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姜堰市植保体系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仲子忠 杨爱国 张荔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4期125-126,共2页
总结了姜堰市植保体系的现状,针对姜堰市植保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时期植保植检体系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植保体系 现状 问题 发展对策 江苏姜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虫棉主要特性及栽培技术初探
2
作者 黄桂林 吴茂平 +2 位作者 王生元 刘裕岭 黄爱清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1-24,共4页
通过对几个抗虫棉新品种(系)的主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初步明确了不同品种(系)抗虫棉的抗虫性、丰产性,提出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 抗虫棉 栽培技术 棉花 抗逆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熟移栽地膜棉生育特性及其配套技术
3
作者 黄桂林 王如庆 +2 位作者 吴茂萍 黄爱清 丁克友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2-33,共2页
两熟移栽地膜棉生育特性及其配套技术黄桂林,王如庆,吴茂萍江苏省姜堰市农业局225500黄爱清,丁克友江苏省姜堰市沈高镇农技站225538移栽地膜棉是江苏省继全面推广棉花育苗移栽后,近两年来为挖掘棉花内涵增产潜力,提高... 两熟移栽地膜棉生育特性及其配套技术黄桂林,王如庆,吴茂萍江苏省姜堰市农业局225500黄爱清,丁克友江苏省姜堰市沈高镇农技站225538移栽地膜棉是江苏省继全面推广棉花育苗移栽后,近两年来为挖掘棉花内涵增产潜力,提高单位面积植棉效益的又一项棉花高产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地膜棉 移栽 配套技术 两熟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麦草还田效应及配套技术
4
作者 吴茂平 钱素文 +3 位作者 李柱 米莉 黄爱清 夏美珍 《上海农业科技》 1999年第4期44-44,共1页
九十年代以来,我市棉区土壤有机质每年以2‰速度下降,速效钾比1985年前下降15~20mg/kg,棉田后期早衰面积扩大,影响棉花平衡增产。我市除加大棉田中后期氮肥投入,配合磷、钾肥外。
关键词 棉花 麦草还田效应 配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对稻曲病控病效果初探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莲 杨红梅 《中国稻米》 2013年第1期69-69,73,共2页
稻曲病是水稻穗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近年来,其发生面积在江苏省姜堰市有所增加,发生程度亦逐年加重。笔者通过试验表明,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对稻曲病具有较理想的控病效果,生产上可推荐使用,适宜用量为30~40g/667m2。
关键词 咪鲜胺 稻曲病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飞虱的增殖原因与直接危害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钱存选 仲子忠 杨爱国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0期73-73,77,共2页
为探明水稻中后期灰飞虱增殖与危害的成因,进行了相关的药剂试验和大面积普查。结果表明,防治水稻害虫应选择合理药剂组合,以防灰飞虱的再猖厥。锐劲特、毒斯蜱等药剂适期使用,对纵卷叶螟有较好防治效果,且不易引起灰飞虱的增殖。
关键词 水稻灰飞虱 增殖 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影响稻米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及加快质量建设的几点建议 被引量:3
7
作者 葛桂芳 吴爱国 刁凤珍 《上海农业科技》 2006年第2期4-5,共2页
关键词 质量安全 稻米生产 质量建设 无公害农产品 产品质量控制 绿色食品认证 农产品质量 安全建设 加工现状 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低油菜机械化播收技术示范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吴茂平 黄秀芳 丁桂珍 《耕作与栽培》 2011年第2期62-64,共3页
笔者通过对双低油菜机械播种技术、稻田套播技术、机收品种筛选及机械联合收获技术研究与示范,探索出油菜机收品种宁11号、机播机收适宜播种期、播种量、化学调控及乙烯利催熟等配套技术。
关键词 双低油菜 机械化 播种 收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菇-晚稻”种植模式的效益和配套技术
9
作者 吴爱国 许莉 夏美珍 《中国稻米》 2005年第1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慈菇 晚稻 配套技术 种植模式 大田种植 栽培模式 示范推广 净收益 订单生产 产业化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大棚蔬菜移栽后的管理
10
作者 丁桂珍 仲子忠 《上海蔬菜》 2007年第4期29-29,共1页
