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苹果质量新技术运用试验
1
作者 周军 吴博 +2 位作者 陈卫平 杨挺 王兵戈 《宁夏农林科技》 2004年第2期4-5,共2页
本文以“元帅”和“红富士”苹果为试材 ,研究了BN - 2苹果增高剂对红元帅果形和反光膜、果实袋对红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BN - 2苹果增高剂明显改善红元帅苹果果形和着色。果实袋改善果实着色但降低含糖量 ;反光膜改善果实着... 本文以“元帅”和“红富士”苹果为试材 ,研究了BN - 2苹果增高剂对红元帅果形和反光膜、果实袋对红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BN - 2苹果增高剂明显改善红元帅苹果果形和着色。果实袋改善果实着色但降低含糖量 ;反光膜改善果实着色 ,与果袋配合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质量 反光膜 果袋 苹果增高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春小麦杂种早代(F_1)HMW-GS遗传规律分析
2
作者 李红霞 方亮 +5 位作者 张双喜 董建力 裘敏 刘旺清 樊明 李春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5376-5378,共3页
利用具有优质亚基构成的材料进行正反交,用SDS-PAGE凝胶电泳法对经田间鉴定选收的优异F1世代的32个组合进行了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遗传规律分析。结果表明,HMW-GS由复等位基因控制,F1代HMW-GS具有共显性。Glu-1位点的复等位基... 利用具有优质亚基构成的材料进行正反交,用SDS-PAGE凝胶电泳法对经田间鉴定选收的优异F1世代的32个组合进行了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遗传规律分析。结果表明,HMW-GS由复等位基因控制,F1代HMW-GS具有共显性。Glu-1位点的复等位基因在F1代籽粒中两两共显时,有正反交区别存在。亚基在F1代的基因表达存在剂量效应。F1籽粒的亚基图谱中,除具双亲共显外,还多了某些非父非母带型,即遗传畸变,也出现了不完全表达。提出了利用优质亚基及其组合在宁夏春小麦品种品质改良上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遗传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I基因在普通小麦与T.timopheevi小麦杂交中作用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思敏 李军辉 +1 位作者 任贤 樊路 《宁夏农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20-23,共4页
利用CSPhI、Csph1b、CS分别与T .timopheevi杂交 ,F1用CS回交 ,研究PHI基因在Ph1(或Ph1like)基因存在的情况下 ,诱导普通小麦与它们的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情况及回交结实情况。研究表明 ,PhI 基因具有很强的诱导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能力 ,... 利用CSPhI、Csph1b、CS分别与T .timopheevi杂交 ,F1用CS回交 ,研究PHI基因在Ph1(或Ph1like)基因存在的情况下 ,诱导普通小麦与它们的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情况及回交结实情况。研究表明 ,PhI 基因具有很强的诱导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能力 ,(CsphI×T .timopheevi)F1与 (Csphlb×T .timopheevi)F1、(CS×T .timopheevi)F1减数分裂中期相比 ,CsphI 组合的棒状二价体数 ( 6 .76 )和环状二价体数 ( 4.6 9)均高于Csph1b组合 ( 5 .77,3.5 6 )和CS组合 ( 4.6 8,1.5 6 ) ;Xta值 ( 18.79)和c值 ( 0 .6 7)分别比Csph1b组合高 2 .16和 0 .0 8,t测验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第一次利用中国春对CsphI 组合回交成功 ,回交结实率为 14 .6 9%,明显高于用中国春对Csph1b组合的回交结实率 ( 9.18%)。说明利用PhI 基因诱导普通小麦与T .timopheevi小麦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I基因 T.timopheevi 普通小麦 回交 远缘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育时期牛心朴子及甘草碳水化合物与全N含量分布部位及C/N比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米海莉 许兴 +2 位作者 李树华 何军 马有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9-133,共5页
对毛乌素沙漠边缘地带野生植物牛心朴子、甘草不同生育时期碳水化合物、全N含量、分布部位及C/N比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植物体各个器官均储藏营养物质,但根系是这两种多年旱生植物储藏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器官。2牛心朴子、甘... 对毛乌素沙漠边缘地带野生植物牛心朴子、甘草不同生育时期碳水化合物、全N含量、分布部位及C/N比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植物体各个器官均储藏营养物质,但根系是这两种多年旱生植物储藏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器官。2牛心朴子、甘草光合产物最终储藏物形式不同,牛心朴子根系以可溶性糖为主,且含量大于甘草;而甘草根系则以淀粉为主。3在生育期内碳水化合物积累和消耗动态变化有差异。总糖含量变化,牛心朴子为减少—减少—增加—减少—增加—增加;甘草为减少—减少—增加—增加—增加—减少。牛心朴子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与总糖一致,而甘草可溶性糖含量变化有时与总糖一致,有时则不一致。4在两种植物体内,全N含量分布同表现为根<茎<叶;C/N比值的变化则为根>茎>叶。5牛心朴子全生育期根系对全N的需求量小于甘草,而叶对全N的需求量却大于甘草。表明可溶性糖既是牛心朴子的主要光合产物储藏物,是生长的主要能源物质,又是干旱胁迫下最好的渗透调节剂。牛心朴子对氮素营养的需求量少,植株体的生长量也小,这就降低对水分的敏感性,耐干旱耐瘠薄的能力相对强于甘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心朴子 根系 生育时期 甘草 碳水化合物 N含量 光合产物 植物体 旱生植物 储藏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