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最大的钽原料供应商——瓜利亚家族有限公司(Sons of Gwalia Ltd) 被引量:1
1
作者 涂春根 商俊伟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3年第3期56-60,共5页
通过论述近年来澳大利亚瓜利亚家族有限公司(SonsofGwaliaLtd)的主产品钽产品的产销量及公司财务状况等主要概况,着重介绍了其下属的两大矿山———世界上第一和第二大钽矿山格林布什矿和沃吉纳矿的基本情况、生产工艺及扩产情况。
关键词 瓜利亚家族有限公司 钽矿石 格林布什矿 沃吉纳矿 产量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砷锑物料真空挥发—定向冷凝工艺研究
2
作者 程越伟 张环 +1 位作者 车玉思 杨斌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3-72,共10页
砷和锑广泛存在于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对有色金属精炼和环境保护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提出一种真空挥发—定向冷凝的新工艺,系统研究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砷锑合金分离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加热温度为600~800℃时,砷锑混合蒸气冷凝温度... 砷和锑广泛存在于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对有色金属精炼和环境保护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提出一种真空挥发—定向冷凝的新工艺,系统研究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砷锑合金分离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加热温度为600~800℃时,砷锑混合蒸气冷凝温度与纯金属冷凝温度基本一致,砷和锑冷凝产物纯度分别达到了99.99%和99.95%,900℃时砷冷凝区和锑冷凝区重合,是由锑的最低冷凝温度降低和砷初始冷凝温度升高双重作用而导致的。该工艺实现了砷和锑的有效分离,为有色金属冶炼提供了重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锑合金 冷凝温度 真空挥发—定向冷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温度对铌钨合金条组织性能及杂质含量的影响
3
作者 梁斌 白掌军 +2 位作者 方慧亮 黄云红 刘闯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47,80,共5页
将钢模冷压铌钨合金条进行1 700、1 800、1 900、2 000℃高温烧结,采用红外氧氮分析仪、红外碳硫分析仪、金相显微镜、辉光放电质谱仪、排水法及光电挠度检测仪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对铌钨合金条组织性能及杂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 将钢模冷压铌钨合金条进行1 700、1 800、1 900、2 000℃高温烧结,采用红外氧氮分析仪、红外碳硫分析仪、金相显微镜、辉光放电质谱仪、排水法及光电挠度检测仪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对铌钨合金条组织性能及杂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条致密度、收缩率及挠度均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 900℃和2 000℃烧结合金条的相对密度均达95%以上;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合金条中条状纤维结构减少并消失,晶粒逐渐等轴化,同时杂质含量逐渐降低。1 900℃烧结合金条的氧含量为0.054%,碳含量为0.058%,碳氧杂质除去效果明显。当烧结温度为2 000℃时,过烧现象引发合金条晶界局部熔化,导致合金条因收缩率过高而过于致密,不利于后续电子束熔炼除杂;同时合金条挠度过大,直线度降低,不利于精炼捆料。综合分析后确定铌钨合金条的最佳烧结温度为1 9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钨合金条 真空烧结 温度 致密度 微观组织 杂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结构钼-硅系涂层制备对增材制造Ta10W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林佳 王文 +3 位作者 王立斐 韩鹏 马景昊 王快社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52,共9页
采用料浆烧结工艺在激光选区熔化成形Ta10W合金基体表面制备三层结构的钼-硅系高温抗氧化涂层,采用SEM和EDS表征合金基体及涂层的微观组织和元素分布,评价合金基体及涂层的拉伸性能、显微硬度和涂层结合强度。结果表明:激光选区熔化成形... 采用料浆烧结工艺在激光选区熔化成形Ta10W合金基体表面制备三层结构的钼-硅系高温抗氧化涂层,采用SEM和EDS表征合金基体及涂层的微观组织和元素分布,评价合金基体及涂层的拉伸性能、显微硬度和涂层结合强度。结果表明:激光选区熔化成形Ta10W合金表面涂层具有外层、次外层和内层三层结构,外层为TaSi_(2)和MoSi_(2)相,次外层为TaSi_(2)相和弥散分布的Ta_(5)Si_(3)相,内层为Ta_(5)Si_(3)相。涂层试样和去除涂层试样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均匀伸长率分别为639、647 MPa、13.6%和602、675 MPa、22.7%。相比Ta10W合金基体试样,去除涂层试样的均匀伸长率增加了5.5%,其原因是涂层制备过程中的热作用消除了激光选区熔化成形Ta10W合金的残余应力。涂层试样的屈服强度增加了37 MPa,其原因是涂层的制备提高了屈服强度。涂层外层、次外层、内层和基体的硬度分别为550HV_(0.2)、1120HV_(0.2)、534HV_(0.01)和307HV_(0.2)。涂层平均结合强度高达63 MPa,远高于目前结合强度优异的陶瓷系和高熵合金系涂层。这是因为本研究中三层结构的钼-硅系高温抗氧化涂层与基体产生较好的冶金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成形 Ta10W合金 钼-硅系涂层 三层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MgO核–壳纳米粉体的制备
