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初步报告 被引量:67
1
作者 郑召民 刘尚礼 +3 位作者 李春海 马若凡 黄东生 黄宗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6期334-335,F003,共3页
目的 探讨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简单、微创、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 方法  2 0 0 1年 3~ 9月 ,对 9例 14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 ,采用经皮经椎弓根向椎体内注射骨水泥或可注射性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 ,男 1... 目的 探讨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简单、微创、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 方法  2 0 0 1年 3~ 9月 ,对 9例 14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 ,采用经皮经椎弓根向椎体内注射骨水泥或可注射性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 ,男 1例 ,女 8例 ,年龄 33~ 85岁 ,平均 72岁。行椎体成形术。 结果 术后 1~ 2天所有患者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 ,第 2或3天下地活动。随访 1~ 6个月 ,所有患者疼痛无反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一种简单、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新方法 ,能早期去除疼痛 ,尽快使患者下床活动 ,减少卧床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手术治疗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临床研究 骨水泥 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73
2
作者 黄东生 李春海 +2 位作者 刘尚礼 丁悦 马若凡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66-268,共3页
目的 :总结第二代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1999年 2月至 2 0 0 0年 6月采用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共治疗 137例、15 3个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 ,单间隙突出者 12 1例 ,双间隙突出者 16例 ,合并侧隐窝狭窄者 6 1... 目的 :总结第二代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1999年 2月至 2 0 0 0年 6月采用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共治疗 137例、15 3个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 ,单间隙突出者 12 1例 ,双间隙突出者 16例 ,合并侧隐窝狭窄者 6 1例。突出间隙 :L3/4 2 1个 ,L4/5 6 9个 ,L5 /S16 3个。突出位置 :后外侧型 12 7间隙 ,中央型 2 1间隙 ,极外侧型 5间隙。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 2~ 18个月随访 ,平均 7 5个月。优良率 93 4%。术后椎间盘炎 1例 ,同间隙椎间盘突出复发 1例。结论 :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神经根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的特点 ,选择合适的适应证和仔细的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内窥镜 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上段的测量与股骨假体设计 被引量:27
3
作者 沈慧勇 丁悦 +1 位作者 刘尚礼 李忠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8-149,共2页
目的:为改进和设计适合国人的人工髋关节假体提供参数值。方法:129例成人股骨标本,分别于股骨颈垂直和平行平面拍X线平片,测量小转子及其上、下2cm平面处髓腔的宽度等。结果:小转子处髓腔宽为2.6±0.2cm,其上... 目的:为改进和设计适合国人的人工髋关节假体提供参数值。方法:129例成人股骨标本,分别于股骨颈垂直和平行平面拍X线平片,测量小转子及其上、下2cm平面处髓腔的宽度等。结果:小转子处髓腔宽为2.6±0.2cm,其上2cm处为4.3±0.5cm,其下2cm处为2.1±0.3cm。个体间变异很大。结论:股骨上段的解剖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髓腔宽度 测量 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RH器械在脊柱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尚礼 李春海 +3 位作者 黄东生 马若凡 沈慧勇 李卫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28-131,共4页
目的:介绍TSRH器械在脊柱外科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应用TSRH器械治疗的各种脊柱疾患的手术疗效,探讨TSRH器械的特点、适应证及临床应用。结果:KingⅢ、Ⅳ型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矫正率达645%,用于腰... 目的:介绍TSRH器械在脊柱外科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应用TSRH器械治疗的各种脊柱疾患的手术疗效,探讨TSRH器械的特点、适应证及临床应用。结果:KingⅢ、Ⅳ型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矫正率达645%,用于腰椎滑脱、椎间盘脱出症合并腰椎不稳、脊柱肿瘤、脊柱骨折等疗效满意。结论:TSRH器械是一种多功能的脊柱三维矫形器械,可用于前路和后路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RH器械 脊柱侧凸 脊柱三维矫正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明 陈强 +3 位作者 何大为 朱晓东 郑召民 侯铁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03-204,共2页
