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地区回族人青光眼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武淑玲 王玮玲 +1 位作者 王金星 孙海峰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10期762-763,766,共3页
目的探讨回族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眼部血流动力学改变特点。方法采用美国MULTIGON500M型TCD仪器检测29例青光眼组及31例正常对照组眼动脉(oph-thal mic artery,OA)、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 artery of reti-na,CRA)和睫状后动脉(poste... 目的探讨回族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眼部血流动力学改变特点。方法采用美国MULTIGON500M型TCD仪器检测29例青光眼组及31例正常对照组眼动脉(oph-thal mic artery,OA)、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 artery of reti-na,CRA)和睫状后动脉(posterior ciliary artery,PCA)。检测指标为: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末流速、平均流速、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ent index,RI)、频谱形态和监听频声。结果青光眼患者的CRA及SP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分别为(7.55±2.43)cm·s^-1、(9.37±1.14)cm·s^-1,舒张期血流速度(2.10±0.93)cm·s^-1、(2.89±0.79)cm·s^-1及平均流速(4.54±1.44)cm·s^-1、(5.87±1.23)cm·s^-1均低于正常对照组,RI(0.65±0.70~0.76±0.6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I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青光眼患者眼血管血流动力学有明显改变,说明血管性因素可能在青光眼视神经的损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彩色多谱勒超声仪 血流速度 回族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RP患者视紫红质基因突变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庄文娟 邓大君 +3 位作者 盛迅伦 李自立 梅慧香 哈玲芳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8-351,共4页
目的研究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ADRP)患者视紫红质(RHO)基因的突变特征及其在视网膜色素变性(R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HPLC)技术和直接及克隆测序方法对RHO基因进行突变检测。结果一家系4例ADRP... 目的研究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ADRP)患者视紫红质(RHO)基因的突变特征及其在视网膜色素变性(R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HPLC)技术和直接及克隆测序方法对RHO基因进行突变检测。结果一家系4例ADRP患者RHO基因的第297密码子存在杂合的两种类型密码子(AGC和AGT),该家系的另3名患者未检测到该突变,对照组发现1例此类型沉默型突变。该家系在第3外显子3′端下游第4个碱基处发生C-T转换,其11个成员中该位点呈T纯合子1例,呈杂合子状态8例。对照组发现2例该位点的杂合子状态。结论视紫红质基因Ser-297-Ser突变与RP疾病未出现“共分离”现象,因此该沉默型突变不是该ADRP家系的致病原因,系RHO基因的多态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变性 常染色体显性 视紫红质基因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地形图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偏心切削 被引量:3
3
作者 庄文娟 盛迅伦 +1 位作者 梅惠香 李振叶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用即时角膜地形图评估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IK)后偏心切削——治疗偏移和漂移。方法对LASIK术后1个月的100只眼(52例)的即时角膜地形图进行分析,确定角膜切削中心偏移入射瞳孔中心的距离及在切削过程... 目的用即时角膜地形图评估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IK)后偏心切削——治疗偏移和漂移。方法对LASIK术后1个月的100只眼(52例)的即时角膜地形图进行分析,确定角膜切削中心偏移入射瞳孔中心的距离及在切削过程中眼球运动引起的漂移程度,并与最佳矫正视力进行比较。结果平均治疗偏移量为 0 53 mm±0. 28mm。 49眼(49%)切削中心位于入射瞳孔中央0.5 mm范围内,切削中心向上方偏移的 68眼(68%)。平均漂移指数为0 .25 ±0. 22。漂移指数与最佳矫正视力有正相关关系。治疗偏移与最佳矫正视力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即时角膜地形图可用于评估和鉴别LASIK术中角膜切削中心的定位偏移与切削过程中眼球运动引起的漂移。高漂移会对术后视功能造成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 角膜地形图 屈光手术 LASI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7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马亚玲 盛迅伦 +1 位作者 詹冬梅 冯晓燕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27-228,共2页
