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南扬黄灌区双垄全膜覆盖沟灌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明芳 蒋儒龄 +7 位作者 买自珍 陆俊武 袁丕成 陈永葆 张建兴 杨琳 赵佰图 陈工 《宁夏农林科技》 2010年第6期10-12,共3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双垄全膜覆盖沟灌、条膜平铺覆盖和露地栽培马铃薯的土壤温度、水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双垄全膜覆盖沟灌模式较条膜平铺覆盖栽培增产38.66%,较露地栽培增产99.02%;水分利用效率较二者提高了45.91%和124.48%;马铃薯苗...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双垄全膜覆盖沟灌、条膜平铺覆盖和露地栽培马铃薯的土壤温度、水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双垄全膜覆盖沟灌模式较条膜平铺覆盖栽培增产38.66%,较露地栽培增产99.02%;水分利用效率较二者提高了45.91%和124.48%;马铃薯苗期0~20cm土层地温垄上部位较地膜平铺增加0.25℃~0.7℃,较露地栽培增加5.4℃~8.3℃;沟内地温较地膜平铺降低1.2℃~2.1℃,较露地栽培增加3.0℃~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双垄全膜覆盖栽培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地区滴灌玉米田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虎娟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3年第4期13-15,共3页
玉米作为中国最大的粮食作物,在解决温饱、保证粮食安全及饲料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提高玉米产量、保证品质,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合理栽培模式的探讨上。秸秆还田无论是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还是土壤理化性质都会产生显著影响... 玉米作为中国最大的粮食作物,在解决温饱、保证粮食安全及饲料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提高玉米产量、保证品质,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合理栽培模式的探讨上。秸秆还田无论是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还是土壤理化性质都会产生显著影响,同时有利于促进土壤蓄水能力的提高、保护土壤墒情、提高水分利用率[1];氮肥与膜下滴灌技术的结合也会促使肥料施入到植株根部,保持四周较高的水分与养分,提高肥料利用率[2]。基于秸秆还田与氮肥施用各自具备的优势,其结合对玉米生长发育是否同样会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基于膜下滴灌的条件,研究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土壤蓄水能力 水分利用率 饲料安全 植株根部 膜下滴灌 土壤墒情 氮肥施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寺堡区、海原县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站人工比测研究
3
作者 张战胜 李成虎 +3 位作者 李喜红 崔勇 王锐 王明国 《宁夏农林科技》 2025年第7期45-49,86,共6页
土壤墒情是反映土壤干旱情况的重要参数之一。为提高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站点在红寺堡区、海原县的适用性,采用人工比测法,将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数据与人工烘干法数据进行对比,并构建线性回归模型,以提高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精度。结果表明,当... 土壤墒情是反映土壤干旱情况的重要参数之一。为提高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站点在红寺堡区、海原县的适用性,采用人工比测法,将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数据与人工烘干法数据进行对比,并构建线性回归模型,以提高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精度。结果表明,当地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站对灰钙土、风沙土、新积土、黑垆土的监测数据更加准确,通过构建校正函数,对监测数据进行修正后,其数据误差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土壤墒情 自动监测站 模型 比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南扬黄灌区高产节水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被引量:5
4
作者 蒋儒龄 买自珍 +6 位作者 袁丕成 陈永葆 陆俊武 李明芳 张建兴 杨琳 赵佰图 《宁夏农林科技》 2010年第4期20-21,共2页
对引进的6个玉米品种从植物学性状、生育期、经济性状等方面进行比较,筛选出了抗旱、高产、节水玉米品种先玉335,建议在宁夏中部扬黄灌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玉米 品种筛选 扬黄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