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府监管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4
1
作者 曲洪建 张相贤 王宇明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4年第1期79-84,共6页
以2006~2012年16家上市银行为样本,实证分析了特许权价值、资本监管、隐性保险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特许权价值对银行风险存在自律效应,对银行绩效和银行流动性没有显著影响;资本监管能够降低银行风险,然而却降低了... 以2006~2012年16家上市银行为样本,实证分析了特许权价值、资本监管、隐性保险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特许权价值对银行风险存在自律效应,对银行绩效和银行流动性没有显著影响;资本监管能够降低银行风险,然而却降低了银行流动性,对银行盈利性没有显著影响;隐性保险制度对于稳健性差的银行保护较多;银行规模越大,银行稳健性越好,即存在“大而不倒”的情况;资本杠杆和经营杠杆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不大:次贷危机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不大,但金融危机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依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许权价值 资本监管 隐性保险 银行稳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监管对单体银行稳健性的影响有多大——来自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2
作者 曲洪建 张相贤 王宇明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19,共5页
本文以2000~2012年16家上市银行为样本,实证分析了特许权价值、资本监管、隐性保险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特许权价值、资本监管和隐性保险能够降低银行风险,提高银行安全性;特许权价值、隐性保险可以部分提高绩效,... 本文以2000~2012年16家上市银行为样本,实证分析了特许权价值、资本监管、隐性保险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特许权价值、资本监管和隐性保险能够降低银行风险,提高银行安全性;特许权价值、隐性保险可以部分提高绩效,而资本监管对绩效的影响不显著;特许权价值、资本监管不能显著改善银行流动性,政府的隐性保险却可以提高银行流动性;资本杠杆和经营杠杆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很小;次贷危机对银行风险影响较大,却没有显著影响银行盈利性和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许权价值 资本监管 隐性保险 单体银行稳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金融浪潮下的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洪娟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10,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迅速兴起,给商业银行发展带来"鲶鱼效应"。互联网金融给国内金融市场带来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模式意味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本文比较了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在国内金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迅速兴起,给商业银行发展带来"鲶鱼效应"。互联网金融给国内金融市场带来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模式意味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本文比较了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在国内金融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揭示了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竞争短板与战略契机,并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对的竞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竞争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风险管理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薛超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8-50,共3页
目前,在监管政策的积极引导下,综合化经营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选择。在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下,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在不断提速,但由此引发的潜在风险也需引起重视。首先,文章分析了商业银行开展综合化经营将面临的个体风险。然后,... 目前,在监管政策的积极引导下,综合化经营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选择。在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下,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在不断提速,但由此引发的潜在风险也需引起重视。首先,文章分析了商业银行开展综合化经营将面临的个体风险。然后,分析综合化经营各类业务带来的交叉风险,重点分析了利益冲突、内部交易、杠杆风险和风险传递等几方面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日前出台的《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为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中的风险管理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综合化经营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业监管新规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相贤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2-34,共3页
中国银监会根据巴塞尔协议Ⅱ和Ⅲ的基本框架,结合中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的银行业监管新规。文章从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比率及拨备比率四个方面介绍了监管新规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了监管新规的中国特色及其对中小商业银... 中国银监会根据巴塞尔协议Ⅱ和Ⅲ的基本框架,结合中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的银行业监管新规。文章从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比率及拨备比率四个方面介绍了监管新规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了监管新规的中国特色及其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最后从提升风险管控意识、调整经营战略、加强资本管理及制定资本补充机制等方面提出中小商业银行实施监管新规的对策,以期对中小商业银行实施监管新规,提升风险管控水平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管新规 巴塞尔协议Ⅱ和Ⅲ 中小商业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业监管新规定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相贤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14-115,共2页
