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浅谈再生稻生产中的农机与农艺融合
被引量:7
- 1
-
-
作者
易齐圣
-
机构
孝感市孝南区农机推广站
-
出处
《湖北农机化》
2016年第5期51-52,共2页
-
文摘
本文从田块选择、育插方式、植保施肥、头季收割、加工增值5个方面分析了再生稻种植的大农艺要求,设想了相应环节作业的最佳农机配套方式,以种植效益最大化为前提,探讨了再生稻米生产全过程的农机与农艺融合问题,对再生稻种植者和机具生产厂家有一些参考作用。
-
关键词
再生稻
农机
农艺
融合
-
分类号
S233.71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
-
题名水稻机械化直播栽培技术意见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易齐圣
汤俭民
-
机构
孝感市孝南区农机推广站
孝感市孝南区农业局
-
出处
《湖北农机化》
2014年第1期35-36,共2页
-
文摘
本文分析了水稻直播种植方式的优缺点,强调了直播种植中应注意的技术环节。推荐了几种经过实践筛选出来的可靠直播机具,简略介绍了它们的用法。并结合本地实际介绍了机直播水稻的补秧补种、管水施肥、防虫治病的具体方案。
-
关键词
水稻
机械化
直播
技术意见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再生稻头季机械化收割解决方案
被引量:3
- 3
-
-
作者
易齐圣
-
机构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农机推广站
-
出处
《湖北农机化》
2018年第3期47-48,共2页
-
文摘
本文基于规模化种植再生稻所用插秧机与收割机特性,分析了现有收割机造成稻桩损失的特点,从农机农艺融合的角度,提出了解决头季稻收割过程中减少稻桩碾压损失的收割机改进措施及相应的机插路线优化,指出了头季稻收割中减少稻桩损失的可行路径。
-
关键词
再生稻头季
机械化收割
解决方案
-
分类号
S233.71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
-
题名水稻机械化直播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2
- 4
-
-
作者
易齐圣
-
机构
孝感市孝南区农机推广站
-
出处
《湖北农机化》
2015年第3期24-26,共3页
-
文摘
本文讲述了孝南区进行水稻机插秧探索的经历,分析了孝南区中稻机插秧推而不广的原因。详细介绍了水稻机械化直播试验推广的探索过程,并对各种水稻直播机具与技术作了简要的性能介绍,对在推广过程中进行的技术总结作了梳理。提出了进行全系列简易水稻直播机研制开发的设想。
-
关键词
水稻
机械化
直播
实践
探索
-
分类号
S233.71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
-
题名水稻规模种植效益最大化攻略
被引量:1
- 5
-
-
作者
易齐圣
-
机构
孝感市孝南区农机推广站
-
出处
《湖北农机化》
2015年第5期45-47,共3页
-
文摘
近年来,我国农村涌现出一大批有志从事以水稻种植为主的规模化种植业主。有很多是本乡本土的农民,他们经过从小到大的摸索,现在已经成为农村种植业致富的带头人。还有一些人,怀揣着种植致富的梦想,带着在其他行业掘取的第一桶金,义无反顾地扑向农业种植,其热情感人至深,但结果却差强人意:有的如飞蛾扑火,有去无回;有的元气大伤,苟延残喘;只有那些准备充分且循序渐进的种植者,才真正走上了持续盈利的道路。
-
关键词
农村种植业
规模化种植
机械作业
杂交稻品种
后茬作物
直播栽培
多用性
二甲四氯
亩费用
机插稻
-
分类号
F326.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良种良法配良机 技术集成出效益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易齐圣
孙晓明
-
机构
孝感市孝南区农机推广站
-
出处
《湖北农机化》
2018年第2期45-46,共2页
-
文摘
本文阐述了利用全程机械化发展再生稻生产,通过选用适合再生种植的优良品种,采取农机农艺充分融合措施,取得了头季稻亩(1hm^2=15亩)产值1 776~1 840元,再生季亩产值1 107.6元,两季亩纯收益1 365.5元,比种植一季糯稻或籼型杂交稻分别高1 089.5元和1 237.5元/亩。
-
关键词
再生稻
全程机械
生产总结
-
分类号
F323.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S233.71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
