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脊液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G、C反应蛋白和α_1-微球蛋白检测在血-脑脊液屏障损伤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袁颖 袁晓燕 +2 位作者 徐建利 毕燕妮 谷东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2015-2017,共3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G(IgG)、C反应蛋白(CRP)和α1-微球蛋白(α1-MG)检测在血-脑脊液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损伤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BBB不同程度损伤患者脑脊液中的清蛋白、转铁蛋白、IgG... 目的探讨脑脊液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G(IgG)、C反应蛋白(CRP)和α1-微球蛋白(α1-MG)检测在血-脑脊液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损伤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BBB不同程度损伤患者脑脊液中的清蛋白、转铁蛋白、IgG、CRP和α1-MG的水平。结果随着BBB损伤的加重,脑脊液中转铁蛋白和IgG水平均增高,且不同程度BBB损伤组间脑脊液转铁蛋白和Ig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脊液转铁蛋白和IgG与清蛋白商值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53和0.834,P<0.01);脑脊液转铁蛋白和IgG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分别为0.992和0.970;脑脊液转铁蛋白和IgG在BBB损伤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4.2%和95.5%、94.2%和91.9%;6例患者脑脊液CRP水平增高,但所有患者α1-MG水平<5.29mg/L。结论脑脊液转铁蛋白测定是反映BBB损伤的良好指标;在排除中枢神经系统内无免疫球蛋白产生的情况下,脑脊液IgG测定可以反映BBB的功能状态;脑脊液中出现CRP表明BBB损伤且外周血中CRP水平增高;脑脊液α1-MG检测在BBB损伤评价中无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脑屏障 转铁蛋白 IgG C反应蛋白 Α1-微球蛋白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常见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喜仁 毕红霞 谷东红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了解我院常见的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分离情况和耐药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鉴定卡,药敏试验采用K-B扩散法,应用Whonet5软件统计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率。... 目的了解我院常见的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分离情况和耐药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鉴定卡,药敏试验采用K-B扩散法,应用Whonet5软件统计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率。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均低于20%;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为0.9%,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5.6%,头孢吡肟、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4.1%、24.1%,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超过8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2%、0%和6%。结论3种非发酵菌是一类多重耐药且耐药率较高的细菌,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药敏实验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猪链球菌感染的临床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海珠 袁晓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90-493,共4页
猪链球菌(S.suis)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可感染人并导致严重的脑膜炎、败血症,甚至引起死亡。自1968年国际首次发现了2型猪链球菌引起人类严重感染的病例以来,国内外又有诸多相关报道。人类在感染该菌的早期并无特异性表现,但病... 猪链球菌(S.suis)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可感染人并导致严重的脑膜炎、败血症,甚至引起死亡。自1968年国际首次发现了2型猪链球菌引起人类严重感染的病例以来,国内外又有诸多相关报道。人类在感染该菌的早期并无特异性表现,但病情进展迅速,若不及时诊断并予以干预,死亡率较高。2005年6月至8月在四川省资阳、内江等地区相继暴发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广泛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由于S.suis不仅给养猪业造成很大威胁,而且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安全,对该菌进行准确的早期诊断是控制猪链球菌病流行的关键。目前,针对该病原体的常见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微生物检测法、免疫学检测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法及动物实验法等。本文将就人感染S.suis的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人兽共患病原菌 实验室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合并播散性新生隐球菌病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宋宇 刘海珠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53-654,共2页
新生隐球菌脑膜炎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真菌病。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长期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影响了机体的免疫能力,可并发新生隐球菌脑膜炎,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极易漏诊或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或病毒性脑膜炎等。在以往的报道中,肾病... 新生隐球菌脑膜炎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真菌病。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长期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影响了机体的免疫能力,可并发新生隐球菌脑膜炎,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极易漏诊或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或病毒性脑膜炎等。在以往的报道中,肾病综合征并发此症发病率较低,而本病例中同时在患者的腹腔脓肿切口脓性分泌物、全血以及脑脊液中检出新生隐球菌更实属少见,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散性新生隐球菌病 肾病综合征 腹腔脓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伴3种病毒感染1例
5
作者 李进红 刘晓丹 王桂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1677-1677,共1页
患者男,59岁。因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7d,于2007年9月人院。体检:重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有淤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肋缘下未及:血常规:WBC0.7×10^9 L,中性粒细胞0.37,淋巴细胞0.62... 患者男,59岁。因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7d,于2007年9月人院。体检:重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有淤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肋缘下未及:血常规:WBC0.7×10^9 L,中性粒细胞0.37,淋巴细胞0.62,单核细胞0.01.血红蛋白60g/L,血小板3×10^9/L.网织红细胞0.001。骨髓象:骨髓增生极度减低,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02.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01,淋巴细胞0.88.浆细胞0.09;粒系增生极度减低,仅见杆状核以下细胞,比值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病毒感染 中性粒细胞 上呼吸道感染 分叶核粒细胞 杆状核粒细胞 淋巴细胞 骨髓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