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被引量:
2
1
作者
罗英
《四川教育》
2009年第1期40-40,共1页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载体,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材料和学生认识世界的媒介,也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主要依据。就我国现状来讲,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而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多数文章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凝聚了许多专家和一...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载体,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材料和学生认识世界的媒介,也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主要依据。就我国现状来讲,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而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多数文章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凝聚了许多专家和一线老师的心血和智慧,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材
课程资源
师生双边活动
课堂教学
认识世界
时代气息
文化内涵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让学生在“质疑”中进步
2
作者
唐刚
《四川教育》
2016年第04X期47-47,共1页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可见,“疑”是思维的开端,创造的基础。语文教学应当鼓励学生发问。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敢提问,都能提问,都会提问。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学生质疑...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可见,“疑”是思维的开端,创造的基础。语文教学应当鼓励学生发问。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敢提问,都能提问,都会提问。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探索的学习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质疑
“质疑”
爱因斯坦
语文教学
教学过程
学习习惯
“疑”
提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读出来的“语文味”
3
作者
唐刚
《四川教育》
2016年第03X期47-47,共1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教学总目标是,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教学总目标是,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味
《语文课程标准》
阅读教学
情感体验
对话过程
整体感知
独立阅读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张静之"痛”,痛在哪里
4
作者
苟成碧
《四川教育》
2018年第03X期3-3,共1页
中国女排前国手张静,曾是国家队和上海队著名主攻手,却在几年后彻底从中国体坛消失,演绎了一出中国女排的“张静之痛”.
关键词
张静
中国女排
主攻手
上海队
国家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被引量:
2
1
作者
罗英
机构
威远县实验小学校
出处
《四川教育》
2009年第1期40-40,共1页
文摘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载体,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材料和学生认识世界的媒介,也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主要依据。就我国现状来讲,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而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多数文章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凝聚了许多专家和一线老师的心血和智慧,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材
课程资源
师生双边活动
课堂教学
认识世界
时代气息
文化内涵
学生
分类号
G624.2 [文化科学—教育学]
G42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让学生在“质疑”中进步
2
作者
唐刚
机构
威远县实验小学校
出处
《四川教育》
2016年第04X期47-47,共1页
文摘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可见,“疑”是思维的开端,创造的基础。语文教学应当鼓励学生发问。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敢提问,都能提问,都会提问。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探索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
学生质疑
“质疑”
爱因斯坦
语文教学
教学过程
学习习惯
“疑”
提问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读出来的“语文味”
3
作者
唐刚
机构
威远县实验小学校
出处
《四川教育》
2016年第03X期47-47,共1页
文摘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教学总目标是,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关键词
语文味
《语文课程标准》
阅读教学
情感体验
对话过程
整体感知
独立阅读
学生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张静之"痛”,痛在哪里
4
作者
苟成碧
机构
威远县
严陵镇
实验
小学校
出处
《四川教育》
2018年第03X期3-3,共1页
文摘
中国女排前国手张静,曾是国家队和上海队著名主攻手,却在几年后彻底从中国体坛消失,演绎了一出中国女排的“张静之痛”.
关键词
张静
中国女排
主攻手
上海队
国家队
分类号
G842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罗英
《四川教育》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让学生在“质疑”中进步
唐刚
《四川教育》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读出来的“语文味”
唐刚
《四川教育》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张静之"痛”,痛在哪里
苟成碧
《四川教育》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