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水泥黄土电阻率响应规律和模型
1
作者 马永智 韩方元 +4 位作者 李龙山 王杰 高建强 张营 薛志佳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6-661,共16页
研究水泥黄土挤密桩的电阻率响应规律,对提高湿陷性黄土地基质量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以宁夏海原—甘肃平川高速公路宁夏段的水泥黄土挤密桩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电流频率、干密度、含水率和养护龄期等变量,测定水泥黄... 研究水泥黄土挤密桩的电阻率响应规律,对提高湿陷性黄土地基质量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以宁夏海原—甘肃平川高速公路宁夏段的水泥黄土挤密桩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电流频率、干密度、含水率和养护龄期等变量,测定水泥黄土的电阻率变化规律,并建立多因素耦合电阻率模型,以期为宁夏水泥黄土挤密桩的无损检测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在干密度为1.62~1.81 g·cm^(-3)、含水率为8%~14%和养护龄期为1~28 d的试验条件下,水泥黄土内部颗粒的排列方式及胶结作用使其呈现明显的频率依赖性;在电流频率低于50 kHz时,土体表现出显著的电容器效应,导致电阻率随电流频率变化明显;而当电流频率超过50 kHz后,电容器效应减弱,电阻率趋于稳定;(2)含水率与干密度的增加会增强土体的导电性,使电阻率逐渐降低;但当含水率超过最优含水率(11.0%)后,自由水膜连通性趋于饱和,电阻率降幅减缓;养护龄期的延长促使水泥水化产物填充孔隙,降低离子迁移效率,导致电阻率逐渐升高。基于试验数据建立了宁夏水泥黄土电阻率与含水率、干密度、养护龄期的多因素表征模型——多因素耦合电阻率模型,其相关性良好。敏感性分析表明,各因素对电阻率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含水率、干密度、养护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水泥黄土 电阻率法 挤密桩 多因素表征模型 含水率 干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激发大掺量粉煤灰复合胶凝材料力学性能与水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窦占双 李晓民 +5 位作者 秦宏涛 魏定邦 武旭 闫升 张富强 韩方元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252,共10页
本研究以大掺量粉煤灰(m(矿渣粉)∶m(粉煤灰)=1∶3(质量比))为基体,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获得不同复掺方式下的复合激发剂,通过XRD、FT-IR、TG-DTG、SEM等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激发剂单掺和复掺对大掺量粉煤灰复合胶凝体系力学性能和水化机... 本研究以大掺量粉煤灰(m(矿渣粉)∶m(粉煤灰)=1∶3(质量比))为基体,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获得不同复掺方式下的复合激发剂,通过XRD、FT-IR、TG-DTG、SEM等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激发剂单掺和复掺对大掺量粉煤灰复合胶凝体系力学性能和水化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掺激发剂中对大掺量粉煤灰复合胶凝体系激发效果最佳的是Na_(2)SiO_(3),当Na_(2)SiO_(3)掺量为1.0%(质量分数)时,粉煤灰复合胶凝材料7和28 d抗压强度分别为17.5、31.7 MPa。多种激发剂复掺下对大掺量粉煤灰复合胶凝体系激发效果最佳的组合质量比为m(Ca(OH)_(2))∶m(Na_(2)SiO_(3))=2∶1,7、14 d抗压强度分别为27.5、35.5 MPa,28 d抗压强度提升至49.2 MPa,达到了42.5水泥的强度指标。这是因为在碱性环境下粉煤灰的活性物质发生二次火山灰反应,钙矾石(AFt)和水化硅(铝)酸钙(C-(A)-S-H)等水化产物逐渐增多,显著增强了胶凝材料抗压强度。本研究不仅为粉煤灰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途径,也为固废复合材料的研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化学激发剂 正交试验 抗压强度 水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6月10日四川马尔康震群的强震动特征初步分析
3
作者 徐桐 周宝峰 +2 位作者 王晓敏 任叶飞 张亚军 《地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35,共14页
