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剂结晶和尿素包合法提高油酸纯度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安腾奇 成取林 +5 位作者 余成山 陈阿敏 赵杰 王明明 潘保凯 蒋惠亮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4-68,共5页
以24度精炼棕榈油水解脂肪酸为原料,通过使用溶剂结晶和尿素包合法进行分离提纯制备较高纯度的油酸。通过对实验条件的优化,得到溶剂结晶的最佳条件为:m(无水乙醇)∶m(混合脂肪酸)=2∶1,结晶温度-10℃,结晶时间10 h;尿素包合的最佳条件... 以24度精炼棕榈油水解脂肪酸为原料,通过使用溶剂结晶和尿素包合法进行分离提纯制备较高纯度的油酸。通过对实验条件的优化,得到溶剂结晶的最佳条件为:m(无水乙醇)∶m(混合脂肪酸)=2∶1,结晶温度-10℃,结晶时间10 h;尿素包合的最佳条件为:m(原料酸)∶m(尿素)∶m(无水乙醇)=1∶2∶10,包合温度10℃,包合时间6 h。通过溶剂结晶和尿素包合法得到了含量为87.56%的高纯油酸产物,油酸产物的总得率为38.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油 油酸 溶剂结晶 尿素包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活性油脂加氢催化剂的制备 被引量:5
2
作者 蒋惠亮 王相明 +2 位作者 毛孙房 成取林 余成山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9-72,共4页
以硅酸钠和盐酸为原料制备载体多孔二氧化硅,以金属硝酸盐为前驱体,沉淀法制备油脂加氢催化剂,考察了制备方法,镍负载量,二氧化硅载体比表面积,催化剂助剂铁、钴等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沉淀法效果优于浸渍法;最佳镍负载量为30... 以硅酸钠和盐酸为原料制备载体多孔二氧化硅,以金属硝酸盐为前驱体,沉淀法制备油脂加氢催化剂,考察了制备方法,镍负载量,二氧化硅载体比表面积,催化剂助剂铁、钴等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沉淀法效果优于浸渍法;最佳镍负载量为30%左右;二氧化硅载体的最佳比表面积为500~600 m2/g;最佳镍铁质量比为100∶1;创新采用钴助剂,镍钴最佳质量比仅为2 000∶1。镍钴复配催化剂具有制备过程简便,成本低廉,活性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 加氢 镍催化剂 复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油脂开环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明明 成取林 +3 位作者 潘保凯 赵杰 安腾奇 蒋惠亮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8-61,共4页
采用盐酸、硫酸、硝酸对蒙脱土(MMT)进行改性,制得系列酸改性催化剂,并用XRD、FTIR、N2-吸附脱附、热重分析仪对其进行表征,以环氧大豆油和异辛醇开环反应为探针实验,考察了其在开环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并比较了其与浓硫酸和氢氧化钠的催... 采用盐酸、硫酸、硝酸对蒙脱土(MMT)进行改性,制得系列酸改性催化剂,并用XRD、FTIR、N2-吸附脱附、热重分析仪对其进行表征,以环氧大豆油和异辛醇开环反应为探针实验,考察了其在开环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并比较了其与浓硫酸和氢氧化钠的催化效果。结果表明:在催化剂加入量为环氧大豆油质量5%、异辛醇与环氧键物质的量比为3∶1、90℃反应12 h的条件下,无机酸改性MMT催化效果优于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其中MMT-H_2SO_4(0.5)和MMT-HNO_3(2)催化效果最佳,转化率分别达到98.06%和97.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土 催化剂 改性 开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脂加氢活性炭负载镍系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掌子龙 蒋惠亮 +1 位作者 范明明 成取林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1期86-89,93,共5页
以活性炭为载体,用沉淀法制备了Ni-Co-Fe三元催化剂,用于催化棕榈油加氢制备硬化油。考察了活性炭载体、催化剂制备过程中Ni含量、焙烧温度及时间、还原温度及时间对催化剂加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Ni负载量35%,氮气气... 以活性炭为载体,用沉淀法制备了Ni-Co-Fe三元催化剂,用于催化棕榈油加氢制备硬化油。考察了活性炭载体、催化剂制备过程中Ni含量、焙烧温度及时间、还原温度及时间对催化剂加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Ni负载量35%,氮气气氛下400℃下焙烧2 h,400℃下还原2 h。最佳工艺条件下,能使棕榈油碘值能降到0.9左右,基本达到工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加氢 活性炭 镍系催化剂 制备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环氧脂肪酸甲酯制备9(10)-羟基-10(9)-甲氧基脂肪酸甲酯 被引量:1
5
作者 陈阿敏 成取林 +2 位作者 纪飞 王明明 蒋惠亮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49-652,656,共5页
采用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D002-H)催化环氧脂肪酸甲酯合成9(10)-羟基-10(9)-甲氧基脂肪酸甲酯。首先,以油酸甲酯在甲酸催化下制备中间体环氧脂肪酸甲酯,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甲酸和双氧水加入量对产物环氧值的影响。其次,以D002-H... 采用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D002-H)催化环氧脂肪酸甲酯合成9(10)-羟基-10(9)-甲氧基脂肪酸甲酯。首先,以油酸甲酯在甲酸催化下制备中间体环氧脂肪酸甲酯,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甲酸和双氧水加入量对产物环氧值的影响。其次,以D002-H为催化剂,以环氧脂肪酸甲酯和甲醇为原料,通过开环醚化制备9(10)-羟基-10(9)-甲氧基脂肪酸甲酯,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醇油质量比和催化剂加入量对转化率的影响,并通过IR以及GC-MS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应时间12 h,反应温度65℃,催化剂加入量为环氧脂肪酸甲酯质量的6%,甲醇加入量为100%,在该条件下其转化率高达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脂肪酸甲酯 异构醚化 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甘油醚羧酸盐的合成
6
作者 毛孙房 蒋惠亮 +1 位作者 王相明 成取林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1期89-92,96,共5页
以甘油、氯化氢和辛醇为原料,制备二辛基甘油醚,然后与氯乙酸反应,制得二辛基甘油醚羧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考察了反应温度、物料摩尔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的最佳条件为:投料摩尔比为(二辛基甘油醚)∶(NaOH)... 以甘油、氯化氢和辛醇为原料,制备二辛基甘油醚,然后与氯乙酸反应,制得二辛基甘油醚羧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考察了反应温度、物料摩尔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的最佳条件为:投料摩尔比为(二辛基甘油醚)∶(NaOH)∶(ClCH2COOH)=1∶2.5∶1.2,第一步碱化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3 h,然后冷却至70℃进行5 h的羧甲基化反应,活性物含量为80.8%。该新型表面活性剂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γcmc=25.38 mN/m)和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cmc=1.12×10-3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辛基甘油醚羧酸盐 合成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