目的 探讨第二代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方法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1年 10月采用显微内镜髓核摘除术共治疗 85例、98个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 ,单间隙突出者 72例 ,双间隙突出者 13例 ,合并侧隐窝狭窄者 15例... 目的 探讨第二代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方法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1年 10月采用显微内镜髓核摘除术共治疗 85例、98个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 ,单间隙突出者 72例 ,双间隙突出者 13例 ,合并侧隐窝狭窄者 15例。 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 (6~ 2 0 )个月随访 ,平均 14个月。优良率 92 9% (79 85 )。随访期间无患者出现腰椎不稳。患者术后第 3天即可下床活动 ,切口仅长 1 6cm ,行皮内缝合 ,不需拆线。本组患者均在术后 (3~ 5 )天出院。 结论 显微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满意 ,选择合适的病例和仔细的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内镜 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切除术 内窥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诱发电位术中监测脊髓功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沈慧勇 刘尚礼 曹德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观察常用麻醉药物及控制性降血压对猴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脊髓体感诱发电位(SSEP)和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影响,评价诱发电位术中监测的作用及影响因素。方法:选用10只健康猴直接模拟脊柱手术... 目的:观察常用麻醉药物及控制性降血压对猴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脊髓体感诱发电位(SSEP)和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影响,评价诱发电位术中监测的作用及影响因素。方法:选用10只健康猴直接模拟脊柱手术中的麻醉及控制性降压等操作,诱发电位监测。结果:CSEP受多种麻醉药物及控制性降压影响,特别是氯胺酮和异氟醚;SSEP受影响最小。结论:单独使用CSEP监测必须与麻醉密切配合,否则既不稳定又不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血压 CSEP SSEP MEP 监测 脊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源性疾病人工间盘置换的评价 被引量:10
7
作者 徐义春 刘尚礼 +3 位作者 黄东生 郑召民 李春海 马若凡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5-297,共3页
目的 :评价腰椎间盘源性疾病的人工间盘置换。方法 :在确诊为椎间盘源性疾病的患者中按拟定人工间盘置换的指征进行SBChariteⅢ型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并进行相关评价。结果 :3 4例患者共 41个椎间盘给予人工间盘置换 ,平均随访时间 18.6... 目的 :评价腰椎间盘源性疾病的人工间盘置换。方法 :在确诊为椎间盘源性疾病的患者中按拟定人工间盘置换的指征进行SBChariteⅢ型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并进行相关评价。结果 :3 4例患者共 41个椎间盘给予人工间盘置换 ,平均随访时间 18.6个月 (3~ 3 8个月 ) ,3 4例患者的优良率 90 .1% (JOA评价标准 ) ,其中椎间盘突出伴不稳 4例 ,术后腰椎动力位摄片证实手术节段椎体间无异常位移 ,2 5例行L4~ 5节段椎间盘置换术后的椎间最大前屈后伸活动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15例L4~ 5椎间隙狭窄手术后椎间隙高度和椎间孔面积比术前显著增加 (P <0 .0 1)。结论 :对腰椎间盘源性疾病进行人工间盘置换 ,除能恢复腰椎节段的运动功能外 ,还可以重建椎间隙高度 ,扩大椎间孔面积 ,有利于腰椎的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源性疾病 人工间盘置换 评价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监测脊柱侧凸手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沈慧勇 刘尚礼 +1 位作者 何杰民 陈志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36-138,共3页
