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国家湿地公园引入寒露林蛙实施半人工保护性养殖方式初探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益得
胡明行
+4 位作者
蒋宏程
彭旺良
刘枫
欧阳承
李振国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0年第9期1-3,共3页
寒露林蛙是2007年发现的蛙种,为中国特有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部山区较高海拔区域。由于山区群众乱捕滥猎现象严重,寒露林蛙野生资源正遭受严重破坏。为了有效保护寒露林蛙的野生种群,将寒露林蛙引入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实施半人工...
寒露林蛙是2007年发现的蛙种,为中国特有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部山区较高海拔区域。由于山区群众乱捕滥猎现象严重,寒露林蛙野生资源正遭受严重破坏。为了有效保护寒露林蛙的野生种群,将寒露林蛙引入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实施半人工保护性养殖。本文系统阐述了寒露林蛙的生物学特性、引入地概况,全面叙述了保护性半人工养殖技术措施,并对引入后保护性养殖效果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总结分析,为我国特有种寒露林蛙的野生种群保护提供参考依据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露林蛙
半人工养殖
湿地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娄底市鸟类新记录——小天鹅和灰林鸮
2
作者
李益得
蒋宏程
+1 位作者
彭旺良
张志强
《湖南林业科技》
2020年第2期110-111,共2页
2019年11月12日和2020年2月19日,作者分别在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和娄星区双江乡记录到2种国家II级保护动物—小天鹅和灰林鸮,经查阅文献资料,确认为娄底境内鸟类新记录物种。
关键词
小天鹅
灰林鸮
新纪录物种
娄底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淡水龟类资源调查
被引量:
1
3
作者
廖常乐
王合升
+5 位作者
刘礼跃
邓吉文
陈辈乐
李益得
温柏豪
米鸿旭
《热带林业》
2018年第1期45-48,共4页
为明确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内淡水龟分布与资源情况,2013年3~10月、2015年4~5月、2017年2月,采用野外调查和访问调查结合的方法,对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内和保护区周边的淡水龟类进行了调查。按照溪流、山地、河流三种生境,共设置调查样带28条,...
为明确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内淡水龟分布与资源情况,2013年3~10月、2015年4~5月、2017年2月,采用野外调查和访问调查结合的方法,对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内和保护区周边的淡水龟类进行了调查。按照溪流、山地、河流三种生境,共设置调查样带28条,960个研究样点,用笼捕法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鹦哥岭自然保护区淡水龟类有3科6种,占海南淡水龟总种数的46.2%,野外调查共发现淡水龟类4种11只,包括1只大头扁龟(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5只四眼斑水龟(Sacalia quadriocellata)、2只锯缘摄龟(Pyxidea mouhotii)、3只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访问调查淡水龟两种,分别是三线闭壳龟(Cuora trifasciata)和山瑞鳖(Palea steindachneri)。保护区内淡水龟类种群密度低,人为捕猎、水电站的修建,对淡水龟类种群影响大,外来龟类的管理存在隐患,建议加大对保护区内及周边龟类保护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鹦哥岭
淡水龟
种群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斑棱皮树蛙生物学特征及栖息地生境初探
4
作者
廖常乐
王合升
李益得
《热带林业》
2018年第2期19-21,18,共4页
为补充白斑棱皮树蛙生物学相关数据,2012年6月—2013年6月,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利用样带法对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内的白斑棱皮树蛙(Theloderma albopunctatum)进行了野外调查,发现白斑棱皮树蛙成体6只,蝌蚪5尾,并对蝌蚪进行了人工饲...
为补充白斑棱皮树蛙生物学相关数据,2012年6月—2013年6月,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利用样带法对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内的白斑棱皮树蛙(Theloderma albopunctatum)进行了野外调查,发现白斑棱皮树蛙成体6只,蝌蚪5尾,并对蝌蚪进行了人工饲养。结果显示:白斑棱皮树蛙在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具有稳定的种群,栖息地位于中高海拔的原始林或次生林中,栖息地植被茂密、郁闭度高,湿度大。该蛙繁殖季节为5月前后,通常在树洞内进行繁殖,产卵量少,约10枚左右。蝌蚪生活在树洞积水内,唇齿式为I:3+3/1+1:II。该蛙种群数量相对稀少,该文也对该物种的保护进行了探讨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鹦哥岭自然保护区
白斑棱皮树蛙
生物学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寒露林蛙蝌蚪人工孵化培育技术
5
作者
李益得
彭旺良
+2 位作者
胡明行
刘枫
欧阳承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1年第10期31-32,共2页
蝌蚪培育是寒露林蛙异地保护的基础,国内对寒露林蛙蝌蚪人工培育技术研究较为薄弱。为实现对寒露林蛙进行有效的异地保护,本文从寒露林蛙种蛙选育和配对、蝌蚪人工孵化、蝌蚪饵料选择及配比、蝌蚪越冬管理等方面对寒露林蛙蝌蚪人工培育...
蝌蚪培育是寒露林蛙异地保护的基础,国内对寒露林蛙蝌蚪人工培育技术研究较为薄弱。为实现对寒露林蛙进行有效的异地保护,本文从寒露林蛙种蛙选育和配对、蝌蚪人工孵化、蝌蚪饵料选择及配比、蝌蚪越冬管理等方面对寒露林蛙蝌蚪人工培育进行了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露林蛙
蝌蚪
人工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家湿地公园引入寒露林蛙实施半人工保护性养殖方式初探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益得
胡明行
蒋宏程
彭旺良
刘枫
欧阳承
李振国
机构
娄底
市
水府庙
国家
湿地
公园
管理中心
湖南省锘恩科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娄底
市林业局
娄底
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0年第9期1-3,共3页
基金
湖南省林业局科技创新专项《寒露林蛙蝌蚪人工培育技术研究》(XLK201935)项目资助.
