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胸部CT表现与临床特点 被引量:61
1
作者 刘发明 丁惠玲 +3 位作者 龚晓明 宋璐 李航 鲁植艳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6-268,共3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CT表现与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临床诊断的COVID-19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男32例,女9例,平均年龄48.45岁。所有病例均经胸部CT检查,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对其影像学...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CT表现与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临床诊断的COVID-19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男32例,女9例,平均年龄48.45岁。所有病例均经胸部CT检查,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COVID-19胸部CT主要表现为双肺磨玻璃样密度影、棉团状及网状小结节,双侧弥漫性分布,双下肺胸膜下为主,较双肺中上叶显著,右中叶受累相对少见。病程早期以肺外带、累及肺间质为主,多数病例可见细支气管充气征,可伴有粗大条索状影,胸膜下线。重症者随病程进展,病灶向支气管中轴间质蔓延,逐步扩散至全肺,可伴胸膜反应,叶间胸膜增厚、胸水少见。结论:COVID-19胸部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流行性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可做早期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2019冠状病毒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检测阴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CT表现特点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发明 龚晓明 +4 位作者 丁惠玲 魏小权 黄小杏 关琴 鲁植艳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87-1090,共4页
目的:总结核酸检测阴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2019)的CT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早期病变的认识。方法:从3次核酸检测最终确诊为COVID-2019的217例患者中,选取之前核酸检测阴性的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胸部CT表现。结果:56例核... 目的:总结核酸检测阴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2019)的CT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早期病变的认识。方法:从3次核酸检测最终确诊为COVID-2019的217例患者中,选取之前核酸检测阴性的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胸部CT表现。结果:56例核酸检测阴性患者中,首次胸部CT有2例(3.57%)未见异常,54例(96.43%)可见异常。54例胸部CT有异常患者的病变分布特点:累及单肺叶12例(22.22%),其中病变位于左下叶6例;累及多肺叶42例(77.78%),其中37例累及3~5个肺叶。病灶形态:表现为类圆形15例(27.78%),楔形9例(16.67%),不规则形30例(55.56%)。病变密度:表现为磨玻璃影(GGO)36例(66.67%),GGO+实变13例(24.07%),以实变为主5例(9.26%)。间质性改变:小叶核心间隔增厚(铺路石征)28例(51.85%),小叶间隔增厚16例(29.63%),细支气管充气征25例(46.30%)。CT分期情况:早期26例(48.15%),进展期23例(42.59%),重症期4例(7.41%),转归期1例(1.85%)。结论:96.43%的核酸检测阴性COVID-2019患者首次胸部CT可见阳性表现,CT分期主要为早期(48.15%)和进展期(42.59%),重症少见(7.41%),对胸部CT出现阳性表现即使核酸检测阴性者需高度重视,及时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核酸检测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