关键词 翼状胬肉 结膜移植 丝裂霉素C 复发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钠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文明 殷汝桂 +5 位作者 姚亦群 宋月莲 宋光辉 顾其胜 缪士文 张天仁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5-7,共3页
高分子量、高纯度的透明质酸钠(Sodium Hyaluronic acid)作为内眼手术辅助剂,已被广泛应用于角膜移植、人工晶体植入、白内障和青光眼等眼前段手术.并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皮肤烧伤及作为天然保温因子应用于化妆品中.Miller等曾用粘弹性... 高分子量、高纯度的透明质酸钠(Sodium Hyaluronic acid)作为内眼手术辅助剂,已被广泛应用于角膜移植、人工晶体植入、白内障和青光眼等眼前段手术.并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皮肤烧伤及作为天然保温因子应用于化妆品中.Miller等曾用粘弹性手术(Viscosurgery)一词命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钠 动物实验 生物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带蒂结膜瓣移植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马亚玲 詹冬梅 盛迅伦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40-341,共2页
翼状胬肉(以下简称胬肉)是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传统的手术方法很多,但复发率较高,且复发的胬肉进展快,常较原发者扩大,不仅影响美观,而且使治疗更加困难。多数学者认为,胬肉术后复发与手术方式及操作有关,因此,如何改进手... 翼状胬肉(以下简称胬肉)是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传统的手术方法很多,但复发率较高,且复发的胬肉进展快,常较原发者扩大,不仅影响美观,而且使治疗更加困难。多数学者认为,胬肉术后复发与手术方式及操作有关,因此,如何改进手术方式,争取一次手术成功,仍是眼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结膜移植 显微镜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hlemm管缝线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被引量:1
7
作者 潘伟华 汪瑞娟 张亚军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6期396-398,共3页
目的 探讨 Schlem m管缝线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15例 16眼 ,其中急性闭角型 11例 11眼 ,慢性闭角型 4例 5眼的患者施行了 Schlem m管缝线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按照风间成... 目的 探讨 Schlem m管缝线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15例 16眼 ,其中急性闭角型 11例 11眼 ,慢性闭角型 4例 5眼的患者施行了 Schlem m管缝线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按照风间成泰的手术方法是做二层巩膜瓣并切除深层巩膜瓣 ,剪除 Schlemm管外壁 ,并从管断端口分别植入Schlemm管内 6 - 0尼龙线 6~ 8mm ,穿透性小梁切除及相应虹膜剪除 ,水密缝合浅层巩膜瓣。术后观察眼压、前房形成、眼内炎性反应、视力、术后并发症以及有无滤过泡等情况。随访 3~ 10个月 ,平均 (6 .95± 2 .73)个月。结果 患者术前平均眼压 (30 .2 5± 16 .33) m m Hg(1k Pa=7.5 mm Hg) ,术后 3、6、9个月平均眼压分别为 (18.0 1± 5 .4 4 )、(16 .92± 5 .2 4 )、(16 . 33± 0 .6 5 ) mm Hg,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t值分别为2 .74 0、3.0 2 4、3.399,P值分别为 0 .0 13、0 .0 0 7、0 .0 0 4 )。术前平均用药 (2 .5 0± 1.33)种。随访期间眼压≤ 2 1mm Hg14眼(87.5 % )。术后 8眼 (40 % )有少量前房积血 ,大部分 3~ 5 d吸收。 2眼有前房内有形渗出 ,5 d消失。 3眼形成滤过泡 ,其他眼随访未形成滤过泡。无脉络膜脱离、持续性低眼压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lemm管缝线植入 小梁切除术 治疗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术中回族白内障患者相关问题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马生虎 王银利 安雅萍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2期125-126,共2页
目的 分析探讨回族白内障患者在超声乳化手术中的相关问题。方法 以汉族为对照组 ,对本地区回汉不同民族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各 75例 75眼 ,在超声乳化手术前进行眶上缘眉弓部前突于上睑前突隆皮肤面的高度数据测量和晶状体核硬度裂隙灯... 目的 分析探讨回族白内障患者在超声乳化手术中的相关问题。方法 以汉族为对照组 ,对本地区回汉不同民族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各 75例 75眼 ,在超声乳化手术前进行眶上缘眉弓部前突于上睑前突隆皮肤面的高度数据测量和晶状体核硬度裂隙灯检查分级 ,对回汉民族进行对比 ,分析与超声乳化手术的相关问题。结果 回族 75眼眶上缘眉弓部前突于上睑前突隆皮肤面有 32眼 ,汉族 75眼有 2 2眼 ,回族平均突出度 4 .30mm ,汉族平均突出度 2 .82mm ,2组均数t检验具显著意义。晶状体核硬度分级 :回族 75眼中 ,Ⅳ~Ⅴ级核 5 7眼 ,占 76 % .汉族 75眼中 ,Ⅳ~Ⅴ级核 2 9眼 ,占 38.7% .经 χ2 检验P <0 .0 1,差别极显著。由于眶上缘突出和晶状体核硬 ,术中回汉民族中出现各类并发症共 2 6眼。结论 眶上缘明显突出和硬核患者 ,若在超声乳化手术中术式方法选择不当 ,易出现并发症 ,尤其对初学和操作不熟练者不宜选择此类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白内障 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结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 被引量:1