文摘
寒露林蛙是2007年发现的蛙种,为中国特有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部山区较高海拔区域。由于山区群众乱捕滥猎现象严重,寒露林蛙野生资源正遭受严重破坏。为了有效保护寒露林蛙的野生种群,将寒露林蛙引入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实施半人工保护性养殖。本文系统阐述了寒露林蛙的生物学特性、引入地概况,全面叙述了保护性半人工养殖技术措施,并对引入后保护性养殖效果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总结分析,为我国特有种寒露林蛙的野生种群保护提供参考依据和经验。
关键词
寒露林蛙
半人工养殖
湿地公园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娄底市鸟类新记录——小天鹅和灰林鸮
2
作者
李益得
蒋宏程
彭旺良
张志强
机构
娄底
市
水府庙
国家
湿地
公园
管理中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
出处
《湖南林业科技》
2020年第2期110-111,共2页
基金
湖南省林业局科技创新专项(XLK201935)。
文摘
2019年11月12日和2020年2月19日,作者分别在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和娄星区双江乡记录到2种国家II级保护动物—小天鹅和灰林鸮,经查阅文献资料,确认为娄底境内鸟类新记录物种。
关键词
小天鹅
灰林鸮
新纪录物种
娄底市
Keywords
whistling swan
tawny owl
new record species
Loudi City
分类号
Q959.7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淡水龟类资源调查
被引量:
1
3
作者
廖常乐
王合升
刘礼跃
邓吉文
陈辈乐
李益得
温柏豪
米鸿旭
机构
株洲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海南鹦哥岭省级自然保护区
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嘉道理中国保育
娄底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
出处
《热带林业》
2018年第1期45-48,共4页
基金
NGO资助项目
国际龟类保护联盟资助项目
文摘
为明确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内淡水龟分布与资源情况,2013年3~10月、2015年4~5月、2017年2月,采用野外调查和访问调查结合的方法,对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内和保护区周边的淡水龟类进行了调查。按照溪流、山地、河流三种生境,共设置调查样带28条,960个研究样点,用笼捕法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鹦哥岭自然保护区淡水龟类有3科6种,占海南淡水龟总种数的46.2%,野外调查共发现淡水龟类4种11只,包括1只大头扁龟(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5只四眼斑水龟(Sacalia quadriocellata)、2只锯缘摄龟(Pyxidea mouhotii)、3只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访问调查淡水龟两种,分别是三线闭壳龟(Cuora trifasciata)和山瑞鳖(Palea steindachneri)。保护区内淡水龟类种群密度低,人为捕猎、水电站的修建,对淡水龟类种群影响大,外来龟类的管理存在隐患,建议加大对保护区内及周边龟类保护力度。
关键词
鹦哥岭
淡水龟
种群
保护
Keywords
Yinggeling Nature Reserve
Freshwater turtles
Population
Protection
分类号
S718.61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斑棱皮树蛙生物学特征及栖息地生境初探
4
作者
廖常乐
王合升
李益得
机构
株洲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海南鹦哥岭省级自然保护区
娄底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
出处
《热带林业》
2018年第2期19-21,18,共4页
文摘
为补充白斑棱皮树蛙生物学相关数据,2012年6月—2013年6月,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利用样带法对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内的白斑棱皮树蛙(Theloderma albopunctatum)进行了野外调查,发现白斑棱皮树蛙成体6只,蝌蚪5尾,并对蝌蚪进行了人工饲养。结果显示:白斑棱皮树蛙在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具有稳定的种群,栖息地位于中高海拔的原始林或次生林中,栖息地植被茂密、郁闭度高,湿度大。该蛙繁殖季节为5月前后,通常在树洞内进行繁殖,产卵量少,约10枚左右。蝌蚪生活在树洞积水内,唇齿式为I:3+3/1+1:II。该蛙种群数量相对稀少,该文也对该物种的保护进行了探讨和建议。
关键词
鹦哥岭自然保护区
白斑棱皮树蛙
生物学
保护
Keywords
Yinggeling Nature Reserve
Theloderma albopunctatum
Biology
Protection
分类号
Q957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寒露林蛙蝌蚪人工孵化培育技术
5
作者
李益得
彭旺良
胡明行
刘枫
欧阳承
机构
娄底
市
水府庙
国家
湿地
公园
管理中心
湖南省锘恩科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娄底
市林业局
出处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1年第10期31-32,共2页
基金
湖南省林业局科技创新专项《寒露林蛙蝌蚪人工培育技术研究》(XLK201935)。
文摘
蝌蚪培育是寒露林蛙异地保护的基础,国内对寒露林蛙蝌蚪人工培育技术研究较为薄弱。为实现对寒露林蛙进行有效的异地保护,本文从寒露林蛙种蛙选育和配对、蝌蚪人工孵化、蝌蚪饵料选择及配比、蝌蚪越冬管理等方面对寒露林蛙蝌蚪人工培育进行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
寒露林蛙
蝌蚪
人工培育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国家湿地公园引入寒露林蛙实施半人工保护性养殖方式初探
李益得
胡明行
蒋宏程
彭旺良
刘枫
欧阳承
李振国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娄底市鸟类新记录——小天鹅和灰林鸮
李益得
蒋宏程
彭旺良
张志强
《湖南林业科技》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淡水龟类资源调查
廖常乐
王合升
刘礼跃
邓吉文
陈辈乐
李益得
温柏豪
米鸿旭
《热带林业》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白斑棱皮树蛙生物学特征及栖息地生境初探
廖常乐
王合升
李益得
《热带林业》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寒露林蛙蝌蚪人工孵化培育技术
李益得
彭旺良
胡明行
刘枫
欧阳承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