2022年6月10日,四川省马尔康市先后发生M_(S)5.8,M_(S)4.1,M_(S)4.4,M_(S)6.0和M_(S)5.2等5次M_(S)>4.0地震,系震群型地震。本研究对此次震群的强震动记录进行滤波降噪处理,对加速度记录进行时频分析,并对比了五次地震间的能量分布... 2022年6月10日,四川省马尔康市先后发生M_(S)5.8,M_(S)4.1,M_(S)4.4,M_(S)6.0和M_(S)5.2等5次M_(S)>4.0地震,系震群型地震。本研究对此次震群的强震动记录进行滤波降噪处理,对加速度记录进行时频分析,并对比了五次地震间的能量分布情况。通过与第五代区划图对比,分析了不同震级地震的峰值加速度(PGA)、峰值速度(PGV)和加速度反应谱(SA)的衰减关系。同时,计算并对比了五次地震的加速度反应谱和速度反应谱,以及傅里叶幅值谱。结果表明:加速度时程的时频分析和傅里叶谱反映了五次地震具有相似的能量分布形式;第五代区划图中我国青藏地区长轴的衰减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3次M_(S)>5.0地震中PGA,PGV和SA(0.2)的衰减,但一定程度上高估了SA(0.5)和SA(1.0);同一强震动台站的加速度反应谱形状、峰值周期相同,且反应T<0.2 s时高度重合;五次地震的水平向傅里叶谱形状相似,且主梄要频率均出现在10—20 Hz频段内;5五次地震同一台站相同方向的加速度反应谱之间、傅里叶谱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康地震 震群型地震 衰减关系 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路基的力学变形特性及综合含水率研究
4
作者 郑立阳 惠迎新 +2 位作者 郭聚坤 闫升 董旭光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86-1494,1524,共10页
合理确定施工含水率对确保路基填料达到最佳综合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含水率对粉煤灰路基强度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确定适合粉煤灰路基施工含水率,以宁夏地区粉煤灰为试验材料,结合击实试验结果,开展固结压缩和剪切等室内试验,分析... 合理确定施工含水率对确保路基填料达到最佳综合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含水率对粉煤灰路基强度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确定适合粉煤灰路基施工含水率,以宁夏地区粉煤灰为试验材料,结合击实试验结果,开展固结压缩和剪切等室内试验,分析不同含水率下粉煤灰的力学特性,确定各单一因素下的最佳含水率,并基于灰色关联法提出能够保证粉煤灰路基达到最佳综合性能的施工含水率。结果表明,随含水率增加,压缩系数先减小后增大,压缩模量先增大后减小,最终竖向应变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含水率为31%时粉煤灰压缩性最小。在高法向应力和高含水率时粉煤灰剪切应力-剪切位移曲线表现为强应变软化型。随着含水率增加,残余内摩擦角逐渐减小,残余黏聚力先增加后减小并趋于稳定,含水率为23%时粉煤灰残余抗剪强度最大。含水率在31%~35%时,各力学指标关联度值维持在一个较高且相对稳定的区间,可作为指导施工的综合含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压缩特性 剪切特性 残余抗剪强度指标 灰色关联法 综合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面结构病害三维探地雷达图谱特征研究
5
作者 门光誉 陈维斌 +2 位作者 徐腾飞 张伟光 佘旭晖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9-137,共9页
为解决三维探地雷达(3D GPR)用于沥青路面结构病害检测时图谱信息解译困难的问题,基于三维探地雷达对湖北随岳高速进行实地数据采集,结合卷积神经网络辅助分析,获得结构病害疑似点位并对疑似点位进行取芯检验,验证病害识别与反射裂缝尺... 为解决三维探地雷达(3D GPR)用于沥青路面结构病害检测时图谱信息解译困难的问题,基于三维探地雷达对湖北随岳高速进行实地数据采集,结合卷积神经网络辅助分析,获得结构病害疑似点位并对疑似点位进行取芯检验,验证病害识别与反射裂缝尺寸计算的准确性,分析3类常见结构病害的图谱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病害在三维探地雷达图谱中的表现形式差异明显,基于三维图谱的反射裂缝尺寸推理方法可靠性较高。研究结论为三维探地雷达回波图谱自动解译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病害 三维探地雷达 图谱解译 机器学习 图谱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化特性的钢渣膨胀抑制机理研究
6
作者 袁正国 陶智忠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269,共7页
