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繁育花绒寄甲种群的越冬情况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高尚坤 孙玉江 +2 位作者 孙东兴 单冬肖 周成刚 《山东林业科技》 2020年第4期68-71,共4页
花绒寄甲Darstarcus helophoroides是松材线虫病主要媒介昆虫—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其在松褐天牛适生区的越冬情况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翌年的种群基数和防治效果。本研究在山东威海和青岛的松材线虫病疫区内设... 花绒寄甲Darstarcus helophoroides是松材线虫病主要媒介昆虫—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其在松褐天牛适生区的越冬情况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翌年的种群基数和防治效果。本研究在山东威海和青岛的松材线虫病疫区内设置笼罩,释放人工繁育的花绒寄甲种群,翌年调查其越冬存活率和越冬场所。结果表明人工繁育的花绒寄甲在青岛和威海均能够成功越冬,平均存活率在50%以上,主要以单头成虫在树皮下和树皮缝内越冬。本次调查结果为明确花绒寄甲在山东省内人工移殖或引进的可行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绒寄甲 人工繁育种群 越冬场所 生物防治 松褐天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火烧强度迹地林下灌草层物种多样性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小雪 李红丽 +3 位作者 董智 王强 陈鹏 李锡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0-140,共11页
为揭示胶东丘陵区麻栎黑松混交林过火后林下灌丛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变化,探究群落物种分布和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该研究以威海仙姑顶中度、轻度、未过火林地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火烧强度林地进行土壤的定量分析和植物物种... 为揭示胶东丘陵区麻栎黑松混交林过火后林下灌丛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变化,探究群落物种分布和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该研究以威海仙姑顶中度、轻度、未过火林地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火烧强度林地进行土壤的定量分析和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并运用典范对应分析法(CCA)和冗余分析法(RDA)进行排序,以明确影响不同火烧迹地林下灌丛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关键土壤因子。结果表明:(1)各林地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在群落垂直方向上均表现为草本层大于灌木层。灌木层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均随火烧强度的增加先升后降,轻度火烧达到最大值,是灌丛群落特征变化的关键转折期;草本层Patrick、Shannon-Wiener和Simpson指数逐渐降低,Margalef指数先降低后微弱上升,均在未过火林地达到最大值,均匀度指数各林地无显著差别(P>0.05)。(2)未过火与中度火烧地之间的Morista-Horn指数在灌木层、草本层和灌草层中均为最小,β多样性最高,林下物种组成差别迥异;轻度与中度火烧地在灌木层次上物种异质性较高,未过火与轻度火烧地在草本层次上拥有较高异质性的物种更替。(3)中度和轻度火烧地林下灌丛群落大致均可分为3个类群,未过火林下灌丛植物疏离分散,则未形成类群;中度火烧影响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正向主要因子为碳氮比(C/N),逆向主要因子为全磷(TP)、全钾(TK);轻度火烧正向因子为氮磷比(N/P),逆向因子为pH;未过火林地物种多样性受多种土壤因子的共同作用。(4)火烧提高了林下灌丛群落物种更替速率,增加了灌木层物种多样性,降低了草本层物种多样性,轻度火烧地的物种丰富度水平较高,火烧迹地影响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因子既有相似性又存在差异性,TK和TP是火烧迹地物种多样性的共同影响因子,磷(P)是火烧迹地物种多样性的共同限制性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黑松混交林 火烧强度 植物物种多样性 土壤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CCA) 冗余分析(R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喷洒微囊剂防治松褐天牛的药效试验 被引量:8
3
作者 于水 李涛 +3 位作者 姜滨 单东肖 孙超 陈小霞 《山东林业科技》 2021年第2期40-43,53,共5页
以诱捕到的松褐天牛成虫总数来测定8%氯氰菊酯触破式微囊悬浮剂(绿雷二代)和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防治对松褐天牛的飞机防治效果。结果表明:8%氯氰菊酯触破式微囊悬浮剂和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都对松褐天牛有较强的毒力,但8%氯... 以诱捕到的松褐天牛成虫总数来测定8%氯氰菊酯触破式微囊悬浮剂(绿雷二代)和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防治对松褐天牛的飞机防治效果。结果表明:8%氯氰菊酯触破式微囊悬浮剂和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都对松褐天牛有较强的毒力,但8%氯氰菊酯触破式微囊悬浮剂药效持效期更长,可高达1个月以上;在后续的田间试验防治松褐天牛试验中,两种药剂设置用药量分别是6.67 mL/hm^(2)和13.34 mL/hm^(2),和空白对照3个处理,分别设3个重复。两种药剂结果对比发现,8%氯氰菊酯触破式微囊悬浮剂比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表现出更好的速效性、持效性和综合防效的稳定性;8%氯氰菊酯触破式微囊悬浮剂对松褐天牛的虫口减退率始终保持在90%-98%之间,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对松褐天牛成虫虫口减退率仅在药后6~22 d期间防效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氰菊酯 噻虫啉 微囊悬浮剂 松褐天牛 直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氯氰菊酯(触破式)微囊悬浮剂对两种天牛的林间防效对比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秋月 于水 +4 位作者 迟世宽 姜滨 单东肖 孙超 张灿峰 《山东林业科技》 2021年第4期47-51,共5页
本试验利用直升飞机在林间喷洒8%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并采用诱捕器监测松褐天牛和褐梗天牛的虫口密度。结果表明,在喷药后2 d,8%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对松褐天牛的虫口减退率和防效分别为96%和95.09%,对褐梗天牛的虫口减退率和防效分别为7... 本试验利用直升飞机在林间喷洒8%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并采用诱捕器监测松褐天牛和褐梗天牛的虫口密度。结果表明,在喷药后2 d,8%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对松褐天牛的虫口减退率和防效分别为96%和95.09%,对褐梗天牛的虫口减退率和防效分别为70.97%和67.34%;喷药后连续观察32 d,8%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对松褐天牛的虫口减退率和防效始终高于90%和86.75%,波动不大,且曲线接近直线,而对褐梗天牛的虫口减退率和防效低于松褐天牛,曲线呈波动状态。说明用直升飞机在林间喷洒8%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对松褐天牛的防效比对褐梗天牛的速效性强,防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褐天牛 褐梗天牛 氯氰菊酯 林间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