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希浦系统起搏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成之卉 周淑娴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心脏起搏是心脏起搏、传导功能障碍及严重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手段,但传统右心室起搏可增加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发生率,双心室起搏具有相对较高的无应答率。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希浦系统起搏作为生理性起搏新技术,起搏参数稳定,心脏同步... 心脏起搏是心脏起搏、传导功能障碍及严重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手段,但传统右心室起搏可增加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发生率,双心室起搏具有相对较高的无应答率。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希浦系统起搏作为生理性起搏新技术,起搏参数稳定,心脏同步性好。本文就目前希浦系统起搏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为促进希浦系统起搏技术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氏束起搏 左束支起搏 左室同步性 右心室起搏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贫血患病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林茂欢 林国垣 +2 位作者 刘品明 黄至斌 王景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68-672,692,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CHF)住院患者贫血患病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10年来符合入选条件的住院CHF患者相关资料,了解贫血(Hb<120 g/L)的患病率,比较贫血与非贫血患者的临床、生化特征及住院期间...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CHF)住院患者贫血患病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10年来符合入选条件的住院CHF患者相关资料,了解贫血(Hb<120 g/L)的患病率,比较贫血与非贫血患者的临床、生化特征及住院期间病死率,多因素Logistic分析贫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666例患者,平均年龄65(S=14)岁,平均Hb128(S=20)g/L。贫血患病率为32.58%。与非贫血患者相比,贫血的CHF患者多见于女性、年龄大、体质量低、合并高血压、基础病为冠心病,下肢水肿、肺水肿和胸腔积液更常见,eGFR、血浆白蛋白(ALB)低于非贫血组,而SCr、BUN、平均LVEF高于非贫血组,同时贫血组住院时间延长。贫血组住院期间病死率明显高于非贫血组(9.7%vs 5.3%,P=0.037)。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女性(OR=2.87,P<0.001)、年龄增加(每5岁,OR=1.09,P=0.02)、NYHA分级升高(OR=1.27,P=0.029)以及SCr升高(每10μmol/L,OR=1.08,P<0.001)是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HF患者贫血的患病率较高,尤其在女性、高龄、心衰程度重以及肾功能下降患者,贫血增加CHF住院期间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慢性 贫血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载脂蛋白B联合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5
3
作者 徐嘉 徐岩 +3 位作者 张建华 黄颖 陈旭华 伍梦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9-26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载脂蛋白B(apoB)联合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住院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848例,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608例)和对照组(240例)。所有患者检测空腹血脂和血糖,血清non... 目的探讨血清载脂蛋白B(apoB)联合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住院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848例,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608例)和对照组(240例)。所有患者检测空腹血脂和血糖,血清non-HDL—C水平通过总胆固醇(TC)减去HDL—C获得。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apoB、non-HDL—C与冠心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运用偏相关分析研究血清apoB、non—HDL—C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清apoB、non—HDL-C以及apoB联合non—HDL—C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清apoB及non—HDL—C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血清apoB与冠心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OR=5.920,95%CI:2.737~12.804)大于non—HDL—C(OR=1.340,95%CI:1.123~1.600)。校正相关影响因素,血清apoB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r=0.244,P〈0.001)大于non-HDL—C(r=0.216,P〈0.001)。合并高apoB、高non—HDL—C的人群冠心病的发病率最高(n=144,81.81%)。血清apoB、non—HDL—C、apoB联合non—HDL-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2、0.577、0.691,提示血清apoB联合BOIl-HDL—C较血清apoB、non—HDL—C预测冠心病的价值更大(P〈0.05)。