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杂种优势的利用及今后在宁夏小麦上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旺清 魏亦勤 +3 位作者 李红霞 裘敏 张双喜 王平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5年第1期45-46,共2页
杂种优势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水稻、玉米等作物上已有广泛利用并获得巨大成功,但是作为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的小麦尚少有利用,文章针对宁夏小麦的杂种优势利用作简要探讨。
关键词 小麦 杂种优势利用 利用 粮食作物 玉米 水稻 应用 宁夏 成功 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综合评价水稻新品种 被引量:9
2
作者 顾才东 李华 武绍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1期98-98,102,共2页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法,对2000~2001年宁夏6个水稻品种(系)进行了多性状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宁粳24号品种综合性状最好(r=0.9275),吉T39品系综合性状次之(r=0.9271),宁粳12号综合性状最差,宁粳16号综合性状次差,综合评判结...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法,对2000~2001年宁夏6个水稻品种(系)进行了多性状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宁粳24号品种综合性状最好(r=0.9275),吉T39品系综合性状次之(r=0.9271),宁粳12号综合性状最差,宁粳16号综合性状次差,综合评判结果与生产实际中的表现基本一致。认为灰色系统理论对作物新品种的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灰色关联度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稻DNA导入栽培品种获得变异后代的抗病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华 李树华 +1 位作者 韩国敏 马静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5-98,共4页
利用花粉管通道导入技术将普通野生稻(AA染色体组)DNA导入宁夏水稻栽培品种宁粳23号、宁粳16号中,获得163个变异后代,变异性状极其广泛,对其中22份材料在全生育期经苗期、成株期抗病性鉴定,表现广谱抗性材料有4份,其中2005D3-136,2005D3... 利用花粉管通道导入技术将普通野生稻(AA染色体组)DNA导入宁夏水稻栽培品种宁粳23号、宁粳16号中,获得163个变异后代,变异性状极其广泛,对其中22份材料在全生育期经苗期、成株期抗病性鉴定,表现广谱抗性材料有4份,其中2005D3-136,2005D3-60无论在农艺性状还是在抗病性上变异都优于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稻DNA 花粉管通道导入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5个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裘敏 魏亦勤 +2 位作者 刘旺清 张双喜 李红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90-390,共1页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小麦9个组合的5个主要数量性状与籽粒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的产量与各产量性状关联度的大小顺序为穗数>生育期>穗粒数>株高>千粒重。
关键词 小麦 产量性状 产量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产技术与中国未来粮食安全 被引量:12
5
作者 裘敏 刘旺清 +2 位作者 魏亦勤 李红霞 张双喜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7年第1期15-17,共3页
尽管2004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增产最多的一年,但专家们仍然警告说,中国的粮食安全既有“近虑”,更有“远忧”,粮食供求趋紧很可能是今后相当一个时期的常态。文章分析了有关粮食安全方面的一些研究资料,认为中国粮食安全不容乐观,同... 尽管2004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增产最多的一年,但专家们仍然警告说,中国的粮食安全既有“近虑”,更有“远忧”,粮食供求趋紧很可能是今后相当一个时期的常态。文章分析了有关粮食安全方面的一些研究资料,认为中国粮食安全不容乐观,同时认为超高产技术是保障我国未来粮食安全的技术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产技术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