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系实际问题开设研究性化学实验 被引量:12
1
作者 库宗军 汪连生 葛杏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0-112,共3页
开设研究性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介绍了开设基于实际问题的研究性化学实验的目的、意义、实施方法和效果及体会。
关键词 实际问题 研究性实验 化学实验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y)_3(SHSH)]·1.5(py)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电化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丁瑜 张忠海 +1 位作者 胡宗球 库宗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87-1190,共4页
以DMF和吡啶为溶剂合成了镍的水杨醛缩水杨酰肼Schiff碱(SHSH)的配合物[Ni(py)3(SHSH)]·1.5(py)(其中py代表吡啶),成功培养出了单晶。通过UV、IR、元素分析和X射线衍射等进行了表征。中心镍离子与Schiff碱提供的2个氧原子和1个氮... 以DMF和吡啶为溶剂合成了镍的水杨醛缩水杨酰肼Schiff碱(SHSH)的配合物[Ni(py)3(SHSH)]·1.5(py)(其中py代表吡啶),成功培养出了单晶。通过UV、IR、元素分析和X射线衍射等进行了表征。中心镍离子与Schiff碱提供的2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以及3个溶剂吡啶的氮原子参与了配位,形成了六配位的变形八面体构型,存在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其在吡啶和DMF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醛缩水杨酰肼 晶体结构 电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掺杂Ni(OH)_2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周环波 于非 周震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02-505,共4页
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A l掺杂N i(OH)2,用XRD表征了合成样品的结构特征:研究了合成样品的循环伏安性能,以及用A l掺杂N i(OH)2为正极活性物质的Zn/N i试验电池的充放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A l掺杂N i(OH)2为具有α-型晶体结构... 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A l掺杂N i(OH)2,用XRD表征了合成样品的结构特征:研究了合成样品的循环伏安性能,以及用A l掺杂N i(OH)2为正极活性物质的Zn/N i试验电池的充放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A l掺杂N i(OH)2为具有α-型晶体结构的材料,A l掺杂N i(OH)2具有优良的电化学可逆性、良好的充放电性能和较好的电化学循环性能;A l掺杂N i(OH)2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Zn/N i试验电池等250次充放电循环容量保持率130.1%,最高放电比容量为420.5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掺杂Ni(OH)2 晶体结构 电化学性能 CV Zn/Ni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聚烯烃弹性体/硅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热学力学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闫礼成 蔡芳昌 文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4-157,161,共5页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聚丙烯(PP)/聚烯烃弹性体(POE)/硅灰石(Wollastonite)复合材料,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悬臂梁冲击机、差热扫描量热仪(DSC)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聚烯烃弹性体和硅灰石对聚丙烯的力学性能及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聚丙烯(PP)/聚烯烃弹性体(POE)/硅灰石(Wollastonite)复合材料,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悬臂梁冲击机、差热扫描量热仪(DSC)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聚烯烃弹性体和硅灰石对聚丙烯的力学性能及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OE弹性体对PP有很好的增韧作用,提高了PP的冲击强度,硅灰石在一定程度上有增强的作用,提高了PP/POE的拉伸强度;POE和硅灰石使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有所提高,但使熔点有所降低。当POE占3%(质量分数,下同),硅灰石占3%时,复合材料的热学、力学性能最优,冲击强度比纯PP高出15.4%,拉伸强度高出2.6%,结晶温度高出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聚烯烃弹性体 硅灰石 增韧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热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文胜 闫礼成 +2 位作者 龚春丽 郑根稳 周毅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聚乳酸(PLA)/蒙脱土(MMT)的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差热扫描量热仪(DSC)、熔体流动速率测试对复合材料的热性能、机械性能和流动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MMT质量分数低于7%时,MMT对PLA有很...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聚乳酸(PLA)/蒙脱土(MMT)的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差热扫描量热仪(DSC)、熔体流动速率测试对复合材料的热性能、机械性能和流动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MMT质量分数低于7%时,MMT对PLA有很好的增韧增强效果;当MMT的含量为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最好,当MMT质量分数为3%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最好。当MMT质量分数低于5%时,能很好地改善PLA的流动性能,对PLA的加工成型有利。随着MMT加入,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熔点都比纯PLA的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蒙脱土 增韧 增强 玻璃化转变温度 熔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付争兵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10期1421-1423,共3页
