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新品种筛选展示试验
1
作者 贾倩 葛玉萍 +1 位作者 王喜刚 郭成瑾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8期20-22,26,共4页
为筛选适宜宁夏引黄灌区种植的多抗高产小麦品种,以宁春4号为对照,对23个新优品种进行展示试验,对比分析参试品种株高、茎蘖动态、抗病性、抗旱性、抗倒伏性、穗型、生育期、容重、千粒重、产量等。结果表明,宁春64号、宁春59号、宁301... 为筛选适宜宁夏引黄灌区种植的多抗高产小麦品种,以宁春4号为对照,对23个新优品种进行展示试验,对比分析参试品种株高、茎蘖动态、抗病性、抗旱性、抗倒伏性、穗型、生育期、容重、千粒重、产量等。结果表明,宁春64号、宁春59号、宁3015和宁春68号稳产性与丰产性良好,抗逆性突出,能适应宁夏引黄灌区气候和土壤条件,抵御病虫害及自然灾害能力强,适应性强,综合性状突出,可作为该地区小麦主推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抗逆性 农艺性状 产量 宁夏引黄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田昆虫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华普 张丽荣 沈瑞清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76-178,共3页
运用群落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调查了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田昆虫的种群数量动态,并首次利用相对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优势度指数和优势集中性指数等指标分析了其群落结构。结果表明:马铃薯田昆虫群落中主要为缨翅目和同翅目类昆虫,... 运用群落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调查了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田昆虫的种群数量动态,并首次利用相对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优势度指数和优势集中性指数等指标分析了其群落结构。结果表明:马铃薯田昆虫群落中主要为缨翅目和同翅目类昆虫,其中以蓟马、叶蝉和蚜虫数量较多;害虫群落和天敌群落的发生趋势与天敌和害虫的追随效应相一致;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均以8月4日最高、分别为3.1255和0.6817,优势集中性指数以8月7日最高、为0.2438;害虫优势种为蓟马和叶蝉,天敌优势种为瓢虫和草蛉。通过研究马铃薯田昆虫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对马铃薯害虫可持续治理,以及充分利用自然因素防治马铃薯害虫均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昆虫群落 丰富度 优势度 均匀性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3
作者 王喜刚 刘东川 +2 位作者 郭成瑾 陈雪荣 沈瑞清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20-123,共4页
为筛选出适合本地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剂,为马铃薯晚疫病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以6种杀菌剂为材料开展田间防病试验及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6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表现出一定的防治效果,且对马铃薯生长安全,无药害。第1次施药后7... 为筛选出适合本地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剂,为马铃薯晚疫病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以6种杀菌剂为材料开展田间防病试验及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6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表现出一定的防治效果,且对马铃薯生长安全,无药害。第1次施药后7 d,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处理的防效最高为90.38%,其次为20%氰霜唑悬浮剂、50%氟啶胺悬浮剂,防效分别为88.08%、83.68%。第4次施药后7 d防效大于60%的药剂为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0.3%丁子香酚可溶液剂、20%氰霜唑悬浮剂、50%氟啶胺悬乳剂,且测产结果表明这4种药剂与清水对照相比都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因此可以在马铃薯生产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 杀菌剂 田间防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PLRV病毒宁夏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CP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4
作者 陈晓军 郭成瑾 +1 位作者 王喜刚 沈瑞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1期96-99,共4页
利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分离得到了PLRV宁夏分离物,并采用RT-PCR技术分离得到了宁夏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CP的核苷酸序列,PLRV CP基因共624 bp,推测编码208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大小为23234.2,等电点11.85。通过同源性分析,其与2013... 利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分离得到了PLRV宁夏分离物,并采用RT-PCR技术分离得到了宁夏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CP的核苷酸序列,PLRV CP基因共624 bp,推测编码208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大小为23234.2,等电点11.85。通过同源性分析,其与2013年内蒙古分离物(KC456052)最为接近,同源性达99.8%;进化树分析发现其有一定的地理区域性,为单独分支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卷叶病病毒 反转录 宁夏PLRV分离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酿酒葡萄品种对小新壳梭孢(N.parvum)的抗性评价及抗性相关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宋双 姜彩鸽 +1 位作者 王国珍 张怡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9-53,共5页
