荨麻高剂量组(300 mg/kg),荨麻低剂量组(150 mg/kg)。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均每日1次,连续灌胃4周结束。期间每周测定空腹血糖值1次,并于灌胃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高、低浓度荨麻组均能够降低大鼠CHOL(P<0.05);低浓度荨麻组能够降低TG(P<0.05),高、低浓度荨麻组对HDL和LDL的作用不明显(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高、低浓度荨麻组均可以升高血清中SOD水平(P<0.01);低浓度荨麻组可以降低血清中MDA水平(P<0.01),但高浓度荨麻组对于MDA水平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宁夏野生荨麻水提取物具有降低血糖、调节血脂和抗氧化应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生荨麻 2型糖尿病 大鼠 血糖 血脂 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灶周围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海宇 马全瑞 +5 位作者 张莲香 张焱 柯进芳 李玲 文玉军 秦毅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5-297,301,共4页
目的:研究黄芪对大鼠脑出血灶周围凋亡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分为黄芪治疗组,出血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其中黄芪治疗组又分成出血后0、6、24h治疗组。各组均于出血后72h处死。电镜观察不同时间点大鼠脑出血灶周同凋亡... 目的:研究黄芪对大鼠脑出血灶周围凋亡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分为黄芪治疗组,出血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其中黄芪治疗组又分成出血后0、6、24h治疗组。各组均于出血后72h处死。电镜观察不同时间点大鼠脑出血灶周同凋亡神经元的超微结构。结果:出血对照组可见大部分神经元胞体缩小,核膜凹陷,核固缩,染色质边集,核仁少见;部分线粒体大小不均,呈致密型改变,多数线粒体肿胀、体积增大、嵴断裂、空泡样变性;粗面内质网扩张。黄芪治疗组神经元线粒体,核仁,核膜,粗面内质网等结构损伤程度明显好于出血组。其中出血后0、6h治疗组的神经元超微结构好于出血后24h治疗组。结果:黄芪注射液能保护脑出血灶周围的神经元,减缓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元的凋亡,并且早期用药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脑出血 神经元 凋亡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棘球绦虫(中国大陆株)14-3-3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力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宗吉 雄英 +1 位作者 孙俊峰 赵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6-679,706,共5页
目的探讨细粒棘球蚴Eg14-3-3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性及其伴随的免疫反应。方法 ICR小鼠随机分为rEg14-3-3蛋白免疫组和PBS佐剂对照组,每隔2周背部皮下免疫1次,连续免疫3次。在第3次免疫后6周,用细粒棘球蚴活的原头蚴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2... 目的探讨细粒棘球蚴Eg14-3-3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性及其伴随的免疫反应。方法 ICR小鼠随机分为rEg14-3-3蛋白免疫组和PBS佐剂对照组,每隔2周背部皮下免疫1次,连续免疫3次。在第3次免疫后6周,用细粒棘球蚴活的原头蚴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24周杀鼠取脾,分离培养脾细胞,MTT检测淋巴细胞增殖率,用试剂盒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液的IL-2、IFN-γ、IL-10和IL-4水平,同时检获棘球蚴包囊数并计算减囊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gG及其亚型和IgE水平。结果与佐剂对照组比较,rEg14-3-3蛋白免疫组小鼠的免疫保护力为84.47%,rEg14-3-3蛋白免疫组小鼠血清IgG、IgG1、IgG2a抗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gE略低,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rEg14-3-3免疫组小鼠脾淋巴细胞特异抗原刺激后增殖显著,免疫组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IL-2分泌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IL-4、IL-10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Eg14-3-3蛋白能诱导小鼠产生高水平的免疫保护力,是潜在的疫苗候选抗原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rEg14-3-3 疫苗 免疫保护力 IL-2 IFN-γ IL-10 IL-4 IgG I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试验优化超声波法提取枸杞蜂花粉黄酮类化合物工艺 被引量:14
