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皋市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1
作者 缪小兵 《江苏农机化》 2012年第2期45-47,共3页
农机合作组织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如皋市农机系统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快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发展步伐,涌现了一批农机合作组织,成为发展农... 农机合作组织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如皋市农机系统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快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发展步伐,涌现了一批农机合作组织,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支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系统 合作组织 服务组织建设 如皋市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业结构 市场化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皋市农机合作社发展路径探索
2
作者 叶大兵 《江苏农机化》 2016年第3期53-54,共2页
从优化农民装备结构、开拓农机作业市场,实现生产经营一体化三个方面介绍了如皋市推进合作社发展壮大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农机合作社 装备结构 作业市场 生产经营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农机标准化建设与农机化发展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缪小兵 张平 《江苏农机化》 2013年第5期31-32,共2页
1江苏农机化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江苏省农机化也由主要生产环节向全过程发展,发展领域不断扩大,发展的模式逐步趋向多元化,从过去的重效益、重速度转向了重质量、重可持续发展。农机作... 1江苏农机化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江苏省农机化也由主要生产环节向全过程发展,发展领域不断扩大,发展的模式逐步趋向多元化,从过去的重效益、重速度转向了重质量、重可持续发展。农机作业市场则由小区域向跨省、全国性市场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化发展 农机标准化 农业生产方式 农机作业市场 可持续发展 生产环节 市场发展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萝卜收获机挖掘铲研究与试验 被引量:8
4
作者 陆建 缪明 +3 位作者 缪小兵 施卫卫 叶大兵 卢少颖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6年第10期57-60,共4页
对一种用于白萝卜收获机的挖掘铲进行研究。该挖掘铲由铲柱及底铲组成,底铲与铲柱之间折弯成近似L型,左右各一对称布置,通过联接板固定于白萝卜收获机机架,可调整安装位置,适应不同白萝卜种植行距要求。设计铲柱对称轴线与铅垂线夹角α... 对一种用于白萝卜收获机的挖掘铲进行研究。该挖掘铲由铲柱及底铲组成,底铲与铲柱之间折弯成近似L型,左右各一对称布置,通过联接板固定于白萝卜收获机机架,可调整安装位置,适应不同白萝卜种植行距要求。设计铲柱对称轴线与铅垂线夹角α、底铲工作上表面与侧垂面夹角β、底铲工作上表面与水平面夹角γ;底铲加工刃口,刃口所在直线与正垂面夹角δ。田间试验结果:在角度取值α!(12°,20°)、β!(12°,20°)、γ!(13°,18°)、δ!(10°,15°)时,白萝卜收获机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挖掘深度可达0.40m,纯作业效率可达0.35h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挖掘铲 研究 设计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稻麦轮作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路径
5
作者 缪小兵 《农业装备技术》 2012年第2期57-59,共3页
在全面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目标的进程中,农业机械化是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根本立足点。如何充分发挥农机化在建设如皋市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寻求稻麦... 在全面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目标的进程中,农业机械化是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根本立足点。如何充分发挥农机化在建设如皋市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寻求稻麦轮作地区农机化发展之路,是我们面临的现实课题。为此,近年来如皋市农机部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发展 稻麦轮作 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机化发展 路径 农村经济发展 农民收入 城乡差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育秧技术浅析
6
作者 袁德高 《江苏农机化》 2015年第3期11-12,共2页
进入5月后,水稻将陆续进入播种期,如皋市搬经镇根据不同稻作方式的育秧要求,坚持适期、适量、精播,培育适龄壮秧,全面提高水稻秧苗素质。 1明确壮秧标准 机插育秧:秧龄16-20天,叶龄3.5-3.8叶,苗高12-16 cm,单株白根10条左右... 进入5月后,水稻将陆续进入播种期,如皋市搬经镇根据不同稻作方式的育秧要求,坚持适期、适量、精播,培育适龄壮秧,全面提高水稻秧苗素质。 1明确壮秧标准 机插育秧:秧龄16-20天,叶龄3.5-3.8叶,苗高12-16 cm,单株白根10条左右,生长均匀一致,苗挺叶绿,清秀无病,提起不散,盘根带土厚度2.0-2.5 cm,厚薄一致,每平方厘米成苗1.5-3株;塑盘旱育抛秧:秧龄30天左右,叶龄5叶左右,苗高15-17 cm,每穴3-4苗,秧苗30-35天,叶龄5-6叶,根系发达,叶片短而厚,植株矮壮老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塑盘旱育抛秧 秧苗素质 壮秧标准 机插育秧 稻作方式 播种期 如皋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