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虱螨脲及其复配制剂对环境昆虫的急性毒性和风险评估
1
作者 李伟 卢赛男 +3 位作者 石璞 尹春峰 孔玄庆 林文力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72-78,共7页
为评估虱螨脲单剂及其复配制剂对3种环境昆虫的毒性效应和风险,研究采用药膜法对七星瓢虫和稻螟赤眼蜂、采用饲喂法和点滴法对意大利蜜蜂进行了毒性试验,获取其LR50/LD50数据,结合田间推荐用药量进行初级风险评估。试验结果表明:15%虱... 为评估虱螨脲单剂及其复配制剂对3种环境昆虫的毒性效应和风险,研究采用药膜法对七星瓢虫和稻螟赤眼蜂、采用饲喂法和点滴法对意大利蜜蜂进行了毒性试验,获取其LR50/LD50数据,结合田间推荐用药量进行初级风险评估。试验结果表明:15%虱螨脲悬浮剂、20%噻虫嗪·虱螨脲悬浮剂、30%虫螨腈·虱螨脲悬浮剂和12%阿维菌素·虱螨脲悬浮剂对七星瓢虫的LR50分别为>100、59.79、1.14、6.21 g a.i./hm^(2);对稻螟赤眼蜂的LR50分别为1.29、1.58、0.44、3.32 g a.i./hm^(2);对意大利蜜蜂的经口LD50分别为35.470、0.022、3.330、0.080μg a.i./蜂,毒性等级分别为低毒、高毒、中毒、高毒;对意大利蜜蜂的接触LD50分别为>100、0.026、1.390、0.004μg a.i./蜂,毒性等级分别为低毒、高毒、高毒、高毒。风险评估结果显示,15%虱螨脲悬浮剂仅对赤眼蜂农田内风险不可接受,20%噻虫嗪·虱螨脲悬浮剂对七星瓢虫风险可接受,30%虫螨腈·虱螨脲悬浮剂在农田外场景下对七星瓢虫风险可接受,12%阿维菌素·虱螨脲悬浮剂在农田外场景下对七星瓢虫和稻螟赤眼蜂风险均可接受。综上,建议在植物花期内应尽量避免使用虱螨脲复配制剂,在寄生性天敌释放区禁止使用虱螨脲及其复配制剂,在捕食性天敌释放区可适量使用15%虱螨脲悬浮剂和20%噻虫嗪·虱螨脲悬浮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虱螨脲 七星瓢虫 稻螟赤眼蜂 意大利蜜蜂 毒性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家小院“方寸地” 花猪养殖“聚宝盆”
2
作者 李伟 杨军辉 《湖南农业》 2024年第5期40-40,共1页
宁乡市抢抓庭院经济发展机遇,立足群众院落较大、闲置较多的实际,依托宁乡花猪养殖传统产业,发挥农家小院“方寸地”作用,带动脱贫户(监测户)参与花猪养殖产业,精准发展花猪养殖庭院经济,让群众钱袋子鼓起来、生活富裕起来。
关键词 庭院经济 传统产业 猪养殖 方寸地 生活富裕 带动脱贫 宁乡花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控技术 被引量:5
3
作者 邹建华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3期142-144,共3页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种植的常见病害,在水稻产区时有发生。主要是因为该病的病原菌长期在水稻种植环境中积累,大量菌核留存于土壤中,粘附在植物的病残体上,广泛存在于稻田环境中,且气候条件、栽培管理、水稻品种抗性等,均是导致该病发生的...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种植的常见病害,在水稻产区时有发生。主要是因为该病的病原菌长期在水稻种植环境中积累,大量菌核留存于土壤中,粘附在植物的病残体上,广泛存在于稻田环境中,且气候条件、栽培管理、水稻品种抗性等,均是导致该病发生的诱因,对水稻种植危害极大。针对水稻纹枯病的病原菌及其传播侵染方式与发病条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控技术措施,以实现水稻纹枯病的可防、可控、可治,保障水稻种植安全,提高水稻的产量及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纹枯病 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