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λ-Red重组技术结合复合诱变提高大肠杆菌L-异亮氨酸合成能力
1
作者 汪吉鹏 朱滕滕 +4 位作者 刘璐 马铖 魏晓博 刘慧燕 方海田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74,共8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λ-Red重组技术结合复合诱变方法提高大肠杆菌L-异亮氨酸合成能力。以E. coli NXA为出发菌株,首先采用λ-Red同源重组敲除编码支链氨基酸转运蛋白基因brnQ,获得突变菌株E. coli NXA1。然后将E. coli NXA1经常温常压等离子... 本研究旨在通过λ-Red重组技术结合复合诱变方法提高大肠杆菌L-异亮氨酸合成能力。以E. coli NXA为出发菌株,首先采用λ-Red同源重组敲除编码支链氨基酸转运蛋白基因brnQ,获得突变菌株E. coli NXA1。然后将E. coli NXA1经常温常压等离子体(ARTP)、紫外(UV)与亚硝基胍(NTG)多轮复合诱变,以α-氨基丁酸(α-AB)为结构类似物进行筛选,筛选得到突变菌株E. coli NXA2。摇瓶发酵结果表明,在37℃、200 r/min条件下发酵40 h后,E. coli NXA1的L-异亮氨酸滴度为2.76 g/L,较E. coli NXA提高了33.98%;E. coli NXA2的L-异亮氨酸滴度为3.22 g/L,较E. coli NXA1提高了16.67%,较E. coli NXA提高了56.31%。对菌株E. coli NXA2经连续传代20代后,表现出较好的遗传稳定性。λ-Red重组技术结合复合诱变对大肠杆菌提高L-异亮氨酸合成能力有明显效果,为选育L-异亮氨酸高产菌株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λ-Red重组技术 brnQ基因 复合诱变 发酵 L-异亮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发酵枸杞汁及其体外降血糖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2
作者 漆莹 魏晓博 +2 位作者 马铖 刘慧燕 方海田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2-151,共10页
为评价发酵对枸杞汁体外降血糖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通过鼠李糖乳酪杆菌、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植杆菌、副干酪乳酪杆菌对枸杞汁的发酵性能、体外降血糖活性优选出发酵枸杞汁的最适菌株,采用响应面法对枸杞汁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 为评价发酵对枸杞汁体外降血糖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通过鼠李糖乳酪杆菌、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植杆菌、副干酪乳酪杆菌对枸杞汁的发酵性能、体外降血糖活性优选出发酵枸杞汁的最适菌株,采用响应面法对枸杞汁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副干酪乳酪杆菌表现出更好的耐酸、耐胆盐、发酵性能及较高的α-淀粉酶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性;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9 h,接种量5%,发酵温度37℃。与未发酵枸杞汁相比,多酚含量增加5.66%,总黄酮含量显著提高31.81%,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可达到92.3%、95.84%,ABTS阳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显著提高42.74%,同时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也显著提高30.23%。益生菌发酵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枸杞汁的体外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对后续研究具有降血糖功能的发酵枸杞食品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汁 益生菌 发酵工艺 抗氧化 降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霉素酰化酶在毕赤酵母中的异源表达及其产酶条件优化
3
作者 贾煜浛 张想军 +5 位作者 马铖 朱滕滕 魏晓博 陈龙 刘慧燕 方海田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3-39,共7页
青霉素酰化酶(penicillin acylase,PA)主要用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半合成工业生产。该文从雷氏普罗维登斯菌(Providencia rettgeri)获得pga基因,在毕赤酵母(Komagataella pastoris)GS115中进行异源表达,并对重组酶PA进行产酶条件优化。... 青霉素酰化酶(penicillin acylase,PA)主要用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半合成工业生产。该文从雷氏普罗维登斯菌(Providencia rettgeri)获得pga基因,在毕赤酵母(Komagataella pastoris)GS115中进行异源表达,并对重组酶PA进行产酶条件优化。异源表达构建的结果表明,重组毕赤酵母发酵上清液酶活力为2155.59 U/L,沉淀酶活力为1375.75 U/L。