结论与non-HDL—C相比,血清apoB与冠心病发病风险以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更为密切,且血清apoB联合non-HDL—C能提高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B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二维应变成像观察冠心病患者缺血心肌收缩功能异常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莉 吴灵敏 邱琼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92-1395,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检测冠心病患者左心室缺血心肌在不同方向上收缩运动的变化特点。方法收集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83例,其中52例造影证实为冠心病(冠心病组),31例造影未见异常(对照组)。超声采集左心室短轴及心尖长轴切...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检测冠心病患者左心室缺血心肌在不同方向上收缩运动的变化特点。方法收集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83例,其中52例造影证实为冠心病(冠心病组),31例造影未见异常(对照组)。超声采集左心室短轴及心尖长轴切面的高频二维动态图像,应用二维应变分析软件测量左心室各节段心肌的收缩期纵向应变(LS)、径向应变(RS)、圆周应变(CS)和旋转角度(RA)。结果二维应变技术对冠心病组缺血心肌的测量成功率为95.26%(402/422);缺血心肌的LS、RS显著低于对照组正常心肌(P<0.05);除乳头肌水平前壁及后壁RA外,两组心肌CS、R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应变技术所测LS、RS可敏感反映缺血所致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异常;而CS、RA对于观察缺血心肌收缩功能损害不够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应变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缺血 心肌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良恶性肿瘤的二维超声心动图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翁书和 张小玲 +1 位作者 文雄 廖群香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45-347,共3页
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分析20例心脏良恶性肿瘤。结果显示:恶性组多见于右侧心脏,右房血管肉瘤占3/4,肿块回声无蒂、移动范围小,多数(4/5以上)合并中至大量心包积液。良性组(粘液瘤)好发于左房,多数肿块回声带蒂和移动范围... 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分析20例心脏良恶性肿瘤。结果显示:恶性组多见于右侧心脏,右房血管肉瘤占3/4,肿块回声无蒂、移动范围小,多数(4/5以上)合并中至大量心包积液。良性组(粘液瘤)好发于左房,多数肿块回声带蒂和移动范围大的特点。结果表明,二维超声心动图对心脏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肿瘤 超声心动图 超声波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汤抗氧自由基保护缺血心肌效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景峰 吴伟康 +3 位作者 罗汉川 朱纯石 侯灿 张敏州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S1期58-59,共2页
作者观察了四逆汤对15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疗效。结果表明:四逆汤能有效地缓解心绞痛发作,改善心电图的缺血性ST改变,降低血清丙二醛(MDA)和提高超过化物歧化的(SOD)。
关键词 四逆汤/治疗应用 心绞痛/中医药疗法 心电描记术 自由基清除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右心室起搏致心力衰竭犬模型的研制 被引量:13
7
作者 周淑娴 张旭明 +2 位作者 伍卫 陈筱潮 张燕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研究快速右心室起搏致心力衰竭犬模型的临床、血流动力学及心脏病理变化。方法:采用心室内膜电极及起搏器快速起搏(240min-1共4~5周)犬右心室建立心力衰竭模型。结果:快速起搏4~5周后,所有犬均出现明显的充血... 目的:研究快速右心室起搏致心力衰竭犬模型的临床、血流动力学及心脏病理变化。方法:采用心室内膜电极及起搏器快速起搏(240min-1共4~5周)犬右心室建立心力衰竭模型。结果:快速起搏4~5周后,所有犬均出现明显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现;平均右房压、右室压、肺动脉压及肺毛细血管楔嵌压明显升高,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及每搏输出量明显下降;病理解剖显示心室腔明显扩大,室壁变薄,光镜检查示心肌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少数坏死溶解,间质充血、细胞浸润。结论:提示快速右心室起搏致心力衰竭犬模型为较理想的非缺血性全心衰竭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疾病模型 起搏 右心室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肌钙蛋白I对诊断急性心肌梗塞的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罗年桑 伍卫 +2 位作者 谭桂明 王景峰 陈筱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261-262,共2页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诊断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价值。方法:采用固相层析免疫技术定性检测三组分别确诊为AMI、不稳定性心绞痛(UA)、陈旧性心肌梗塞(OMI)病人血清中的CTnI,同时检测病人血清肌酸...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诊断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价值。方法:采用固相层析免疫技术定性检测三组分别确诊为AMI、不稳定性心绞痛(UA)、陈旧性心肌梗塞(OMI)病人血清中的CTnI,同时检测病人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18例AMI病人CTnI阳性,15例UA病人1例为阳性,其余为阴性,7例OMI病人均为阴性。对应的CKMB增高分别为14例、4例和2例。CTnI诊断AMI的敏感性为100%,CKMB为778%;CTnI诊断AMI的特异性为955%,CKMB为727%。结论:CTnI对诊断AMI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肌钙蛋白 AMI 诊断 CTN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h对COCl2化学缺氧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4
