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黑城至海原高速公路沿线湿陷性黄土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柳树林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3年第4期100-105,共6页
黄土作为一种特殊性岩土,具有特殊的工程地质性质。在黄土地区的公路建设中,过去人们常常对黄土重视程度不足,未对黄土地基进行处理,加之排水设施不完善,造成了工程建成后病害不断。黄土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广泛分布,随着高速公路向宁南山... 黄土作为一种特殊性岩土,具有特殊的工程地质性质。在黄土地区的公路建设中,过去人们常常对黄土重视程度不足,未对黄土地基进行处理,加之排水设施不完善,造成了工程建成后病害不断。黄土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广泛分布,随着高速公路向宁南山区的延伸,高速公路也逐渐进入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黄土地区,对该地区黄土的工程性质进行深入分析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湿陷性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易溶盐 压缩性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变形监测分析与复活机制研究——以宁夏S204线大泉沟滑坡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顾小军 赵春瑶 +3 位作者 肖强 赵龙飞 李子旭 闫亚亚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4期203-208,共6页
以宁夏S204线大泉沟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为例,通过系统地分析滑坡成因,并结合滑坡工程治理期间变形监测资料,明确滑坡复活的变形破坏模式与特征。结果表明: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的复活过程仍受降雨、地下水和人类工程活动影响,降雨和丰... 以宁夏S204线大泉沟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为例,通过系统地分析滑坡成因,并结合滑坡工程治理期间变形监测资料,明确滑坡复活的变形破坏模式与特征。结果表明: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的复活过程仍受降雨、地下水和人类工程活动影响,降雨和丰富的地下水使滑坡体常年处于饱水状态,黄土底部和泥岩接触面、接触带的岩土体长期处于过湿软塑-饱和状态。同时,受孔隙水压力、动水压力和岩土体自重作用,上覆黄土沿含水量高或饱和的软弱结构面(黄土-泥岩接触面)发生蠕滑变形。人工开挖坡脚,缩短减小滑坡锁固段,使上部土体向临空面发生蠕滑剪切破坏,后缘发生拉裂破坏。因此,滑坡整体形成了蠕滑剪切—拉裂破坏的复活模式,复活过程分为蠕滑和基本稳定2个阶段。通过研究发现此类滑坡的治理除支挡工程外,应注重地下排水工程,降低地下水位,才能有效根治滑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 复活滑动 变形监测 蠕滑-拉裂 工程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宝 《现代园艺》 2024年第24期104-106,共3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道路面积日益扩大,其景观设计在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海绵城市”作为一种现代城市发展理念,将其融入道路景观设计中,有助于构建可持续城市水资源管理体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道路面积日益扩大,其景观设计在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海绵城市”作为一种现代城市发展理念,将其融入道路景观设计中,有助于构建可持续城市水资源管理体系,缓解城市内涝,提高雨水收集和利用水平,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基于此,阐述了海绵城市理念的定义及融入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分析了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原则,并从促渗技术、截留技术、调蓄技术3个方面论述了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旨在提高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水平,不断提升城市生态宜居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城市道路 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原县某公路黄土滑坡稳定性及成因机制研究
4
作者 肖强 邱锴 闫亚亚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0期238-243,共6页