为了预测钢渣水化膨胀规律并提出水化膨胀抑制措施,根据钢渣水化反应建立膨胀模型,同时分析不同掺量、不同细度的粉煤灰对钢渣的抑制作用,基于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技术探究了其抑制机理。结果表明:钢渣水化膨胀与f-CaO... 为了预测钢渣水化膨胀规律并提出水化膨胀抑制措施,根据钢渣水化反应建立膨胀模型,同时分析不同掺量、不同细度的粉煤灰对钢渣的抑制作用,基于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技术探究了其抑制机理。结果表明:钢渣水化膨胀与f-CaO和f-MgO的含量、颗粒大小、混合料级配及相对密度均有直接关系,理论模型结果与实测值吻合程度较好。钢渣浸水膨胀增长速率随着浸水龄期的延长呈现先快后缓的趋势,粉煤灰的掺量增大抑制钢渣膨胀的效果增强,且一级灰抑制钢渣膨胀的效果优于原灰;钢渣表面空隙多,水化通道丰富,粉煤灰越细,形态效应越强,对钢渣抑制效果越好,钢渣粉煤灰体系中的水化产物主要是锚片状、纤维状的水化硅酸钙凝胶(C-S-H)、水化硅酸镁凝胶(M-S-H)和针棒状钙矾石(AFt),可有效填充钢渣水化通道,抑制钢渣膨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粉煤灰 膨胀 抑制 水化反应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四川泸定 M_(s)6.8地震强震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聪 周宝峰 +4 位作者 任叶飞 王晓敏 余桦 张亚军 吴华灯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4,共12页
北京时间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M_(s)6.8级地震。国家强震动台网获得了133组三分量加速度记录,在对记录进行初步筛选和滤波后,研究了PGA和PGV衰减关系、竖向地震动特点、地震动速度脉冲,对比分析了反应谱和设计谱... 北京时间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M_(s)6.8级地震。国家强震动台网获得了133组三分量加速度记录,在对记录进行初步筛选和滤波后,研究了PGA和PGV衰减关系、竖向地震动特点、地震动速度脉冲,对比分析了反应谱和设计谱,着重对石棉挖角台站附近震害与地震动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1)三种台站强震动记录的PGA和PGV拟合曲线都比较相近,PGA、PGV拟合曲线与霍俊荣的预测模型较为接近;2)竖向地震动偏大,约38.2%的强震动记录V/H大于2/3,可能是屋顶塌落、柱子扭转和天花板坠落等震害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3)识别出具有速度脉冲特性的记录11条,该类记录对长周期结构影响较大;4)所选记录反应谱大多超过了罕遇地震设计谱水平段,具有速度脉冲特性的051SMW台站周围房屋破坏较严重,人员伤亡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定M_(s)6.8地震 地震动衰减 竖向地震动 速度脉冲 加速度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130温拌剂对SBS改性沥青高温性能及抗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宁 李迪安 +4 位作者 刘黎萍 朱奇 张志涛 黄羽 门光誉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4,共6页
作为制备沸石发泡沥青的发泡剂,EC130温拌剂释放的发泡水和残留的沸石矿物对沥青的性能有着不同的影响.为研究EC130温拌剂对SBS改性沥青高温性能和抗疲劳性能的影响,采用石灰岩矿粉、EC130沸石矿物和EC130温拌剂等3种添加物,设计了以添... 作为制备沸石发泡沥青的发泡剂,EC130温拌剂释放的发泡水和残留的沸石矿物对沥青的性能有着不同的影响.为研究EC130温拌剂对SBS改性沥青高温性能和抗疲劳性能的影响,采用石灰岩矿粉、EC130沸石矿物和EC130温拌剂等3种添加物,设计了以添加物掺量为变量的单因素试验.以石灰岩矿粉为参照对象,通过温度扫描试验、多重应力蠕变恢复试验和线性振幅扫描试验,分析了EC130沸石矿物和EC130温拌剂释放的发泡水对SBS改性沥青高温性能和抗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石灰岩矿粉一样,沸石发泡沥青中的EC130沸石矿物使沥青弹性增大、黏性减小,有利于抗车辙性能的提升,但不利于抗疲劳性能;沸石发泡沥青中的发泡水使其黏性增大、弹性减小,有利于抗疲劳性能的提升,但不利于抗车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改性沥青 EC130温拌剂 沸石矿物 发泡水 抗车辙性能 抗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气化渣替代矿渣制备超硫酸盐水泥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窦占双 魏力 +4 位作者 王梦梦 王冲 贾小龙 门光誉 李瑞杰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52-2960,共9页
煤气化渣(CGS)富含硅、铝元素,具备作为胶凝材料前体的潜力,但其颗粒形态粗糙,活性较低。为了解决CGS活性低、利用难等问题,利用CGS部分替代矿渣(BFS),探究CGS替代BFS制备超硫酸盐水泥(SSC)的技术可行性,并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 煤气化渣(CGS)富含硅、铝元素,具备作为胶凝材料前体的潜力,但其颗粒形态粗糙,活性较低。为了解决CGS活性低、利用难等问题,利用CGS部分替代矿渣(BFS),探究CGS替代BFS制备超硫酸盐水泥(SSC)的技术可行性,并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等微观测试技术对SSC水化产物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CGS作为制备SSC的原料,能提供初始水化所需要的硅、铝元素,驱动SSC发生水化反应。随着CGS掺量的增加,SSC胶砂的抗压强度呈逐渐减小趋势,而抗折强度受影响较小。CGS的最佳掺量为20%(质量分数),在此掺量下胶砂试样的28 d抗折强度最大,抗压强度也达到43.9 MPa。SSC的水化产物主要是水化硅酸钙、水化硫铝酸钙等凝胶。研究结果显示CGS部分替代BFS完全可用于制备S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渣 矿渣 超硫酸盐水泥 胶凝材料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主要开源数据库强震动记录的基本分布特征