9
作者 吴涛 耿登峰 +2 位作者 符宇 高佳佳 谈智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41-648,共8页
【目的】探讨乙酰胆碱(Ach)对抗氯化钴(CoCl_2)诱导H9C2心肌细胞缺氧损伤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应用600μmol/L CoCl_2处理H9C2心肌细胞12 h以建立缺氧损伤细胞模型,应用ACh 10^(-3) mol/L预处理8 h建立心肌细胞保护模型,实验分... 【目的】探讨乙酰胆碱(Ach)对抗氯化钴(CoCl_2)诱导H9C2心肌细胞缺氧损伤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应用600μmol/L CoCl_2处理H9C2心肌细胞12 h以建立缺氧损伤细胞模型,应用ACh 10^(-3) mol/L预处理8 h建立心肌细胞保护模型,实验分为1空白对照组(control);2损伤模型组(CoCl_2600μmol/L);3 ACh预处理组(ACh 10^(-3) mol/L+CoCl_2600μmol/L);4ɑ7胆碱能受体(ɑ7n ACh R)拮抗剂组:ACh+甲基牛扁碱柠檬酸盐(MLA)+CoCl_2组(ACh 10^(-3) mol/L+CoCl_2600μmol/L+MLA 10-6mol/L)。应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双氯荧光素(DCFH-DA)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法检测胞内活性氧(ROS)水平。JC-1荧光显微镜照相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改变。Hoechst33258核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法测定凋亡细胞的形态及数量的变化。Fluo4-AM荧光显微镜照相法测定细胞胞质内钙离子水平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Drp1、caspase-3蛋白水平。【结果】600μmol/L CoCl_2处理显著损伤H9C2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丢失,ROS生成、细胞凋亡率、胞内钙离子显著增加(P<0.001),明显上调Drp1、caspase-3表达水平(P<0.001);应用ACh预处理可明显提高H9C2心肌细胞存活率(P<0.001),ROS水平下降,线粒体膜电位丢失减少(P<0.001),细胞凋亡率、胞内钙离子明显下降(P<0.001),显著抑制CoCl_2对Drp1、caspase-3表达的上调作用(P<0.01);ACh+MLA预处理可对抗ACh上述作用过程。【结论】ACh具有保护缺氧H9C2心肌细胞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激动ɑ7nAChR抑制钙离子-Drp1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 H9C2心肌细胞 心肌缺氧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向量成像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功能 被引量:6
10
作者 邱琼 杨莉 方思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999-2002,共4页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价不同左心室构型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心肌应变(S)、应变率(SR)的变化特点,探讨其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功能的价值。方法高血压患者64例,根据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分为左心室构型正常组(LVN组,n=37)和左心室...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价不同左心室构型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心肌应变(S)、应变率(SR)的变化特点,探讨其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功能的价值。方法高血压患者64例,根据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分为左心室构型正常组(LVN组,n=37)和左心室肥厚组(LVH组,n=27);对照组为25名健康体检者。超声采集心尖四腔观及两腔观的二维动态图像,应用VVI技术获取左心房前壁、下壁、侧壁及间隔的基底段和中间段S、SR曲线,测量收缩期峰值应变(εsys)、应变率(SRs)及舒张早期、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e、SRa)。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VH组SRe降低、SRa增高(P均<0.05),LVN组SRe、SRa、SRs、εsy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LVN组比较,LVH组SRe、SRa、SRs、εsy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VVI技术所测左心房心肌S/SR参数可以反映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左心房管道功能降低、辅泵功能增强,但对左心室构型正常的高血压患者的左心房功能改变的敏感性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向量成像 高血压 心房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景峰 伍卫 +4 位作者 聂如琼 杜作义 张燕 谭桂明 孔敏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0期931-932,共2页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人工起搏器 双心室同步起搏 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包金兰 孙润陆 +2 位作者 黄灿霞 蒋捷羽 张玉玲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25-629,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老年高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患者冠脉狭窄情况。【方法】搜集2013年01月至2015年03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住院的老年冠心病患者329例,年龄60-80岁,无他汀类药物使用史,均行冠脉造影,按照HDL-C水... 