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菱鲆四倍体的人工诱导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志昊 尤锋 +5 位作者 宋宗诚 胡金伟 王丽娟 朱香萍 谭训刚 李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9-224,657,共6页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为我国北方沿海主要的海水经济品种,其四倍体的获得对种质改良和三倍体的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的价值。到目前为止,有关大菱鲆四倍体的人工诱导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静水压抑制受精卵卵裂的方法,进行了四倍...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为我国北方沿海主要的海水经济品种,其四倍体的获得对种质改良和三倍体的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的价值。到目前为止,有关大菱鲆四倍体的人工诱导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静水压抑制受精卵卵裂的方法,进行了四倍体诱导条件的摸索。结果显示,在14.8—15.5?C培育时,在卵裂前15min用67.5MPa处理6min可获得较好的诱导效果,其孵化率最高可达72%,染色体制片计数法计算其原肠胚期诱导率可达70%,初孵仔鱼流仪检测诱导率最高为73%。诱导组胚胎发育与对照组在形态学上基本一致,仅发育孵化时间比对照组略有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倍体诱导 大菱鲆 人工诱导 孵化率 诱导率 受精卵 三倍体 成活率 静水压 受精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照组和雌核发育牙鲆血清中睾酮与雌二醇水平的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孙鹏 尤锋 +2 位作者 李军 宋宗城 张培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14,共5页
采用放射性免疫方法测定和比较了人工诱导的雌核发育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与对照组牙鲆血清中睾酮(T)和雌二醇(E2)水平。研究发现,雌核发育牙鲆个体中的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牙鲆个体(P<0.05),而其E2含量则略低于对照组个体;... 采用放射性免疫方法测定和比较了人工诱导的雌核发育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与对照组牙鲆血清中睾酮(T)和雌二醇(E2)水平。研究发现,雌核发育牙鲆个体中的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牙鲆个体(P<0.05),而其E2含量则略低于对照组个体;在雌核发育牙鲆中,卵巢发育不正常的个体比发育正常的个体中的T含量稍高,而E2含量则显著低于正常雌核发育牙鲆个体和对照组牙鲆个体(P<0.05)。可以推测,雌核发育牙鲆和对照组牙鲆体内T和E2水平存在差异,且雌核发育牙鲆中卵巢发育正常与不正常的个体之间T和E2也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可能导致了雌核发育牙鲆部分个体卵巢发育异常。本研究将为正常二倍体及雌核发育牙鲆性腺发育和内分泌学研究提供信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 雌核发育 卵巢 T 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倍体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慧 吴志昊 +5 位作者 李桢 朱香萍 尤锋 宋宗诚 李军 胡金伟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3-40,共8页
采用微卫星遗传标记技术对三倍体牙鲆群体及二倍体对照群体进行比较分析。取2012年冷休克诱导和培育至11月龄的三倍体及同期二倍体对照牙鲆个体各32尾,通过高盐法提取肌肉组织总DNA;利用筛选得到的21对微卫星引物进行PCR扩增,并经14%聚... 采用微卫星遗传标记技术对三倍体牙鲆群体及二倍体对照群体进行比较分析。取2012年冷休克诱导和培育至11月龄的三倍体及同期二倍体对照牙鲆个体各32尾,通过高盐法提取肌肉组织总DNA;利用筛选得到的21对微卫星引物进行PCR扩增,并经14%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型后,进行人工判读和分析。结果显示,21个微卫星位点均为多态,二倍体和三倍体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A)、基因型总数、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ae)、平均观测杂合度(HO)和平均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5.6和5.0、190和142、3.7和2.8、0.613和0.868、0.681和0.629。二倍体和三倍体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642和0.589,个体识别率(DP)为0.660和0.609,非父排除率(PPE)为0.482和0.399,其累积个体识别率和非父排除率均达到0.999,表明所选座位均属中高识别力的遗传标记,可以将它们应用于今后牙鲆雌核发育群体的遗传变异分析以及进一步的遗传育种的研究中。