宁夏南部海原县、西吉县等黄土高原地区形成连片的巨型滑坡地质灾害,对公路设计、建设造成巨大的影响,以海原县某公路黄土滑坡稳定性研究为例,采用系统的工程地质勘察、室内试验以及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等方法,分析总结了滑坡的成因机制... 宁夏南部海原县、西吉县等黄土高原地区形成连片的巨型滑坡地质灾害,对公路设计、建设造成巨大的影响,以海原县某公路黄土滑坡稳定性研究为例,采用系统的工程地质勘察、室内试验以及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等方法,分析总结了滑坡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诱发滑坡的主要因素为地层岩性、降雨、地震、人类活动等,结合FLAC 3d数值模拟软件进行稳定性反演计算,次级滑坡在暴雨、地震工况下安全稳定系数分别为0.898、0.826,仍有失稳变形、发生滑动的风险,针对该滑坡提出坡面防、排水、抗滑桩支挡以及地表、深部位移监测、地下水监测等综合工程措施建议,为区域内类似滑坡处治项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滑坡 成因机制 诱发因素 反演分析 工程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漠腹地高速公路风积沙填料压实特性及填筑方法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尹文华 王旭 +2 位作者 张继周 刘维正 马学宁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77-1187,共11页
针对沙漠腹地风积沙路基填料最大干密度确定和填筑方法选取的问题,以穿越腾格里沙漠腹地的乌玛高速公路风积沙路基试验段工程为依托,通过筛分、承载比、重型击实、表面振动台等室内试验以及水沉法、洒水压实法、振动干压法等现场路基填... 针对沙漠腹地风积沙路基填料最大干密度确定和填筑方法选取的问题,以穿越腾格里沙漠腹地的乌玛高速公路风积沙路基试验段工程为依托,通过筛分、承载比、重型击实、表面振动台等室内试验以及水沉法、洒水压实法、振动干压法等现场路基填筑试验,对风积沙填料的工程特性、压实特性、填筑工艺与压实效果检测方法适用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风积沙粒径主要分布在0.075~0.25 mm之间,属于级配不良的细砂;风积沙的重型击实曲线呈横卧的"S"型,在饱水状态和干燥状态条件下均能够获得较大的干密度;干燥状态下采用表面振动台法测得的最大干密度较重型击实试验结果高出约0.1 g/cm~3;重型击实试验与自然含水率下表面振动台法确定的干密度较大值作为路基风积沙标准干密度;3种填筑方法均能满足压实要求,振动干压法适用于现场实际,93区最佳碾压遍数组合为静压1遍+振动1遍,94区为静压1遍+振动2遍;浸水环刀法检测风积沙压实效果操作简便,检测结果离散性相对较小,具有较好的平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风积沙 沙漠腹地 压实特性 路基填筑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云模型的沙漠高速公路生态风险评价及优选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韩峰 刘志博 +2 位作者 尹文华 李良英 吴霁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774-3783,共10页
为研究以生态平衡为导向的沙漠高速公路方案风险评价,基于腾格里沙漠特殊的地理环境与道路施工特征,从动植物生存环境干扰、自然生态景观破坏、水土资源污染、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植物固沙及后期维护5个方面建立沙漠地区的生态风险评价... 为研究以生态平衡为导向的沙漠高速公路方案风险评价,基于腾格里沙漠特殊的地理环境与道路施工特征,从动植物生存环境干扰、自然生态景观破坏、水土资源污染、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植物固沙及后期维护5个方面建立沙漠地区的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集值统计法优化传统AHP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再以生态环境破坏情况与修复成本作为二维云模型的2组基础数字特征,建立生态风险和二维云模型间的联系;借助MATLAB输出二维风险云图,对比不同道路方案的一级指标和的综合生态风险云评价等级。按上述方法构造模型,对乌玛高速中卫穿沙段两条道路方案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西线道路方案有效保护了沙坡头景区和水源保护地的生态平衡和安全,综合生态风险等级介于良好和优秀之间,更贴近良好,南线道路方案对原有生态环境破坏程度较大,修复成本高,综合生态风险等级介于一般和良好之间,更贴近一般,因此更推荐西线方案作为道路修建的实施方案,这也与工程实际情况一致,从而验证了数学模型对沙漠地区生态风险评价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沙漠高速公路 生态风险 二维云模型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权物元可拓模型的沙漠公路防沙工程综合效益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良英 吕乐乐 +3 位作者 尹文华 陶智忠 李琦 王振强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8-154,173,共8页