【目的】回顾性分析老年高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患者冠脉狭窄情况。【方法】搜集2013年01月至2015年03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住院的老年冠心病患者329例,年龄60-80岁,无他汀类药物使用史,均行冠脉造影,按照HDL-C水平分为3组,低水平HDL-C组(〈1.04 mmol/L),正常水平HDL-C组(1.04~1.54 mmol/L),高水平HDL-C组(〉1.55 mmol/L),对3组资料一般情况、血脂生化、冠脉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统计采用SPSS18.0。【结果 】1高水平HDL-C组中,女性百分比、年龄、TC、HDL-C、HDL/LDL、Apo A1、Apo A1/Apo B水平显著高于正常水平HDL-C组和(或)低水平HDL-C组(P〈0.05);而BMI、心梗史、吸烟史、TG、C-反应蛋白(CRP)显著低于正常水平HDL-C组和(或)低水平HDL-C组(P〈0.05);2高水平HDL-C组,单支冠脉病变显著高于低水平HDL-C组;而三支病变显著低于低水平HDLC组(P〈0.05)。【结论 】老年高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冠心病患者主为年龄偏大女性为主,单支冠脉病变显著高于低水平HDL-C组;三支冠脉病变显著低于低水平HDL-C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高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冠心病 冠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电极穿孔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国照 张翔 +5 位作者 刘品明 黄图城 王东烨 段小慧 王景峰 沈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02-608,共7页
【目的】探讨心脏起搏器或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导线穿孔患者心脏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临床、多种影像学检查及手术探查等证实的10例导线穿孔患者的心脏CT表现,判断导线穿孔与否、穿孔位置、有否... 【目的】探讨心脏起搏器或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导线穿孔患者心脏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临床、多种影像学检查及手术探查等证实的10例导线穿孔患者的心脏CT表现,判断导线穿孔与否、穿孔位置、有否合并心包积液、有无对比剂漏出至心包腔内、导线及其头端伪影。【结果】10例患者中仅1例胸部X线可明确诊断,6例超声心动图结合新发心包积液及起搏器程控参数诊断导线穿孔。心脏CT检查含常规CT增强扫描5例,序贯式心电门控CT增强扫描及随后的延迟增强扫描5例,CT诊断明确导线穿孔5例,可疑导线穿孔5例。穿孔位于右心尖7例,右室膈面2例,右心房后上壁1例。少至大量心包积液8例,无心包积液2例。5例行延迟增强扫描,均未发现对比剂延迟外漏至心包腔。10例行常规CT增强扫描患者(含5例心电门控扫描后的延迟增强扫描),所有患者导线及导线头端均产生运动伪影;9例患者导线产生中、重度金属伪影,1例患者导线未产生金属伪影;8例患者导线头端产生中、重度金属伪影,2例患者导线头端产生轻度金属伪影。5例行心电门控CT增强扫描患者,导线及导线头端均未产生运动伪影;2例患者导线产生轻度金属伪影,3例患者导线未产生金属伪影;4例患者导线头端产生轻度金属伪影,1例患者导线头端产生中度金属伪影。【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有助于明确导线穿孔,尤其是心电门控增强扫描因减轻导线及其头端的运动伪影和金属伪影,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心电门控CT 心脏起搏器 导线穿孔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药物成瘾所致感染性心内膜炎(附4例报告)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莉 谷小鸣 张小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5期304-305,共2页
关键词 静脉药物成瘾 心内膜炎 感染性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嘧达莫对兔心肌缺血预处理心电生理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筱潮 张旭明 +2 位作者 伍卫 周淑娴 张燕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观察双嘧达莫对兔心肌缺血预处理心电生理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新西兰兔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4组,其中1组为对照组,其余3组分别予以缺血预处理、双嘧达莫025mg/kg静脉注射和两者联合处理。应用心... 目的:观察双嘧达莫对兔心肌缺血预处理心电生理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新西兰兔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4组,其中1组为对照组,其余3组分别予以缺血预处理、双嘧达莫025mg/kg静脉注射和两者联合处理。应用心脏程序电刺激技术测定心室电生理参数及心室颤动阈值。结果:缺血预处理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室有效不应期离散度、心室恢复时间离散度及双极心室电图QT间期离散度(分别为150msvs236ms,P<001,106msvs221ms,P<001,131msvs229ms,P<001),提高心室颤动阈值(308mAvs206mA,P<001),减少室颤发生;联合应用双嘧达莫使有效不应期的离散度进一步下降(88msvs150ms,P<005),心室颤动阈值进一步提高(364mAvs308mA,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增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室电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病理生理学 电生理学 双嘧达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犬肾组织内皮素系统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筱潮 张旭明 +3 位作者 刘英梅 方昶 罗年桑 伍卫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056-1059,共4页
