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学术期刊的社会功能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15
- 1
-
-
作者
袁玉立
-
机构
<学术界>杂志社
-
出处
《云梦学刊》
2004年第4期26-28,共3页
-
-
关键词
学术期刊
社会功能
人文精神
学风建设
-
分类号
G237.5
[文化科学]
-
-
题名当代学术史研究呼唤健康的学术批评和学术评论
被引量:3
- 2
-
-
作者
袁玉立
-
机构
<学术界>杂志社
-
出处
《云梦学刊》
2005年第4期20-21,共2页
-
-
关键词
学术史研究
学术评论
学术批评
当代
健康
呼唤
学术活动
学术思潮
内部关系
互动关系
学术现象
学术发展
真实性
思想史
认识史
落脚点
-
分类号
G322.9
[文化科学]
G250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
-
题名当代高等教育应该培育学术流派
被引量:2
- 3
-
-
作者
袁玉立
-
机构
<学术界>杂志社
-
出处
《云梦学刊》
2007年第4期7-8,共2页
-
文摘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私学和书院以及欧美中古或近代的学院(cotlege)。不论是中国的书院,还是欧美的学院,其特色和生命力往往与它们培育的学术流派相关联。没有白鹿洞书院、东林书院、证人书院、金华书院、文正书院、粤秀书院、钟山书院,就没有紫阳(朱熹)学派、浙东学派、浙西学派、乾嘉学派、桐城学派;
-
关键词
学术流派
高等教育
培育
白鹿洞书院
浙东学派
中国古代
东林书院
乾嘉学派
-
分类号
G649.2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当代学术要从求是与致用对立中走出
被引量:1
- 4
-
-
作者
袁玉立
-
机构
<学术界>杂志社
-
出处
《云梦学刊》
2009年第4期24-26,共3页
-
文摘
陈平原在《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一书中以章太炎、胡适为中心展示了清末民初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型的精彩画卷,通过回顾“章太炎在‘求是与致用’之间的抉择.胡适之在‘学术与政治’之间的徘徊”,揭示了那个时代学者们的人生焦虑状态。在陈平原看来“实事求是”与“经世致用”,是传统学术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学术思路或学术宗旨,此种不同的学术追求及其对这不同学术追求的辨析,迄自先秦,“但真正标榜并实践儒家经世之学的,当推明清之际诸大儒;而把求是之学推到极致的,则是随之而来的乾嘉学派。清代学者谈求是与致用。态度都较决绝;到了晚清,求是与致用之争更演变成了既含学派又含政术的大论战。这场论战对整个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界的影响,至今未消除。这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学术是非之争,更多的是体现适应传统变革要求以及面对西方思想文化冲击时中国知识分子的两难处境——这是一个寻求政学分途而又需要知识分子‘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时代。”
-
关键词
“实事求是”
“经世致用”
当代学术
中国现代学术
中国知识分子
传统学术
学术追求
乾嘉学派
-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D26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当代学术史的非政治倾向
被引量:1
- 5
-
-
作者
袁玉立
-
机构
<学术界>杂志社
-
出处
《云梦学刊》
2008年第4期15-17,共3页
-
文摘
同以往学术史相比,当代中国30年学术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具有改革意识和开放意识。这是因为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成果离不开学术界的影响,离不开广大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贡献,学术在一定程度上自觉不自觉地推进了改革开放。但与现时代要求相比,学术上的贡献显得不足.主要表现是学术研究还不能深度介入改革开放。
-
关键词
学术史
政治倾向
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
改革开放
开放意识
当代中国
学术研究
不自觉
-
分类号
G322.9
[文化科学]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中国当代学术史自身的问题意识
被引量:1
- 6
-
-
作者
袁玉立
-
机构
<学术界>杂志社
-
出处
《云梦学刊》
2006年第4期16-17,共2页
-
-
关键词
学术史研究
中国
问题意识
中国学术界
学术进步
有意识
价值
-
分类号
G322.9
[文化科学]
-
-
题名陶渊明人生论稿
被引量:1
- 7
-
-
作者
李本红
吴怀东
-
机构
学术界杂志社
安徽大学中文系
-
出处
《云梦学刊》
2009年第6期104-107,共4页
-
文摘
陶渊明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觉的反思精神,他始终面对着严重的人生危机。贫困是纠缠其一生的问题,而精神问题则更为严重:隐居前,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之矛盾转化为仕与隐的尖锐冲突;隐居于田园之中,他并非一直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要面对新的心理矛盾和精神痛苦,即孤独感、死亡忧患和功名情结。
-
关键词
陶渊明:人生态度:创作动机
-
Keywords
Tao Yuanming
life attitude
writing motive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希腊神话与古希腊哲学关系析论
被引量:1
- 8
-
-
作者
李本红
姚明会
-
机构
学术界杂志社
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
-
出处
《云梦学刊》
2007年第5期64-68,共5页
-
文摘
古希腊,历来被认为是欧洲文明的摇篮,也是欧洲乃至整个西方哲学的故乡。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古希腊的神话孕育着欧洲[西方]哲学,神话是前哲学思维的重要来源之一。从"创世神话与万物本原"、"宇宙的演化"、"灵魂、生死观念"和"社会历史观"等几方面分析,可以见出古希腊哲学思想脱胎于神话的痕迹与路向。
-
关键词
希腊神话
古希腊哲学
前哲学思维
-
Keywords
Greek Methology
Ancient Greek Philosophy
pre-philosophy thought
-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