5
作者 郭顺 郑金凤 +2 位作者 李军义 程越伟 梁宏源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4,共6页
采用包覆热分解烧结法,制备了多层陶瓷电容器内部电极用MgO包覆Ni纳米粉体,讨论了反应物浓度和分散剂含量对包覆纳米镍盐前驱体颗粒大小和均匀性的影响,分析了还原烧结温度对包覆纳米Ni粉球形度和分散性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 采用包覆热分解烧结法,制备了多层陶瓷电容器内部电极用MgO包覆Ni纳米粉体,讨论了反应物浓度和分散剂含量对包覆纳米镍盐前驱体颗粒大小和均匀性的影响,分析了还原烧结温度对包覆纳米Ni粉球形度和分散性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热机械分析仪对MgO包覆纳米Ni粉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反应物浓度达到足以引起反应爆炸成核时,能够获得纳米镍盐颗粒;添加适量的分散剂,可以得到分散良好的纳米镍盐前驱体颗粒;还原烧结温度700℃时,可以获得球形度和分散性良好的MgO包覆纳米Ni粉;MgO包覆在纳米Ni粉表面,形成了核壳结构,该纳米Ni粉具有良好的收缩延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陶瓷电容器 前驱体 纳米镍粉 氧化镁 核壳结构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V-30000μFV/g钽粉的研制及其性能
6
作者 赵春霞 陈学清 +1 位作者 李仲香 师德军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0-154,共5页
介绍了25V-30000μFV/g钽粉的研制流程及其性能,分析了该钽粉的理化性能、电气性能,以及电容器厂家验证使用情况。该产品以钠还原钽粉为原料,采用球磨片式化的方法生产的片状钽粉,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0.80~0.90 m^(2)/g)和较大的径厚比(... 介绍了25V-30000μFV/g钽粉的研制流程及其性能,分析了该钽粉的理化性能、电气性能,以及电容器厂家验证使用情况。该产品以钠还原钽粉为原料,采用球磨片式化的方法生产的片状钽粉,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0.80~0.90 m^(2)/g)和较大的径厚比(3.0~8.0),兼具高压高比容特性。湿式检测表明,在100 V形成电压下,容量达到30000μFV/g以上,制作63V-3300μF等型号电容器时,容量达到31000μFV/g以上,满足产品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V-30000μFV/g钽粉 理化性能 电气性能 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i42引线框架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付锐 冯涤 +1 位作者 陈希春 朱筱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5-87,共3页
FeNi42合金常被用于制作高可靠性陶瓷封装集成电路的引线框架。随着集成电路向高集成度、多功能化和小型化方向发展,其引线数增多、引线间距减小,因此对引线框架材料的强度和冲裁加工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概述了在提高引线框架用F... FeNi42合金常被用于制作高可靠性陶瓷封装集成电路的引线框架。随着集成电路向高集成度、多功能化和小型化方向发展,其引线数增多、引线间距减小,因此对引线框架材料的强度和冲裁加工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概述了在提高引线框架用FeNi42合金薄带强度和冲裁加工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合金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数量、尺寸和分布对带材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国产该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线框架材料 FeNi42合金 集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辐射白光形貌术观察LiTaO_3晶体中的小角晶界 被引量:2
8
作者 魏景谦 胡小波 +6 位作者 王继扬 尹鑫 郭明 刘宏 刘耀岗 饶晓方 田玉莲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250-,共1页
关键词 LiTaO 3 crystal white beam synchrotron radiation topography sub grain bound ary MISORIENT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对烧结钽条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万庆峰 王德志 +2 位作者 赵兵 陈林 田苗 《粉末冶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77-280,共4页
通过金相分析、扫描电镜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及密度测定研究了掺杂对烧结钽条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钽条烧结起到了有效去除杂质的作用;随着掺杂量的增加,钽条晶粒变细,且掺Ce比掺Ge细化晶粒的效果更加明显,但随着掺Ce量的增加烧... 通过金相分析、扫描电镜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及密度测定研究了掺杂对烧结钽条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钽条烧结起到了有效去除杂质的作用;随着掺杂量的增加,钽条晶粒变细,且掺Ce比掺Ge细化晶粒的效果更加明显,但随着掺Ce量的增加烧结变得不充分,钽条密度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钽条 掺杂 烧结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对钽丝组织和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万庆峰 王德志 +2 位作者 赵兵 陈林 田苗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7-30,34,共5页