中国银监会根据巴塞尔协议Ⅱ和Ⅲ的基本框架,结合中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出台了一些列的银行业监管新规。文章从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比率及拨备比率四个方面介绍了监管新规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了监管新规的中国特色及其对中小商业银... 中国银监会根据巴塞尔协议Ⅱ和Ⅲ的基本框架,结合中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出台了一些列的银行业监管新规。文章从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比率及拨备比率四个方面介绍了监管新规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了监管新规的中国特色及其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最后从提升风险管控意识、调整经营战略、加强资本管理及制定资本补充机制等方面提出中小商业银行实施监管新规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管新规 巴塞尔协议Ⅱ和Ⅲ 中小商业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商业银行实施监管新规的路径及策略
7
作者 张相贤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89-90,共2页
次贷危机之后,中国银监会迅速出台了中国版的巴塞尔协议Ⅲ——监管新规,并要求中国银行业自2013年起全面实施。实施监管新规是指银行业按照新的监管指引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架构、计量资本充足率等监管指标,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监管要求... 次贷危机之后,中国银监会迅速出台了中国版的巴塞尔协议Ⅲ——监管新规,并要求中国银行业自2013年起全面实施。实施监管新规是指银行业按照新的监管指引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架构、计量资本充足率等监管指标,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监管要求。由于中小商业银行在技术、人才及资本等方面的劣势,实施监管新规对中小商业银行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分析了中小商业银行实施监管新规的路径、遇到的挑战以及实施策略,以期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顺利实施监管新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商业银行 监管新规 路径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入多元化能否提高城商行经营绩效 被引量:3
8
作者 薛超 师阳 卜林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44,共7页
城市商业银行已成为我国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金融市场化和金融创新带来的压力,依赖传统利差收入的经营模式难以为继,多元化经营成为城商行重要的战略选择。通过运用系统GMM方法,分析收入多元化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 城市商业银行已成为我国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金融市场化和金融创新带来的压力,依赖传统利差收入的经营模式难以为继,多元化经营成为城商行重要的战略选择。通过运用系统GMM方法,分析收入多元化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收入多元化有助于我国城商行提高盈利能力并降低经营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规模更小的城商行从事收入多元化经营,其盈利能力的提升更为明显,而规模更大的城商行从事收入多元化经营,降低经营风险的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商行 收入多元化 盈利能力 经营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风险资本监管演进分析:从巴塞尔协议Ⅰ到Ⅲ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相贤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7-39,共3页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众多欧美大型商业银行因市场风险遭受巨大损失,远远超过按原有监管规则计提的市场风险资本,暴露出原有监管规则的许多缺陷。针对这种情况,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修订了对市场风险监管资本的计量方法,大幅度提高了...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众多欧美大型商业银行因市场风险遭受巨大损失,远远超过按原有监管规则计提的市场风险资本,暴露出原有监管规则的许多缺陷。针对这种情况,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修订了对市场风险监管资本的计量方法,大幅度提高了市场风险资本要求,这也成为巴塞尔协议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梳理了巴塞尔协议Ⅰ到Ⅲ对市场风险资本监管的演进过程,介绍了计量市场风险监管资本的标准法和内部模型法的特点,重点分析了巴塞尔协议Ⅲ下内部模型法的特点。分析表明,由于引入SVaR(压力在险值)的资本要求,按巴塞尔协议Ⅲ计量的市场风险资本要求有显著提高,这将不利于激励商业银行开发内部VaR模型计量市场风险资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风险 资本监管 巴塞尔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新型城镇化中区域产业同构化问题的分层次治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鑫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1期113-114,共2页
我国城镇化进入关键期以后,区域产业同构化所带来的重复建设、产能过剩、投资效率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治理区域产业同构化,必须突破原有行政区划的局限,立足于更开阔的经济圈发展视角,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 我国城镇化进入关键期以后,区域产业同构化所带来的重复建设、产能过剩、投资效率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治理区域产业同构化,必须突破原有行政区划的局限,立足于更开阔的经济圈发展视角,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实现生产要素在"大市场"、"大区域"内的有效配置与组合。在此基础上,建立区域经济及产业政策协调机制,推进区域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同构化 地方保护主义 城镇化 重复建设 产能过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