[目的]对沙漠公路防沙工程综合效益进行评价,为风沙区公路防沙工程的评价研究与后期运维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乌玛会(乌海—玛曲)高速公路沙漠区段的防沙工程为例,在分析沙漠公路防沙工程综合效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工程效益、... [目的]对沙漠公路防沙工程综合效益进行评价,为风沙区公路防沙工程的评价研究与后期运维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乌玛会(乌海—玛曲)高速公路沙漠区段的防沙工程为例,在分析沙漠公路防沙工程综合效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工程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3个维度建立沙漠公路防沙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变权物元可拓模型,利用变权理论对固定权重进行修正,以体现指标值波动对指标权重的影响,并通过敏感性分析指出对综合效益影响显著的指标。最后,将模型应用于乌玛高速公路沙漠区段防沙工程。[结果]乌玛高速公路沙漠区段防沙工程的综合效益处于“较好”效益等级,但有大幅偏向“中等”效益等级的趋势,与传统的固定权重法相比,本研究结果更加符合工程实际;在众多评价指标中,防护效果、破损程度、施工质量、植被环境影响对评价结果影响最为显著。[结论]为进一步提升乌玛高速沙漠区段防沙工程的综合效益等级,在后期运营过程中应重点关注这几项指标的变化趋势,针对性地开展维护工作,保证综合效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公路 防沙工程 综合效益评价 变权物元可拓模型 乌玛高速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海至玛沁高速公路中卫段风沙环境特征及沙害防治 被引量:18
8
作者 张克存 安志山 +3 位作者 何明珠 张凌云 王金国 侯永刚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83-991,共9页
乌玛高速公路是《国家公路网规划》中内蒙古乌海至青海玛沁高速公路的简称,对宁夏自治区沿黄经济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野外观测和实地考察,对乌玛高速公路腾格里沙漠段风能环境、沙丘类型、地表沉积物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观测期间... 乌玛高速公路是《国家公路网规划》中内蒙古乌海至青海玛沁高速公路的简称,对宁夏自治区沿黄经济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野外观测和实地考察,对乌玛高速公路腾格里沙漠段风能环境、沙丘类型、地表沉积物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观测期间年平均风速2.86 m·s^(-1),大于起沙风年均风速为6.23 m·s^(-1);起沙风以5~9 m·s^(-1)为主,占比达96.36%;主导风向为NW-NNW和E-ESE。沿公路自NE向SW方向,输沙势和最大可能输沙量呈减小趋势。公路两侧沙丘以流动沙丘为主,沙丘类型包括格状沙丘和线性沙垄等。在风力作用下,格状沙丘主梁沿NE-SW延伸,沙丘高度自NE向SW方向呈增高趋势。公路沿线沙丘表层沉积物以中沙和细沙为主,分选性较好,偏度为正偏或极正偏,中等和宽峰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沙风 输沙势 格状沙丘 乌玛高速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隧道地质勘察中的综合物探法探测 被引量:5
9
作者 邱锴 肖强 《绿色科技》 2022年第22期239-243,共5页
为查明某岩溶区高速公路隧道的隐伏构造及岩溶发育分布情况,避免施工期间引起设计变更及安全隐患,采用综合物探方法结合钻探进行了验证。其中高密度电法、瞬变电磁法能宏观上判定岩溶发育情况,并指导钻孔位置的选择;声波测井、地质超前... 为查明某岩溶区高速公路隧道的隐伏构造及岩溶发育分布情况,避免施工期间引起设计变更及安全隐患,采用综合物探方法结合钻探进行了验证。其中高密度电法、瞬变电磁法能宏观上判定岩溶发育情况,并指导钻孔位置的选择;声波测井、地质超前预报探测可对岩溶具体分布及围岩等级划分精准判断;钻探资料又能排除物探异常区域,对各探测方法验证补充。结果表明:综合勘测手段圈定的岩溶发育位置及分布范围基本准确,划分的围岩等级合理,为设计及施工方案提供了充足的依据,结论客观,可信度强。由此可见,采用综合物探法在岩溶隧道地质勘察中具有可行性、高效性、准确性及必要性,在类似工程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物探 高密度电阻率法 瞬变电磁法 声波 隧道 岩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低渗储层解水锁剂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妩娟 杨欢 +3 位作者 杨志成 李星蓉 柯从玉 张群正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8-883,共6页
针对苏里格气田低渗储层岩石表面特性及水锁成因,通过对润湿反转剂、酸液及缓蚀剂等药剂进行筛选优化,确定出最优的解水锁剂配方;并在此最优解水锁剂配方下,进行了解水锁剂性能评价、岩心自吸实验及苏里格气田5口低产井解水锁实验。实... 