用磷酸、季戊四醇和三聚氰胺为原料,在其物质量比为n(磷酸)∶n(季戊四醇)∶n(三聚氰胺)=3∶1∶2的条件下制备了阻燃剂季戊四醇磷酸蜜胺盐,把该阻燃剂和高密度聚乙烯熔融共混制得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当阻燃剂含量为1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 用磷酸、季戊四醇和三聚氰胺为原料,在其物质量比为n(磷酸)∶n(季戊四醇)∶n(三聚氰胺)=3∶1∶2的条件下制备了阻燃剂季戊四醇磷酸蜜胺盐,把该阻燃剂和高密度聚乙烯熔融共混制得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当阻燃剂含量为1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熔融指数比聚乙烯略有下降,但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却比聚乙烯提高很多,并从理论上给出相应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阻燃 性能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聚乙烯醇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导电性的研究
7
作者 蔡芳昌 马宁 +6 位作者 蒋涛 文胜 文艺 刘凯 尚小鹏 朱杰 周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7-50,共4页
在碳纳米管的羧基化改性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处理条件对羧基化程度进行对比分析,在碳纳米管/PVA复合材料的制备中采用不同的配比进行混合制备,再对此复合材料进行一系列测定以表征其电导性质。通过红外光谱及激光粒径分析仪对产品形态和结... 在碳纳米管的羧基化改性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处理条件对羧基化程度进行对比分析,在碳纳米管/PVA复合材料的制备中采用不同的配比进行混合制备,再对此复合材料进行一系列测定以表征其电导性质。通过红外光谱及激光粒径分析仪对产品形态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碳纳米管,羧基已经成功接上碳管、表面形态较规整、纯度较高,具有较好的羧基化碳纳米管结构;热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复合材料膜的结晶温度有所提高;导电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复合材料呈现出典型的金属性导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聚乙烯醇 电导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新的双核锌配合物Zn_2(dhaash)_2(py)_4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10
8
作者 胡宗球 丁瑜 +3 位作者 加兵 施少敏 程翠霞 曹敏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25-929,共5页
The crystal of binuclear zinc complex Zn2(dhaash)2(py)4 was obtained in DMF and pyridine, where H2dhaash is 2,4-dihydroxy-5-acetylacetophenone-N-salicylhydrazone. It has been characterized by IR, UV, element analysis ... The crystal of binuclear zinc complex Zn2(dhaash)2(py)4 was obtained in DMF and pyridine, where H2dhaash is 2,4-dihydroxy-5-acetylacetophenone-N-salicylhydrazone. It has been characterized by IR, UV, element analysis and X-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 The crystallographic data were as follows: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21 / c, a=1.108 98(11) nm, b=1.640 84(16) nm, c=1.445 14(14) nm, β=108.617(2)°, Z=2, V=2.492 1(4) nm3, Dc=1.466 g·cm-3, Mr=1 099.74, μ=1.031 mm-1, F(000)=1 136 and the final R=0.044 8 and wR=0.105 8 for 4 143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2σ(I), respectively. The X-ray crystal structur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in the centrosymmetric binuclear complex molecule, two zinc髤 centers are linked by two oxygen atoms (O(3) and O(3A)), respectively. Zn(1)...Zn(1A) distance is 0.314 81(6) nm, O(3)...O(3A) distance is 0.270 4(2) nm. Every zinc髤 ion has an elongated octahedral coordination. For example, the two pyridine nitrogen atoms, one oxygen atom and one nitrogen atom from salicylhydrazone, one oxygen atom from 2,4-dihydroxy-5-acetylacetophenone in one dhaash2- ligand and one oxygen atom from 2,4-dihydroxy-5-acetylacetophenone in another dhaash2- ligand coordinated to zinc髤 ion, respectively. Two zinc髤 ions and all the 72 non-hydrogen atoms in the two dhaash2- ligands are in the same plane. CCDC: 2619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羟基-5-乙酰苯乙酮缩水杨酰肼 Zn2(dhaash)2(py)4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硅氧烷的聚氨酯弹性体的热稳定性与热降解动力学 被引量:11