重组酶的最佳诱导产酶条件为温度29℃,时间72 h,甲醇浓度1.5%,重组酶PA的活性为(5003.72±50.623)U/L,酶活力较优化前提高了1.57倍,纯化后蛋白大小为72 kDa,蛋白浓度为1.58 mg/mL,纯化后重组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pH值为7,Mn 2+对其有强烈抑制作用,Al 3+对其有强烈激活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青霉素酰化酶的异源表达及进一步工业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赤酵母 青霉素酰化酶 异源蛋白表达 酶学性质 高效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地区安格斯犊牛护理及饲养管理技术体会——内蒙锡林郭勒盟太仆侍旗五丰肉牛养殖基地考察报告(三)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超 林清 +4 位作者 王永军 孟宏彦 袁敏 马铖 昝林森 《中国牛业科学》 2022年第5期55-58,共4页
用微生态制剂调整初生犊牛肠道菌群、在哺乳犊牛饮水中第1周补加人工盐,第2周替换补加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熬制液,断牛犊牛日粮中添加清胃散、健胃宝中草药,以体重100 kg,日采食精料1.5 kg,日龄95 d的标准断奶,高寒地区安格斯犊牛从... 用微生态制剂调整初生犊牛肠道菌群、在哺乳犊牛饮水中第1周补加人工盐,第2周替换补加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熬制液,断牛犊牛日粮中添加清胃散、健胃宝中草药,以体重100 kg,日采食精料1.5 kg,日龄95 d的标准断奶,高寒地区安格斯犊牛从初生到断奶,整个培育期间成活率达到96.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安格斯犊牛 瘤胃微生物 防寒保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锡林郭勒盟太仆侍旗五丰肉牛养殖基地考察报告(二)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超 林清 +4 位作者 王永军 王敬师 张发军 马铖 昝林森 《中国牛业科学》 2022年第4期70-76,共7页
华润五丰北方肉牛育肥场参照NY/T 815—2004标准,采用4/6的精粗比设计育肥牛日粮,调整日粮养分密度以适应高纬度环境。考察发现,高寒地区肉牛养殖,可采用日粮季节日粮和异地肥育技术调控营养供给水平和肉牛环境适应能力,促进肉牛补偿生长。
关键词 肉牛 育肥 日粮设计 营养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地区不同人工牧草种类对土壤酶活性及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6
作者 徐嘉翊 王巧红 +3 位作者 马铖 梁蒙 王梅 薛萐 《水土保持研究》 2025年第1期73-81,共9页
[目的]探究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区不同人工牧草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为深入认识高寒地区土壤养分状况及草地生态系统功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无芒披碱草(Elymus submuticus)、短芒披碱草(Elymus bre... [目的]探究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区不同人工牧草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为深入认识高寒地区土壤养分状况及草地生态系统功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无芒披碱草(Elymus submuticus)、短芒披碱草(Elymus breviaristatus)、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同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贫花鹅观草(Roegneria pauciflora)7种人工牧草种植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并以邻近的天然温带草原土壤作为对照(CK),探讨与土壤碳、氮和磷循环有关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结果](1)不同牧草种植地土壤酶活性差异较大〔(3~496 nmol/(g·h)〕,7种牧草土壤酶的活性均明显低于CK(13~506 nmol/(g·h))。(2)土壤碳氮酶活性比(E_(C∶N))在各样地之间无显著差异,冷地早熟禾样地的碳磷酶活性比(E_(C∶P))和氮磷酶活性比(E_(N∶P))最大(0.82,0.94);7种牧草土壤酶活性矢量角度均大于45°,表明牧区土壤微生物受到P元素限制。(3)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主要受土壤SOC,TN,W,MBC和MBN的影响,与MBC∶MBN,SOC∶TP和TN∶TP也显著相关。[结论]人工牧草的种植改变了土壤养分结构从而影响土壤酶的分泌,不同牧草种类种植地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存在显著差异。未来结合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以及功能特征可进一步揭示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养分循环及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人工牧草种植地 土壤酶活性 土壤酶化学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