10
作者 肖裴渊 任叶飞 +4 位作者 吴玉娇 周宝峰 张亚军 吴华灯 温瑞智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3-562,共10页
强震动数据是地震工程和工程地震领域研究的基础,为了便于高效选取强震动记录,基于以下全球强震动开源数据库:美国USGS、欧洲ESM、日本K-NET和KiK-net、墨西哥RAII-UNAM和新西兰GeoNet,收集整理5.0级以上地震的强震动记录40余万组,约15... 强震动数据是地震工程和工程地震领域研究的基础,为了便于高效选取强震动记录,基于以下全球强震动开源数据库:美国USGS、欧洲ESM、日本K-NET和KiK-net、墨西哥RAII-UNAM和新西兰GeoNet,收集整理5.0级以上地震的强震动记录40余万组,约150万条,通过震级、台站分布、场地条件、反应谱谱型等强震动基本信息对强震动记录进行筛选并分类,采用两套标准对场地进行了分类,对绝对加速度反应谱进行归一化,对比分析5个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反应谱谱型的相似性与特殊性,结果表明:①美国强震动台站集中分布在西海岸与阿拉斯加地区,较硬的场地占比较高;②日本强震动台站分布密度最高,较软的场地占比较高;③给出了中、美两套规范下的强震动台站场地分类;④从震中距方面考虑,美国为近场强震动记录最为集中和丰富的国家;⑤不同国家和地区相同周期段绝对加速度反应谱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动记录 开源数据库 绝对加速度反应谱 场地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磨细粉对沥青胶浆及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新强 韩方元 +2 位作者 陈维斌 徐腾飞 崔宇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3-1161,共9页
为探究钢渣磨细粉(SSFP)对沥青胶浆及其混合料性能的影响,使用粒径小于5 mm的钢渣制备SSFP。以石灰岩矿粉(LP)作为对照,对不同粉胶比(F/A)下SSFP沥青胶浆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探究了SSFP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LP... 为探究钢渣磨细粉(SSFP)对沥青胶浆及其混合料性能的影响,使用粒径小于5 mm的钢渣制备SSFP。以石灰岩矿粉(LP)作为对照,对不同粉胶比(F/A)下SSFP沥青胶浆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探究了SSFP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LP,SSFP对沥青胶浆及混合料的高、低温及疲劳性能均有所提升,其中低温性能提升幅度最大,SSFP沥青胶浆的蠕变劲度模量提升了190.57%,SSFP沥青混合料的低温弯曲破坏应变提升了9.93%;增大F/A可提升沥青胶浆的高温性能,但会损伤其疲劳性能和低温性能;SSFP应用于沥青混合料中具备较强的可行性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磨细粉 沥青胶浆 沥青混合料 粉胶比 双因素方差分析 临界破坏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聚合物灌浆料对半柔性路面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正光 董虎 +3 位作者 吴帮伟 门光誉 龚泳帆 卢祎苗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8-192,共5页
为探究地聚合物灌浆料在半柔性沥青路面中的性能影响,采用车辙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冻融劈裂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对掺地聚合物半柔性路面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以及水稳定性进行研究分析。采用单轴贯入试验和劈裂强度试验对掺... 为探究地聚合物灌浆料在半柔性沥青路面中的性能影响,采用车辙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冻融劈裂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对掺地聚合物半柔性路面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以及水稳定性进行研究分析。