目的:研究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对脊柱侧凸矫正手术监测的准确性,提高术中预防神经损伤的有效性。方法:对41例脊柱侧凸患者于矫正术中采用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监测脊髓功能。结果: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波形稳定可靠... 目的:研究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对脊柱侧凸矫正手术监测的准确性,提高术中预防神经损伤的有效性。方法:对41例脊柱侧凸患者于矫正术中采用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监测脊髓功能。结果: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波形稳定可靠,很少受麻醉的影响;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受麻醉影响较大,波幅几乎可消失。全组5例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出现异常,其中2例与临床相符,3例为假阳性;无假阴性发生。准确率为927%。结论:应用体感诱发电位术中监测脊髓功能,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是目前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层下 体感诱发电位 手术监测 脊柱侧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病的近期效果 被引量:6
9
作者 邓方跃 刘尚礼 +3 位作者 郑召民 黄东生 李春海 郭家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64-667,671,共5页
目的:评价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的近期效果.方法:2002年1月至2003年6月,对单节段退变性腰椎间盘病患者施行人工髓核置换术21例,男15例,女6例,平均年龄39.1岁;均为单节段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其中L4~55例,L5S116例;病程... 目的:评价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的近期效果.方法:2002年1月至2003年6月,对单节段退变性腰椎间盘病患者施行人工髓核置换术21例,男15例,女6例,平均年龄39.1岁;均为单节段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其中L4~55例,L5S116例;病程4个月~10年,平均26个月.19例经后侧手术入路,2例经腰大肌的前外侧入路;均采用单枚PDN置入:PR725型4例,PR925型1例,PW525型2例,PW725型14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4个月.患者术后临床症状、运动功能明显改善,椎间隙高度增加.Oswestry疼痛功能指数评分由术前61%改善为术后1年的17%,VAS评分则由8.2分降为2.8分.早期有2例假体发生移位,引起神经受压症状而再次手术.临床优良率达90.5%.结论:人工髓核PDN置换术能有效地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病,近期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退变 人工髓核 椎间盘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一期全脊椎切除治疗单发转移瘤性硬膜外脊髓压迫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铿 黄霖 +3 位作者 王鹏 唐勇 叶记超 沈慧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31-935,共5页
目的:探讨后路一期全脊椎切除术治疗单发转移瘤性硬膜外脊髓压迫症(MESCC)的疗效及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利用改良一期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术对2008年12月~2011年6月间收治的9例单发MESCC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先导入线锯由前向后切割病... 目的:探讨后路一期全脊椎切除术治疗单发转移瘤性硬膜外脊髓压迫症(MESCC)的疗效及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利用改良一期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术对2008年12月~2011年6月间收治的9例单发MESCC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先导入线锯由前向后切割病椎上位椎间盘至椎间隙后1/3处,再用“L”形骨刀经两侧由后向前凿至与线锯切割水平处会合,进而完成整个椎间盘的截断,同法完成病椎下位椎间盘的离断。予椎弓根临时棒固定后旋转取出瘤椎。取相邻健康棘突制成骨粒填入钛网植骨,置入钛网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适度加压固定。统计手术并发症,应用VAS评价患者术前、术后疼痛情况,应用ASIA标准评价患者术前、术后运动功能评分,随访记录患者生存时间。结果:病椎均完整切除,手术时间7~10h,平均7.4h,术中出血1300~3200ml,平均2240ml。患者疼痛明显改善,VAS评分由术前8.1±1.2分下降至术后2周3.0±1.7分,改善率为62.8%(P〈0.05);9例脊髓压迫症的患者中1例ASIA分级无变化,8例明显改善,ASIA运动功能评分由术前74.0±15.0分恢复至术后3个月时的91.9±12.9分。术后生存时间平均19.3±5.2个月(9~26个月)。结论:对于单发转移瘤性硬膜外脊髓压迫症的患者,全脊椎切除术可安全有效地进行脊髓环形减压,缓解疼痛,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脊椎切除术:转移瘤性硬膜外脊髓压迫症 肿瘤转移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 被引量:82
11
作者 郑召民 刘尚礼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5-117,共3页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治疗 椎体压缩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臼发育不良者全髋置换中臼杯置入位置的力学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许杰 马若凡 +3 位作者 蔡志清 李登 丁悦 刘尚礼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3-347,共5页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髋臼发育不良患者加深磨锉假体置入部位的髋臼骨床、使臼杯假体内移置入对髋臼假体-骨界面间的应力分布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的骨盆为实验对象,螺旋CT做全长连续扫描,然后利用计算机...