9
作者 文胜 龚春丽 +1 位作者 郑根稳 管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9-62,共4页
以末端基为羟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与聚四甲基醚二醇(PTMG)为混合软段合成出一系列含硅氧烷的聚氨酯弹性体。用热重分析(TGA)与Ozawa-Flynn的方法研究了聚合物的热稳定性以及热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PDMS的引入改善了传统聚氨酯弹性... 以末端基为羟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与聚四甲基醚二醇(PTMG)为混合软段合成出一系列含硅氧烷的聚氨酯弹性体。用热重分析(TGA)与Ozawa-Flynn的方法研究了聚合物的热稳定性以及热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PDMS的引入改善了传统聚氨酯弹性体的热稳定性,合成所得聚合物均具有两个不同的热降解阶段,且随着PDMS含量的增加,聚合物的热稳定性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硅氧烷 聚氨酯弹性体 热稳定性Ozawa-Flynn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NH_4)_3PMo_6W_6O_(40)的室温固相合成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立群 柳士忠 +1 位作者 余国锋 孙聚堂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33-736,共4页
以H3PMo6W6O40·23H2O和(NH4)2C2O4·H2O为原料,采用室温固相反应合成出(NH4)3PMo6W6O40·6H2O产物,用元素分析、IR、UV-Vis、XRD、TEM、TG-DTA、BET等手段确定其组成、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产物为纳米粒子,平均粒径为10nm... 以H3PMo6W6O40·23H2O和(NH4)2C2O4·H2O为原料,采用室温固相反应合成出(NH4)3PMo6W6O40·6H2O产物,用元素分析、IR、UV-Vis、XRD、TEM、TG-DTA、BET等手段确定其组成、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产物为纳米粒子,平均粒径为10nm.纳米粒子保持着杂多阴离子的Keggin特征结构,比表面积为167.6m2·g-1,且在465℃以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反应中反应热能、结晶水和生成物H2C2O4·2H2O对形成小粒径的(NH4)3PMo6W6O40纳米粒子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多金属氧酸盐 笼形结构 表征 (NH4)3PMo6W6O40 室温固相合成 形成机理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聚醚酰亚胺/聚醚砜共混型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7
11
作者 郑根稳 龚春丽 +1 位作者 文胜 解孝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55-860,共6页
以磺化聚醚酰亚胺(SPEI)和聚醚砜(PES)为原料,采用溶液共混法成功制备出了SPEI/PES共混型质子交换膜,并经热重分析、AFM、SEM等对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混膜较纯SPEI膜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和较低的溶胀性;在室温环境下,... 以磺化聚醚酰亚胺(SPEI)和聚醚砜(PES)为原料,采用溶液共混法成功制备出了SPEI/PES共混型质子交换膜,并经热重分析、AFM、SEM等对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混膜较纯SPEI膜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和较低的溶胀性;在室温环境下,共混膜在干态和湿态时均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与纯SPEI膜相比,共混膜的形态结构更为致密,这将有利于降低甲醇的渗透性.采用交流阻抗法和隔膜扩散法分别考察了膜的质子传导性和阻醇性能,对于共混质量比为50/50的膜来说,其质子传导率达到了5.5mS·cm-1的水平,能满足质子交换膜的需求,但其甲醇渗透系数明显降低,仅为市用Nafion112膜的5%,这表明该共混膜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聚醚酰亚胺 聚醚砜 质子交换膜 电导率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2包覆铕(Ⅲ)配合物的荧光纳米粒子合成与性质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丽荣 周立群 +2 位作者 余国锋 唐子威 王芬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71-375,共5页
以前驱物pAB-DTPAA-APTEOS、正硅酸乙酯(TEOS)和三氯化铕(EuCl3)等为原料,采用油包水(W/O)的反相微乳液法,在正硅酸乙酯(TEOS)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OS)的共同水解下,制备出新型的SiO2包覆铕配合物荧光纳米粒子Eu-pAB-DTPAA-AP-S... 以前驱物pAB-DTPAA-APTEOS、正硅酸乙酯(TEOS)和三氯化铕(EuCl3)等为原料,采用油包水(W/O)的反相微乳液法,在正硅酸乙酯(TEOS)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OS)的共同水解下,制备出新型的SiO2包覆铕配合物荧光纳米粒子Eu-pAB-DTPAA-AP-SiO2。运用TEM、IR、UV-Vis、荧光光谱等技术对荧光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TEM结果表明:包覆体呈球形,分散均匀,平均粒径为40nm。纳米粒子与配体、前驱物的紫外吸收谱相比较,峰位发生了一定的红移,表明通过反相微乳液法得到的固体粉末与EuCl3反应后,已经生成配合物Eu-pAB-DTPAA-AP-SiO2。红外光谱研究表明,在801cm-1出现νSi—C的伸缩振动峰,471cm-1处出现νEu—O的伸缩振动峰。由此证实Eu-pAB-DTPAA-AP-SiO2配合物的存在。