针对苏里格气田低渗储层岩石表面特性及水锁成因,通过对润湿反转剂、酸液及缓蚀剂等药剂进行筛选优化,确定出最优的解水锁剂配方;并在此最优解水锁剂配方下,进行了解水锁剂性能评价、岩心自吸实验及苏里格气田5口低产井解水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最优的解水锁配方为0.5%(w)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01%(w)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0%(w)CH_(3)CH_(2)OH+1.5%(w)缓蚀剂+0.5%(w)HCl+1.0%(w)CH_(3)COOH+3.0%(w)HF;解水锁剂可将亲水性岩石表面反转为强气润湿性,接触角从58.73°增加到130.81°;解水锁剂处理后的岩心自吸水量降低74.8%,岩心气测渗透率回复率达到80.6%~88.7%;施工后的气井产能显著提高,日增气量达到(0.54~3.09)×10^(4)m^(3),起到了很好的解水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低渗储层 润湿反转剂 解水锁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石油烃降解菌群的构建及其含油污泥修复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妩娟 李倩 +5 位作者 李小玲 石华强 杨志成 柯从玉 王嗣昌 张群正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468-6474,共7页
为提高微生物修复含油土壤效果,本研究从油田含油土壤中筛选出4株高效石油烃降解菌R、J、C及K,通过16S rDNA分别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热带假丝酵母菌、红城红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这几株菌均能代谢生物表面活性剂,并对原油具有良好的降... 为提高微生物修复含油土壤效果,本研究从油田含油土壤中筛选出4株高效石油烃降解菌R、J、C及K,通过16S rDNA分别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热带假丝酵母菌、红城红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这几株菌均能代谢生物表面活性剂,并对原油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通过拮抗实验、表面张力测定以及对石油烃不同组分的降解性能分析,并结合优势互补原则最终确定将菌株R、K、J和C按1∶1∶1∶1进行复配以构建高效复合降解菌群。复合菌群能够发挥不同菌株之间的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其对石油烃的降解性能,在相同条件下对石油烃降解率达到91.2%,明显优于单菌株。通过现场实验发现,采用复合菌剂对含油土壤进行生物强化处理60d后,土壤中的含油量从初始的4.97%下降到了0.34%,达到国家耕地二类标准,表明该菌群在含油土壤修复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土壤 微生物修复 生物降解 菌种筛选 复合菌群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半填半挖路基滑塌失稳防治的探讨
12
作者 顾小军 肖强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0期223-226,232,共5页
在雨水较多的山区,半填半挖路基易产生下边坡失稳,对路基稳定造成的危害极大,为了避免山区半填半挖路基在多雨条件下失稳灾害发生,以宁夏固原G312国道一处半填半挖边坡发生滑坡为例,通过勘查成果资料对边坡稳定性计算,边坡在暴雨、地震... 在雨水较多的山区,半填半挖路基易产生下边坡失稳,对路基稳定造成的危害极大,为了避免山区半填半挖路基在多雨条件下失稳灾害发生,以宁夏固原G312国道一处半填半挖边坡发生滑坡为例,通过勘查成果资料对边坡稳定性计算,边坡在暴雨、地震工况下,安全稳定性系数分别为0.98、0.96,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详细地分析、验证了变形特征,得出在半填半挖地形条件下,岩土体特性、降雨等是导致半填半挖路基边坡失稳滑塌的主要因素,根据此类滑坡,本文提出了微型钢管桩、挡土墙以及排水、植草等相结合的工程措施进行处置,建议半填半挖路基采用块石透水路基,并做好临山测截排水设计等,以期对区域类似工程问题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填半挖路基 变形特征 主要因素 工程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麻纤维复合基材土岩界面剪切性能试验 被引量:6
13
作者 梅红 赵洪岩 +6 位作者 李明阳 刘瑾 马柯 卢洪宁 张晨阳 黄庭伟 张继周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9-86,共8页
为揭示剑麻纤维掺量与界面粗糙度对土-岩界面剪切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表面起伏的混凝土模块作为岩面相似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室内直剪试验,并结合扫描电镜试验进一步分析了剑麻纤维参与强化界面剪切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剑麻... 为揭示剑麻纤维掺量与界面粗糙度对土-岩界面剪切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表面起伏的混凝土模块作为岩面相似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室内直剪试验,并结合扫描电镜试验进一步分析了剑麻纤维参与强化界面剪切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剑麻纤维通过提高黏聚力提高土-混凝土界面间的剪切力学性能;纤维添加量为0.8%的土-混凝土界面黏聚力提高80%~500%,内摩擦角提高10%~20%;界面粗糙度主要通过提高黏聚力增强界面剪切力学性能,6.5 mm粗糙度的界面黏聚力增量为7~15.5.kPa,提高20%~300%;对于素土界面和掺纤维界面,粗糙度对土-混凝土界面间剪切力学性能的强化表现为2种模式,加入纤维的界面黏聚力关于粗糙度的增长关系上,粗糙度的最优值出现在较小区间(0~2.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客土基材 土-岩界面 剑麻纤维 界面粗糙度 改进剪切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裂构造对金沙江巧家至蒙姑段泥石流发育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美 陈宁生 赵春瑶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6-143,共8页