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髋臼发育不良患者加深磨锉假体置入部位的髋臼骨床、使臼杯假体内移置入对髋臼假体-骨界面间的应力分布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的骨盆为实验对象,螺旋CT做全长连续扫描,然后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建立髋关节发育不良骨盆模型。在计算机环境中对重建模型进行髋臼磨锉,臼杯假体不同程度内移植入的模拟手术,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olidWorks对重建模型进行有限元网格化及力学分析。结果臼杯假体的内移使臼杯上缘处获得骨床包容,臼杯接触面积更大,单位面积所受应力相对较少。随内移程度加大,髋臼内壁骨质突破更为明显,使髋臼顶部应力集中及其余部分应力不均愈趋明显。结论髋臼加深磨锉臼杯内移植入有助于改善髋关节发育不良病例行髋关节置换臼杯的骨床包容,但随内移程度的加大,髋臼内壁突破,髋臼面的应力集中,髋臼的应力分布情况明显改变,应尽量减少穿破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不良 关成节形术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西格列酮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燕峰 孟庆奇 +6 位作者 梁新军 叶记超 唐勇 黄霖 杨睿 王鹏 沈慧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13-917,共5页
目的:观察罗西格列酮对脊髓损伤(SCI)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75只成年SD大鼠,应用Allen改良法制作大鼠T10SCI模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5只,B、C组于损伤后5min、6h、24h腹腔注射罗西格列酮,C组在腹腔... 目的:观察罗西格列酮对脊髓损伤(SCI)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75只成年SD大鼠,应用Allen改良法制作大鼠T10SCI模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5只,B、C组于损伤后5min、6h、24h腹腔注射罗西格列酮,C组在腹腔注射罗西格列酮前1h给予G3335,A组于相应时间点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每组取6只大鼠于伤后1d、7d、2w、4w、6w时对后肢运动功能进行BBB评分;伤后3d每组取4只动物脊髓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light-chain-enhancer of activated B cells,NF-κB)的表达;伤后1、3、5、7d和2w每组取3只应用Westernblot法检测脊髓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Bcl-2的表达。结果:伤后1d、7d时3组大鼠BBB评分均为0分,伤后2w开始B组BBB评分高于A组和C组,4w和6w时与A、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伤后3d时三组NF-κB表达均为阳性,但B组平均光密度值明显低于A、C组(P<0.05),B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伤后各时间点B组caspase-3表达量均低于A组和C组(P<0.05),而Bcl-2表达均高于A组和C组(P<0.05),其差异均在伤后5d达到高峰,A组与C组同时间点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罗西格列酮可促进SCI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罗西格列酮 细胞凋亡 核转录因子ΚB 凋亡相关蛋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Saos-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燕峰 梁新军 +3 位作者 郭宇 夏侃 夏仁云 沈慧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50-1153,共4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人骨肉瘤细胞系Saos-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对Fas蛋白表达的调控。方法体外培养人骨肉瘤细胞系Saos-2,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对骨肉瘤细胞系Saos-2的生长抑制作用,Annexin V/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Hoechst 3...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人骨肉瘤细胞系Saos-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对Fas蛋白表达的调控。方法体外培养人骨肉瘤细胞系Saos-2,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对骨肉瘤细胞系Saos-2的生长抑制作用,Annexin V/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Hoechst 33258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Saos-2细胞Fas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MTT检测显示姜黄素可抑制人骨肉瘤Saos-2细胞增殖,并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在姜黄素浓度为20μmol·L-1时,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流式细胞检测显示姜黄素可明显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Hoechst33258染色可见凋亡小体;Western blot分析显示经姜黄素作用后的骨肉瘤细胞系Saos-2表达Fas较用药前明显增强。结论姜黄素对骨肉瘤细胞系Saos-2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可诱导其发生凋亡,其可能通过上调Fas的表达,启动细胞凋亡程序,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骨肉瘤 增殖 凋亡 流式细胞术 F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植入嗅神经鞘细胞对成鼠胸髓损伤修复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沈慧勇 吴燕峰 +2 位作者 唐勇 程志安 陈燕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77-279,共3页
