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粒棘球绦虫Eg10诱导树突状细胞产生Th2免疫反应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娅娜 王婵 王双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39-447,共9页
目的研究细粒棘球绦虫蛋白10(antigen 10 of Echinococcus granulosus Eg10)对小鼠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免疫机制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培养骨髓来源的小鼠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 dendritic cell,BMDC),用不同的抗原包囊囊液(hydatid fluid ... 目的研究细粒棘球绦虫蛋白10(antigen 10 of Echinococcus granulosus Eg10)对小鼠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免疫机制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培养骨髓来源的小鼠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 dendritic cell,BMDC),用不同的抗原包囊囊液(hydatid fluid HF)、Eg10、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单独或联合作用DC,共6组。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各组DC形态学的变化;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DC的吞噬能力、迁移能力的变化、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及DC表面分子的表达情况;利用ELISA检测DC分泌各种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Eg10抑制DC向成熟状态发展,与囊液对照组相比,DC表面仅增多了褶皱,两者均可提高DC吞噬能力;刺激T细胞的增殖能力很弱,但是能够提高Treg细胞的含量;同时发现Eg10组DC表面分子MHCII和CD86的表达量高于空白组,分泌高含量的IL-10,IL-6。通过给予LPS联合刺激DC形态趋于半成熟状态,细胞表面树突增加,表面分子MHCII、CD80、CD40的表达增高,CD86的表达量降低;IL-10和IL-6的含量也相应的下降。结论Eg10诱导DC产生Th2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Eg10 免疫应答 细粒棘球绦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特异性诊断抗原Eg-07279的制备及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徐士梅 赵殷奇 +3 位作者 朱明星 赵嘉庆 王浩 赵巍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8-123,共6页
目的筛选出包虫病特异性诊断抗原分子并验证其免疫原性。方法对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公布的细粒棘球绦虫测序数据进行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筛选出六钩蚴中不表达且原头蚴中高表达的抗原分子Eg-07279,经重组克隆、表达后用亲... 目的筛选出包虫病特异性诊断抗原分子并验证其免疫原性。方法对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公布的细粒棘球绦虫测序数据进行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筛选出六钩蚴中不表达且原头蚴中高表达的抗原分子Eg-07279,经重组克隆、表达后用亲和层析法纯化获得重组蛋白r Eg-07279;重组蛋白免疫小鼠检测其特异性IgG水平并使用Western blot验证其免疫原性。结果筛选出的抗原分子Eg-07279经克隆、表达、纯化获得重组蛋白。利用该重组蛋白免疫小鼠,ELISA检测结果显示Eg-07279产生的特异性IgG水平(2.559±0.125)明显高于空白组(0.319 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原头蚴继发感染组和重组蛋白免疫组血清均可识别该重组蛋白而空白对照组鼠血清不能识别。结论获得细粒棘球蚴差异表达抗原Eg-07279并证实该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是较好的诊断抗原候选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特异性诊断抗原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