5
作者 冉林武 闫亚美 +3 位作者 曹有龙 曾晓雄 秦垦 魏志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7-40,共4页
通过单因素和旋转正交试验,对枸杞蜂花粉黄酮类化合物的超声波法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建立数学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影响枸杞蜂花粉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主次因素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5%、... 通过单因素和旋转正交试验,对枸杞蜂花粉黄酮类化合物的超声波法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建立数学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影响枸杞蜂花粉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主次因素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5%、提取时间95min、液料比40:1(mL/g);测得枸杞蜂花粉总黄酮含量的平均值为3.03%(n=3),基本和预测值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法 枸杞蜂花粉 黄酮类化合物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复合氢氧化物的药物控释动力学机制 被引量:4
6
作者 鲍凤娟 王淑静 +4 位作者 苟国敬 卢宁清 杨晓萍 焦林 王志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52,共6页
以层状复合氢氧化物(LDH)为载体组装乙酰苯甲酸(ASP)的插层复合物LDH—ASP,以pH2.48—6.89的磷酸盐溶液为介质进行药物释放动力学实验,通过对不同时间药物释放度的测定及释放药物后载体结构变化分析研究了LDH对层间药物的控制... 以层状复合氢氧化物(LDH)为载体组装乙酰苯甲酸(ASP)的插层复合物LDH—ASP,以pH2.48—6.89的磷酸盐溶液为介质进行药物释放动力学实验,通过对不同时间药物释放度的测定及释放药物后载体结构变化分析研究了LDH对层间药物的控制释放机制。结果表明粉末状LDH—ASP能在较宽的pH范围表现明显缓控释作用,药物释放度积分方程与Higchi方程、Ritger—Peppas方程、Bhaskar方程及一级动力学方程等经验模型吻合。复合物与溶出介质的反应机制研究表明,药物释放速率及释放度大小取决于交换配比n(ASP)/n[HnPO4^(3-n)]所决定的LDH层间通道畅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H—ASP复合物 控制释放 交换摩尔配比 化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大鼠脑出血灶周围凋亡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韩金利 刘海洋 +5 位作者 梁亮 刘广辉 张焱 赵承军 王强 秦毅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37-838,共2页
脑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发病率有持续上升并有发病年龄年轻化的趋势。研究显示,细胞凋亡参与了脑出血灶周围神经组织的继发性损伤_2]。脑出血后,在凋亡因子的刺激下,启动了凋亡程序,使相当数量的神经元成为凋亡神经元,... 脑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发病率有持续上升并有发病年龄年轻化的趋势。研究显示,细胞凋亡参与了脑出血灶周围神经组织的继发性损伤_2]。脑出血后,在凋亡因子的刺激下,启动了凋亡程序,使相当数量的神经元成为凋亡神经元,最终转变为坏死神经元,有研究证实阻断神经元凋亡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3]。中药黄芪有扩张血管,清除氧自由基,改善微循环等多重作用。本课题组先前的研究表明,中药黄芪通过保护神经元线粒体降低大鼠脑出血灶周围神经元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超微结构 周围神经组织 黄芪甲苷 细胞凋亡 出血灶 大鼠脑 清除氧自由基 神经元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F运载5-氟尿嘧啶在大鼠体内分布浓度的定量检测 被引量:1
8