金沙江下游巧家到蒙姑段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区域断裂发育,地质环境复杂,泥石流灾害严重,历史上曾多次爆发泥石流并堵断金沙江。本文利用RS与GIS技术,结合野外考察资料,提出"泥石流规模指数"和"流域断层密度"两个指标... 金沙江下游巧家到蒙姑段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区域断裂发育,地质环境复杂,泥石流灾害严重,历史上曾多次爆发泥石流并堵断金沙江。本文利用RS与GIS技术,结合野外考察资料,提出"泥石流规模指数"和"流域断层密度"两个指标,定量分析了断裂构造对泥石流规模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动断裂和断层穿越泥石流沟的形成区和流通区时,造成沟道两岸岩土体破碎强烈,易触发崩塌滑坡,为泥石流提供丰富的物源条件;泥石流规模指数与流域断层密度呈指数关系,且当泥石流流域面积离散程度减少时,其相关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构造 流域断层密度 金沙江 巧家至蒙姑 泥石流规模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矿化技术固化风积沙试验与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缪林昌 王恒星 +5 位作者 孙潇昊 吴林玉 王呈呈 范广才 尹文华 王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9-155,共7页
为了改善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采用生物矿化技术进行风积沙固化.首先,从土壤中分离并培养类芽孢杆菌,提取脲酶溶液.然后,通过风蚀测试试验、表面强度测试试验和植物适生性测试试验,研究生物矿化的室内固沙效果.最后,在乌玛高速公路中卫... 为了改善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采用生物矿化技术进行风积沙固化.首先,从土壤中分离并培养类芽孢杆菌,提取脲酶溶液.然后,通过风蚀测试试验、表面强度测试试验和植物适生性测试试验,研究生物矿化的室内固沙效果.最后,在乌玛高速公路中卫段进行了面积为5×10^(4)m^(2)现场试验,验证生物矿化固沙技术的现场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生物矿化可以有效胶结风积沙并在试样表面形成强度大于400 kPa的硬化层,可抵御11级风的风蚀作用,且不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虽然降雨对生物矿化固沙效果存在影响,但是固化7 d时硬化层强度超过500 kPa, 2 a内固化区高程无明显变化,表现出较好的抗风蚀性.固化区植物成活率超过50%,说明固化区具有良好的生态恢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矿化技术 风积沙 风洞试验 生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ton法深度处理褐煤提质废水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宏哲 董利鹏 +3 位作者 王芳芳 王晓玲 韩相奎 汤洁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7-89,97,共4页
采用Fenton法深度处理褐煤提质废水,分析了各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运行工况。结果表明,最佳运行条件为pH=3,n(H_2O_2)/n(Fe^(2+))=3,H_2O_2和FeSO_4投加量分别为24.94、8.31 mmol/L,反应时间1h。出水COD≤30mg/L,色度15倍... 采用Fenton法深度处理褐煤提质废水,分析了各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运行工况。结果表明,最佳运行条件为pH=3,n(H_2O_2)/n(Fe^(2+))=3,H_2O_2和FeSO_4投加量分别为24.94、8.31 mmol/L,反应时间1h。出水COD≤30mg/L,色度15倍,去除率分别达到91%和98%。实验结果表明,Fenton法是深度处理褐煤提质废水的一种有效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提质废水 FENTON 深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东至兆吉口铅锌矿床成矿时代的厘定及其找矿指示意义 被引量:8
17
作者 傅仲阳 徐晓春 +2 位作者 刘晓燕 刘雪 谢巧勤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3-480,共18页
