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引导下硬膜外前外侧间隙注射富血小板血浆与复方倍他米松治疗腰神经根性疼痛 被引量:6
1
作者 徐小青 穆玉娟 +2 位作者 刘向东 许亚春 沈海燕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96-1000,共5页
目的探索CT引导下硬膜外前外侧间隙注射富血小板血浆和复方倍他米松治疗腰神经根性疼痛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7月至2022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收治的腰神经根性疼痛患者175例,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64例患者采用计算机... 目的探索CT引导下硬膜外前外侧间隙注射富血小板血浆和复方倍他米松治疗腰神经根性疼痛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7月至2022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收治的腰神经根性疼痛患者175例,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64例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配到富血小板血浆组和复方倍他米松组。两组患者分别在CT引导下接受硬膜外前外侧间隙注射富血小板血浆和复方倍他米松。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周以及术后1、2、3、6个月使用疼痛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疗效评估,并记录与本次研究相关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结果术后6个月共完成160例患者随访,富血小板血浆组79例,复方倍他米松组81例。两组患者术后各随访时间段疼痛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前3个月复方倍他米松组疼痛VAS评分显著优于富血小板血浆组,3个月至6个月时富血小板血浆组优于复方倍他米松组;复方倍他米松组术后6个月ODI评分较3个月时有所回升,富血小板血浆组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ODI评分值逐步降低;两组患者均未发生需要治疗的出血、神经损伤、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富血小板血浆组术后出现的疼痛、胸痛和呼吸困难发生率显著低于复方倍他米松组(P<0.05),两组患者头晕的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P=0.724)。结论CT引导下硬膜外前外侧间隙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是治疗腰神经根性疼痛安全有效的方法,远期疗效优于注射复方倍他米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倍他米松 富血小板血浆 CT引导 腰神经根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