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乌海至玛沁高速公路中卫段风沙环境特征及沙害防治
被引量:
18
1
作者
张克存
安志山
+3 位作者
何明珠
张凌云
王金国
侯永刚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83-991,共9页
乌玛高速公路是《国家公路网规划》中内蒙古乌海至青海玛沁高速公路的简称,对宁夏自治区沿黄经济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野外观测和实地考察,对乌玛高速公路腾格里沙漠段风能环境、沙丘类型、地表沉积物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观测期间...
乌玛高速公路是《国家公路网规划》中内蒙古乌海至青海玛沁高速公路的简称,对宁夏自治区沿黄经济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野外观测和实地考察,对乌玛高速公路腾格里沙漠段风能环境、沙丘类型、地表沉积物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观测期间年平均风速2.86 m·s^(-1),大于起沙风年均风速为6.23 m·s^(-1);起沙风以5~9 m·s^(-1)为主,占比达96.36%;主导风向为NW-NNW和E-ESE。沿公路自NE向SW方向,输沙势和最大可能输沙量呈减小趋势。公路两侧沙丘以流动沙丘为主,沙丘类型包括格状沙丘和线性沙垄等。在风力作用下,格状沙丘主梁沿NE-SW延伸,沙丘高度自NE向SW方向呈增高趋势。公路沿线沙丘表层沉积物以中沙和细沙为主,分选性较好,偏度为正偏或极正偏,中等和宽峰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沙风
输沙势
格状沙丘
乌玛高速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乌玛高速公路中卫段风沙环境及输移规律
被引量:
12
2
作者
王金国
安志山
+2 位作者
张克存
屈建军
何明珠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3-189,共7页
作为宁夏自治区南北向交通运输通道,乌玛高速公路对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保证公路正常运行,该文采用野外定位监测和室内分析方法,揭示了公路沿线风沙活动规律。结果表明:(1)区域0~5 m/s等级的风速频次占全年风速的90.45%...
作为宁夏自治区南北向交通运输通道,乌玛高速公路对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保证公路正常运行,该文采用野外定位监测和室内分析方法,揭示了公路沿线风沙活动规律。结果表明:(1)区域0~5 m/s等级的风速频次占全年风速的90.45%,起沙风向主要集中在西北、东和偏南方向,合成输沙方向为偏东南方向;研究区输沙势小于200 VU,属于低风能环境。(2)沿乌玛高速公路自东北向西南方向,所有样品均以细沙和中沙为主,粒径范围集中在1.0~2.76Φ。除5号采样点20 cm,50 cm和100 cm深度沉积物的百分含量分布曲线呈双峰态,其余样品全部为单峰态,表明研究区域表层沉积物经过了充分分选。随着深度的增加,不同粒径范围百分含量的变化规律并非十分明显,即区域风能环境比较稳定。(3)所有样品分选性较好或很好,偏度为正偏或极正偏,粒径偏粗。(4)区域内风沙流主要集中在30 cm以下,占总输沙量的89.46%,地表0~20 cm高度内的输沙量占总输沙量的63.81%。基于防护体系走向与区域合成输沙方向垂直时可取得较好防护效益,建议乌玛高速防护体系走向设计为东北—西南,且固沙措施的高度不低于2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玛高速公路
输沙势
粒度特征
风沙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干旱风沙区植被重建初期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
6
3
作者
张力斌
何明珠
+4 位作者
张克存
安志山
王金国
惠迎新
贾小龙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16-1926,共11页
为揭示干旱风沙区植被重建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乌海至玛沁高速公路腾格里沙漠段生态防护体系的植被重建区土壤为研究对象,以流动沙丘为对照,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植被重建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随植被恢复重建的变化特征。...