皖南东至兆吉口铅锌矿床是近年来在江南过渡带西段新发现的一个规模达中型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目前揭露的铅锌矿体均赋存于东至断裂带及其西侧次级张(扭)性断裂及裂隙中。文章选取了该矿床主要矿石矿物闪锌矿以及与主成矿阶段金属硫... 皖南东至兆吉口铅锌矿床是近年来在江南过渡带西段新发现的一个规模达中型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目前揭露的铅锌矿体均赋存于东至断裂带及其西侧次级张(扭)性断裂及裂隙中。文章选取了该矿床主要矿石矿物闪锌矿以及与主成矿阶段金属硫化物紧密共生的石英,分别采用流体包裹体Rb-Sr法和40Ar-39Ar法进行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4件闪锌矿样品获得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为(128±1)Ma;2件石英样品获得流体包裹体40Ar-39Ar坪年龄分别为(128.74±3.02)Ma和(128.19±1.98)Ma,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28.81±5.25)Ma和(128.30±3.47)Ma,反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28.82±5.24)Ma和(128.31±3.47)Ma。同位素地质年龄测试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兆吉口铅锌矿床形成于128 Ma左右,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该成矿年龄与赋矿闪长玢岩的形成时间((129.0±2.3)Ma^(128.4±2.7)Ma)一致,也与东至断裂燕山晚期的活动年龄((126.3±2.2)Ma)相近,表明该矿床成矿与燕山晚期的构造-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此时区域构造背景为强烈挤压后的伸展环境。这一矿化事件在成矿时代上明显晚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的断隆区(如铜陵、安庆-贵池等矿集区)的铜金多金属矿床和皖南成矿带中的钨钼多金属矿床(>136 Ma),而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断坳区的玢岩铁矿床的成矿时间(135~127 Ma)相近,指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与皖南成矿带之间的江南过渡带中发育有燕山晚期较晚阶段(128 Ma左右)的铅锌矿化事件,为今后在该区开展铅锌多金属矿床找矿勘探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闪锌矿流体包裹体Rb-Sr定年 石英流体包裹体40Ar-39Ar定年 成矿时代 兆吉口铅锌矿床 皖南东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130沸石对SBS改性沥青黏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宁 刘黎萍 +1 位作者 汪瑛 韩方元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59,共9页
为了研究EC130沸石(含水矿物)对SBS改性沥青黏弹性的影响,考虑沸石脱水与含水2种状态,通过黏度试验和DSR试验,研究EC130脱水沸石和含水沸石对SBS改性沥青黏弹性的影响,剖析EC130沸石对SBS改性沥青黏弹性的影响因素。试验发现:添加EC130... 为了研究EC130沸石(含水矿物)对SBS改性沥青黏弹性的影响,考虑沸石脱水与含水2种状态,通过黏度试验和DSR试验,研究EC130脱水沸石和含水沸石对SBS改性沥青黏弹性的影响,剖析EC130沸石对SBS改性沥青黏弹性的影响因素。试验发现:添加EC130脱水沸石与添加EC130含水沸石均使沥青的黏度和复数模量增大,且随掺量的增加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但在同一掺量下,添加EC130含水沸石的沥青黏度和复数模量均小于添加EC130脱水沸石的,而相位角呈相反规律。较原样沥青,添加EC130脱水沸石的沥青复数模量主曲线出现增大;较添加EC130脱水沸石的沥青,添加EC130含水沸石的沥青复数模量主曲线出现减小,而相位角主曲线呈相反规律。结果表明:沸石中的矿物对沥青具有增黏增弹作用,而水分作用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改性沥青 EC130脱水沸石 EC130含水沸石 沸石 发泡水 黏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BR试验的高模量沥青低温本构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19
作者 沙东 李根 +2 位作者 王芳 唐民 刘乙丁 《材料导报》 2025年第22期127-133,共7页
选取四种代表性高模量沥青进行弯曲梁流变(BBR)试验并获取其低温蠕变特征参数;然后分别采用三种黏弹性本构模型探究了不同高模量沥青低温本构关系;最后通过灰色关联分析(GRA)模型进一步评价了适用于高模量沥青的低温本构模型。结果表明... 选取四种代表性高模量沥青进行弯曲梁流变(BBR)试验并获取其低温蠕变特征参数;然后分别采用三种黏弹性本构模型探究了不同高模量沥青低温本构关系;最后通过灰色关联分析(GRA)模型进一步评价了适用于高模量沥青的低温本构模型。结果表明,废胶粉复合改性高模量沥青(CRA)与高模量剂改性沥青(HIA)的低温极限温度为-12℃,高掺量SBS改性剂改性沥青(SBA)与35~#硬质沥青制备的高模量沥青(HGA)的低温极限温度为-6℃。与三参数固体(TPS)模型及四参数固体(FPS)模型相比,在评价高模量沥青的低温性能时Burgers模型的拟合精度较高,模型参数的波动性低且规律性显著;而且GRA模型评价结果显示Burgers模型更适于表征高模量沥青在低温下的蠕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模量沥青 BBR试验 本构模型 蠕变行为 GR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