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质糯谷新品种鄂粳糯437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胡刚 游艾青 +4 位作者 刘凯 杨国才 陈志军 李三和 周良华 《中国稻米》 2009年第6期58-58,60,共2页
鄂粳糯437(原名粳糯1号)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鄂糯8号与94114杂交后,经系谱法选育成的一个优质、高产、中熟偏迟的晚粳糯新品种。该品种农艺性状好,产量高,熟期适宜,糯性强,米质优。
关键词 糯稻 鄂粳糯437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瓠瓜杂交新品种鄂瓠杂3号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金泉 熊渠 +3 位作者 高先爱 汪红胜 何云启 邱正明 《长江蔬菜》 2009年第2期6-6,共1页
鄂瓠杂3号是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蔬菜科技中心用福建永泰地方品种圆筒瓠(P8)作母本,浙江宁波地方品种长青蒲(P4)作父本选育的早熟、高产、优质、抗病的瓠瓜新品种,原代号为96—3(商品名清丰)。2007年4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 鄂瓠杂3号是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蔬菜科技中心用福建永泰地方品种圆筒瓠(P8)作母本,浙江宁波地方品种长青蒲(P4)作父本选育的早熟、高产、优质、抗病的瓠瓜新品种,原代号为96—3(商品名清丰)。2007年4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命名为鄂瓠杂3号。该品种适应性广,我国南北各地均可栽培,目前正在湖北、湖南、浙江、福建等地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 瓠瓜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湖北省农科院 杂交 地方品种 品种适应性 科技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粳稻鄂晚11轻型栽培技术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郑明 周双林 +8 位作者 徐波 张远武 王成宏 喻雨林 黄冬生 汤俭民 杨玉华 张正华 朱迎春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16,共2页
小区试验与生产示范调查表明 ,鄂晚 11在轻型栽培条件下每公顷单产 90 0 0kg左右 ,早播能高产、迟播也稳产 ,每公顷增产 75 0kg左右 ,可相对增值 10 5 0~ 165
关键词 晚粳稻 鄂晚11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就地秋繁加代初步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周良华 邓春华 《湖北农业科学》 1991年第6期17-19,共3页
迄今,长江中、下游小麦育种加代仍局限于温室、异地和高山,不仅人力物力投资较大,而且对加代的材料和规模也有一定的限制.平原就地加代研究,由于夏季高温容易造成“烫根”、死苗、结实率低,“青干”,一直未能取得进展。1990年秋,笔者在... 迄今,长江中、下游小麦育种加代仍局限于温室、异地和高山,不仅人力物力投资较大,而且对加代的材料和规模也有一定的限制.平原就地加代研究,由于夏季高温容易造成“烫根”、死苗、结实率低,“青干”,一直未能取得进展。1990年秋,笔者在近年国内外大、小麦晚夏播种研究的启示下,结合小麦育种进行了小麦就地秋繁加代试验,旨在探索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小麦就地加代的途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秋繁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效唑在小麦上的防倒增产效果及应用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周良华 邓春华 +3 位作者 胡幼华 朱少鈞 傅成俊 彭红霞 《湖北农业科学》 1992年第3期17-18,8,共3页
为进一步明确多效唑(MET)作为防倒剂在小麦上应用的适宜时期和用量以及增产效果,1987~1989年,笔者先后于不同时期、不同施肥量下进行了MET用量试验,为小麦高产栽培肥促化控提供依据。 方法与经过 试验Ⅰ:以施药时期、施药量(MET有效成... 为进一步明确多效唑(MET)作为防倒剂在小麦上应用的适宜时期和用量以及增产效果,1987~1989年,笔者先后于不同时期、不同施肥量下进行了MET用量试验,为小麦高产栽培肥促化控提供依据。 方法与经过 试验Ⅰ:以施药时期、施药量(MET有效成份,下同)为试验因子,采用最优回归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效唑 小麦 防倒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思路探讨 被引量:14
6
作者 郑琼 董金梅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19期32-33,46,共3页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科学技术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现实生产力的主导力量。没有积极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就没有农业的稳定发展。我国农技推广体系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科学技术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现实生产力的主导力量。没有积极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就没有农业的稳定发展。我国农技推广体系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适应,必须进行体系改革,推行机制创新,优化农机推广体系和职能,建立一支综合性的农技推广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技推广体系 形势 建设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施宝在小麦上最佳使用时期和方法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汪胜安 张清良 《湖北农业科学》 1993年第11期13-14,共2页