荧光光谱分析表明,纳米粒子Eu-pAB-DTPAA-AP-SiO2表现出较好的荧光性能,位于592,615,689nm的发射峰分别归属于Eu3+离子的5D0→7F1、5D0→7F2和5D0→7F4跃迁,其中最强峰615nm属于Eu3+的特征跃迁发射。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试剂,该纳米粒子具有粒径小,亲水性强,荧光强度大,且表面的氨基能方便地与生物分子偶联,故可作为优良的时间分辨荧光标记物用于各种高灵敏生物检测技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 铕配合物 微乳液 荧光纳米粒子 包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碳热还原固相合成磷酸铁锂的正交实验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环波 林丽 +2 位作者 程凡 龚春丽 王丽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7-370,共4页
采用真空条件下的碳热还原固相方法,以Fe2O3、LiOH和P2O5为原料、活性炭为还原剂,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选择真空度、原料配比、反应温度、恒温保持时间(反应时间)和升温速率等5个影响因素,设计了一组5因素4水平(L1645)的正... 采用真空条件下的碳热还原固相方法,以Fe2O3、LiOH和P2O5为原料、活性炭为还原剂,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选择真空度、原料配比、反应温度、恒温保持时间(反应时间)和升温速率等5个影响因素,设计了一组5因素4水平(L1645)的正交实验,较系统地研究了LiFePO4的合成工艺参数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真空碳还原合成LiFePO4工艺参数因素对材料电化学性能影响的大小顺序为: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反应时间>真空度>升温速率;反应温度控制在600~650℃时所合成的LiFePO4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电性能较好;原料LiOH、Fe2O3、P2O5和活性炭比例为1.05∶1∶1∶1.8、反应时间为12~18h、真空度控制10-1~10Pa时,所得LiFePO4材料的综合电化学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 正交实验 碳热还原 真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荷转移盐(C_3H_5N_2H)_3[PMo_(12)O_(40)]的合成与热分解及光致变色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5
14
作者 库宗军 张忠海 肖丽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3-177,共5页
用磷钼酸与咪唑合成了一种新的杂多酸-有机电荷转移盐(C3H5N2H)3[PMo12O40]。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固体漫反射光谱、电子自旋共振及热分析等测试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用单扫描法(Achar法和Coats-Redfern法)对合成化合物的TG分析结果... 用磷钼酸与咪唑合成了一种新的杂多酸-有机电荷转移盐(C3H5N2H)3[PMo12O40]。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固体漫反射光谱、电子自旋共振及热分析等测试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用单扫描法(Achar法和Coats-Redfern法)对合成化合物的TG分析结果进行了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研究。推断结果表明,合成化合物的第1步热分解为球对称的三维扩散机理(n=2),其动力学方程为dα/dt=1.58×108[1-(1-α)1/3]-1(1-α)2/3exp(-40931.0/T),求得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340.30kJ/mol,指前因子A=1.05×108s-1。标题化合物对紫外光具有光致变色性质,用固体漫反射光谱研究了其光致变色反应动力学。结果显示,其光致变色反应表现为一级或准一级动力学,速率常数k=9.80×10-5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钼酸 咪唑 电荷转移盐 热分解 光致变色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勒烯C_(60)吡咯烷键联噻吩基分子设计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蒋启军 王婷婷 +1 位作者 霍延平 曾和平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1-5,共5页
利用AM1半经验分子轨道法对所设计的3个富勒烯C60吡咯烷键联噻吩基分子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目标物(3)具有较低的跃迁能、较大偶极矩和较高的生成热.LUMO集中分布在C60部分,而HOMO则集中在噻吩环上.通过HOMO和LUMO轨道的比较及电荷分... 利用AM1半经验分子轨道法对所设计的3个富勒烯C60吡咯烷键联噻吩基分子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目标物(3)具有较低的跃迁能、较大偶极矩和较高的生成热.LUMO集中分布在C60部分,而HOMO则集中在噻吩环上.通过HOMO和LUMO轨道的比较及电荷分布情况,预测所设计的目标物(3)在基态下可能产生长寿命的电荷分离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勒烯C60 噻吩基 吡咯烷 理论研究 分子设计 键联 半经验分子轨道法 LUMO HOMO 电荷分离态 计算结果 集中分布 分布情况 生长寿命 目标物 AM1 跃迁能 生成热 偶极矩 基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季铵盐修饰电极对硝基苯的测定 被引量:5
16
作者 胡荣 李伟 +2 位作者 池伟林 彭惠娥 覃彩芹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76-1180,共5页