二倍体和三倍体群体间的遗传距离(D)为0.312,遗传相似系数(I)为0.732,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971。以上结果说明,三倍体诱导对牙鲆的遗传结构造成了一定影响,导致三倍体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对二倍体有所下降,二倍体和三倍体牙鲆的基因型也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三倍体 人工诱导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菱鲆周期蛋白依赖激酶基因cdk1、cdk6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郭佳伟 朱香萍 +4 位作者 吴志昊 宋宗诚 范兆飞 谭训刚 尤锋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21,共11页
通过同源克隆以及5′/3′RACE的方法扩增得到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基因cdk1和cdk6的全长c DNA序列,在m RNA水平上分析了它们组织表达特征,并对比分析了静水压处理对其胚胎期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cdk1基因... 通过同源克隆以及5′/3′RACE的方法扩增得到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基因cdk1和cdk6的全长c DNA序列,在m RNA水平上分析了它们组织表达特征,并对比分析了静水压处理对其胚胎期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cdk1基因全长c DNA序列为1281 bp(Gen Bank登录号:KP339306),编码区为912 bp;cdk6基因c DNA全长1400 bp(Gen Bank登录号:KT186374),编码区长度为978 bp。组织RT-PCR分析表明,cdk1基因表达具有广泛性,在性腺、肾脏等生长发育较快的组织中表达量较高;cdk6基因也在多个组织中表达,在性腺中表达量最高。通过Real time RT-PCR检测基因在胚胎中的表达水平发现,静水压处理组cdk1、cdk6在胚胎发育中,总体变化趋势与对照组类似。大菱鲆胚胎对照组中cdk1在原肠期以前相对神经胚期及以后时期表达量较高,静水压处理组基因表达变化与对照组趋势相同;对照组中cdk6在原肠期出现表达高峰,但静水压处理组在原肠期表达量相对较低。静水压处理对cdk1和cdk6的表达量的影响不同,这可能与基因还有除调控细胞周期的其他功能有关。为解析这两个基因在大菱鲆胚胎发育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cdk1和cdk6 克隆 组织 胚胎 静水压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菱鲆三倍体人工诱导条件优化及规模化诱导 被引量:1
5
作者 宋宗诚 吴志昊 +3 位作者 王丽娟 胡金伟 岳新璐 尤锋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2-49,共8页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种,三倍体诱导对其种质改良、产业提升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价值。目前有关大菱鲆三倍体的人工诱导虽已有报道,但对其诱导条件缺乏细致的研究。本文采用冷休克法抑制第二极体排放,...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种,三倍体诱导对其种质改良、产业提升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价值。目前有关大菱鲆三倍体的人工诱导虽已有报道,但对其诱导条件缺乏细致的研究。本文采用冷休克法抑制第二极体排放,通过对诱导处理起始时刻、温度和持续时间3个主要因素的单因子实验,筛选其最佳诱导条件。结果显示,在受精和孵化水温为15.0±0.5℃条件下,受精后6 min,用2~1℃处理25 min可获得较好的诱导效果,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诱导率可达100%。随后在最适条件下进行了规模化诱导,获得鱼苗200万尾以上,其诱导率高于98%。跟踪观察发现,三倍体诱导组胚胎的形态及孵化时间与二倍体对照组基本一致。本研究结果可为大菱鲆三倍体的产业化应用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三倍体 冷休克 规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数分裂期雄性大菱鲆孕激素及受体基因的表达分析
6
作者 丰程程 柳意樊 +5 位作者 安皓 徐世宏 王彦丰 宋宗诚 刘清华 李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1-98,共8页