为了探索喷施宝在小麦上的最佳使用时期和方法,1989~1991年进行了三个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三叶一心期、五叶二蘖期、灌浆始期各喷一次效果最佳。
关键词 喷施宝 小麦 施肥时期 式法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种子市场植物检疫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
8
作者 魏建清 钮勇刚 +3 位作者 罗文辉 秦建国 李红玲 李锐5 《湖北植保》 2011年第6期33-34,共2页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颁布、实施,各类资本纷纷进军种子市场,种业呈现出多元化经营格局。随着种子市场的发展,种子市场的植物检疫工作面临许多新的问题。
关键词 植物检疫工作 种子市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经营格局 多元化 工作面 种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药用植物——除虫菊 被引量:2
9
作者 汪胜安 《农林科学实验》 1994年第8期7-7,共1页
除虫菊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有白花和红花两种,我国栽培种大多是白花种。除虫菊除根以外,体内含有一种特殊的具有药用价值的有机物质——除虫菊素,以花序部份含量最高,占全株含量的98%左右。将花磨成粉和制作成剂,或提取除虫菊素制作... 除虫菊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有白花和红花两种,我国栽培种大多是白花种。除虫菊除根以外,体内含有一种特殊的具有药用价值的有机物质——除虫菊素,以花序部份含量最高,占全株含量的98%左右。将花磨成粉和制作成剂,或提取除虫菊素制作各种农药、蚊香等,不仅能驱杀蚊、蝇、臭虫、跳蚤、蚜虫、红蜘蛛、谷象、半象等室内和农田害虫,还可治疗人畜癣病;且对人畜外表皮器官无毒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除虫菊 分株繁殖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迟播小麦的生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10
作者 周良华 邓春华 《湖北农业科学》 1992年第2期12-14,共3页
由于复种指数的提高和播种季节灾害性天气的频繁出现,如何夺取迟播小麦高产,已成为小麦大面积平衡增产的重要问题。1986年以来,笔者以鄂恩1号为材料,在系统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了三年迟播小麦高产栽培试验,其中1986~1987年度在11月16日播... 由于复种指数的提高和播种季节灾害性天气的频繁出现,如何夺取迟播小麦高产,已成为小麦大面积平衡增产的重要问题。1986年以来,笔者以鄂恩1号为材料,在系统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了三年迟播小麦高产栽培试验,其中1986~1987年度在11月16日播种的情况下最高产量达358.30kg/亩(由小区产量折合,下同),1987~1988年度在11月15日播种的情况下最高产量达431.09kg/亩,1989~1990年度在11月27日播种的情况下最高产量达332.16kg/亩,初步掌握了迟播小麦的生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播 小麦 生育特点 高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阳白蒜特征特性及丰产栽培技术
11
作者 汪胜安 胡波 吕祖慧 《湖北农业科学》 1995年第2期51-52,共2页
吉阳白蒜特征特性及丰产栽培技术汪胜安(孝感市农科所32100)胡波(孝感师专农学系)吕祖慧(广水市陈巷镇蔡庙村432708)吉阳白蒜因盛产于广水市与安陆市交界的吉阳山一带且品质别具特色而得名。该地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早... 吉阳白蒜特征特性及丰产栽培技术汪胜安(孝感市农科所32100)胡波(孝感师专农学系)吕祖慧(广水市陈巷镇蔡庙村432708)吉阳白蒜因盛产于广水市与安陆市交界的吉阳山一带且品质别具特色而得名。该地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早在公元1522年的明朝嘉靖年间就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阳白蒜 大蒜 特征特性 高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水稻主要害虫群落结构及防控策略
12
作者 刘华林 王柏清 +1 位作者 李锐 董金梅 《湖北植保》 2007年第5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稻田害虫 优质水稻 防控策略 群落结构 优质稻品种 耕作制度 营养条件 种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螟虫抗性上升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13
作者 刘华林 魏建清 董金梅 《湖北植保》 2001年第4期9-11,共3页
关键词 水稻螟虫 虫害防治 抗性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香稻”病虫害全程无害化治理技术
14
作者 刘华林 魏建清 董金梅 《湖北植保》 2001年第3期8-9,共2页
关键词 中国香稻 病虫害 全程无害化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