为揭示干旱风沙区植被重建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乌海至玛沁高速公路腾格里沙漠段生态防护体系的植被重建区土壤为研究对象,以流动沙丘为对照,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植被重建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随植被恢复重建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植被重建区与流沙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相似,均以放线菌门(58.53%~67.85%)、变形细菌门(16.53%~19.68%)等为优势类群;优势菌属包括诺卡氏菌属、甲基柔膜菌属、微红微球菌属和微枝型杆菌属。与流沙区对照相比,植被重建区显著增加了土壤大部分菌门相对丰度和多样性。植被恢复重建后土壤pH、电导率及盐分含量降低;土壤微生物量磷(MBP)、土壤微生物量碳(MBC)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MBC:MBN)在植被重建区浅层土壤(0~5 cm、5~10 cm和10~20 cm)显著高于流沙区。因此,对于沙漠公路生态防护体系而言,植被重建能显著改善其浅层土壤养分状况、微生物相对丰度和多样性水平,是改善沙漠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风沙区
植被重建
微生物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乌海至玛沁高速公路中卫段风沙环境特征及沙害防治
被引量:
18
1
作者
张克存
安志山
何明珠
张凌云
王金国
侯永刚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敦煌戈壁荒漠生态与环境研究站
宁夏
交通运输厅
宁夏交投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宁夏
公路勘察设计院
有限
责任
公司
出处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83-991,共9页
基金
宁夏交通厅公路工程科研项目(WMKY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1016)资助。
文摘
乌玛高速公路是《国家公路网规划》中内蒙古乌海至青海玛沁高速公路的简称,对宁夏自治区沿黄经济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野外观测和实地考察,对乌玛高速公路腾格里沙漠段风能环境、沙丘类型、地表沉积物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观测期间年平均风速2.86 m·s^(-1),大于起沙风年均风速为6.23 m·s^(-1);起沙风以5~9 m·s^(-1)为主,占比达96.36%;主导风向为NW-NNW和E-ESE。沿公路自NE向SW方向,输沙势和最大可能输沙量呈减小趋势。公路两侧沙丘以流动沙丘为主,沙丘类型包括格状沙丘和线性沙垄等。在风力作用下,格状沙丘主梁沿NE-SW延伸,沙丘高度自NE向SW方向呈增高趋势。公路沿线沙丘表层沉积物以中沙和细沙为主,分选性较好,偏度为正偏或极正偏,中等和宽峰态分布。
关键词
起沙风
输沙势
格状沙丘
乌玛高速公路
Keywords
sand-drifting wind
drift potential
grid dunes
Wuhai-Maqin Highway
分类号
P931.3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X171.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乌玛高速公路中卫段风沙环境及输移规律
被引量:
12
2
作者
王金国
安志山
张克存
屈建军
何明珠
机构
宁夏交投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敦煌戈壁荒漠生态与环境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3-189,共7页
基金
宁夏交通厅公路工程科研项目(乌玛合同WMKY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1016)。
文摘
作为宁夏自治区南北向交通运输通道,乌玛高速公路对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保证公路正常运行,该文采用野外定位监测和室内分析方法,揭示了公路沿线风沙活动规律。结果表明:(1)区域0~5 m/s等级的风速频次占全年风速的90.45%,起沙风向主要集中在西北、东和偏南方向,合成输沙方向为偏东南方向;研究区输沙势小于200 VU,属于低风能环境。(2)沿乌玛高速公路自东北向西南方向,所有样品均以细沙和中沙为主,粒径范围集中在1.0~2.76Φ。除5号采样点20 cm,50 cm和100 cm深度沉积物的百分含量分布曲线呈双峰态,其余样品全部为单峰态,表明研究区域表层沉积物经过了充分分选。随着深度的增加,不同粒径范围百分含量的变化规律并非十分明显,即区域风能环境比较稳定。(3)所有样品分选性较好或很好,偏度为正偏或极正偏,粒径偏粗。(4)区域内风沙流主要集中在30 cm以下,占总输沙量的89.46%,地表0~20 cm高度内的输沙量占总输沙量的63.81%。基于防护体系走向与区域合成输沙方向垂直时可取得较好防护效益,建议乌玛高速防护体系走向设计为东北—西南,且固沙措施的高度不低于20 cm。
关键词
乌玛高速公路
输沙势
粒度特征
风沙流
Keywords
Wuhai-Maqin Highway
drift potential
particle size characteristics
sand flow structure
分类号
P425.5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干旱风沙区植被重建初期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
6
3
作者
张力斌
何明珠
张克存
安志山
王金国
惠迎新
贾小龙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宁夏交投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宁夏
交通
建设
股份
有限公司
出处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16-1926,共11页
基金
宁夏公路建设管理局项目(WMKY1)
宁夏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沙漠腹地高速公路多元融合防护体系研究与应用》资助。
文摘
为揭示干旱风沙区植被重建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乌海至玛沁高速公路腾格里沙漠段生态防护体系的植被重建区土壤为研究对象,以流动沙丘为对照,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植被重建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随植被恢复重建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植被重建区与流沙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相似,均以放线菌门(58.53%~67.85%)、变形细菌门(16.53%~19.68%)等为优势类群;优势菌属包括诺卡氏菌属、甲基柔膜菌属、微红微球菌属和微枝型杆菌属。与流沙区对照相比,植被重建区显著增加了土壤大部分菌门相对丰度和多样性。植被恢复重建后土壤pH、电导率及盐分含量降低;土壤微生物量磷(MBP)、土壤微生物量碳(MBC)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MBC:MBN)在植被重建区浅层土壤(0~5 cm、5~10 cm和10~20 cm)显著高于流沙区。因此,对于沙漠公路生态防护体系而言,植被重建能显著改善其浅层土壤养分状况、微生物相对丰度和多样性水平,是改善沙漠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干旱风沙区
植被重建
微生物群落结构
Keywords
arid windy sand area
vegetation reconstruction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分类号
Q948.122.3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乌海至玛沁高速公路中卫段风沙环境特征及沙害防治
张克存
安志山
何明珠
张凌云
王金国
侯永刚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乌玛高速公路中卫段风沙环境及输移规律
王金国
安志山
张克存
屈建军
何明珠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干旱风沙区植被重建初期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张力斌
何明珠
张克存
安志山
王金国
惠迎新
贾小龙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