为研究孕激素在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精原细胞增殖到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作用,以6~22月龄的大菱鲆精巢为材料,通过组织学方法和定量amh、sycp3基因确定精原细胞增殖期和减数分裂期的大菱鲆精巢发育过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 为研究孕激素在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精原细胞增殖到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作用,以6~22月龄的大菱鲆精巢为材料,通过组织学方法和定量amh、sycp3基因确定精原细胞增殖期和减数分裂期的大菱鲆精巢发育过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检测6~22月龄雄性大菱鲆血清中的孕酮(P4)和17α,20β,双羟孕酮(DHP)含量变化,利用q RT-PCR技术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孕酮核受体(pgr)和膜受体(m PRα)在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孕激素在精原细胞增殖期高表达,开始出现初级精母细胞时降低,在精子细胞数量增加时表达量再次升高,在精子细胞变态形成精子时降低。pgr在减数分裂初期定位于精巢中的sertoli细胞,在精原细胞增殖至减数分裂期表达量逐渐增加,出现精子后显著降低;m PRα在精原细胞增殖和初级精母细胞增加时表达量都很低,在精子细胞不断增加时显著增加。推测在精原细胞增殖和减数分裂阶段孕激素可能主要通过调节pgr的表达量来促进精巢发育,而在减数分裂II期pgr和m PRα都发挥作用,在精子细胞变态成熟时,主要是m PRα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减数分裂 孕激素 pgr m PR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月龄斑头鱼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和通径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晓龙 李莉 +6 位作者 王雪 菅玉霞 高凤祥 郭文 宋宗诚 岳新璐 胡发文 《渔业研究》 2022年第1期52-59,共8页
为研究6月龄斑头鱼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采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对220尾斑头鱼的全长(X_(1))、体长(X_(2))、头长(X_(3))、躯干长(X_(4))、尾柄长(X_(5))、尾柄高(X_(6))、体高(X_(7))和体宽(X_(8))8个形态性状... 为研究6月龄斑头鱼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采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对220尾斑头鱼的全长(X_(1))、体长(X_(2))、头长(X_(3))、躯干长(X_(4))、尾柄长(X_(5))、尾柄高(X_(6))、体高(X_(7))和体宽(X_(8))8个形态性状和体质量(Y)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所测量的8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表明,体长、体宽、全长、头长和体高是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决定系数显示,体长的单独决定系数最大,为0.299;全长和体长的共同决定系数最大,为0.244;总的决定系数为0.923,表明对6月龄斑头鱼体质量有影响的主要形态性状全部纳入。研究建立了最优的回归方程为Y=-8.900+0.467 X_(1)+1.247 X_(2)+0.274 X_(3)+0.169 X_(7)+1.866 X_(8)。对6月龄斑头鱼选育的过程中,除考虑体质量外,还应考虑全长和体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头鱼 形态性状 体质量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合饲料对不同阶段大菱鲆生长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刘莹 赵文溪 +3 位作者 岳新璐 孙欣 官曙光 于超勇 《水产养殖》 CAS 2023年第4期38-45,共8页
为检验选育大菱鲆生长优势,探究3种(X、Y、Z)配合饲料对不同生长阶段大菱鲆生长性能的影响。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对100日龄和450日龄选育及对照组的大菱鲆分别进行为期1个月的养殖投喂试验,对其终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 为检验选育大菱鲆生长优势,探究3种(X、Y、Z)配合饲料对不同生长阶段大菱鲆生长性能的影响。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对100日龄和450日龄选育及对照组的大菱鲆分别进行为期1个月的养殖投喂试验,对其终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长阶段,投喂同一饲料时,选育组的起始体质量、终末体质量、日增质量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选育组肥满度均高于对照组。同时,投喂3种配合饲料后,同一组别的生长性能存在差异,100日龄阶段,蛋白与脂肪含量较高的配合饲料X养殖效果最佳,选育组和对照组饲料效率分别达95.22%和77.15%;450日龄阶段,蛋白与糖分含量较高的配合饲料Y养殖效果最佳,选育组和对照组饲料效率分别达94.78%和81.56%。指出,大菱鲆选育组较对照组显示出更优良的生长性能及显著的饲料转化与利用优势,具有培育成为多优势复合性状新品种的潜力。提出,大菱鲆不同生长阶段饲料营养需求不尽相同,在保证饲料动物蛋白含量的同时,幼鱼阶段适当补充饲料中脂质含量,成鱼阶段适当补充多糖,从而有效提高大菱鲆的生长性能及饲料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配合饲料 生长性能 家系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