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镇痛泵置入术后并发贝伐珠单抗相关迟发性皮下血肿1例
1
作者 李成 高亦深 +4 位作者 胡鹏涛 罗裕辉 闫栋 熊东林 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5-318,共4页
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是一种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可选择性结合并抑制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生物活性。主要用于治疗晚期癌症,如转移性结肠癌、肾癌、脑癌、肺癌和乳腺癌[1]。使用贝伐珠单抗靶向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 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是一种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可选择性结合并抑制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生物活性。主要用于治疗晚期癌症,如转移性结肠癌、肾癌、脑癌、肺癌和乳腺癌[1]。使用贝伐珠单抗靶向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的血管生成是一种标准治疗[2]。Cao等[3]报道了转移性直肠癌病人临床出血不良事件的病例,并证实这些出血不良事件与贝伐珠单抗治疗密切相关。但在疼痛领域,贝伐珠单抗参与术后出血不良事件病例尚不清晰,也缺乏有效的临床观察及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迟发性皮下血肿 镇痛泵置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颅内动脉瘤术后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肖华明 吴清安 +3 位作者 邹积典 于建波 柳大岗 郭庆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884-3885,共2页
在脑血管意外中,颅内动脉瘤破裂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率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位居第3[1]。手术夹闭是首选治疗方法,但术后所伴发的脑水肿常造成神经功能缺损。所以促进脑水肿尽快消退,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质量是... 在脑血管意外中,颅内动脉瘤破裂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率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位居第3[1]。手术夹闭是首选治疗方法,但术后所伴发的脑水肿常造成神经功能缺损。所以促进脑水肿尽快消退,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质量是术后康复治疗的重点。我院在脑动脉瘤术后第3天行高压氧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康复治疗 颅内动脉瘤破裂 高压氧治疗 脑水肿 疗效观察 神经功能缺损 蛛网膜下腔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硬脑膜中动静脉瘘一例报告
3
作者 邹积典 郭庆雷 郭文斌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377-377,共1页
关键词 动静脉瘘 颞部 入院 左侧 硬脑膜 外伤性 骨折线 压痛 颅骨内板 头部CT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中血管吻合的技术及理念 被引量:4
4
作者 高亦深 王凯 +1 位作者 张彩红 佟小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01-504,共4页
关于颞浅动脉(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STA)-大脑中动脉(MCA)吻合术,存在诸多波折与争议,其不仅影响着这项手术能否开展,而且决定着手术开展后能使哪些患者获益。目前STA-MCA吻合术仍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经典术式,具有操作... 关于颞浅动脉(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STA)-大脑中动脉(MCA)吻合术,存在诸多波折与争议,其不仅影响着这项手术能否开展,而且决定着手术开展后能使哪些患者获益。目前STA-MCA吻合术仍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经典术式,具有操作方便,无需进行桥血管移植,长度较短,不容易发生血流淤滞,无需新造其他切口等优势。血管吻合作为显微外科的核心技术,决定着显微手术的成败。笔者将STAMCA吻合术操作理念与显微血管吻合技术相结合,就如何进行STA-MCA吻合的技术要点归纳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动脉 大脑中动脉 血管吻合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