9
作者 马亚玲 盛迅伦 +1 位作者 詹冬梅 冯晓燕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4期296-297,共2页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自体结膜移植 丝裂霉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2+在活体眼增强磁共振视路示踪成像的量效和时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玮玲 徐辉 +5 位作者 胡运韬 马雅玲 吴建国 李颖 张君 马志中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85-590,共6页
背景近年来基于Mn^2+作为神经示踪剂的功能磁共振成像(MRI)技术使得活体示踪视神经成为可能,但其应用的最佳浓度及示踪视神经的动态过程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探讨不同浓度Mn^2+在活体兔眼增强磁共振视神经示踪成像的量效和时效关... 背景近年来基于Mn^2+作为神经示踪剂的功能磁共振成像(MRI)技术使得活体示踪视神经成为可能,但其应用的最佳浓度及示踪视神经的动态过程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探讨不同浓度Mn^2+在活体兔眼增强磁共振视神经示踪成像的量效和时效关系。方法48只青紫兰兔经左侧眼球上方距角巩膜缘1~1.5mm处玻璃体腔内分别注入不同浓度的MnCI2溶液(0.5、1、2、5、10、15、20、40mmol/L)25μl,右眼不进行任何注射作为对照。分别于注射后4、6、8、12、24、48、96、168h用1.5T超导MRI对兔头颅进行扫描,观察兔眼玻璃体腔注射后视神经、视交叉、对侧视束、外侧膝状体和上丘视觉传导通路的MRI显像情况,计算出上述部位的信噪比(SNR),分析Mn^2+作为MRI视路示踪剂的最佳有效浓度和最佳显像时间。结果左眼玻璃体腔内注射0.5~1mmol/LMnCl2溶液后24h可见视神经显影较右眼视神经略增强,但双侧SN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7、t=0.95,P〉0.05)。左眼玻璃体腔内注射2mmol/L的MnCl,24h后,左侧视神经的SNR值明显高于右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3,P〈0.05),但左侧外侧膝状体和上丘无明显强化显影,与右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t=0.22,P〉0.05)。左眼玻璃体腔注射10~40mmol/LMnCl,24hMRI视神经信号最强,此后随时间延长MRI信号逐渐减弱,168h后消失。视神经MRI图像的SNR值与玻璃体腔注入Mn“浓度呈正相关,(1,=66.234+24.269lnx,F=374.15,P=0.000,R^2=0.984)。Mn^2+在视觉通路的转输速度为(3.32+0.19)mm/h。结论兔玻璃体腔注射25μl5—40mmol/L的MnCl,溶液24h,MRI能够清晰地显示整个视觉传导通路的信号增强,视路信号增强的程度呈MnCl,剂量依赖性并随着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增强后衰减的动态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离子 磁共振成像 视神经 视觉传导通路 玻璃体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联合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亚玲 袁南荣 姚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94-296,共3页
目的 探讨 193 nm准分子激光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实验组兔单眼用准分子激光制作植床 ,对照组兔单眼用常规机械性环钻制作植床 ,然后 2组均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术后 2、4、8、12周行角膜地形图检查散光 ,并同期取... 目的 探讨 193 nm准分子激光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实验组兔单眼用准分子激光制作植床 ,对照组兔单眼用常规机械性环钻制作植床 ,然后 2组均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术后 2、4、8、12周行角膜地形图检查散光 ,并同期取角膜作光镜及电镜检查。结果  12周实验组散光小于对照组 ( P<0 .0 5 )。组织学检查示实验组植床切缘光滑、锐利 ,板层结构完整 ,12周时供受体吻合处纤维排列整齐 ,衔接良好 ,似正常角膜。结论 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中应用非接触性、无热效应的准分子激光制作植床 ,可提高环钻质量 ,减少移植片表面的不规则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准分子激光 穿透性角膜移植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连锁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相关基因研究概况
12
作者 李春霞 盛迅伦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11期867-871,共5页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和色素上皮细胞变性导致夜盲和进行性视野缺损的一组具有临床亚型的基因遗传性致盲眼底病。至今,X-连锁RP已定位6个致病基因,并克隆了2个基因(RP2和RP3)。本文对X连锁型RP...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和色素上皮细胞变性导致夜盲和进行性视野缺损的一组具有临床亚型的基因遗传性致盲眼底病。至今,X-连锁RP已定位6个致病基因,并克隆了2个基因(RP2和RP3)。本文对X连锁型RP的遗传基因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 视网膜色素变性 基因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