夏季是高温、强光照及干旱、大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多发季节,又是病虫高发的季节,一般春提前和春作蔬菜都已结束,成为蔬菜供应市场的伏缺期。夏季蔬菜生产难度大,上市品种及数量少,蔬菜价格偏高。只要充分利用大棚等设施,采取适当... 夏季是高温、强光照及干旱、大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多发季节,又是病虫高发的季节,一般春提前和春作蔬菜都已结束,成为蔬菜供应市场的伏缺期。夏季蔬菜生产难度大,上市品种及数量少,蔬菜价格偏高。只要充分利用大棚等设施,采取适当的栽培管理措施,就能生产出伏缺期上市蔬菜,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夏季大棚蔬菜移栽后的管理措施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棚蔬菜 栽培管理 夏季 移栽 灾害性天气 供应市场 蔬菜生产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708咪·多复配剂对小麦赤霉病的控制效果
11
作者 李莲 黄奇 扬红梅 《上海农业科技》 2005年第5期98-99,共2页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复配剂 控制效果 田间药效试验 流行性病害 有限公司 气候 理想 穗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低油菜品种比较及配套技术研究
12
作者 夏美珍 施元林 《上海农业科技》 2007年第6期51-51,共1页
1.1供试品种参试品种分别为“秦优10号”、“中油6306”、“希望98”、“秦杂油1号”,以“秦优7号”(本市大面积生产用品种)作对照。
关键词 品种比较 配套技术 双低油菜 大面积生产 参试品种 供试品种 秦优7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津优1号黄瓜秋延后丰产栽培技术
13
作者 施元林 钱忠贵 《上海蔬菜》 2008年第6期41-41,共1页
秋延后大棚黄瓜是在秋季冷凉季节利用大棚的保温作用继续生产黄瓜,并延长到元旦期间上市,经济效益较高。该茬前期处于高温季节,病毒病发生较为严重,后期温度急剧降低,因此生产上要选用丰产性好、抗病能力强的品种。津优1号由于瓜... 秋延后大棚黄瓜是在秋季冷凉季节利用大棚的保温作用继续生产黄瓜,并延长到元旦期间上市,经济效益较高。该茬前期处于高温季节,病毒病发生较为严重,后期温度急剧降低,因此生产上要选用丰产性好、抗病能力强的品种。津优1号由于瓜条顺直、品质性状好、抗病能力强,尤其是对病毒病抗性强,同时耐热、长势好、丰产,成为本地秋延后黄瓜大棚生产的首选品种,现将其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产栽培技术 秋延后黄瓜 大棚黄瓜 津优1号 大棚生产 高温季节 抗病能力 保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畸形甜瓜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4
作者 张荔 丁克友 《上海蔬菜》 2007年第3期84-84,共1页
大面积甜瓜栽培过程中,常遇到高温、强光、干旱、大风暴雨、连续阴雨等不良天气,或使用生长调节剂不当、肥水管理不及时、留瓜节位不合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扁平、长形、小果或裂果等畸形瓜,致使品质下降或失去商品性。为此,... 大面积甜瓜栽培过程中,常遇到高温、强光、干旱、大风暴雨、连续阴雨等不良天气,或使用生长调节剂不当、肥水管理不及时、留瓜节位不合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扁平、长形、小果或裂果等畸形瓜,致使品质下降或失去商品性。为此,必须摸清这几种畸形瓜产生的原因,才能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形瓜 预防 原因 甜瓜 生长调节剂 栽培过程 不良天气 肥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棚室蔬菜常见五种害虫及防治
15
作者 张荔 丁克友 《上海蔬菜》 2007年第3期72-73,共2页
棚室设施栽培中,由于特殊的环境条件,除害虫的种类与露地栽培有所区别外,世代周期短、繁殖速度快,一旦发生如不及时防治,危害严重,降低收益。
关键词 棚室蔬菜 防治 害虫 设施栽培 露地栽培 繁殖速度 世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源杀虫剂阿楝悬浮剂防治水稻三代三化螟药效初探
16
作者 吴爱国 葛桂芳 许莉 《上海农业科技》 2005年第1期90-91,共2页
为摸清植物源为主体的复配剂阿楝悬浮剂对水稻三代三化螟的控制作用,并明确其高效使用技术,特设本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药剂阿楝悬浮剂(3%印楝系和阿维菌素按3:2复配而成)、三唑磷(扬州大学农学院提供).
关键词 植物源杀虫剂 阿楝悬浮剂 水稻害虫 三代三化螟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机械防治水稻稻曲病试验初探
17
作者 李莲 杨红梅 《上海农业科技》 2011年第6期115-115,共1页
为探讨不同机械对防治水稻稻曲病效果的影响,及不同机械加助剂与不加助剂对药效的影响,于2010年进行了田间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担架式机动喷雾机的防效好于弥雾机的防效,但因用工多,大面积上推广仍用弥雾机喷雾防治。
关键词 稻曲病 不同机械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宁杂1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18
作者 吴茂平 黄秀芳 +1 位作者 丁桂珍 葛桂芳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11期148-150,共3页
选用宁杂11号作稻田套播油菜品种,通过试验与示范,掌握其稻田套播特征特性,明确每亩产180-220kg产量,产量构成及栽培技术。
关键词 宁杂11号 稻田套播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