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学案在初中化学教学资源整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马新国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2年第26期119-121,共3页
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由来已久,作为课堂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过程的承载媒介,承担了重要的引导功能和主导作用,既是教师上课的有效助力,也是学生提高自主学习效率的辅导资料.导学案在初中化学课堂的有效使用要注意实效性、... 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由来已久,作为课堂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过程的承载媒介,承担了重要的引导功能和主导作用,既是教师上课的有效助力,也是学生提高自主学习效率的辅导资料.导学案在初中化学课堂的有效使用要注意实效性、层次性和探究性,做到完成结合教学实情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利用导学案教学锻炼了学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的综合学习能力,本文就导学案在初中化学教学资源整合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学案 资源整合 初中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化学教材中“酸、碱、盐”的教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魏莹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第26期110-111,共2页
在初中阶段的化学知识中,“酸、碱、盐”这部分知识属于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之一,同时它也因为具有抽象性而导致它的掌握对于部分同学来说具有难度,这部分内容不仅是难点也是重点,更是一个分化点.教材第五章分别系统的将酸、碱、盐、... 在初中阶段的化学知识中,“酸、碱、盐”这部分知识属于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之一,同时它也因为具有抽象性而导致它的掌握对于部分同学来说具有难度,这部分内容不仅是难点也是重点,更是一个分化点.教材第五章分别系统的将酸、碱、盐、氧化物这四类物质的概念、命名方式、通性和相互反应的基本规律进行了介绍.只要学生们掌握好了这部分知识,打好了基础,那么对今后学习化学也能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碱、盐 实验教学 初中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谈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几点建议
3
作者 贲雪梅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9年第32期64-65,共2页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深入推进,在各科的教学课堂中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自主能力提高和创新、探究能力的提高.初中化学是学生化学启蒙的开始,也是学生对化学基本内容进行探索和体会的重要阶段,而实验作为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可以对学生的...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深入推进,在各科的教学课堂中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自主能力提高和创新、探究能力的提高.初中化学是学生化学启蒙的开始,也是学生对化学基本内容进行探索和体会的重要阶段,而实验作为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可以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所以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时,应积极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顺应时代对学生的发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 探究创新 实验 初中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析初中物理声现象教学策略
4
作者 朱俊峰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0年第20期50-51,共2页
随着素质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在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的课堂上,如何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思维,帮助他们用更为多元化的视角看待问题,已然成为了教师需要肩负的重要责任,为了强化大家的认识,本文就初中物理声现象的教学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 随着素质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在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的课堂上,如何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思维,帮助他们用更为多元化的视角看待问题,已然成为了教师需要肩负的重要责任,为了强化大家的认识,本文就初中物理声现象的教学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够起到一些积极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声现象 教学策略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性评价在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5
作者 戴锋林 《教育界》 2023年第32期14-16,共3页
文章阐述表现性评价在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的作用,分析在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应用表现性评价的要点,并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初中美术欣赏教学评价体系现状,对表现性评价在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从理论... 文章阐述表现性评价在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的作用,分析在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应用表现性评价的要点,并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初中美术欣赏教学评价体系现状,对表现性评价在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从理论层面上为完善初中美术欣赏教学评价体系和推动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 美术欣赏教学 表现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分析
6
作者 马新国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9年第29期84-85,共2页
对比实验能够使初中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实验的内容、目的及内涵,因此,教师一定要做好对比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的应用工作.
关键词 实践运用 对比实验 初中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求问题精准设计 提升历史思维品质
7
作者 黄乔兵 《教师》 2017年第33期48-48,共1页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维方向,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益、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目的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的常用手段。一个好的问题设计就是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的问题设计要避免简单的、毫无思...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维方向,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益、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目的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的常用手段。一个好的问题设计就是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的问题设计要避免简单的、毫无思维含量的问题,也要避免散乱的、没有任何逻辑的提问,更要避免“假大空”、脱离学生学习和思维水平实际的问题。我们要立足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综合学科素养的宗旨,根据教材内容和《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要求,设计出符合学生心智特点的课堂教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思维品质 初中历史教学 课堂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 计提 问题设计 历史课程标准 学习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政治教学趣味性培养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研究
8
作者 仇玥 《成才之路》 2017年第31期100-100,共1页
文章对政治课教学现状进行研究, 分析了学生对政治课堂兴致不高的原因, 探索开展趣味性教学的新路径,并提出具体措施, 以提升学生学习政治课程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责任担当意识, 提高政治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 责任担当 政治学习 积极性 趣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实践与研究
9
作者 石国兵 《教师》 2016年第15期71-71,共1页
情境创设的含义就是指教师利用多种方法提出生活中出现的真实现象中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物理课堂真正做到与实际物理情境相结合,直观且有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从而促进学生从身边... 情境创设的含义就是指教师利用多种方法提出生活中出现的真实现象中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物理课堂真正做到与实际物理情境相结合,直观且有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从而促进学生从身边的问题中学习物理知识,提高物理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课堂教学 情境创设 实践 兴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学生素养提升,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益
10
作者 张莉 《英语教师》 2023年第19期147-149,153,共4页
在核心素养视野下观照传统的英语教学,认为当教学目标锁定在提升学生素养方面时,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具体的教学策略,以及对英语教学效率的理解,都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提出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效益表现为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所获得... 在核心素养视野下观照传统的英语教学,认为当教学目标锁定在提升学生素养方面时,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具体的教学策略,以及对英语教学效率的理解,都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提出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效益表现为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所获得的核心素养发展,从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探究在日常教学中如何通过这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组成要素的落地让英语课堂教学效益的发展路径更加科学、结果更加可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学生素养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一种方法练速写
11
作者 戴锋林 《美术教育研究》 2014年第4期146-147,共2页
笔者针对学生学习人物速写的过程,就个性表现方面的生动性、人物造型的准确性、人物动态轮廓线的条理性等主要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笔者旨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态度,让每名学生学有所获,努力实... 笔者针对学生学习人物速写的过程,就个性表现方面的生动性、人物造型的准确性、人物动态轮廓线的条理性等主要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笔者旨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态度,让每名学生学有所获,努力实现人物速写高效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写 线条 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做合一"让速写课更生动
12
作者 戴锋林 《美术教育研究》 2014年第6期96-97,共2页
陶行知先生教学理论中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强调教师要在做上教,学生在做上学。因为"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关键词 教学做合一 活动单导学 速写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做个自觉的英语学习者
13
作者 章新华 《成才之路》 2008年第32期28-28,共1页
了解英语学习的基本特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做自觉的英语学习者。
关键词 特征 策略 自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