目的 :观察嗅神经鞘细胞 (OECs)对成鼠损伤脊髓轴突再生的作用。方法 :将分离、培养的SD大鼠OECs移植于打击伤后 3d的SD大鼠脊髓组织中 (T1 0 ) ;对照组动物只注入DMEM /F1 2 (1∶1 )培养液 ;移植后 6周通过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OEC... 目的 :观察嗅神经鞘细胞 (OECs)对成鼠损伤脊髓轴突再生的作用。方法 :将分离、培养的SD大鼠OECs移植于打击伤后 3d的SD大鼠脊髓组织中 (T1 0 ) ;对照组动物只注入DMEM /F1 2 (1∶1 )培养液 ;移植后 6周通过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OECs对脊髓轴突再生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OECs与宿主融合良好 ,细胞内及细胞周围有髓鞘碱性蛋白阳性物质存在 ,损伤区可见呈束状排列的再生轴突。对照组轴突变性 ,未见再生轴突。结论 :OECs延迟植入成鼠打击伤后的脊髓后 ,可存活并产生髓鞘样物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神经鞘细胞 脊髓损伤 移植 轴突再生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健康地发展我国的微创脊柱外科 被引量:56
16
作者 唐天驷 郑召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内窥镜 微创脊柱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嗅鞘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新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殷德振 沈慧勇 张光铂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12-314,共3页
关键词 嗅鞘细胞移植 修复 脊髓损伤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神经再生 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S器械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东生 徐义春 +5 位作者 刘尚礼 马若凡 沈慧勇 李春海 李卫平 彭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12-214,共3页
目的:评估脊柱通用固定系统(USS)内固定器械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方法:对34例病人采用USS前路或后路固定后植骨,其中胸腰椎骨折10例,椎体病损6例,椎间盘退变性疾病15例,脊柱侧凸3例,术后平均随访16.4个月。结果:X线片未见钉、钩松动,... 目的:评估脊柱通用固定系统(USS)内固定器械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方法:对34例病人采用USS前路或后路固定后植骨,其中胸腰椎骨折10例,椎体病损6例,椎间盘退变性疾病15例,脊柱侧凸3例,术后平均随访16.4个月。结果:X线片未见钉、钩松动,无断棒,复位无丢失,无感染及神经损伤,植骨均融合。1例因严重骨质疏松症改用椎弓根螺钉,余效果满意。结论:USS器械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等优点,适用于多种脊柱疾病的内固定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S器械 脊柱外科手术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填充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9
作者 郭家伟 郑召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26-128,共3页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填充物 研究进展 椎体压缩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培养对雪旺细胞增殖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宋卫东 邱太彬 +4 位作者 王光耀 陈皓 侯念宗 沈慧勇 刘尚礼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325-2326,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高糖培养下雪旺细胞增殖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分泌量的改变,探讨高糖对雪旺细胞的影响。方法:在葡萄糖浓度分别为10、30、60mm/L的培养基中培养雪旺细胞,分别于24、48、72h,用CCK-8检测雪旺细胞增殖,ELISA方法检... 目的:通过检测高糖培养下雪旺细胞增殖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分泌量的改变,探讨高糖对雪旺细胞的影响。方法:在葡萄糖浓度分别为10、30、60mm/L的培养基中培养雪旺细胞,分别于24、48、72h,用CCK-8检测雪旺细胞增殖,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液VEGF浓度。结果:高糖培养后,雪旺细胞比正常葡萄糖培养,增殖速度减慢,VEGF分泌减少。结论:高糖抑制雪旺细胞增殖,VEGF分泌减少,对周围神经修复过程有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旺细胞 周围神经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高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