目的 :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犬肾脏内皮素系统表达的变化。方法 :快速右心室起搏致心力衰竭犬模型 ,2 1只犬随机分为对照组、起搏 2周组和起搏 4周组。测定血液动力学评价心力衰竭严重程度 ,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浆内皮素浓度 ,RT -PCR法... 目的 :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犬肾脏内皮素系统表达的变化。方法 :快速右心室起搏致心力衰竭犬模型 ,2 1只犬随机分为对照组、起搏 2周组和起搏 4周组。测定血液动力学评价心力衰竭严重程度 ,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浆内皮素浓度 ,RT -PCR法检测肾脏皮质和髓质内皮素系统的表达水平。结果 :起搏 2周组和起搏 4周组血浆内皮素浓度均明显升高 ,起搏 2周组肾髓质内皮素B受体表达水平上升 ,起搏 4周组肾皮质和髓质内皮素前体原、内皮素A受体和内皮素B受体的表达均上升 ,在肾皮质 ,以内皮素A受体上升幅度较明显 ,而在肾髓质 ,则以内皮素B受体上升为显著。结论 :在心力衰竭的不同阶段 ,肾脏内皮素系统表达的改变参与机体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内皮缩血管肽类 肾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功率射频导管消蚀房室交界区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敏州 朱纯石 +3 位作者 伍卫 王景峰 陈锡龙 周淑娴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44-46,共3页
用低功率射频导管消蚀(RFCA)房室交界区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8例,其中消蚀房室结治疗起搏器术后顽固性快速心房颤动2例,改良房室结消蚀慢径路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6例。全部获得成功。平均输出功率(19.1±3.1... 用低功率射频导管消蚀(RFCA)房室交界区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8例,其中消蚀房室结治疗起搏器术后顽固性快速心房颤动2例,改良房室结消蚀慢径路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6例。全部获得成功。平均输出功率(19.1±3.1)W,阻抗稳定,碳化现象少,术后心肌酶基本正常。提示:低功率RFC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上性 心律失常 房室结 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对正常犬与心力衰竭犬心室电生理效应的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淑娴 张旭明 +1 位作者 伍卫 陈筱潮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比较胺碘酮对正常犬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犬心室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32只犬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7)、正常服胺碘酮组(n=7)及CHF组(n=9)、CHF服胺碘酮组(n=9)。服胺碘酮组给予胺碘酮30... 目的:比较胺碘酮对正常犬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犬心室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32只犬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7)、正常服胺碘酮组(n=7)及CHF组(n=9)、CHF服胺碘酮组(n=9)。服胺碘酮组给予胺碘酮300mg/d,共4~5周。用快速右心室起搏(240min-1共4~5周)制作CHF犬模型,用心脏电刺激及单相动作电位记录技术测定心电生理参数。结果:胺碘酮明显延长正常犬的窦性心动周长(SCL)、室内传导时间(IVCT)、单相动作电位时程(MAPD90)、心室有效不应期(VERP)、心室激动时间(AT)及心室恢复时间(RT),对VERP与MAPD90的比值(VERP/MAPD90)、室颤阈值(VFT)、RT离散性(RTD)和复极后期(VLRD)无明显影响。胺碘酮对犬CHF时明显延长的SCL、MAPD90、VERP、AT及RT无进一步延长作用,可进一步延长IVCT,使降低的VERP/MAPD90及VFT明显提高,缩短延长的VLRD,减小增大的RTD。结论:胺碘酮对CHF犬心室电生理特性的影响不同于对正常犬的影响,胺碘酮使CHF犬部分异常的心室电生理特性改变大致回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药理学 心力衰竭 CHF 电生理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研究20年(1974-1995年) 被引量:4
19
作者 朱纯石 王景峰 +2 位作者 伍卫 孙荷华 张旭明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1-4,共4页
综述近20年来本院在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研究的几个方面:(1)锁骨下静脉穿刺插入电极技术;(2)锁骨下静脉远端穿刺插入电极技术;(3)髂静脉穿刺插入电极技术;(4)防止小儿安置起搏器后生长造成电极脱位的研究;(5)永久... 综述近20年来本院在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研究的几个方面:(1)锁骨下静脉穿刺插入电极技术;(2)锁骨下静脉远端穿刺插入电极技术;(3)髂静脉穿刺插入电极技术;(4)防止小儿安置起搏器后生长造成电极脱位的研究;(5)永久性起搏电极拔除术的研究;(6)紧急床边心脏起搏技术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皂苷Rg_1与胺碘酮对犬心室电生理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伍卫 张旭明 +3 位作者 刘品明 王景峰 周淑娴 李健明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99-102,共4页
比较静脉注射三七皂苷Rg1(20mg/kg)与胺碘酮(10mg/kg)对正常麻醉犬的心室电生理作用。24只正常犬被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Rg1组和胺碘酮组。麻醉后沿正中开胸,暴露心脏。应用心脏电刺激及单相动作电位(... 比较静脉注射三七皂苷Rg1(20mg/kg)与胺碘酮(10mg/kg)对正常麻醉犬的心室电生理作用。24只正常犬被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Rg1组和胺碘酮组。麻醉后沿正中开胸,暴露心脏。应用心脏电刺激及单相动作电位(MAP)记录技术,测量用药前后心室电生理参数。结果发现,Rg1与胺碘酮均不同程度地延长心室有效不应期及心室MAP时程。提示Rg1与胺碘酮均延长心室不应性及心室复极化时程。表明Rg1对心室的电生理作用类似于胺碘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甙类 胺碘酮 药理学 电生理学 心室 RG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