采用单轴贯入试验和劈裂强度试验对掺地聚合物半柔性路面的抗剪性能、抗拉强度以及变形能力进行研究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沥青常规材料,地聚合物灌浆半柔性路面具有优良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能略有欠缺,水稳定性较好。地聚合物灌浆半柔性路面材料的抗剪强度、劈裂强度均随龄期增长而增加。采用地聚合物代替水泥作为半柔性路面材料中的灌浆材料,能保证性能的同时,还能满足环境保护、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合物灌浆料 半柔性路面 路用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岩类型及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冯玉钏 贾小龙 +2 位作者 惠迎新 韩方元 万磊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773-2780,共8页
设计强度等级C50的机制砂混凝土,研究石粉含量、母岩类型对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坍落度及微观性能的影响。通过EDS能谱分析、XRD及SEM等微观分析方法,揭示石粉含量、母岩类型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母岩类型对机制砂... 设计强度等级C50的机制砂混凝土,研究石粉含量、母岩类型对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坍落度及微观性能的影响。通过EDS能谱分析、XRD及SEM等微观分析方法,揭示石粉含量、母岩类型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母岩类型对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较小。随着石粉含量增加,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其中石粉含量为机制砂总质量的9%时,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最优,为69.6 MPa;当石粉含量为6%时,辉绿岩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最优,为66.0 MPa;当石粉含量为12%时,花岗岩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最优,为68.3 MPa。混凝土坍落度随石粉含量增加而减小。石粉含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水泥水化,导致未水化的水泥、粉煤灰数量增加;当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最优时,C-S-H凝胶中的Ca/Si(CaO和SiO_(2)物质的量比)最低;石粉含量及母岩类型对机制砂混凝土水化产物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 混凝土 母岩类型 石粉含量 抗压强度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散斑技术的纤维沥青混合料开裂演化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沈建成 肖鹏 +5 位作者 裴昭辉 韩方元 任全生 张聪 康爱红 吴正光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0-50,共11页
选用3种纤维(聚酯纤维、玻璃纤维和玄武岩纤维)对AC-13沥青混合料进行改性。通过半圆弯拉试验同步结合图像散斑技术,研究纤维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根据混合料预切缝处的速度、裂纹演化趋势以及应变,探寻纤维沥青混合料裂缝起裂、发展规... 选用3种纤维(聚酯纤维、玻璃纤维和玄武岩纤维)对AC-13沥青混合料进行改性。通过半圆弯拉试验同步结合图像散斑技术,研究纤维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根据混合料预切缝处的速度、裂纹演化趋势以及应变,探寻纤维沥青混合料裂缝起裂、发展规律。结果表明:纤维的添加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柔性指数,延缓混合料峰值荷载拐点出现的时间,全场应变可以较为高效地反映纤维沥青混合料横向和竖向的裂纹发展规律。半圆弯拉试验力学指标(柔性指数)与图像散斑技术指标(第I阶段速度变化率和转折点1的时间)的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对于沥青混合料开裂阻滞作用,依次为玄武岩纤维优于玻璃纤维、聚酯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沥青混合料 抗裂性能 图像散斑技术 半圆弯拉试验 开裂演化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聚类分析在粗集料分类选择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岳光华 滕丽 +2 位作者 周文波 刘宁 郝嘉平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3-457,共5页
