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究——以威海市水产学校为例
1
作者 闫桂华 《教师》 2023年第25期102-104,共3页
中职学校是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中职学校应积极面对新挑战和新机遇,探索服务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新路径。文章作者结合威海地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资源和中职生职业发展意愿及毕业... 中职学校是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中职学校应积极面对新挑战和新机遇,探索服务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新路径。文章作者结合威海地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资源和中职生职业发展意愿及毕业生发展情况,分析目前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以中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为导向,探讨中职学校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路径,以期通过优化职业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业人才,为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中职学校 人才培养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助流程图提升学生编程能力的实践探索
2
作者 夏华杰 邓雪芳 《教师博览(下旬刊)》 2024年第5期28-30,共3页
中小学生的思维尚未发展成熟,面对较为复杂的编程问题往往感到束手无策。流程图以直观呈现思路的优势帮助学生理解程序,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文章以此为背景,对流程图在编程课中的运用进行研究,提出了教育案例生活化、任务分析流程... 中小学生的思维尚未发展成熟,面对较为复杂的编程问题往往感到束手无策。流程图以直观呈现思路的优势帮助学生理解程序,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文章以此为背景,对流程图在编程课中的运用进行研究,提出了教育案例生活化、任务分析流程化、专项功能模块化、问题解决多样化等策略,希望能够为一线教师带来新的教学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程图 编程教学 小学科学 科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红螺对不同贝类的摄食行为特征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希震 房景辉 +5 位作者 方建光 张志新 蒋增杰 张义涛 王军威 毛玉泽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3-201,共9页
通过模拟自然环境,研究了脉红螺(Rapana venosa)对生境中存在的不同贝类的摄食选择性及其摄食行为过程和摄食节律。在水族箱中投放3种规格的脉红螺和3种规格的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紫... 通过模拟自然环境,研究了脉红螺(Rapana venosa)对生境中存在的不同贝类的摄食选择性及其摄食行为过程和摄食节律。在水族箱中投放3种规格的脉红螺和3种规格的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紫贻贝(Mytilus edulis)和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活体饵料,记录3种规格的脉红螺对不同饵料的摄食个数、摄食重量、摄食规格、摄食时间以及摄食行为过程。结果显示,脉红螺对4种贝类均有摄食,其中,不同规格脉红螺对四角蛤蜊的摄食个数及重量显著高于其他贝类(P<0.05),摄食指数超过50%,表现为喜食,对牡蛎和菲律宾蛤仔正常摄食,只有大规格脉红螺对紫贻贝有少量摄食。在摄食规格选择方面,3种规格的脉红螺明显喜食较大规格的四角蛤蜊以及小规格的长牡蛎(P<0.05)。大规格脉红螺的摄食率为7.15%,显著小于其他2种规格的脉红螺(小规格:10.98%;中规格:9.64%)。在本实验条件下,脉红螺摄食有明显的周期性,每隔3 d进行摄食活动,摄食时间为20:00~24:00。脉红螺的摄食过程可分为未摄食阶段、搜寻阶段、摄食阶段和摄食结束4个阶段。在摄食过程中,脉红螺主动搜寻贝类,腹足将贝类从沙中移出并包裹,在包裹的同时分泌黏液并将吻从贝壳缝隙伸入,在吸食被消化液分解的贝类软体部分之后潜入沙中或附在水族箱壁。研究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脉红螺对饵料贝的种类和规格有明显的摄食偏好性,明显喜食四角蛤蜊,极少摄食贻贝,并且其摄食行为具有夜行性和明显的周期性,即每3 d的上半夜进行一次摄食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红螺 摄食选择 摄食节律 摄食过程 摄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磊 张蕾 张洪芳 《现代农业研究》 2019年第8期78-79,共2页
“工匠精神”成为了现阶段人才培养的主要方案,同时,也为各国创造业的发展积蓄了重要的力量。对此,我们也应该明确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与生存发展需求,通过课程设置、专业建设、产教融合等方式来强化人才培养体系的质量。
关键词 “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 技能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集成技术在规模化奶牛场的应用
5
作者 李明贵 岳庆磊 李晨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第11期99-99,101,共2页
数字化生产技术已经在深刻的改变畜牧产业发展模式,并极大地提高现有畜牧产业生产效率,对于提高国内畜牧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数字化集成技术在奶牛场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主要以2016-2018年间山东祥和乳业有限责任公司... 数字化生产技术已经在深刻的改变畜牧产业发展模式,并极大地提高现有畜牧产业生产效率,对于提高国内畜牧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数字化集成技术在奶牛场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主要以2016-2018年间山东祥和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现有标准化奶牛养殖场为依托进行试验示范,结果显示通过奶牛数字化集成技术的应用,山东祥和乳业奶牛场的泌乳牛平均产奶量提高了22.1%,生鲜奶蛋白质含量由原来的3.12g/100g提高到3.45g/100g,隐性乳房炎的感染率降低了31%,犊牛存活率增长了5.6%,细菌总数由85万个/mL降低到40万个/mL,提升效果明显,该技术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奶牛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科实验课中引入多媒体技术较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
6
作者 杨丽静 《通讯世界》 2017年第2期253-254,共2页
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习题都是教师事先准备和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而有些专业课程的教学离不开实践,单靠课堂上教师纯理论性的灌输,显然收效很低,即使在实验室中上课... 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习题都是教师事先准备和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而有些专业课程的教学离不开实践,单靠课堂上教师纯理论性的灌输,显然收效很低,即使在实验室中上课,学生也只能模拟教师的动作,跟教师之间不能及时进行交流,教学的内容和手段陈旧,教学方法死板,教学质量也不是很高。而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能有效地克服上述的弊端,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本文以理科实验课中引入多媒体技术教学为例,分析理科实验课中引入多媒体技术较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的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及路径研究
7
作者 苏玉龙 丁宪伟 +2 位作者 毕蒙蒙 丛波 毕晓妮 《时代汽车》 2025年第11期63-65,共3页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各职业院校都在积极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文章从产教深度融合视角剖析了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时代内涵,厘清“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仍存在缺少培养共生环境、缺少培养...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各职业院校都在积极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文章从产教深度融合视角剖析了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时代内涵,厘清“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仍存在缺少培养共生环境、缺少培养机制、“三教”改革能力不足等问题。同时,基于产教深度融合对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新要求,从打造校企师资共育新生态、提升教科研水平、赋能教师数字素养、强化课程建设与实施四个方面构建“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深度融合 职业院校 “双师型”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