通过金相显微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了掺杂对钽条和钽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掺杂量的增加,钽条晶粒变细,且掺B比掺A细化晶粒的效果更加明显,但随着掺B量的增加烧结变得不充分,钽条密度降低;随着掺杂量的增加,钽丝的再结... 通过金相显微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了掺杂对钽条和钽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掺杂量的增加,钽条晶粒变细,且掺B比掺A细化晶粒的效果更加明显,但随着掺B量的增加烧结变得不充分,钽条密度降低;随着掺杂量的增加,钽丝的再结晶温度升高,组织晶粒细化,其中掺B比掺A细化效果更加明显;烧结不充分和退火不完全再结晶是造成掺杂钽丝生产过程中毛刺和坑点产生的主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钽丝 掺杂 组织 性能 毛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Gr.38钛合金管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永林 曾卫东 +4 位作者 陈林 沈立华 陈胜川 王璐 陈睿博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3-86,91,共5页
对挤压态和冷轧态Gr.38钛合金管分别进行了不同温度下的固溶+时效和退火热处理,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其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压管经固溶处理后的组织为由初生α相和β相转变组织组成的双相组织,固溶+时效处理后的抗拉强... 对挤压态和冷轧态Gr.38钛合金管分别进行了不同温度下的固溶+时效和退火热处理,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其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压管经固溶处理后的组织为由初生α相和β相转变组织组成的双相组织,固溶+时效处理后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随时效温度的升高先增后降,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则呈上升趋势;经900℃×1h固溶+500℃×4h时效处理后,挤压管达到最佳的强塑性匹配,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断面收缩率分别为1 135 MPa,912 MPa,17%,45%;冷轧管经退火处理后的显微组织由等轴α相和晶间β相组成,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逐渐降低,伸长率逐渐增大;在830℃退火1h后伸长率最高,达到27%,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937,807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38钛合金管 热处理 拉伸性能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与钽条和钽丝组织性能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万庆峰 王德志 +2 位作者 田苗 赵兵 陈林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8-592,共5页
通过金相显微分析、扫描电镜观察、电子探针分析、密度测试、TEM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掺杂与钽条和钽丝组织和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掺杂量的增加,钽条晶粒变细,且掺B比掺A细化晶粒的效果更加明显,但随着掺B量的增加烧结变得不充... 通过金相显微分析、扫描电镜观察、电子探针分析、密度测试、TEM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掺杂与钽条和钽丝组织和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掺杂量的增加,钽条晶粒变细,且掺B比掺A细化晶粒的效果更加明显,但随着掺B量的增加烧结变得不充分,钽条密度偏低;随着掺杂量的增加,钽丝的再结晶温度升高,组织晶粒细化,其中掺B比掺A细化效果更加明显;随着掺杂量的增加钽丝室温抗拉强度增加,伸长率则随着掺A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掺B量的增加而升高,且掺B较掺A强化效果明显,B的加入还起到了细晶韧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钽丝 钽条 掺杂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合金双层结构MoSi_(2)涂层的制备与组织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肖来荣 沈鸿泰 +4 位作者 张亚芳 杨庚轩 赵刚 周小军 蔡圳阳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2-136,共5页
采用料浆烧结法在TZM钼合金表面制备Mo层,再通过包埋渗法制得双层结构的MoSi_(2)厚涂层。利用内热法在大气环境下测试了钼合金Si⁃Mo涂层在1600℃下的高温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涂层由多孔MoSi_(2)外层和致密MoSi_(2)内层组成,Mo粉细化... 采用料浆烧结法在TZM钼合金表面制备Mo层,再通过包埋渗法制得双层结构的MoSi_(2)厚涂层。利用内热法在大气环境下测试了钼合金Si⁃Mo涂层在1600℃下的高温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涂层由多孔MoSi_(2)外层和致密MoSi_(2)内层组成,Mo粉细化对涂层组织致密化和高温抗氧化性能提升有益,平均粒度9.8μm和2.2μm的Mo粉制备的涂层在1600℃下的高温抗氧化寿命分别为5.1 h和14.8 h,高温氧化后涂层结构转变为SiO_(2)氧化层⁃多孔MoSi_(2)层⁃致密层⁃Mo_(5)Si_(3)层。随着氧化持续进行,SiO_(2)层和Mo_(5)Si_(3)层不断增厚,而MoSi_(2)层持续减薄并转化为Mo_(5)Si_(3),硅元素的持续贫化导致涂层最终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合金 钼粉 硅化物涂层 MoSi_(2) 高温氧化 料浆烧结法 包埋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化物涂层对Nb‒Ti‒Al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刚 周小军 +3 位作者 梁斌 白晓东 蔡圳阳 杨生春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94-498,共5页