以贺兰山东麓13个酿酒葡萄品种为试材,通过室内刺伤绿枝接种方法,对比分析了这些品种的抗病性。其中高抗品种有‘维欧尼’‘长相思’‘黑比诺’‘威代尔’‘品丽珠’;低抗品种为‘霞多丽’。同时测定了接种小新壳梭孢(N.parvum)后过氧... 以贺兰山东麓13个酿酒葡萄品种为试材,通过室内刺伤绿枝接种方法,对比分析了这些品种的抗病性。其中高抗品种有‘维欧尼’‘长相思’‘黑比诺’‘威代尔’‘品丽珠’;低抗品种为‘霞多丽’。同时测定了接种小新壳梭孢(N.parvum)后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对N.parvum的抗病性存在极显著差异。‘霞多丽’对N.parvum表现为低抗性,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接种后潜育期1 d,病斑大小21.61 cm,菌斑扩增很大,产生的子实体潜育期短。接种N.parvum后,各酿酒葡萄叶片CAT、SOD和POD的活性均升高,高抗品种和低抗品种叶片抗性相关酶活性变化规律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小新壳梭孢 抗病性 抗性相关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线菌代谢产物对蔬菜土传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及毒力测定
6
作者 康萍芝 吴秀红 张丽荣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7期72-75,共4页
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菌丝生长速率法等研究方法,测定了土壤放线菌代谢产物对蔬菜土传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和毒力。结果表明:从宁夏10多个市县采集设施蔬菜等多种作物根部和不同植被的122份土壤样品中分离获得483个放线菌株,并进一步纯... 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菌丝生长速率法等研究方法,测定了土壤放线菌代谢产物对蔬菜土传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和毒力。结果表明:从宁夏10多个市县采集设施蔬菜等多种作物根部和不同植被的122份土壤样品中分离获得483个放线菌株,并进一步纯化、观测和确定了生长速度较快,长势良好的放线菌菌株212株,通过拮抗作用、抑菌活性和毒力测定,选择出了对蔬菜土传病害多种病原真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的生防放线菌优良菌株3种,为生物农药的开发提供良好菌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放线菌 代谢产物 抑菌活性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薯/土壤带菌对马铃薯生长及其干腐病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郭成瑾 杨波 +1 位作者 王喜刚 沈瑞清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310-2317,共8页
【目的】研究侵染源对马铃薯生长及干腐病发生的影响,以及播前药剂拌种对马铃薯干腐病的防治效果,为宁夏马铃薯干腐病综合防控技术提供依据。【方法】以种薯接菌和土壤接菌两种方式,并用杀菌剂进行种薯拌种或不拌种处理,通过田间试验,... 【目的】研究侵染源对马铃薯生长及干腐病发生的影响,以及播前药剂拌种对马铃薯干腐病的防治效果,为宁夏马铃薯干腐病综合防控技术提供依据。【方法】以种薯接菌和土壤接菌两种方式,并用杀菌剂进行种薯拌种或不拌种处理,通过田间试验,评价不同处理对马铃薯生长性状及其干腐病发生的影响。【结果】种薯接菌和土壤接菌对马铃薯生长和干腐病的发生均具有影响,其中种薯接菌T1-1处理的出苗率为89.55%,株高为54.19 cm,低于其他处理,而子代薯块平均病薯数为8.95个,发病率为34.00%,病情指数为20.64,远高于其他处理;随着土壤接入菌源量的增加,马铃薯生长指标呈递减趋势,而干腐病发病呈递增趋势;种薯药剂拌种处理马铃薯生长指标均高于不拌种处理,其干腐病发病均低于不拌种处理。【结论】种薯带菌是引起马铃薯干腐病发生的关键因素,药剂拌种可减少子代马铃薯干腐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干腐病 种薯带菌 土壤带菌 药剂拌种 镰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对压砂西瓜促生防病效果及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康萍芝 张丽荣 +2 位作者 杜玉宁 白小军 张治科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9期69-74,共6页
以压砂西瓜枯萎病为靶标对象,采用稀释平板涂抹法、Biolog-ECO微平板法和田间穴施方法,研究了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压砂西瓜的促生防病效果及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和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穴施不同用量的生物有机肥对西瓜植株具有促... 以压砂西瓜枯萎病为靶标对象,采用稀释平板涂抹法、Biolog-ECO微平板法和田间穴施方法,研究了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压砂西瓜的促生防病效果及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和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穴施不同用量的生物有机肥对西瓜植株具有促生长作用,对枯萎病防控效果和增产作用明显,其中防效达77%以上,增产率达15%以上;且能够改变土壤微生物区系,使西瓜根部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增加,尖孢镰刀菌(病原菌)数量减少,真菌数量呈现先减少后缓慢增加趋势;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利用能力增高,微生物代谢活性较强,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单施基质200 g/穴对压砂西瓜植株生长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防病效果差于单施生物有机肥100 g/穴,对压砂地土壤可起到疏松作用。总体来讲,施用生物有机肥能够明显促进压砂西瓜植株生长,有效防控西瓜枯萎病的发生,使土壤微生物区系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压砂西瓜 枯萎病 促生 防病效果 土壤微生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