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莨菪碱结合孟鲁司特治疗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研究及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朱小波 范海燕 刘金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85-389,共5页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结合孟鲁司特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及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将12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随机分组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采取孟鲁司特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采用山莨菪碱,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效果、...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结合孟鲁司特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及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将12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随机分组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采取孟鲁司特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采用山莨菪碱,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效果、症状改善、应激反应、炎性因子以及复发率差异,分析复发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紫癜、腹痛、关节肿痛消失时间、IL-4、IL-10、INF-γ以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应激反应相关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反复性皮疹、EB病毒感染、较高血小板和D-二聚体、肾损害均为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山莨菪碱结合孟鲁司特治疗过敏性紫癜者,炎性以及氧化应激反应均显著下降,复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莨菪碱 孟鲁司特 过敏性紫癜 复发 危险因素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脾调中推拿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慢性腹泻30例 被引量:14
2
作者 黄兴民 顾一煌 +1 位作者 陈大春 杨晓仙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0-292,共3页
目的观察运脾调中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一般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运脾调中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仅作一般常规治疗。6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并... 目的观察运脾调中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一般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运脾调中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仅作一般常规治疗。6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2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等,与20例正常体检儿作对照。结果治疗组的总体疗效为90.0%,对照组73.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推拿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2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脾调中推拿治疗脾虚型小儿慢性腹泻有较好的疗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儿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 慢性腹泻 运脾调中 推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针刺治疗对COPD模型大鼠外周血HDAC2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洁 曹亚红 +3 位作者 朱小波 周鸣鸣 朱新辉 刘巍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4期861-864,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COPD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对外周血中HDAC2活性的影响。方法:连续3周对熏烟法建立COPD模型大鼠进行针刺治疗,仪器检测大鼠肺的通气能力。3周后抽取大鼠外周静脉血,用活性荧光分析技术测定其中HDAC2酶活性;用ELISA法检测... 目的:观察针刺对COPD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对外周血中HDAC2活性的影响。方法:连续3周对熏烟法建立COPD模型大鼠进行针刺治疗,仪器检测大鼠肺的通气能力。3周后抽取大鼠外周静脉血,用活性荧光分析技术测定其中HDAC2酶活性;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IL-10、IL-8和TNF-α的表达含量。结果:针刺治疗的大鼠,与模型组的大鼠相比,肺通气水平明显上升(P<0.05),外周血的HDAC2活性亦明显上升(P<0.05),但是炎症因子IL-10、IL-8和TNF-α的表达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刺治疗对于COPD模型大鼠具有疗效,结果也提示针刺疗效可能是通过调节HDAC2活性,从而消除炎症而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型淋巴细胞比值联合血清PCT、CRP检测在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9
4
作者 程宜 刘金祥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1期1867-1870,共4页
目的:研究异型淋巴细胞比值联合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8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9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依据患儿的病原体检测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n=38)和病毒感染组(n=52),同... 目的:研究异型淋巴细胞比值联合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8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9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依据患儿的病原体检测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n=38)和病毒感染组(n=52),同时选取60名健康儿童设置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PCT、CRP含量以及异型淋巴细胞比值,并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CRP、PCT含量均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患儿和对照组(P<0.05),病毒感染组异型淋巴细胞比值显著高于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血清PCR、CRP含量以及异型淋巴细胞比值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逐步上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PCT、CRP含量及异型淋巴细胞比值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785、0.853、0.676,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PCR、CRP阳性率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P<0.05);而异型淋巴细胞比值阳性率显著低于病毒感染组(P<0.05)。结论:血清PCT、CRP水平检测对于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异型淋巴细胞比值可以初步辅助诊断呼吸道病毒感染相关疾病依据,两者结合检测对于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降钙素原(PCT) 异型淋巴细胞 C-反应蛋白(CRP) 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制剂防治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慧梅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075-1076,共2页
目的观察锌制剂防治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提供有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小儿急性腹泻患儿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50例患儿分成2组,对照组25例小儿急性腹泻患儿采用传统治疗,实验组25例/... 目的观察锌制剂防治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提供有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小儿急性腹泻患儿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50例患儿分成2组,对照组25例小儿急性腹泻患儿采用传统治疗,实验组25例/小儿急性腹泻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锌制剂进行治疗,观察2组小儿急性腹泻患儿腹泻缓解时间、3个月内复发率及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有效率(68.00%)明显低于实验组(92.00%),且2组小儿急性腹泻患儿之间对比的腹泻缓解时间、3个月内复发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小儿急性腹泻患儿采用锌制剂防治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防止再次腹泻的发生,促进患儿预后,加速康复速度,缩短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制剂 小儿 急性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