为克服新建高速公路集料选择时重视某项指标而忽视整体性能的问题,避免集料分类评价过于主观而缺乏科学性,将模糊聚类分析应用于集料的分类选择.给出了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步骤.选取甘肃某新建高速沿线9个碎石厂生产的粗集... 为克服新建高速公路集料选择时重视某项指标而忽视整体性能的问题,避免集料分类评价过于主观而缺乏科学性,将模糊聚类分析应用于集料的分类选择.给出了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步骤.选取甘肃某新建高速沿线9个碎石厂生产的粗集料,首先对粗集料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然后将集料的9个技术性能指标作为原始数据,使用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标准化、建立模糊相似矩阵、计算传递闭包并聚类;最后利用F统计量加经验法检验分类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用于石灰岩粗集料分类是可行的,该方法可为道路建设初期集料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粗集料 模糊聚类 性能评价 分类选择 传递闭包 F统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碱激发下精炼钢渣水稳基层材料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义 谭波 +1 位作者 李育林 刘祺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05-909,共5页
为解决精炼钢渣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问题,以精炼钢渣为研究对象,针对其颗粒偏细、低活性、存在六价铬等重金属成分及在公路应用中易于开裂等特点,研发专用碱激发剂制备低收缩抗裂钢渣路面基层材料,通过室内试验测试其力学性能并验证其... 为解决精炼钢渣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问题,以精炼钢渣为研究对象,针对其颗粒偏细、低活性、存在六价铬等重金属成分及在公路应用中易于开裂等特点,研发专用碱激发剂制备低收缩抗裂钢渣路面基层材料,通过室内试验测试其力学性能并验证其安全性。结果表明:水泥稳定钢渣混合料中水泥的最佳掺量为8%;3%激发剂掺量(NaOH碱激发组)、水泥掺量8%的水泥稳定钢渣路面基层材料7 d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6.19 MPa,弯拉强度及劈裂强度也分别达到2.13和0.93 MPa,均满足规范要求,且其干缩稳定性也明显优于未添加激发剂的水泥稳定精炼钢渣试件;激发剂对钢渣安全性也有改善效果,可显著降低水泥稳定钢渣浸出试验中的重金属析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炼钢渣 激发剂 水泥稳定材料 路面基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130沸石对SBS改性沥青黏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宁 刘黎萍 +1 位作者 汪瑛 韩方元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59,共9页
为了研究EC130沸石(含水矿物)对SBS改性沥青黏弹性的影响,考虑沸石脱水与含水2种状态,通过黏度试验和DSR试验,研究EC130脱水沸石和含水沸石对SBS改性沥青黏弹性的影响,剖析EC130沸石对SBS改性沥青黏弹性的影响因素。试验发现:添加EC130... 为了研究EC130沸石(含水矿物)对SBS改性沥青黏弹性的影响,考虑沸石脱水与含水2种状态,通过黏度试验和DSR试验,研究EC130脱水沸石和含水沸石对SBS改性沥青黏弹性的影响,剖析EC130沸石对SBS改性沥青黏弹性的影响因素。试验发现:添加EC130脱水沸石与添加EC130含水沸石均使沥青的黏度和复数模量增大,且随掺量的增加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但在同一掺量下,添加EC130含水沸石的沥青黏度和复数模量均小于添加EC130脱水沸石的,而相位角呈相反规律。较原样沥青,添加EC130脱水沸石的沥青复数模量主曲线出现增大;较添加EC130脱水沸石的沥青,添加EC130含水沸石的沥青复数模量主曲线出现减小,而相位角主曲线呈相反规律。结果表明:沸石中的矿物对沥青具有增黏增弹作用,而水分作用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改性沥青 EC130脱水沸石 EC130含水沸石 沸石 发泡水 黏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风沙区植被重建初期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力斌 何明珠 +4 位作者 张克存 安志山 王金国 惠迎新 贾小龙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16-1926,共11页
