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硬化及非肝病患者门脉血和外周静脉血内毒素的定量检测 被引量:9
1
作者 杨力 范南 +2 位作者 陈湘川 侯敏 杨景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4年第3期138-139,共2页
本文应用鲎试验改良基质显色法,定量检测了10例肝硬化及15例非肝病者门脉血及外周静脉血内毒素含量,其中7例肝硬化患者门脉血内毒素含量超过正常(50pg/ml),且有5例外周静脉血内毒素阳性,而非肝病者门脉血内毒素含量超过正常者仅两例,且... 本文应用鲎试验改良基质显色法,定量检测了10例肝硬化及15例非肝病者门脉血及外周静脉血内毒素含量,其中7例肝硬化患者门脉血内毒素含量超过正常(50pg/ml),且有5例外周静脉血内毒素阳性,而非肝病者门脉血内毒素含量超过正常者仅两例,且无一例外周静脉血内毒素阳性。结果提示,肝硬化患者门脉血内毒素血症的发生率比非肝病者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鲎试验 肝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桥蛋白和核因子-κB在侵袭转移性胃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力 张东涛 郭新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6期901-904,共4页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p65NF-κBp65)在胃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检测12例非癌胃组织和72例胃癌组织中OPN和NF-κBp65的表达及分布。结果1)OPN和NF-κBp65的阳性...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p65NF-κBp65)在胃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检测12例非癌胃组织和72例胃癌组织中OPN和NF-κBp65的表达及分布。结果1)OPN和NF-κBp65的阳性表达率在12例非癌胃组织中均为0,在30例无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中分别为43.30%和40.00%,在26例有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中分别为76.92%和73.07%,在16例有淋巴结转移且伴胃外器官转移的胃癌组织中分别为87.50%和81.25%。2)OPN和NF-κBp65的阳性表达率在淋巴结转移伴有胃外器官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有明显差异(Pa=0.004,Pc=0.007),在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有明显差异(Pb=0.011,Pd=0.013)。3)OPN与NF-κB的阳性表达有差异且相关(P=0.042,r=0.67)。结论胃桥蛋白和核因子-κB在胃癌组织及其转移淋巴结和组织中高表达,提示其与胃癌的发生和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侵袭转移 骨桥蛋白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血清性激素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胡建国 范南 +3 位作者 张栩 黄辉钊 李海全 侯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3年第3期153-155,共3页
本文观察50例肝硬化患者血清睾丸酮(T)、雌二醇(E_2)、黄体生成素(LH)、卵泡生长刺激素(FSH)含量的变化,发现随着肝功损害的加重,T含量逐渐降低,E_2含量及E_2/T比值升高。在肝功严重损害时E_2降低,提示预后不良。雌性三联征(肝掌、蜘蛛... 本文观察50例肝硬化患者血清睾丸酮(T)、雌二醇(E_2)、黄体生成素(LH)、卵泡生长刺激素(FSH)含量的变化,发现随着肝功损害的加重,T含量逐渐降低,E_2含量及E_2/T比值升高。在肝功严重损害时E_2降低,提示预后不良。雌性三联征(肝掌、蜘蛛痣与男性乳房发育)与E_2/T比值升高相关,与E_2的含量无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性激素 雌性三联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核糖体蛋白S13(RPS13)编码基因的克隆及其正反义核酸转染胃癌细胞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翟惠虹 郭新宁 +4 位作者 时永全 王新 兰梅 杨力 樊代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785-789,共5页
目的:扩增人核糖体蛋白S13(RPS13)编码基因序列,构建其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分别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及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VCR,以进一步研究RPS13基因与胃癌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扩增RPS13cDNA片段编码区全长序列,利用... 目的:扩增人核糖体蛋白S13(RPS13)编码基因序列,构建其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分别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及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VCR,以进一步研究RPS13基因与胃癌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扩增RPS13cDNA片段编码区全长序列,利用DNA重组技术构建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经脂质体介导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及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VCR,筛选正、反义基因稳定转染细胞,RNA斑点杂交法检测正、反义稳定转染细胞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从高表达RPS13的SGC7901/VCR耐药细胞中提取细胞总RNA,RT-PCR法成功扩增了RPS13cDNA片段编码区全长序列,并经测序证实;目的基因按正、反两个方向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并经酶切鉴定证实;经脂质体介导将正义真核表达载体转染SGC7901细胞,反义真核表达载体转染SGC7901/VCR细胞,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细胞;RNA斑点杂交试验证实:正义稳定转染细胞RPS13mRNA水平上调,反义稳定转染细胞RPS13mRNA水平下调。结论:成功克隆了人RPS13编码基因序列,并构建了其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在胃癌细胞系SGC7901及长春新碱耐药细胞SGC7901/VCR中得到稳定转染细胞株,正义转染细胞中RPS13mRNA表达明显增加,反义转染细胞中表达明显受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核糖体蛋白S13 反转录PCR 基因转染 胃癌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