采用真空电弧炉熔炼法制备低密度Nb‒Ti‒Al合金铸锭,利用料浆烧结法在铸锭表面涂覆Si‒Cr‒Ti复合硅化物涂层,使用万能电子拉伸试验机对合金试样和涂层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硅化物涂层对试样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合金试样相比... 采用真空电弧炉熔炼法制备低密度Nb‒Ti‒Al合金铸锭,利用料浆烧结法在铸锭表面涂覆Si‒Cr‒Ti复合硅化物涂层,使用万能电子拉伸试验机对合金试样和涂层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硅化物涂层对试样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合金试样相比,涂覆涂层后的低密度铌合金室温力学性能(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及延伸率)显著下降。为进一步研究涂覆涂层合金力学性能下降的原因,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对合金试样和涂层试样进行显微组织观察、涂层/基体界面成分分析及C含量(质量分数)测定。结果表明,涂层试样力学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涂覆涂层后合金晶粒显著长大,合金中强化元素Al的向外扩散,脆性相Nb3Al的形成以及Si‒Cr‒Ti涂层对合金产生的“渗沉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化物涂层 Nb−Ti−Al合金 低密度铌合金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电容器级钽丝的发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万庆峰 王德志 +1 位作者 赵兵 田苗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8年第2期9-13,共5页
回顾了我国电容器级钽丝发展历程,评述了我国电容器级钽丝发展现状、技术发展历程以及在世界钽工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分析了我国钽丝加工技术领域存在的问题,就我国钽丝行业发展提出通过政府协调、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综合运用,实现钽... 回顾了我国电容器级钽丝发展历程,评述了我国电容器级钽丝发展现状、技术发展历程以及在世界钽工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分析了我国钽丝加工技术领域存在的问题,就我国钽丝行业发展提出通过政府协调、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综合运用,实现钽丝行业的有效整合,构筑技术创新和人才竞争机制,密切关注钽丝市场的需求动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强化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使我国钽丝行业健康、有序地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器 钽丝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元素对AZO薄膜性能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春光 王飞 +1 位作者 安涛 王东新 《中国材料进展》 CSCD 2013年第12期752-759,共8页
近年来,国内外些研究者对添加剂元素与铝元素共掺杂的ZnO薄膜展了许多研究并发现在AZO薄膜掺入添加剂元素不仅会增强AZO薄膜的光电特性,而且还能优化其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某些添加剂元素还可以提高AZO薄膜的多项性能和稳定性,这对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些研究者对添加剂元素与铝元素共掺杂的ZnO薄膜展了许多研究并发现在AZO薄膜掺入添加剂元素不仅会增强AZO薄膜的光电特性,而且还能优化其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某些添加剂元素还可以提高AZO薄膜的多项性能和稳定性,这对研究AZO薄膜性能的提高提供了个更具潜力的研究方向。介绍了AZO薄膜的基本结构、基本特性以及光电性能原理。对添加剂元素对AZO薄膜结构的研究和光电性能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且与AZO薄膜进行了对比。综述了添加剂元素掺入的AZO薄膜目前所采用的磁控溅射法、溶胶-凝胶法和脉冲激光法三种主要制备技术以及其优缺点,同时阐述了不同方法掺入添加剂元素的AZO薄膜的研究进展。后介绍了添加剂元素掺入的AZO薄膜在光电领域的应用,展望了其未来发展与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O薄膜 添加剂元素 光电性能 薄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钽条闪光对焊工艺参数对其组织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张晓 万庆峰 +3 位作者 解永旭 杨文明 刘云峰 郭林波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9-113,共5页