为揭示干旱风沙区植被重建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乌海至玛沁高速公路腾格里沙漠段生态防护体系的植被重建区土壤为研究对象,以流动沙丘为对照,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植被重建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随植被恢复重建的变化特征。... 为揭示干旱风沙区植被重建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乌海至玛沁高速公路腾格里沙漠段生态防护体系的植被重建区土壤为研究对象,以流动沙丘为对照,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植被重建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随植被恢复重建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植被重建区与流沙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相似,均以放线菌门(58.53%~67.85%)、变形细菌门(16.53%~19.68%)等为优势类群;优势菌属包括诺卡氏菌属、甲基柔膜菌属、微红微球菌属和微枝型杆菌属。与流沙区对照相比,植被重建区显著增加了土壤大部分菌门相对丰度和多样性。植被恢复重建后土壤pH、电导率及盐分含量降低;土壤微生物量磷(MBP)、土壤微生物量碳(MBC)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MBC:MBN)在植被重建区浅层土壤(0~5 cm、5~10 cm和10~20 cm)显著高于流沙区。因此,对于沙漠公路生态防护体系而言,植被重建能显著改善其浅层土壤养分状况、微生物相对丰度和多样性水平,是改善沙漠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风沙区 植被重建 微生物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掺量煤气化炉渣稳定基层混合料的制备及路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晓东 滕逸伟 +3 位作者 赵建宁 闫升 杨建荣 贾小龙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412-3420,共9页
为解决传统砂石骨料供应不足、工业固废煤气化炉渣大量堆存的问题,本文利用煤气化炉渣、砂砾土制备路面基层材料,探究煤气化炉渣、水泥剂量与砂砾土掺配最佳比例,从力学性能、路用性能及耐久性能方面研究了水泥稳定煤气化炉渣路面基层... 为解决传统砂石骨料供应不足、工业固废煤气化炉渣大量堆存的问题,本文利用煤气化炉渣、砂砾土制备路面基层材料,探究煤气化炉渣、水泥剂量与砂砾土掺配最佳比例,从力学性能、路用性能及耐久性能方面研究了水泥稳定煤气化炉渣路面基层材料在公路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配比为煤气化炉渣和砂砾土的质量比为40%∶60%、水泥剂量7%,该配比下水泥稳定煤气化炉渣路面基层材料7 d无侧限抗压强度超过3.0 MPa,劈裂强度超过0.5 MPa,弯拉强度超过1.5 MPa,具有良好的抵抗竖向变形能力;经过5次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抗压强度损失比B均在90%以上,质量变化率小于5%,且水稳定性良好;经过180 d干缩试验,A组(煤气化炉渣掺量35%、水泥剂量6%)和C组(煤气化炉渣掺量40%、水泥剂量7%)试件累积干缩量均小于2.5 mm,具有较好的干缩应变。采用SEM、XRD观测煤气化炉渣路面基层材料的水化产物种类及空间分布特征,提出煤气化炉渣强度形成机理,得出主要水化产物为水化硅酸钙(C-S-H)凝胶、Ca(OH)_(2),有利于基层混合料强度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炉渣 路面基层材料 力学性能 耐久性能 C-S-H凝胶 微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码垛机器人转盘结构拓扑优化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洋 《南方农机》 2023年第20期38-41,共4页
【目的】在转盘质量不增加的情况下,通过拓扑优化对材料合理布置以达到提高转盘刚度的效果。【方法】笔者以某型码垛机器人转盘为研究对象,运用HyperWorks软件对转盘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到转盘在最危险工况下的应力云图、位移云图,再利用O... 【目的】在转盘质量不增加的情况下,通过拓扑优化对材料合理布置以达到提高转盘刚度的效果。【方法】笔者以某型码垛机器人转盘为研究对象,运用HyperWorks软件对转盘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到转盘在最危险工况下的应力云图、位移云图,再利用OptiStruct根据静力学分析结果以最小柔度为目标函数进行结构拓扑优化,得到拓扑优化云图,寻求其最佳材料分布及传力路径对转盘进行局部重构,并将优化模型通过HyperWorks软件与初始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优化后机器人转盘的质量减轻了1%,转盘最大应力下降了38.6%,转盘最大变形位移下降了19.2%,且前3阶模态和振动性能也有一定的提升。【结论】优化后码垛机器人转盘可以在重量不增加的前提下达到提高刚度的目的,同时在强度和振动性能方面也有所改进,本研究可为机器人其他部件的结构优化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垛机器人转盘 拓扑优化 模态分析 SIMP变密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