-
题名高效益引领优质水稻种植 再生稻破解秸秆禁烧难题
- 7
-
-
作者
易齐圣
-
机构
孝感市孝南区农机推广站
-
出处
《湖北农机化》
2017年第3期26-26,共1页
-
文摘
近年来,由于小麦油菜种植效益的下滑,造成大量冬闲田的产生,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省农业厅提倡种植再生稻。但是,就作者调查了解,这几年孝南区的再生稻试验效益都不显著。
-
关键词
种植效益
水稻种植
再生稻
秸秆禁烧
优质
破解
冬闲田
利用率
-
分类号
F326.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水稻轻简栽培技术及机具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 8
-
-
作者
易齐圣
-
机构
孝感市孝南区农机推广站
-
出处
《湖北农机化》
2013年第5期26-27,共2页
-
文摘
孝南区,地处江汉平原北部,常用耕地面积46万余亩(1hm2=15亩),主要作物是稻——麦或稻——油轮作.我区地貌北部为丘陵岗地,南部为平原湖区.水稻种植方式北部由于水源不便多采用插秧方式,南部大多进行直播(俗称"打撒谷").为了改变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五千年"的落后种植方式,我区从2004年起引进推广了现代插秧机,基本解决了杂交稻的插秧问题.乘座式插秧机因其操作灵活、转移方便、工效高、劳动强度低深受机插农户的欢迎.手扶式插秧机因价格便宜、操作简单也被小规模机插户所接受.但由于其劳动强度大、可靠性差等问题的逐步暴露,推广中也遇到了一些阻力.另外,我区有很多农户习惯种植常规稻,这些品种大都属矮秆、小穗型,用30cm行距的机器来插秧根本就封不了行.我们对早晚稻也做过机插试验,用30cm行距的机器进行机插,由于生长时间短,就连"两优287"这样的杂交稻品种都封不了行,更不用谈常规稻了.这就迫切地需要引进一种窄行的插秧机来进行常规稻及早晚稻的机插.
-
关键词
水稻
轻简栽培
机具
技术
插秧方式
种植方式
劳动强度
插秧机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HLD-3B机插水稻自动播种覆土一体机试验报告
- 9
-
-
作者
易齐圣
孙晓明
-
机构
孝感市孝南区农机推广站
-
出处
《湖北农机化》
2017年第2期64-64,共1页
-
文摘
在多年的水稻机插育秧实践中,我们试用了久保田播种流水线、一鸣播种流水线、久保田R120型双行田间播种机、久保田R60型单行田间播种机等机具。比较起来各有优缺点:流水线虽然工效高(每5~6秒播种1盘),但是需要8~10人才能工作,要用硬盘进行播种,还必须有交流电源;而田间播种机只要2~3人即可工作,铺放软盘在厢面上,直接用人力推动就行。但是,
-
关键词
播种覆土
机插水稻
试验报告
一体机
流水线
久保田
播种机
机插育秧
-
分类号
S223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
-
题名稻秆还田覆盖好 引进机具要趁早
- 10
-
-
作者
易齐圣
-
机构
孝感市孝南区农机推广站
-
出处
《湖北农机化》
2015年第4期50-50,共1页
-
文摘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于2015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
关键词
稻秆还田
覆盖
机具
人民代表大会
农作物秸秆
综合利用
湖北省
-
分类号
S233-4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
-
题名机插秧用种量大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 11
-
-
作者
易齐圣
-
机构
孝感市孝南区农机推广站
-
出处
《湖北农机化》
2014年第2期26-27,共2页
-
文摘
本文比较了机插秧与人工插秧的秧龄与植伤差别,从补偿秧龄差、补偿植伤、增大初始叶面积指数、以种代肥和半喂入收割方式5个方面,对普通平底秧盘育秧机插较人工插秧用种量增大的必要性进行了说明。通过介绍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植质钵盘机插技术、钵苗摆栽技术等几项节种高产的机插秧新技术,指出了机插秧用种量大问题的解决途径。
-
关键词
机插秧
用种量大
原因
解决办法
-
分类号
S233.71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