作者 苟国敬 鲍凤娟 +4 位作者 刘彦红 赵承军 黄洁 孙岳 薛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2-198,共7页
用溴尿嘧啶作内标,制备生物样本、沉降蛋白、酯萃法提取待测组分,建立氟尿嘧啶浓度测定方法,检测"右旋糖酐-磁性层状复合氢氧化物-氟尿嘧啶"(Dextran-Magnetic LDH-Fluorouracil,DMF)给药干预大鼠体内组织中的氟尿嘧啶浓度。... 用溴尿嘧啶作内标,制备生物样本、沉降蛋白、酯萃法提取待测组分,建立氟尿嘧啶浓度测定方法,检测"右旋糖酐-磁性层状复合氢氧化物-氟尿嘧啶"(Dextran-Magnetic LDH-Fluorouracil,DMF)给药干预大鼠体内组织中的氟尿嘧啶浓度。结果表明溴尿嘧啶内标HPLC法回收率高(>90%)、精密度好、结果重现性好(RSD<3%)、测试稳定性高;在外加磁场和多次给药干预条件下,测得不同实验组动物组织的药物浓度有统计学意义,满足验证DME磁靶向缓控释性能的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糖酐-磁性层状复合氢氧化物-氟尿嘧啶”转运模型 5-氟尿嘧啶定量检测 HPLC内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磺基水杨酸荧光光谱及自猝灭现象
9
作者 张娟 王洁 +1 位作者 王淑静 卢晓红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11年第4期54-56,共3页
研究了5-磺基水杨酸(5-sulfosalicylic acid,SSA)稀水溶液的荧光光谱性质,SSA的荧光激发峰λem分别位于201,210,236和297nm,荧光发射峰λem位于401nm;荧光发射峰强度与SSA浓度在2.5×10-7~8.0×10-6mol/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研究了5-磺基水杨酸(5-sulfosalicylic acid,SSA)稀水溶液的荧光光谱性质,SSA的荧光激发峰λem分别位于201,210,236和297nm,荧光发射峰λem位于401nm;荧光发射峰强度与SSA浓度在2.5×10-7~8.0×10-6mol/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SSA浓度较高时,荧光发射峰的形状和位置不变,但发射峰强度随浓度增大逐渐减弱;荧光激发峰位置红移且发生分裂,可能由于高浓度的SSA在激发光照射下形成了非荧光的缔合物,从而发生自碎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磺基水杨酸 荧光光谱 自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叶多糖对小鼠代谢、抗氧化、免疫功能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白敏 张颖 +4 位作者 李泉积 姬锦 金亚婷 王琦 赵嘉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413-419,共7页
目的:以C57BL/6雌性小鼠为研究对象,连续灌胃7周不同剂量(50、100、150 mg/kg)枸杞叶多糖,探究未灌胃枸杞叶多糖的正常组与灌胃不同剂量枸杞叶多糖组对小鼠代谢、抗氧化、免疫功能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方法:扫描电镜观察各组小鼠肠粘膜... 目的:以C57BL/6雌性小鼠为研究对象,连续灌胃7周不同剂量(50、100、150 mg/kg)枸杞叶多糖,探究未灌胃枸杞叶多糖的正常组与灌胃不同剂量枸杞叶多糖组对小鼠代谢、抗氧化、免疫功能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方法:扫描电镜观察各组小鼠肠粘膜超微结构,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活性来评价不同剂量枸杞叶多糖的抗氧化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中T、B、树突状细胞(DC)的数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清中的生化指标,通过16S RNA测序检测小鼠粪便样本中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各组小鼠肠粘膜超微结构无差异。高剂量枸杞叶多糖可升高T-SOD(45.27±2.73 U/g)和GSH-Px(1585.76±33.69 U/g)的活性,降低MDA(6.15±1.03 nmol/g)水平。高剂量组枸杞叶多糖可显著提高T、DC细胞数量(P<0.05),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0.30±0.04 mmol/L)及谷草转氨酶的活性(161.48±14.98 U/L)并提高了肠道益生菌属的相对丰度,如杜氏杆菌、嗜黏蛋白阿克曼菌、乳杆菌等。结论:灌胃枸杞叶多糖对小鼠肠粘膜结构无影响,同时可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改善肠道微生物区系,对小鼠甘油三酯及谷草转氨酶的生物代谢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将为枸杞叶多糖在食品、药品和保健品等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叶多糖 代谢 抗氧化 免疫功能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