通过共价键合的方法将壳聚糖季铵盐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壳聚糖季铵盐修饰电极,用循环伏安法和脉冲伏安法研究了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修饰电极的比表面积显著增大,用于硝基苯检测时,其峰电流明显增强,而... 通过共价键合的方法将壳聚糖季铵盐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壳聚糖季铵盐修饰电极,用循环伏安法和脉冲伏安法研究了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修饰电极的比表面积显著增大,用于硝基苯检测时,其峰电流明显增强,而且该电极在测试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在pH1.0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硝基苯还原峰峰电流与其质量浓度在3.0~120 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达0.7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季铵盐 修饰电极 硝基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聚醚砜/磷酸硼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根稳 龚春丽 +2 位作者 文胜 周环波 解孝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75-582,共8页
采用sol-gel法成功制备了一系列有望用于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新型磺化聚醚砜(SPES)/磷酸硼(BPO4)复合膜,并经热重分析(TGA)-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联用技术、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 采用sol-gel法成功制备了一系列有望用于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新型磺化聚醚砜(SPES)/磷酸硼(BPO4)复合膜,并经热重分析(TGA)-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联用技术、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膜较纯SPES膜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和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低的溶胀性及较高的氧化稳定性;SEM图片显示BPO4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布十分均匀,这将有利于连续质子传输通道的形成;复合膜的质子传导率随BPO4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温度超过120℃后,复合膜仍保持着较高的质子传导率,这表明该复合膜在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质子交换膜 磷酸硼 磺化聚醚砜 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双核锌配合物[Zn_2(SHSH)_2(2-Me-py)_2]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宗球 施少敏 +2 位作者 贺红武 丁瑜 加兵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23-328,共6页
Schiff碱类化合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研究是生物学和化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在药学、催化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水杨醛缩水杨酰肼(SHSH)Schiff碱在分析化学方面广泛应用于痕量金属的分析、荧光活性方面用作荧光材料.其金属配合物在... Schiff碱类化合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研究是生物学和化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在药学、催化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水杨醛缩水杨酰肼(SHSH)Schiff碱在分析化学方面广泛应用于痕量金属的分析、荧光活性方面用作荧光材料.其金属配合物在抗炎症方面有广泛的研究与应用。该类Schiff碱的镧系金属配合物在半导体材料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醛缩水杨酰肼Schiff碱 【Zn2(SHSH)2(2-Me-py)2】 晶体结构 B3LY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聚苯醚质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龚春丽 文胜 周毅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3-46,共4页
以氯磺酸为磺化剂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磺化度的磺化聚苯醚(SPPO)膜,通过热重-红外联用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含水率测试、力学性能和电导率测试,探讨了SPPO膜作为质子交换膜用于燃料电池的可能性。结果表明,SPPO存在3个阶段的失重,分别... 以氯磺酸为磺化剂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磺化度的磺化聚苯醚(SPPO)膜,通过热重-红外联用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含水率测试、力学性能和电导率测试,探讨了SPPO膜作为质子交换膜用于燃料电池的可能性。结果表明,SPPO存在3个阶段的失重,分别归属于吸收的水分、磺酸基团及主链的降解,磺化之后热稳定性虽有所下降,但主链的降解温度基本保持不变,玻璃化转变温度明显升高;SPPO的含水率随着磺化度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膜的拉伸强度则随着磺化度的增加而降低,且膜在湿态时的强度较干态时的要低,但与商业化的Nafion 112膜相比仍具有较高的强度;磺化度为40.1%的SPPO膜在室温下的电导率为1.16×10-2S/cm,与Nafion 112膜为同一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醚 磺化 质子交换膜 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60)-P-苯并咪唑衍生物分子结构和电子光谱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蒋启军 王婷婷 曾和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58-361,共4页
用半经验AM 1法研究了C60-P-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分子轨道、电荷分布和几何构型.计算结果显示:分子(1)具有较低的跃迁能,LUM O轨道分布在C60上,电荷从取代基向C60转移.预测(1)可能在基态下产生长寿命的电荷分离态.
关键词 C60—P-苯并咪唑衍生物 电荷分离态 电子光谱 A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