为解决连续化生产中钽条焊接的技术难题,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采用电容储能式预热闪光对焊,对轧制后的4 mm×4 mm钽条进行焊接试验研究.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力学性能检测设备等分析检测手段,对不同焊接顶锻力作用下的焊接区(... 为解决连续化生产中钽条焊接的技术难题,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采用电容储能式预热闪光对焊,对轧制后的4 mm×4 mm钽条进行焊接试验研究.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力学性能检测设备等分析检测手段,对不同焊接顶锻力作用下的焊接区(包括热影响区)的显微组织、晶粒和晶界微区成分、硬度以及焊接区拉伸强度等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采用合适的闪光对焊工艺可以实现大尺寸钽条的对接,焊缝组织致密,接头具有较高的结合强度,对于大尺寸钽条无头轧制与连续拉拔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钽条 闪光对焊 焊接工艺 显微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冶金法制备Ta–W–Si合金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鸿业 陈宇红 +2 位作者 白掌军 王康 吴澜尔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7-72,共6页
采用热压烧结和放电等离子烧结的方法制备了Ta–W–Si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背散射电子成像及能谱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合金的显微结构和相组成,并讨论了烧结方式和硅质量分数对合金烧结致密化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 采用热压烧结和放电等离子烧结的方法制备了Ta–W–Si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背散射电子成像及能谱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合金的显微结构和相组成,并讨论了烧结方式和硅质量分数对合金烧结致密化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烧结方式烧结后的样品相对密度均达到了96%以上,可以实现致密化,硅元素的添加有利于合金的致密化;扫描电子显微观察和背散射电子成像显示合金中出现两种不同区域,物相分析存在Ta–W与Ta3Si两相;硅元素的添加有利于提高合金硬度,硅化物第二相强化、细晶强化和晶界区的氧化富集是强化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热压烧结 放电等离子烧结 难熔合金 强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溶时效工艺对Ti-6Al-6V-2Sn钛合金棒材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19
作者 朱宝辉 曾卫东 +1 位作者 陈林 胡晓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77-684,共8页
对Ti-6Al-6V-2Sn钛合金棒材进行锻造、固溶及时效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XRD、SEM及力学性能试验对该合金不同固溶、时效工艺下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i-6Al-6V-2Sn钛合金锻棒的组织为初生等轴α+β转变组织,合金经固... 对Ti-6Al-6V-2Sn钛合金棒材进行锻造、固溶及时效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XRD、SEM及力学性能试验对该合金不同固溶、时效工艺下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i-6Al-6V-2Sn钛合金锻棒的组织为初生等轴α+β转变组织,合金经固溶处理后的组织为初生α_p相、马氏体α′、α″相和亚稳β相,强度有所降低,断面收缩率有所上升,说明固溶处理有一定的软化作用,但随着固溶温度升高,强度增加,塑性下降;经固溶处理后的棒材在时效处理过程中,亚稳态组织析出细小弥散的次生αs相,使合金强度明显强化,塑性略有降低,且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强化效果下降,塑性随之提高。经过综合比较,并考虑强塑性的最佳匹配,可以确定本实验中Ti-6Al-6V-2Sn合金固溶时效热处理的优化工艺为(880℃,1 h,WQ)+(580℃,4 h,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6V-2Sn 固溶处理 时效处理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钽酸钾钠还原搅拌釜中的搅拌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海燕 王浩亮 +3 位作者 程越伟 陈学清 杨丽 程景才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2-100,共9页
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Eluer-Eluer双流体模型,结合滑移网格法,对氟钽酸钾钠还原搅拌釜中搅拌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不同转速、搅拌桨叶类型对液钠-熔盐分散特性、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两种桨叶模型下,液钠仅局部分布在混合熔盐表面... 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Eluer-Eluer双流体模型,结合滑移网格法,对氟钽酸钾钠还原搅拌釜中搅拌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不同转速、搅拌桨叶类型对液钠-熔盐分散特性、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两种桨叶模型下,液钠仅局部分布在混合熔盐表面;平直叶桨、折叶桨搅拌均在搅拌釜内形成四个循环流区域,且在搅拌轴附近区域存在搅拌死区;液钠在液面的分散面积均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减小,沿搅拌轴进入熔盐的深度随转速的增加而增大;在折叶桨模型下,随着搅拌转速的增加,近液面处流场速度增大,速度沿X轴方向呈对称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液搅拌 氟钽酸钾 钠还原 搅拌釜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